五大案例剖析操作系统商业模式:开放者快,封闭者强
2015-01-04 10:34

五大案例剖析操作系统商业模式:开放者快,封闭者强

这几天和许多朋友聊到操作系统的商业模式,正巧之前对这个行业非常有兴趣,也读过很多史料,做过一些调研,这里就粗浅说说我的看法。


先摆结论:


1、 软件必须开放,但硬件可以封闭!前几年,谷歌凭借开放的硬件模式获取了极高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硬件的多样化程度不高,随着苹果进入大屏和低价市场,产品体验优异的苹果份额将逐渐上升。


2、 同样不掌控硬件,微软的互联网产品很少成功,但谷歌掌控了Android的生态。这是因为软件预装现象的存在,使得微软、谷歌的优势仅仅在于免费预装,那么只有具备强大互联网产品开发能力的谷歌能够胜出。


3、 苹果掌控硬件,所以能够部分避开产品层面的较量,通过渠道优势,使得IOS系统中的苹果地图战胜谷歌地图。


一、 三巨头商业模式简述


三巨头商业模式各异。操作系统三巨头为苹果、谷歌、微软,市值分别为6400亿美元、3600亿美元、3850亿美元,也是IT五巨头之三(另外是Facebook和亚马逊)。商业模式上,苹果,较为封闭,微软开放而不开源,谷歌开放且开源。如下表所示。


苹果、微软、谷歌对比表.jpg

简单科普一下,熟悉的朋友可以跳过:


(1) 硬件:苹果的硬件完全由苹果自行生产,而微软、谷歌均选择将自己的操作系统授权给其它的厂商生产。


(2) 操作系统:苹果封闭不解释。微软操作系统是闭源的,主要商业模式是收取操作系统的授权费用。谷歌操作系统是开源的,主要商业模式是通过操作系统为自己的APP导量。


(3) 软件:三巨头均选择了开放。但三巨头通过操作系统的预装优势,或多或少为自己的商业模式导量。


二、用五个商业案例,剖析操作系统商业模式


1、微软、苹果PC操作系统大战:软件绝不可封闭


苹果,软硬件均选择封闭。而微软,在软硬件均选择开放。最终,缺乏软件、价格高昂的苹果溃败,而提供多种硬件规格、多种第三方软件的微软获取了最终胜利。


对比分析图.jpg


小结:


硬件的封闭,将使用户群受到极大的局限,如苹果的Macintosh,因定价过高,被局限于高端市场。


而软件的封闭,则无法提供用户想要的很多功能,将极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


这个故事,似乎说明了开放将战胜封闭。但我们从后面更多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其实硬件可以封闭,只是软件必须开放!


2、 苹果、谷歌移动操作系统大战:开放者快,封闭者强


苹果推出的iOS系统,软件开放,硬件封闭。谷歌的android则选择全开放战略,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全线开放。


软件上,同为开放的android相比iOS,没有任何优势。但凭借开放的硬件和操作系统,android在硬件多样性上大大胜出,份额高速增长,大超iOS。


Android硬件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两点:1、中低端市场;2、大屏市场。


而其中,大屏市场尤其以三星为主导,三星凭借大屏机S3一举成功,而后迅速坐上智能手机头号宝座。


针对android的两大优势,苹果分别推出低价版的iPhone 5C和大屏版的iPone 6+。5C因为定价还是过高,不是很成功,但6+,则真正冲击到了安卓大屏市场。


我们可以看到,至苹果推出大屏之后,三星的销量急转直下!


三星销量图.jpg



小结:


硬件的多样化程度,远远低于软件!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包揽一个平台上的所有软件,但可以包揽市场需要的所有硬件!


开放的商业模式在满足多样性的同时,也丧失了质量,因为封闭,苹果具有更高的毛利率,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好的开发者体验。一旦完成硬件多样化,必然能够夺回曾经失去的市场份额。


3、搜索市场大战:微软开放模式的弊端


在Google还是创业公司时,几乎所有的VC都会问Google一个问题,如果微软做了一个搜索引擎,你们怎么办?


