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败诉于微博的原因,是每一个社交产品都可能踩到的雷区
2016-04-27 16:46

脉脉败诉于微博的原因,是每一个社交产品都可能踩到的雷区

想必很多读者还是一头雾水。


两年前,2014年8月,当脉脉完成一轮2000万美元的融资过后,刚准备发力大步快走的时候,新浪微博停止了脉脉的微博登陆授权与信息采集,并一口咬定脉脉非法收集新浪微博的用户数据,而脉脉方向的声音,则称这是新浪微博要求入股当时已露出发展苗头的脉脉,索要脉脉的用户关系数据受阻后的报复。当时虎嗅曾发文《脉脉与微博的纠纷背后:无视用户隐私被侵犯》,文章指出:


这场纠纷中,尽管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用户隐私”,无论是脉脉还是微博,在公开的表态中都将用户隐私视为不容侵犯的权利,实际上双方均是嘴上一套背后一 套,脉脉侵犯用户隐私在先,微博随后为脉脉继续侵犯用户隐私开出了条件,最后脉脉恶人先告状,反而以保护用户隐私为名倒打微博一耙。双方这种以正义为名行苟且之事的行径,是对用户尊严的严重践踏。


而新浪微博所属的微梦公司也因此在半年后的2015年3月将脉脉送上法庭,正式起诉脉脉,称被告绕开其开放接口,非法大量抓取微博平台的用户数据,恶意抄袭新浪微博产品设计内容,诋毁微梦公司声誉,非法牟利,损害微梦公司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计1030万元。


昨天,在这场冲突已经快要被忘记的时候,这一年前诉讼终于有了结果:法院判定脉脉败诉,赔偿包括诉讼费用在内共计220余万元——法院认定在合作结束后,脉脉继续保留新浪微博的用户信息、头像、工作单位等数据,对微博用户信息安全有潜在威胁,构成不正当竞争。


但事情过去这么久,脉脉也不是当年的脉脉了,200万元的案件对早在2014年8月融资完成时估值已达1亿美元,现在羽翼更加丰满的脉脉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在2014年时,微博与脉脉的冲突代表着传统社交试图把控新型垂直社交,有分析称,新浪微博试图索要的数据,将数据交给新浪旗下的微招聘和微人脉来侵蚀脉脉的市场。两年前的阴谋论现在看来早已过了保鲜日期,现在依然是社交一极的微博面临着严苛的运营压力,而脉脉在自己的领域也已站定,当时的冲突放到今天,仅仅是互联网社交的一个小泡沫而已。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诉讼,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法律对用户数据的权益保护的一次判决先例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认为大数据时代,保护用户信息是衡量经营者行为正当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尊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在初审判决后,虎嗅与败诉的脉脉取得了联系,脉脉表示将坚决上诉,后续的判决结果不论结果如何,其判决逻辑势必成为后续互联网公司进行用户隐私保护设计的准绳之一。


在海淀法院给出的判据中,其实已有相当多数的社交类应用已经踏进了损害用户权益的危险区。法院认为,脉脉在某些隐私策略上存在的问题,是对手机通讯录和微博好友资料进行了紧密的适配与联合展示,使得用户的一度、二度人脉及相互关系被深度挖掘,用户一旦选择微博登陆和手机通讯录上传,就会让自己出现在其他人的页面上——以二度好友、共同好友等形式。


但仔细想想,基于联系人和现有网络虚拟关系记录的社交已然成为现在的主流,不论SNS、健康运动、游戏排名甚至问答,只要有社交所在之处,关系链的导入无孔不入,法院认为,这些行为本身其实并无不妥,但必须要提供相关的隐私控制选项。脉脉的这个小案件开了先例,其他的社群产品们,抓紧看下自己是否为了快速扩张而挖掘过度了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