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对话刘世锦:从“制造”到“智造”,就像习武之人打通任督二脉
赞助2016-06-06 10:00

朱海对话刘世锦:从“制造”到“智造”,就像习武之人打通任督二脉

未来中国制造产业将发生什么转变?


近日,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及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朱海接受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望邀请,作为嘉宾参加了“经观会客厅”的对话环节。


两位嘉宾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在产业升级中,制造业实现“智造升级”的洞见,以及对制造业的“工匠精神”的理解。


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结构性变化,尤其是工业比重的降低,服务业已经在去年超过了制造业50%,这种情况下,刘世锦针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世锦:


有人认为制造业好像是老经济,已经成为一个“老动能”。我觉得这种观点不符合实际,而且很危险。首先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竞争力还是体现在制造业;其次中国下一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等,这些都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中国工业和服务业之间形成一种新的互动的关系。工业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所谓的转型升级技术含量附加价值都在迅速提高,这一点归结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相互的融合和推动。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用当前流行的说法来解释,其实就是“智能制造”。像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工业制造4.0等无一不是在提倡从“制造”到“智造”的革新,但所谓“智能制造“究竟是什么,朱海做了解答。


朱海:


“智能制造”,它的核心不是机器人,而是制造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质量、效率上提高制造业的能力。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的习武之人,不仅提高了天赋,招式的威力也更大。


智能制造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透明,另一个是融合,“透明+融合=通”。这个“通”,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前提与核心。对企业来说,“通”的范围很广,包括管理、运营、服务等内部垂直纵向的通;也包括与客户、与供应商横向与上下游之间的通。


其次,是“先医后药”。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是治病健体,它是手段,不是目的。一些政府一拥而上补贴、买设备实际上无法解决问题,就好比看病一样,在没有经过“望闻问切”的确诊前贸然用药,只会适得其反。一定找好医生看完病(找问题)再去买药(买设备),只有适合企业的事才能去做。


最后一个观点,是“水到渠成”。当前很多人在忙着为智能制造建立标准,以为占据了标准就是占据了制高点。事实上,僵化的标准只会抹杀创新。对于新生事物,尝试和探索才是第一位的,等到整体智能制造的行业水平提升了,标准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


除了智能制造,当前中国的产业升级还离不开“工匠精神”。近几年很多做实体的企业感觉越来越难做,并不是说制造业难做,而是整个行业泡沫和诱惑太多,实体经济心太浮躁。对朱海来说,实现“工匠精神”,有四个关键的要点。


朱海:


说起“工匠精神”,我认为首先要看“土壤”。现在部分国内企业施行的“低价中标”政策,即在招标投标时,谁的报价最低,就由谁中标,这会对行业内质量造成伤害。重返对质量、品质、服务的追求,才是健康的“土壤”。


有了土壤之后,就要看“种子”如何。所谓“工匠”,就是“能工巧匠”,就是高级技术工人,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我们要做的是推广和开展职业教育。这是培育“种子”的问题。


另外,“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有方法,要“精耕细作”,这才是“精益制造”。你可以仿造我的一个产品,但你不能保证成百上千乃至数万个产品都能够达到和我同样的质量水平,因为你没有我的设备、我的工艺和我的制造体系。


有了合适的土壤,健康的种子,还需要“阳光雨露”,即国家的重视,包括制度的建设、文化氛围的培养等等。这将长远地推动“工匠精神”的实现。


工业领域的“know-how”(姑且可以称为“不可被编码的知识”)其实才是最高境界的知识产权。其中“智能制造”是手段和工具,“精益制造”是方法。当更多懂得精益制造的人才,拥有了非常好的方法,再加上智能制造这把武器,中国的制造产业才会真正实现“智造”的升级转变。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