掌控操作系统的微软,似乎就掌控了软件的分发入口。被捆绑在Windows中出售的IE,轻松干掉冉冉升起的第一代互联网巨头网景,便是这种恐慌的最好证明。


后来,微软真的做了Bing,捆绑在IE之中出售。


Google是如何过关的呢?答案竟然出奇的简单。谷歌联系了大量硬件厂商,如Dell、惠普,在出厂的PC中付费预装了Google Toolbar!


于是,当时的用户拿到电脑时,会发现自己的IE浏览器上同时装有Bing和Google的工具条。而此时,拥有品牌和技术优势的Google获得了胜利。


小结:


微软模式实质包括两部分:1、外包模式,即为PC厂家定制操作系统。2、免费预装。


但免费预装后,如果你面临的是互联网巨头,对方不在意预装费这点小钱时,实质上,最后还是品牌和产品的比拼!不掌控硬件,那么在软件上,就还是需要拼产品。


4、 Android系列软件大战:产品是谷歌模式的制胜点


谷歌,通过一种复杂的手段,控制了Android生态系统。


首先,谷歌推出开源Android系统,但在后续升级中,对其中关键组件逐步替换。譬如用Chrome代替原浏览器、Google Search代替原搜索工具。开源的浏览器和搜索组件,产品体验远远落后于谷歌研发的闭源App。


其次,将所有Google App打包(包括 Google Play、Google Search、Youtube、Gmail等几十个App),称为GMS。所有的硬件厂商,可以选择预装GMS所有软件,或者完全不预装GMS。如果选择预装GMS,还必须接受的条款则是,在所有的出厂硬件中预装GMS(即不可选择部分手机预装GMS,部分不预装)


第三,将闭源App的API接口体验做得很好,而把开源组件的API接口体验做的很差。诱使开发者使用闭源App的API接口。从而导致不预装GMS的安卓手机可使用的应用数量极少。


上面的三点相辅相成,如果难以理解,一句话表明,谷歌在绝大多数手机上成功预装了GMS!当然特别要说的是,由于中国政府和谷歌的特殊关系,中国的手机不在此列。


而很多厂家也在希望撼动谷歌的地位。譬如三星,在出厂的Android手机上,就预装GMS的影子App(即功能类似的App)。但显然,面对“Internet”和“Chrome”,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后者,而后者的产品体验也确实更好。


bb06b5dab0d4b1bf7e6c7581b74f97c2_b.jpg


小结:


谷歌模式的本质,在于免费预装!作为互联网巨头的谷歌,通过优质的产品体验,在预装的数个软件中,击败对手。

能否研发出优质的互联网产品,是谷歌和微软的最大区别。这个区别也导致了,谷歌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获利,而微软始终只能卖操作系统!


5、 地图大战:苹果软硬一体化优势毕显


苹果于12年10月推出自有的地图App,推出之后,因为用户体验极差,以至于库克亲自向用户道歉。


但随着苹果地图技术上的逐渐完善,以及对谷歌地图App的限制,苹果地图迅速获取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2012年11月,Android+iOS的谷歌地图用户数量达8110万,而在2013年11月,下降至5870万。其中苹果地图的冲击作用明显。


小结:


苹果同时掌控软件和硬件,所以苹果地图被预装上手机,谷歌地图必须下载,而且是阉割版!软硬件一体化,使得苹果脱离了产品比拼的层面!


从PE(市盈率)维度给互联网行业估值


五个案例已经说完,说句题外话,互联网行业最有魅力的部分就在于商业模式的瞬息万变,这也决定了互联网行业估值的最难点,在于PE(市盈率)的确定。故我向来认为,单就互联网行业卖方分析师而言,一流分析师执着于PE,二流分析师才纠结于EPS。完成“商业模式—市盈率”中间传导方式的研究,才是互联网分析师的精髓。


那么从这个维度,再简单说说我的结论


1、 硬件业务:在行业发展前期,开放模式由于较快的发展速度,可以给较高PE(如三星)。但后期封闭模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应该给较高PE(如苹果)。


2、 软件业务:软硬一体化的软件业务(如苹果),可以给较高PE,因为可以尽情发挥渠道优势。不掌控硬件的软件业务(特指操作系统厂商提供的),也必须比拼产品,所以谷歌的软件业务能够较高PE(但低于苹果),微软的软件业务只能给较低PE。


本人为二级市场行业分析师,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小X的互联网投资”,欢迎关注知乎专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