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的HFR版本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3-03-02 03:20

《霍比特人》的HFR版本告诉了我们什么?

(原文来自作者Kevin Kelly博客,虎嗅编译)

新科技初次面世时总是会导致一些人的反感,在成为不可或缺之前,人们或许会发现这些东西有一些使人头痛的地方。

我观看了电影《霍比特人》,两次。第一次我看的是“标准”版本,一天之后我回去电影院看了霍比特人的3D版本,每秒48帧的高帧频(high frame rate),也就是HFR。这种高科技影院技术能够带来更清晰的画面,实在是太清楚了,一开始真让人有点不适应。

因为每秒48帧的刷新恰恰高于人眼(和大脑)发现图像变化的极限,荧幕上的图像看上去过于纯粹,同时又很“流畅平滑”,好像是丝毫不间断的现实画面一样。


我很惊讶,48帧影片的观赏体验竟如此与众不同。(3D效果倒是不那么明显了。)虽然这两种格式都是用相同的摄像机和光照条件拍摄出来的,但是看上去像是经过高亮处理,并且在不同的场景条件下拍摄。HFR画面的亮度有一些刺眼,更明亮、引人注意,刚开始的十分钟让人在感情上有些难以适应。而且让人有一些困惑——因为两种格式唯一的区别就是:一种是用48帧/秒的速度拍摄的,另一部的速度是正常标准24帧/秒。为什么帧频会影响光感和观影情绪呢?

负面评论的缘起

我并不是第一个注意到该问题的。《霍比特人》的HFR版本——也就是首部用新格式拍摄的商业片——引发了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很少有电影评论家喜欢他们看到这个东西,最大的原因是(欣赏这部影片)太痛苦了,人们痛苦地发表着对HFR的看法:
“要求画面丰富、有质感的观众要失望了,你看到的是令人尴尬的高技术版本HD画面。”—— 肯尼斯•杜兰(Kenneth Turan),《洛杉矶时报》
“《霍比特人》绝对不是一部能够表现影片美感的作品。可能倒是展示视频游戏拟真度的一部作品。”——史蒂文・睿(Steven Rea),《费城问询者报》
所有的负面评论都归咎于此,连音响效果也受到牵连:
“实话说,和2D版本相比,3D HFR版本的影片有一些对白我实在听不清… … 就好像观看特别、特别、特别糟糕的国营电视台节目一样… … 高帧频应该用在蹩脚的电视节目或者体育节目上。”—— 文森特•拉弗雷(Vincent Laforet),Gizmodo
我的第一印象也是如此,HFR让我回想起第一次观看视频的经历。这种经历许多人都有过。但问题是否出在我们起先无法接受的视频格式本身呢?
“高帧频拍摄方式特别适合真实题材的电视节目,我们会接受这种方式是因为我们知道画面上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我们总是会把高帧频的画面和表演之外的现实联系起来,而大脑总是要把低帧频和影片画面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些人工制造的画面开始变得像真实世界一样,观众从心理上就会产生固有的抵抗情绪。”——詹姆斯・科尔文(James Kerwin),Movieline杂志
“在电影幻想情节的画面里,观众看到的却尽是道具和化妆。这种效果就好像和演员一起置身场景当中一样,感觉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好… … 永远不要和创新的趋势对着干,但这一次(创新的结果)并不一定会非常好。”——C.科沃特(C. Covert),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
问题在哪里呢?我真的很难搞清楚自己的眼睛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明白为什么只是改变帧频这样简单的事情会引发针对影院技术革新的如此激烈的反应?

我在网上做了一番研究,但是并不满意,因为很少的人真正亲自去体验过48HFR。我问了几个在电影行业的专家朋友,答案也并不令人满意。接着在一次聚会上,我遇到一个在皮克斯(Pixar)工作的朋友,并向他请教:为什么HFR把画面的光感都改变了?他也说不出来。但是他旁边的一个人倒是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人就是约翰・诺尔(John Knoll),他是Photoshop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得主。他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我来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他的答案:

新技术的无意之过

假设你非常幸运,《霍比特人》的导演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邀请你到拍摄现场:当拍摄比尔博•巴金斯(Bilbo Baggins)在他温馨的霍比特人小屋时,你就站在边上观看。在现场你会注意到异常刺眼的强光打在比尔博扮演的角色身上。(一切)明显就是假的。你还能在强光下看到比尔博画的妆。教科书会告诉你这是因为胶片不如人眼那么敏感,所以拍摄人员要给演员化妆,再用强光照亮,这样就能够解决胶片在低光条件下显像不清晰、需要化妆获得足够对比度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正常”影片的效果,使得后者看上去更像现实世界。但是现在的48HFR和高清视频技术和人眼对画面的识别结果更相似,就好像我们真的在拍摄现场一样,我们一下子就把拍摄中的辅助效果看出来了。当我们再去看“标准”格式的影片时,光线条件正常了,而我们在高帧频的条件下观赏影片时,就会看到在拍摄现场出现的效果。

