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 嗅】我是张俊,江湖人称“野路子产品菜狗”,曾是一名辩手
2015-07-12 12:00

【作 · 嗅】我是张俊,江湖人称“野路子产品菜狗”,曾是一名辩手

上一期,我们扒了携程高级策划经理、虎嗅新晋评论狂魔——毛琳老师。这一期我们迎来了没有一点点防备,就这么出现拿走我们五期获奖文章的作者——“辩手李慕阳”。江湖人称“野路子产品菜狗”,主要专注社交方向。对!那些“约炮神器”、“约炮神器”、“约炮神器”的文章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就是他写的(其实是社交产品分析为主题的文章啦)。


第八期专访作者:张俊,虎嗅三星认证作者。创业在魔都,资深恐龙迷。曾任职中国电信,先后担任销售、市场、行政、创新项目等工作,并连续十年运营争鸣辩论(口才)网,创办全国性辩论赛事中华辩论联赛CDA,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是辩手》。


作者自我介绍:一个在魔都打拼的非典型创业者,个人关键词“靠谱、洞悉、创新”;生性闷骚内向,冷淡傲娇,乍一看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但做起事情绝对一板一眼、足够钻;喜欢系统思考进而洞悉实质的快感,执迷于富有创造性的事业,但最重要的是——绝不是一个理论家,最爱风风火火、想到就去做,看着自己的事业一步步做大、渐入佳境的感觉。曾经是一个辩手,但别怕,学会的不是反驳而是倾听,不是忽悠而是思考。(微信号:biohazard2010,让砖头来得更猛烈些吧,但吵架不回)


----------------------正式作·嗅分界线------------------------


:干嘛想起来虎嗅写文章?开写之后遇到过什么有意思的人和事?


:缘分呗!虎嗅是我关注圈子以来接触最早、阅读最多的行业网站。其实早在2013年就曾经斗胆投稿,但因为文章太浅……从那时起就一直感觉虎嗅是一个高冷有态度的存在,且“耿耿于怀”。14年终于下水创业,摸爬滚打间终于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体系,一开始在脉脉上分享效果不错,就想整理出成体系的文章,再挑战一下虎嗅的高门槛,没想到被采用了。


菜狗在社交领域创业,平时专注各种融资信息,发现很多不靠谱的社交项目都因为“看人”、“会讲故事”之类拿到了很多钱,这种急功近利地忽悠直接导致泡沫破裂,可以看见2015年社交领域的投资空前遇冷。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写一些文章,和大家探讨下社交项目分析的方法和标准,一方面减少拍脑子投资,另一方也劝诸位别盲目悲观,这样做于公对行业有利,于私可以为我自己的项目赢得更好的竞争环境(呵呵)。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篇《高潮之后,该是戳穿“约炮神器”神话的时候了》发出后,有一个朋友的回复非常诚恳专业,详细分析了他如何打造“约炮神器”,给我很多启发,并偷偷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上(呵呵)。


:你关心的领域偏好是?写稿子时通常怎么寻找和整理自己需要的素材?


:目前就专注社交领域,人生苦短,如果能成为中国最懂社交产品的人就已不错。


素材的话,首先,我是个阅读狂。最主要的阅读源是一点资讯,我平均每天只睡6小时,学习的时间比正常人多很多,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前面落下的功课太多。其次,我从来不相信媒体和名人们说的互联网大道理。所有的产品心得都来自自己的操作开发体验,来自和使用人群的持续交流。再次,可能是因为长期钻研辩论和运营网站的积累。在心理、逻辑、战略、演说等方面都比较擅长,所以可能略带戏谑的文风你会比较喜欢。其实有时候并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只是把大家心里零散的想法提炼梳理了下,用一种“犀利”的方式表达出来,读者会比较爱看、觉得说到心里去了。


:你是从一个中国电信的中层转型当的产品经理?适应新角色花了多长时间?


