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所有产品收入难敌一部iPhone,解密巨头衰落的10年
2012-07-04 11:23

微软所有产品收入难敌一部iPhone,解密巨头衰落的10年

今天,苹果公司仅靠iPhone获得的收入比微软所有产品加在一起的收入都多。名利场杂志作家Kurt Eichenwald试图分析这个美国公司史上最大的疑团——解密微软“失去的十年”。

他追溯了公司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荒唐决策”,称它们蠢到足可以成为“商学院的失败教学案例”。他的分析建立在几十次访谈和大量公司内部数据(其中包括大量公司高层的内部邮件)的基础上,为斯蒂夫鲍尔默掌权时期的微软确诊。

衰落原因一:员工评级制

微软的衰落始于制度,而这个制度就是员工评级,即要求每一个部门都将员工划按一定比例分成最好,好,一般和差。

请你注意“按一定比例”这个词,这不仅仅是绩效考核,而更重视“比例”。

Eichenwald说到,“如果你在一个10个人的团队里,你来的第一天就知道,无论大家的水平怎么样,努力与否,总有2个人会获得Top的评级,7个人只能是中等,而1个肯定是差评。”

明白了么?这样的制度带来的是什么?看看这些前雇员怎么说。

一个前软件开发工程师说,“人们不再关心怎么打败竞争对手,人们关心的是如何内斗。"

前微软工程师Brian Cody说:“我是不是一个好的工程师(在评定过程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不能在其他经理面前混个脸熟。”

最终的结局是,按照Eichenwald的说法,”数不清的员工因为这个制度选择离开”,“这个制度摧毁了微软”。

大公司的衰落史中总少不了因为自高自大,有眼不识未来趋势性产品,从而擦肩而过的桥段,微软的案例中也不乏这样的“亮点”,而且还不止一次。

衰落原因二:错过电子阅读

微软的一个技术团队早在1998年就开发了一款电子阅读器原型产品,但当技术团队把方案提交给比尔·盖茨时,立刻被他否决了,他认为这不符合微软的传统。“他不喜欢那个用户界面,原因是不像Windows。”曾经参与该项目的一位程序员回忆道。

什么叫“不像Windows”呢,一位微软Office部门前主管对Eichenwald说,“真正的问题在于触摸屏”,“Office是为键盘设计的,不是为触控笔和手指设计的。”

微软高管称,该公司对Windows和Office的过度忠诚屡次导致其未能迎合新兴技术。“Windows就是上帝——一切都要以Windows为准。”这个技术团队的创始人Steve Stone对Eichenwald说,“对部门中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是否在移动计算中提供比PC更清爽的用户体验并不重要,正是他们扼杀了当时的项目。”

而被扼杀了项目也就算了,在不差钱的微软,研发团队竟然还要为利润患得患失。

“参与该项目的团队不再直接向盖茨汇报工作,而是被编入了专门为Office开发软件的主要产品团队。” Eichenwald称,“很快,这样一个原本负责梦想和创意的团队,却要为利润患得患失。”

Stone说:“我们已经不能再集中精力开发对消费者有用的技术了,而是要整天思考‘如何赚钱’这样的问题。”

衰落原因三:错过社交网络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错过社交风潮的。

MSN Messenger的一位年轻开发者发现,同事的孩子可以用AOL的AIM发布状态更新,微软的产品却不具备这一功能。“正是这一趋势造就了Facebook,人们可以在某个地方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持续的意识流。”他对 Eichenwald 说,“AIM的主要作用不是聊天,而是随时查看好友在做什么。”

当他向老板提出Messenger缺乏短信功能时,那个老男人反驳了他的担忧:他不能理解年轻人为什么会在乎区区几个单词。“他完全不理解,”那位开发者说,“正是因为他不知道或者不相信年轻人对这类应用的使用方式,我们才对这一趋势视若无睹。”

虎嗅编辑注:当我读着名利场的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不断浮现出几个月前和一个在索尼工作多年的日本朋友的谈话,两家巨头在衰落的道路上几乎如出一辙,各种人事制度,各种错过风潮,欢迎对公司历史感兴趣的你为我们增加观察的角度和纬度,提供更多的观点。

文章引用部分新浪翻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