诺尔问我,“你或许只注意到了室内场景中的光线问题,室外场景一切正常,对吗?”当听到他这样说的时候,我立刻就认识到他是对的。HFR版本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室内拍摄的镜头。室外场景非常迷人。“那是因为他们(拍摄时)不需要在室外用强光;自然光线已经足够用,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

这样一来有些抱怨就说得通了:
“在出现一些宏大场景的时候,仿佛色彩亮丽的电视画面一般,而(镜头切换到)比尔博・巴金斯家中场景的时候,反倒让这部电影在荧幕上有些奇怪。”——托德・麦卡锡(Todd McCarthy),好莱坞记者报
“观众并没有置身中土世界的感受,却好像被带到导演杰克逊在新西兰的拍摄地一样… …”——思科特・福达斯(Scott Foundas),Village Voice
伴随数字录音在音质方面的改善,这种“置身拍摄现场”效果的逼真程度也会增加。约翰・诺尔预测,电影制作同行们将很快汲取教训,必将抛弃老式的照明手段,同时在道具和视觉效果上更加注意真实性。“我挺喜欢HFR版本的影片,”他说到,“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用HFR拍摄的影片。”

但这可不是影迷想要的。他们喜欢不那么敏感、有些模糊的胶片风格。一位批评家甚至建议导演使用柔聚焦(soft-focus)滤镜来降低数字拍摄影片的清晰度,重现经典电影“绘画一般”的风格元素。
“毕竟,亮闪闪的超现实(hyper-reality)画面多少会让影片所表现的中土失去一些雾蒙蒙的色彩,失去那种古代的气氛,变成了一个俗气的旅游景点。”——A.O. 斯科特(A.O.Scott),《纽约时报》
“在48帧/秒的播放速度下,影片比生活还要更真实,有时感觉太过亲密,好像是在真人演出的剧场。这种近距离的观赏感受也将影片的障眼法彰显无疑。场景和道具看上去好像人工摆设出来的圈套一样,清澈透明的画面把传统电影那种绘画一般的质感抹得一干二净。就好像是黑胶唱片给人的那种温暖与数字音乐的精确无误两者之间的比较,也仿佛是传统胶片表现出的朦胧意境与高帧频影片的锐利画面之间的那种关系,与欣赏品味有关。”——美联社
我对诺尔说,这些针对新数字格式影片的批评让我想起了之前曾有过的反对CD格式音乐专辑的观点。数字格式“太清晰(too clear)”“太缺乏感情(too clinical)”,对唱片爱好者来说“不够温暖、不够迷蒙”。CD格式没有音乐的那种氛围,无法承载一首歌的艺术灵魂。批评家们不打算购买CD,音乐厂牌们要重新开张,重新贩售他们喜欢的黑胶唱片。当然,对于普通音乐听众来说,清晰的无杂音CD格式很快就会被接受,特别是数字采样的码率已经超过大部分人听觉的极限。“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诺尔惊讶地说。现在的HFR就是电影产业的CD格式。

新技术终将被接受

这种先批评后接受的模式在其他新媒介刚出现的时候也曾出现。当照片第一次面世的时候,艺术家们都喜欢柔和的镜头,好让照片“有画面感”。画面特别锐利的摄制手法是很离经叛道的,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是“不自然的(unnatural)”,看上去也很古怪。随着时间的过去,清晰的细节刻画成了摄影的主流风格。

彩色电视、彩色胶片、柯达克罗姆(Kodakchrome)的批评者们都喜欢黑白画面的那种纯粹和永恒。彩色实在是太俗了,乱七八糟,这些都和针对HFR的批评没什么两样。

我预计新媒体在趋向真实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总会有人觉得在感官上很难接受,要么是眼睛、耳朵、鼻子,要么是触感或心境的平和。其实这种困扰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身体已经习惯了要怎样去应对媒体,当情况发生改变时,感受就会不同。总会有不舒服的地方。

但是最终我们还是渴望获得真实——当真实的表现方式日臻成熟之后——并且习惯于此。

黑胶唱片的打碟效果、柯达布朗妮(Kodak Brownie)相机的软聚焦,还有24帧电影的闪烁画面则将会成为所有怀旧作品的标签。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