:准确地说,我是从电信的综合行政岗位开始转型的,到创新孵化基地带项目,最后离职创业,前后只用了一年。之所以时间如此之短,一方面是因为我在电信公司一直关注智能机和3G应用的发展,是最早用上智能机的那群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在此之前其实已经在不务正业地运营辩论网站,在09年创办了中华辩论联赛,这其实就是一次创业的过程。转型以来我一直觉得很好玩很兴奋没负担,我已经形成了自己分析构思产品的理论和公式,并且不断调整完善


有一句话说“命运对我们最大的馈赠,就是把所有不适合的道路堵死”,在体制内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曾经也认真积极想往上走,但因为实在没有什么背景且不善于人情世故,总是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现在想来,幸亏功亏一篑了)。现在创业这么热,然而真正适合创业的人却非常稀缺,所以请一定先做好性格识别。如果你愿意过这样一种生活,每天都被无数问题包围,每一个问题都没有答案、都要你决断、要你负责,很多时候都不是在好与不好之间选择,而是在糟糕与更糟糕之间选择,每一天都孤独惶恐不知未来会怎样……但是即便这样,依然充满自信,为能把控自己的人生而得到真实的快乐,那么请一定不要犹豫,来创业吧!


:手机上打开率最高的10个app是什么?


:一直有变化,比如用了很多年的微博、人人直到今年才少用了。最近这段时间的前十,是微信、一点资讯、脉脉、same、nice、QQ空间、虎嗅、猫弄、next、支付宝。


:听说你建了个500人的社交产品经理群?#中国有这么多不错的社交产品么# 产品经理们平时聊什么?他们之间存不存在鄙视链?他们之间靠什么来定高下?


:群的名字叫“斯恩斯研究院@snslab”,建了没多久就满了,目前几乎囊括了所有涉及社交产品的公司同仁和一大堆想要创业的菜鸟。产品经理也是普通人,最爱聊的话题其实是“约炮”(虽然没几个人承认自己真正约过)。


鄙视链是否存在不知道,但群自有它的倾向:女生比男生更受欢迎,已经上路的比还在犹豫的更受欢迎,讲干货的比吹水大道理的更受欢迎......至于如何评定高下真没客观标准,有时候就那一两句话,自然可见真功夫。


:在魔都的创业环境饱受质疑的今天,干嘛选择在上海创业?介绍一下你的项目?


:到上海纯粹是机缘巧合,因为最早是在电信的孵化基地起步,基地在浦东,到后来团队成员达到6人,也基本是在上海找的。上海创业圈最吸引我的是平等开放的氛围和契约精神的遵守这座城市更多是看中你的才能而非背景,看中你的做事而非做人不过,我更喜欢的是作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上海,所以一不崇洋,二不小资情调,三不追求时尚消费,四不向往投机生意,就是要做自己的事业,有点另类。


目前做的项目,准确说已经是创业以来的第三个APP项目。项目的野心很大,但细节暂且不表,只能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兴趣平台。


:如果不愁钱,还有哪些idea是你想产品化的?


:坦白说我的idea很多,其中很多点子已经细化到了可以商业实施的地步。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目前只想专注于自己的项目,如果做成一个足够牛逼的公司,其他的idea我会一个个做出来、震撼大家的眼球。


:你写过的文章里,你最得意最希望被传播的一个观点是什么?只许说一个。


最想传播的观点是——拜托各位专业点,一定不要用传统投资和创业的理论来看社交,否则会死得很惨。


怎么说?首先,社交领域是唯一一个不能靠“看人”决定投资的领域,因为战略远远大于战术,关键问题没琢磨清楚,再华丽的团队也是死;其次,社交领域也是唯一一个精益创业理论不完全适用的领域,真的不是有一个idea就能上,得有真正的纵深和矩阵。再次,社交领域真的不能追求短期盈利,也千万别找什么“约炮”类的刚需,你一定要问未来一年的投资回报情况,我真的只能说不知道;最后,社交领域真的不能太忽悠耍流氓,说什么反正你不懂90后我懂之类的故事,因为到最后还是要靠结果说话。


请诸君善待社交,踏实思考,认认真真做产品,谁说中国只能山寨,以后说不定是小扎(克伯格)童鞋来找我们取经!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