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e管饭”停止运营:政策风险真是主要拦路虎嘛?
2016-03-24 13:36

“小e管饭”停止运营:政策风险真是主要拦路虎嘛?

小e管饭在昨日正式宣布停止运营。


这个e袋洗重点孵化的私厨共享APP,在e袋洗转型之中充当了先遣兵的角色。去年8月,e袋洗提出从“洗衣服务”向“邻里互助共享服务平台”的转型策略,次月,便上线小e管饭。在与回家吃饭等同类公司的竞争中小e管饭摆出了势在必得的气势——“准备在明年上半年投入 3000 万美元做起规模”e袋洗CEO陆文勇曾如此表述这个新项目的半年计划。


但不到半年,新项目折戟。


e袋洗将关停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在14号实施,其中规定第三方平台应审核平台内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等。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今年3月初举行了《办法》征求意见座谈会,参与的互联网公司除了小e管饭这类O2O私厨平台外,还包括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按照e袋洗的官方说法,监管部门对O2O私厨平台要求具备相关许可的态度明确,在沟通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决定退出这一领域。


315饿了么被曝光后,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网络叫餐平台的监管。在这时候宣布退出,小e管家是对政策无奈的妥协,还是借监管之名来进行业绩不尽如意的止损呢?


监管问题?


与专车类似,自私厨共享模式诞生之日起,关于打政策擦边球的质疑便挥之不去。


早在去年11月,回家吃饭联合创始人谈婧在虎嗅FM节上谈及监管问题的态度是:任何创新都会走在政策前面,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并称回家吃饭暂时还没有遇到这一问题。


“飞机刚出现的时候,肯定没有一个法律规定飞机的飞行规范,慢慢的才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后来出现了互联网,现在这方面已经有政策出现。共享经济,只不过不是一个很特殊的事件,我们也会非常配合的和各个政府机构探索,通过支持政府的政策,同时让我们这个新兴行业发展壮大。”


私厨共享平台对私厨入驻只要求提供两证:身份证、健康证,然后是实地考察,设置厨房是否干净等主观条件。可能也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有私厨平台的借鉴了专车模式,推出安心险,作为食品安全的补充举措。


尽管政策问题一直在探讨,但实际上在3月份之前,私厨们的发展并未遭到太多监管方面的“为难”。直到315饿了么问题曝光后,网络订餐上的食品安全被集中放大。


据悉,3月14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该《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散装熟食、无包装的散装食品。此外,《办法》还规定,第三方平台应审核平台内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等。


私厨平台两条均中枪。由于主打个人(如退休阿姨、家庭主妇)用空闲时间做饭,因此均不要求也没有办法要求私厨和餐馆一样拥有营业执照。


除了北京之外,上海市食药监管部门也表示,“家厨”类网络订餐平台中的食品经营者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经营的行为已违反《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将依法予以查处。根据《食品安全法》,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审查入网食品经营者许可证。


“政策风险就像小e管饭项目孵化初期悬挂上方的利剑。”e袋洗总裁助理孙雪峰如此形容出台的管理办法。


与孙雪峰的悲观不同,回家吃饭方面一直认为可以以专车为参考对象,最终寻找一种适合的监管方式,“我们希望与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探索新的解决办法,比如推行新的经营许可证制度。” “回家吃饭”方面举例,3月21日,上海颁发了首张专业网络订餐类别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可以以部分企业作为新政策试点来推行。


还是及时止损?


实际上,即使没有北京的这次管理办法,小e管饭似乎也难逃被关闭的命运。


据此前36kr的信息,小 e 管饭前项目负责人高萌曾透露,他在今年年初便已经离开e袋洗。而离职之前曾提出小e管饭的转型方案,但是没有被通过。


也就是说,在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小e管饭内部已经出现分歧,出现负责人出走的情况。内部已经开始怀疑,这个模式提供的价值是否够大。


这个怀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私厨共享领域弊端十分明显:处在外卖平台和菜谱网站夹层中,随时有被两头夹攻的危险;品控和生产资质不健全;物流配送及时性不足。


物流、品控等或许可以随着模式的成熟而解决。但商业模式的模糊,是更让创业者和投资人头疼的地方。


小e管饭这并非第一家关闭业务的私厨共享平台:家厨平台“妈妈味道”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2月26日停止服务。去年8月,主打用户情感需求的私房菜制作与配送平台“妈妈的菜”也宣布暂停运营。而另一家“蹭饭”,从去年的12月份开始,不再将精力放在“蹭饭”的业务上,专心打造其他的业务。


与小e管饭不同,上述创业公司并未强调政策原因,更多考虑的是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营收。一方面,没有足够资本去追赶市场先行者,另一方面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当外有竞争对手挤压市场空间,内部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资本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关停也是情理之中了。


一位曾投资过O2O私厨平台项目的机构投资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坦言,他对这类项目的投资更多是试水策略。此类项目如何实现盈利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因为一位厨师往往只能在一天中完成两三个订单。


作为这个市场剩下的唯一一家,“回家吃饭”也不是没有这个忧虑,此前在接受虎嗅采访时曾提到从食材销售方面探索盈利。


然而能否走通,还是问号。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