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不死,只是凋零——感谢拥有Google Reader的岁月
2013-03-14 12:43

RSS不死,只是凋零——感谢拥有Google Reader的岁月

原谅我用如此抒情的方式来回应Google Reader被宣布即将停止服务的消息,在很多人心里,这一天迟早会来,而且注定令人猝不及防。

“我们2005年推出Google Reader,方便人们发现内容,并随时查看最喜爱的网站。尽管这款服务拥趸众多,但过去几年间,它的使用量已经下滑了。因此,我们将于2013年7月1日关闭该服务。在接下来四个月里,对其他RSS服务感兴趣的用户和开发者可以使用Google Takeout导出订阅等数据。”

这不是Google第一次砍掉自己曾经的明星产品,iGoogle,一项个性化的首页生成服务,2012年7月宣告停止服务;Google Desktop,一款桌面搜索的开源软件,2011年9月被宣布放弃;Fast Flip,一款可视化的新闻搜索产品,同样是在2011年9月的大扫除中被清理掉。

对于一家成功的商业公司而言,停止继续在RSS阅读器上浪费资源是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一款产品或是一项服务,当它已经失去用户份额的增长机会,甚至整个行业的边界都正在加速萎缩的时候,适时的顺势而为,从泥潭中抽身出来,把该死的人力资源投入到更重要更伟大的产品上去,是大多数公司理所应当做出的决策。

Google在很多时候,都显得和“大多数”不一样,然而这次,它没能继续特立独行。我绝无责问Google之意,作为这个星球上有着最为非凡创造力的科技企业,Google带给人们的惊喜远胜于屈指可数的失望,Google Reader亦在七年的产品寿命中提供了世界上最为优秀的RSS订阅服务,这是一座有资格写入互联网历史的丰碑。

RSS的衰落亦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就像地平线托不住夕阳,飞鸟衔不起鲸鱼,科技回不到从前。RSS最大的优点,是它能够帮助用户定制自己的信息流,有效的进行深度阅读,梳理内容的有序获取和储备更新,整个过程中不会有“你有一个新粉丝”、“你有一个新评论”之类的打扰。同时,这也是RSS最大的缺点,缺乏促使用户频繁访问、长时间停留的黏性驱动,节省用户访问内容主页的跳转时间和版面干扰后也失去了赖以页面广告为生的内容方支持,最重要的是,RSS过于安静的使用环境,已经无法取悦社交时代追求互动效果的新生代网民了。

当其他RSS阅读器都在固步自封坐等遭到淘汰的时候,Google Reader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希望能够克服RSS的原生缺陷,寻找新的出路,而Google亦提供了足够的耐心和扶持。

2007年,Google以一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全球最大的RSS烧制及托管服务网站FeedBurner,将其整合到Google的产品体系以内,帮助博客作者们收集订阅用户、观察RSS访问者的数据情况。

2008年,为了提高RSS的商业价值,Google在广受欢迎的AdSense广告产品里开发出了AdSense for Feeds功能,鼓励内容方有机会通过RSS把内容予以变现,2012年,因为效果不佳、不受用户青睐,Google宣布关闭AdSense for Feeds。

2010年,受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冲击,Google Reader的流量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足足27%,同年,Ask.com悬臂关闭该公司旗下的RSS阅读器Bloglines。

2011年,Google对Google Reader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重大的一次改版,将Google+的分享功能深度整合到了阅读器中,为了提升Google Reader的社交属性,甚至遭致了习惯于Google Reader旧版结构的用户的不满和反弹。

2013年,Google Reader承认诸多努力均告失败,它已经不再是互联网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具有悲剧色彩的是,也是今年,RSS协议规则的创造者之一、26岁的美国黑客Aaron Swartz因为受到法律压力自杀身亡。

RSS的兴衰历史,实际上也是见证了互联网的变迁。早在1997年,Netscape还是市场份额最大的浏览器,它和彼时刚刚推出的微软IE4浏览器同时开发了新闻频道(ScriptingNews)的聚合功能,目的是为了让门户网站的新闻能够以一个简单清晰的列表布局进行呈现。2005年,美国新闻出版商及报刊媒体纷纷推出自有RSS工具,希望通过与时俱进的方法来保留读者。后来,随着博客的崛起,RSS的技术协议被持续不断的向前推进,成为了博客作者和用户之间连接的纽带应用。到了社交媒体接管互联网的时代,RSS才正式遭到堪称严重的打击,“关注”按钮成为了用户管理信息流的最主要手段,迟缓、静默、孤岛形态的RSS及订阅器,其存在理由被进一步淡化。

何况,在中国市场,RSS的应用情况更是远不能和美国相比,什么都缺但是从来就不缺时间的中国网民,更喜欢满世界去以“逛街”的态度见识不同的网站和信息,守着RSS阅读器前等待归类好的信息自动过来,似乎实在太过无聊。Keso很早的时候就说过,“国内的门户模式,已经把大量网民培养成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大部分网民宁愿接受门户的资讯大锅饭,也不愿意自己点菜。”

Google在每年的“产品大扫除”行动中会着重强调:“技术为提高用户的生活创造了很多机会。而这也意味着专注的重要性,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将做了很多但作用很小的事情安排一个结局。”技术的革新的确会带来一些感情上的伤春悲秋,作为Google Reader的忠实用户,我也不得不承认,Google Reader的确丧失了进化的可能性,读者对作者的单向阅读模式无法权衡两端的社交需求,信息的传播正在由扁平变得垂直,媒体对于内容的组织也趋向于前端(网页、移动应用)聚合而非后端搜集(RSS、搜索),没有了RSS,内容的制造和抵达不会产生任何变化,RSS就像一座横跨江河的桥梁,方便邮差送信连接两岸沟通,但是突然有一天,两岸的人们都直接用电话沟通了,邮差下岗了,桥梁也成了摆设。

英国诗人雪莱在著名的《西风颂》里吟唱道:“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对于RSS来讲,Google Reader的消失,可能意味着RSS的春天再也不会到来了。然而,RSS不会死亡,它只是以既有的形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凋零。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平台都采用和延续了RSS的基础协议,我们通过“关注”和“喜欢”来获取资讯和信息,实际上都是在RSS“订阅”概念的框架下产生的行为,草木枯荣,繁花开谢,森林就在更替代谢的过程里永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