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培育顶级IP,让版权在不同平台间流动起来
2015-05-27 18:43

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培育顶级IP,让版权在不同平台间流动起来

从早期服务一些“非主流”的用户群,到逐步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网络文学本身是个低调慢热的市场。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在地铁、公交上全是拿着手机看小说的人群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移动阅读这个市场已经足够的大了。


作为一名网络文学的前作者以及在这个领域从业多年的老人,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对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网络文学的1.0和2.0阶段


我个人认为,网络文学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内容为王的时代,统称为网络文学1.0时代


这时候,终端发展背景是个人PC电脑飞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网络文学在运营模式上以编辑人工推荐为主,依靠PC原创站的推荐位对作品进行曝光。商业模式也比较简单和初级,只有网络连载方式,依靠付费订阅和一些广告盈利。但是广告质量较低,且容易对用户造成骚扰。此外,内容采集平台和内容销售平台是合二为一的。这是一个网络文学起步的阶段。


网络文学2.0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


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手机开始飞速普及。运营模式上,优质内容经过PC原创站平台的内部淘选,在第三方强势渠道做主要的传播曝光阵地。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变了,仅在自己平台上做付费阅读已经不够,需要向外拓展其他渠道,做版权分销。


盈利模式上,付费阅读的价值得到放大。其主要原因是,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成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用户的阅读时间(阅读量)增加,用户付费意愿增强。同时,PC网文用户消费往移动端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此外,网文原创网站开始重视版权衍生的商业价值。


现在,我们正处于网络文学2.0时代。


旧网络文学模式的瓶颈


在网络文学的1.0和2.0时代,虽然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我个人总结并认为,网络文学在1.0和2.0时代存在如下的问题:


首先,网络文学的内容生产以PC原创站为源头,作品的前期曝光主要依靠PC网站的推荐位和各种排行榜,但是有效曝光位毕竟属于少数,且很容易被人工操控。而移动终端受困于屏幕限制,平台推荐资源更加稀缺,推荐规则也很难透明,同样给暗箱操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种模式会导致作者和编辑急功近利,一方面作者会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刷点击和刷榜等作弊手段,抢夺平台的曝光机会。另一方面,编辑会要求或暗示作者根据热门排行榜来创造内容,长此以往作者创作内容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作者公平竞争的环境很难保障,优秀作品的遴选机制自然也出了问题。更严重的是,部分编辑和作者会打擦边球,放宽内容尺度。


其次,由于一些网络文学平台具有先发优势,在行业里面形成一定的垄断,所以会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会导致一些作者的权益会遭到侵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与平台方合作时候没什么话语权,签署版权协议是非常苛刻和霸道。


比如,一些旧网络文学平台方会在没有支付任何对价情况下,要求作者跟他们签署“版权转让协议”或是“委托创作协议”,作者仅保留署名权,版权衍生收入至少50%是归平台方所有,甚至要求有些作者未来10年、20年,绑定在某个平台上。随着版权衍生价值的增值,但作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作者又有什么积极性和动力创造更多优秀作品呢?


总而言之,一方面作品筛选机制出现问题,好作品难以出头。另一方面,无法保证优秀作品作者的利益,创作积极性遭到打击。这也是近些年网文界少有大作的原因,网络文学内容上的创新和发展桎梏。


网络文学将进入3.0时代


未来两三年,我认为,网络文学将进入3.0时代,网络文学3.0时代将逐渐过度到用户创造内容为王的时代。其实,所谓“用户创造内容为王”是一种内容生产的机制,不是单纯的内容,也不是单纯的渠道。这个阶段,终端硬件向“全”终端演进,手机、Pad、PC、电子阅读器、智能电视等。


在运营模式上,适当、合理的减少人工运营,以大数据的智能应用来辅助决策。在内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光靠人工运营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反而容易出现一些局限性。例如,编辑作者根据热门榜单模仿创作,内容上打擦边球。其实,文学本身就是一件个性化十足的事儿,随着互联网发展多年,大数据的积累到了展现成果的时候。《今日头条》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网络文学在这条路上的可行性。


商业模式上,网络文学3.0时代将通过IP激活包括网络文学、传统出版、影视剧作品、游戏、漫画、周边等整条文化产业链,而非像2.0时代的单纯、单向、单一的进行IP衍生。盈利模式上,通过激活文化产业链,可以在不同平台,阅读、动漫、影视、游戏等不同领域进行盈利,而这些领域的盈利模式已经非常成熟。


所以,要想培育出顶级IP,就要首先调动和保护在整条文化产业链中居核心位置的作者积极性。为了规避人工运营的弊端,应该利用大数据分析匹配为多元化的作者匹配读者,一方面可以为作者找到潜在读者试读,鼓励作者创作,另一方面通过精准推送可以保证一定的曝光,从而保障作者基本收入。


除了内容直接产生收益之外,其IP拥有多样化的版权衍生和二次价值变现能力,像唐家三少、辰东、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等大神级网文作家,其收入中IP衍生价值占有很大的比重,作者对版权衍生的收益也越发重视。旧模式下作者不会全程参与这个过程,只是被动的授权,甚至很多权益都被侵犯。我们认为,平台方不应该强求作者交出作品所有版权,一切都应该在公开透明方式下进行的。对于网文界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创新之举,而是补课。


在作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出现潜在优质IP,如何去打造IP?多家平台一起来协作。不管一家互联网平台再好,也会有其局限性。让版权在不同平台间流动起来,让专业、合适的平台做专业、合适的版权衍生开发,才能最大程度挖掘出IP的价值。只有这样才有机会真正打造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顶级IP。


(文 / 阿里文学总编辑 周运,笔名鲲鹏,人称大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本科,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2008年正式踏入网络文学领域,分别在纵横中文网、中文在线、明日科技、华夏墨香、腾讯文学工作。在加入淘宝阅读之前,周运在腾讯文学云起书院任副主编,现任阿里巴巴文学总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