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合并可能是悲剧,或沦为阿里腾讯斗法的受害者
2015-10-08 17:40

美团点评合并可能是悲剧,或沦为阿里腾讯斗法的受害者

虎嗅注:这两天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的消息弄得满城风雨,而随着今天它们的公告,又一次让传言成真。同样是这两天,关于两个O2O巨头合并后利弊的分析文章很多,但鲜有更加理性、客观、着眼于长远的分析。微信公众号:价值线(ID:jia-zhi-xian,作者:尹生)从二者合并后可能面临的风险入手,以相对克制、略为悲观的角度来解读此事,不失为一篇有价值的分析。原文标题为《合并或让美团点评过早丧失创业精神》。


摘要:合并后的美团和大众点评,有成为一家过早失去创业精神、被外部资本控制的公司的风险,如果这不幸成为现实,那么内耗和战略摇摆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威胁,这可能使其断送目前两家公司的良好地位,成为又一出1+1<2的悲剧。


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案终于尘埃落定,根据官方的公告,两家公司将成立一家新公司,而原来两家公司将在这个新公司下,维持双动力模式,即两位创始人王兴和张涛将扮演联席董事长和CEO角色,两家公司将保持原有各自的运营体制。


这种安排从表面上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有的创业精神,而且由于两家公司原来各自文化差异较大,保持独立也有助于避免整合中的文化冲突,这种安排无法解决原有体制下的重复投资,而相关的资源整合也可能因为缺乏明确主体而打折扣。因此,最终两家公司还是会走向整合。


不过,合并公告中并没有就新公司的股东构成以及相关后续注资方案进行披露。在合并前,美团一直在寻求投资,其资金链很可能已经承压,因此如果没有新资金注入,新公司可能很快就会面临资金面的挑战。


在昨天(10月7日)的文章《哪对会更幸福:美团点评,滴滴快的和58赶集?》中,我认为最佳的合并方案,是将新公司完全纳入BAT中的某一家旗下,而最糟糕的是新公司继续不站队,保持独立。在前一种情况中,前景可能会和滴滴快的相当,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会和58赶集相似。


现在看来,合并方案有接近最糟糕的情况的风险。之前已经有媒体报道称,按照合并之前的股份结构,其股东中既有腾讯和阿里巴巴,也有红杉这样的资本大鳄,而在新公司,这些股东仍然扮演重要角色,而且红杉甚至可能已经是最大股东。

 

目前已经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合并案成为阿里巴巴与腾讯这两大巨头继续相互走进的证据。不过在尹生看来,这可能过于乐观。目前两家公司在支付领域已经正式交锋,两家公司都希望建立或捍卫自己在交易数据领域的绝对优势——这涉及到两家公司未来的行业地位——在两家公司改变这一目标之前,竞争仍然是主要关系定位。


而现实的情况是,阿里巴巴已经在O2O领域亲起炉灶,如果这是坚定不移的,而新公司在董事会层面又不能减少阿里巴巴的影响,那么新公司可能会处处受到牵制,沦为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大巨头斗法的受殃及者。


如果这一切不幸成为现实,则新公司本质上仍然会是一家没有靠山和根的公司,那么它将很难同BAT(目前是百度和阿里巴巴)展开一场平台级战争。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参见我之前的文章《现在王兴的处境和几年前的刘强东相似,但糟得多》和《哪对会更幸福:美团点评,滴滴快的和58赶集?》。


由于两家公司只是消除了彼此的竞争,而更有实力、而且更看重战略价值的BAT的压力却一点也不会降低,因此依赖外部持续输血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将难有改变,这将进一步提高财务资本方的话语权。而两家公司走向目前的合并,很可能就因为投资方并不看好这种模式,从而施加压力使然。


在过去的历史中,当一家创业公司完全被外部资本控制时,往往会陷入严重的内耗和战略的摇摆不定中,尤其是当这家公司还要大笔大笔地烧钱、造血能力始终匮乏时。京东也许是少有的例外之一,那是因为投资者能从中看到通往盈利的方向和趋势。


在所有不幸的结局中,最不幸的也许是,新公司始终无法真正纳入BAT中的某家的战略棋盘中,而资本方再也不愿意持续输血,那时重组可能会再次发生,或者被迫流血上市(在之前王兴已经说过“谁先上市谁投降”),即便不是这样,也许要求公司实施战略收缩,转向成本控制为主。


而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有些结果都是可以预期的,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的:


整合的过程都可能导致份额流失,在目前行业高速发展期,可能会给百度和阿里巴巴更多的机会,而最终新公司的份额在整合完成时,可能会像以往类似的合并,回到合并前份额更大的一方的水平,而之后的变化趋势则取决于整合后公司的竞争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