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奥卡姆剃刀
2013-06-03 11:01

信息时代的奥卡姆剃刀

本文首发于“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科技波普”栏目,作者微博

一位网络公司的朋友最近跟我抱怨,他都不敢打开微信了。“打开就是一堆红色数字,有公众账号的信息更新,有微信群里某某的段子刷屏,朋友圈也是一串看不完的资讯分享……”

他那愁眉苦脸的样子,我感同身受。每个跟随资讯潮流的人,都躲不开这样的困境。最早的头疼来自电子邮箱,一旦你的地址被垃圾邮件盯上,就会葬身垃圾海洋,偶尔才有几封真正的朋友来信。接着出现Google Reader之类的资讯阅读器,文件夹旁的1000+,提醒我还有上千条博客没读。接下来就是微博和SNS(社交网络)。我做了一个简单测算:在我微博主页的信息流里,大约30条微博里只有4条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其他大多是无关痛痒的资讯。

这就是我们身处的信息时代:噪音远远多过信号的时代,用工科术语说,“信噪比”极低的时代。

从BBS到博客,从微博、社交网络到微信,我们仿佛掉进了一个怪圈:新玩具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发烧友进驻,人越多噪音越大。先锋们开始烦躁和厌倦,逐渐转战新的工具,再进入下一轮游戏。似乎存在一个简单的定律:社交媒体的信噪比和它的使用人数成反比。当你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时,噪音分贝也越来越高,这时候你最好抽身离开。买卖股票的时机判断,似乎也与此雷同。

过去几年出现的社交网络,都存在一个核心问题:说话人和听者的期待相互错位。你搞不清自己发的一条微博、信息是给谁看的;而看到这条信息的人,也不知道发言者是不是跟自己说话。

而大部分传统的沟通,所有角色都有稳定的预期。是对着广场发言(报纸),还是朋友间闲聊(内部刊物),或者一对一谈话(写信),作者和读者双方都有清晰的角色。用社会心理学的术语说,这也是一种面具。面对学生,你得有老师的威严;面对父亲,你得讲究孝道;面对领导,你得因势利导。这些角色都有清晰的面具和必要的装束。

但在新的网络工具上,比如微博、微信的某些功能,这种期待和角色变得模糊而错位。所以,以下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圈子越是封闭,受众越是有限和清晰时,人们发布的信息就越真诚和越有针对性;而一旦圈子开放、受众无限且面目模糊时,人们只能发布和传播最大多数人关心的信息,比如突发新闻。一旦突发新闻的传播受阻,那就只能发布心灵鸡汤般的导师箴言了。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最广大的粉丝。粉丝数,是这个游戏的核心指标。新浪微博中的信息“劣币驱除良币”,就缘于此。

中国互联网还存在一个恶习──对原创的极不尊重。同一篇媒体文章,你可以在多个网站上搜到;同一个作者的博客文章,会发布在各个网站上。而像微博140个字则更没有版权可言了。天下文字一大抄。当然,你也可以美其名曰“转发”。于是,所有微博大号,慢慢都长成一个样子──点评最热新闻,传播最通俗的知音体,反正是瞄准人性的最大公约数。

微博这一产品形态最早来自美国Twitter,而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伊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多次提及信噪比这个难题。在2010年SXSW(影视音乐互动大会)的一次访谈中,他说:“Twitter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把它视为一个信息网络,而不是一个社交网络。它是获取信息和分享……我们需要提高信噪比……我们没兴趣让你在Twitter上花费更多时间,如果可能,我们其实想让你减少它(的使用时间)。”

翻阅更早的信息,我们会发现威廉姆斯在Twitter中设置的产品细节。关于转发(Retweet)这个功能,威廉姆斯在2009年11月的一篇博客中做过详细解释,他列举了转发可能造成的一些问题,比如难以追溯到原作者,话题的延伸线条趋于混乱、信息重复以及噪音等问题。最终,人们看到了Twitter的官方转发(RT)功能:你可以转发,但无法改变原来的那条Tweet,所以系统从根本上设定:所有信息都可以追溯,而且不容易伪造。相比之下,新浪微博的评论、转发功能,往往让各种讨论无法深入,最终乱作一锅粥。

Twitter和中国微博的信噪比,哪个更高呢?这个问题或许很难回答。但至少可以发现,产品基本设定的差异,会让信息生态最后产生天渊之别。

微信是今天的社交宠儿,显然,它已经在有意识地控制信噪比。比如,微信公众账号向用户发送微信,一天只能发送一条。在某些细节设计上,微信甚至会给信息的过快传播拖后腿。比如每个微信号都没有网址,只能通过搜索微信号,或者扫描二维码来添加。比如在微信公众号向用户群发信息时,在文末只能添加一条超链接。尽管如此,微信的界面设置仍然有大幅度改进的空间。目前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是放置在对话信息流中,和其他一对一的聊天放在一起,这显然非常奇怪。本文最初提到的困扰,跟这个设计不无关联。

微博之后,中国人的新玩具是微信。那么Twitter之后,美国人在玩什么呢?我们看看威廉姆斯的动向。这位曾经创造过Blogger和Twitter的人物,从2012年开始又在尝试新玩意儿Medium.com(没错,就叫媒介)。简单说来,Medium想在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的基础上,重构信息传播,以主题而非时间轴来优化想法的呈现和传播。

用威廉姆斯的话说,“在一个内容越来越泛滥的世界里,我们如何才能把注意力转向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只是最有趣和最即时的东西”。他想创建一个体系,“为质量而非为流行而优化。一个让思想和手艺比膝跳反应更能获得报酬的世界” 。在Medium的网页介绍中,威廉姆斯说:“现在,我们让分享信息变得不费吹灰之力,但我们怎样才能增加理解的深度,并在此同时创造一个鼓励伟大想法(不论来自何处)的水平场地呢?”

这一次,威廉姆斯的注意力转向了文字,长篇文字。在产品的细节中,我们依然发现,重视有建设性的评论和对话,仍然是产品的工作重心。上个月,Medium还收购了一个自出版机构Matter。后者是一个专注于科技类长文报道的项目,由《卫报》科技记者和科技博客GigaOm的作者创办。

奥卡姆剃刀是哲学史上非常经典的一个原则──若无必要,勿增实体。在一个信息泛滥的世界里,如果没有必要,请不要复制垃圾。产品设计如此,每个信息创造者也该如此。如何让原创内容脱颍而出,应该是所有信息设计者的目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