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号称“帮用户连接一切”的Get,也做了一个问答产品,不过似乎和“分答”的逻辑不太一样
2016-06-24 17:18

那个号称“帮用户连接一切”的Get,也做了一个问答产品,不过似乎和“分答”的逻辑不太一样

分答就像一颗投在平静水池里的石子,不经意间泛起了阵阵涟漪,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各种泡沫、冬天、捂进口袋的市场来说,这颗石子实在太重要了,而且足够完美:门槛低(整个研发不到1个月)、见效快(很快刷屏),简单,轻便,易于传播的特性使得这种AMA产品(ask me anything)很快出现了竞品:一堆“分答like”的产品相继上线,想在这个原本就逼仄的市场里也捞一杯羹。


严肃的说,分答的意外走红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它的强运营:这和在行上线一年多积累下来的运营经验有很大关系,一般公司难以望其项背,所以分答之所以能抢占先机,主要是依靠正确的策略+运营。


但分答的边界到底在哪儿却是值得思考的,简单来说就是AMA是一个工具属性很强的产品,但分答强行把它做成了一个平台,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明明是一个基佬,强行让他成为一个直男,但他的内心还是弯的——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你真的会像打开微信一样每天打开分答么?你真的会像刷朋友圈刷微博一样去偷听你喜欢的回答吗?从我个人来说,是可疑的。


别的不多说,看一下分答最近一个月的百度指数就知道了。



前几天,分答搞了一个“假如你的生命最后60秒,你想对世界说什么”的一个活动,邀请了大量的用户参加,事后,分答的员工大飞同学(关于大飞同学的故事以及照片可以戳虎嗅这篇报道)在朋友圈洋洋得意的说:“14个小时,分答的微博话题产生了5000万阅读,1个小时,微信公众号也有了近6万的阅读,而分答上线至今才1个月,这种百万大号的养成速度,在微信流量红利窗口早已关闭的今天简直是奇迹。”


的确,分答的百度指数从最初的4700多,陡然爬升到23000,然后又回归到4700多,一个月时间里,百万大号的身段灵活的让人捉摸不透。


我在大飞的朋友圈下是这样留言的:“刺激需求说明增长乏力了,知识盈余的边界很模糊,非要做成一个微博,就会陷入说明都想做,说明都做不好的状况,这不是一个轻量级产品该做的事情。”


大飞有些不高兴,分答发布会在即,这样拆台似乎不太好,毕竟大飞还请我吃过人均400的日料,于情于理不该。但我还是要说,在我看来,分答的问题/缺陷在于:


1、强运营产生流量,但平台本身没有流量,所以运营关注的是“流量导入、留存、转化”,资本关注的是“流量入口”,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强运营上。说强弩之末有些夸张,但分答的引擎在于两端:一端是运营持续拉新,这个模式和几年前微博拉大V的道理是一样的;另外一段则是持续不断的提问来保持产品活跃度。一个小道消息是,分答还悄悄推在推兼职提问师,也就是分答内部邀请一些用户来提问,提问的费用报销,且会按数付费:一个问题15元,50个800元,100个1500元,200个3000元,每个月还会评好问题奖。


2、分答把问答做成平台的后果就是,场景不一致,用户不统一,流量很杂,众口难调怎么办,只能取最大公约数,也就是提问趋于同质化。比如问王思聪你还有什么买不起这个用户就净赚了接近1万,还有问papi酱真人声音怎么样的也赚了不少,有好事的作者还统计了大V的“提问投资回报率。”目前来看最高的是佟大为和海清。佟大为平均两千偷听,8.8元的门槛;海清刚玩儿,偷听从100~500不等,但门槛才1元,而且答得比佟大为更勤快。两人的投资回报率都已经超过100倍。


所以说了这么多,套路了这么久,Get到底打算怎么做。


先来看Get是什么,Get是一款私人助理服务APP,你可以用它帮你订餐,监督减肥,学习英语甚至倾诉感情,就好像一对一的贴身秘书一样。目前实现私人助理服务的三种方式:纯机器(AI)、纯人工、机器 + 人工。而服务分类方面,目前也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全品类大众化服务、只针对中高端人群的生活服务、细分领域垂直化服务。Get的CEO任鑫说,他们属于那种倾向于:“帮你解决你解决不了的事情。”


Get的分答like产品叫对答,产品和分答很像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同,比如众筹提问什么,产品因为昨天才上线看上去有些冷冷清清的,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不能重新回答等等,但这不是重点。


Get的思路是把对答做成to B的产品,提供一个工具 各行业各业的供给都给他们进行服务。比如之前和李善友的混沌研习社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AMA的工具。在任鑫看来,分答的流量分配机制还是倾向于头部,也就是大V明星,普通人很难通过分答获得流量,只能通过转发朋友圈等形式来获取流量,但其实互联网上有很多带自带场景的流量和平台,这些产品完全可以通过接入对答来实现工具上的闭环。


举个例子。


以我为例,男,26岁,虎嗅编辑,单身爱好者,虽然我开通了分答并且也获得了一些收益,但提问者99%都是来自我的朋友圈,也就是我的微信好友,分答上的人很多不知道虎嗅,更不知道我,我对他们完全陌生,或者即便想知道也找不到我。但如果在虎嗅公众号或者app上开通了对答,读者看完了我的稿子,可以直接通过这个产品来向我提问,那么很容易促成问答。


对于绝大多数自有流量和场景的平台来说,比起这样的问答工具更有价值。并且这一切都是免费,按任鑫的话说,每一次合作都相当于“不平等条约。”


而对答最终的目的通过对答这样的触手来完成信息闭环。因为要解决很多非标准化的问题,因此涉及到很多信息的获取,简单如挂号跑腿这样有现成的公司可以接入,但如“我是一名创业者想寻求科技媒体报道”这样的提问Get可能就束手无策了,但通过免费工具的接入,Get相当于间接获取了各行各业的数据和信息,比如对答如果接入了春雨医生,以后有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通过用过对答的医生找到医生,如果想和科技媒体请教报道的问题,可以通过在对答上回答过问题的我找到我,这就是对答最终的目的。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对不对,但其实也有一个问题,在于平台是否愿意接入以及大一点的平台存在自建的问题,毕竟2个礼拜就能折腾出来的产品,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


但人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动物,有的时候你觉得好但不一定是好,你觉得不行但很有可能就成了,毕竟很多人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