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的《终端质量报告》:三星华为优势很大,另外能不要错写成iWatch吗?
2016-06-29 10:17

中国移动的《终端质量报告》:三星华为优势很大,另外能不要错写成iWatch吗?

昨天,在世界通信大会上海站上,中国移动公布了《2016年终端质量报告》。


当然这只是2016年上半年的机型统计。上一份报告,是在2015年12月15日发布于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近几年来,中国移动一直保持半年一份报告的节奏,作为运营商对设备进行免费和客观中立的测试——中立地站在中国移动的角度上,比如手机信号测试采用的标准就是TD-LTE,我不是移动用户,如果在看的诸位有移动用户的话可以提供一下TD-LTE和FDD-LTE的使用频率,哪个基站更多、信号更好?



在这份报告中,关于LTE信号和VoLTE通话的客观测试占了相当比重。这些枯燥的信号和稳定性测试代表了手机的基本性能。仅讨论信号这部分的结果是这样的:




在信号部分中,中国移动首次按芯片评测,做出了一份VoLTE芯片质量报告。报告的结论是各有优劣:通话质量最好的三枚芯片分别来自海思、联发科与三星,而通话控制最佳的三颗则分别来自高通和两枚海思,而在故障率上,几家芯片的成绩则比较接近。


对于消费者而言,尽管信号质量很重要、VoLTE很重要,然而现在手机的使用场景中,语音通话已经下降到很低比重了。还是看一下中国移动对手机的硬件评价吧。一个注意:中国移动给出的结果不一定符合你们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原因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其他非客观评测比如虎嗅的报道上出了偏差。


手机综合评价:高端机还要看三星华为


本期报告的硬件评测部分共涉及82款手机,按价位区间分为3000元以上11款,2000-3000元19款,1000-2000元24款,1000元内28款。



据中国移动介绍,综合排名涉及到41项指标,包括通信能力、多媒体能力、系统易用性及网络口碑四大维度。其中多媒体能力包括摄像头素质与屏幕素质共7个指标,而系统易用性中囊括了系统稳定性、功耗续航、发热情况以及系统流畅度共16项指标。


其实说这些事情无非就是表明:这是一份特别“硬”的报告,至于手机长什么样子系统又是什么样子都无所谓,哪怕是一块能打电话的板砖也好,这好像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具体各维度、各价位区间的得分:



通信能力方面,总体差距不大。不太追求机身设计或者特别在意天线布局的品牌有些许优势。在通信能力方面鲜有ODM机型。



多媒体能力相差较大,本图纵轴区间高达30分,高端机型的三星,中端机型的华为OV等都略有优势。但某些指标多少有些哭笑不得,比如指标示例中,将前后摄像头的总和直接计分这种事情——不讨论感光元件设计、像素尺寸和镜头组单说分辨率,这水分不小。



系统易用性方面各家其实差距不大,但中国移动的数据处理造成了差距较大的错觉本图的纵轴仅仅只有4分之差,中位数85甚至比前两个维度的77.5和75还要高,那这样的处理只能被认为是希望排名靠前的厂家显得更加突出。三星恐怕是最大赢家。



至于口碑,噫,就是这样。


单项评测:摄像头和屏幕



对于摄像头测试,其实现在有非常多的媒体和组织在做着各自的“客观中立第三方”评测,评测的项目和结果也是五花八门,中国移动的这份报告也只是其中之一。



看完这些图,我心里大概只有一个想法:这些样张真难看啊!


当然,在相机素质有限和算法不好的时候用全自动模式直接按快门瞎拍的照片就是这样的——逆光自拍,做一下人脸识别和点测光就这么难吗?或者说,点一下屏幕选人脸部分估计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某些手机厂商估计要被移动气死了。



而移动对屏幕的测试也有点不明所以,样张中明暗差距过大不知是否是因为故意设置不同亮度以引导评测结果——小米曾在某次的电视发布会上采用了降低自家产品亮度的方式实现更干净的黑底文字显示与友商对比,不过这真不是什么好主意,太肤浅。



机顶盒与可穿戴设备评测:拜托,能不要把Apple Watch写成iWatch吗?


对于机顶盒来说,移动的检测项目并不很多,性能、稳定性与发热三个关键指标,但在我看来,机顶盒更重要的反而不是这些,而是在于遥控智能设备的UX设计以及内容库的质量上。以这些性能指标论,真能找出好用的机顶盒来吗?



也许可以,但看了这份结果我就纳闷了,10款热门机顶盒,7款我没听说过,排名的最大赢家魔百和,这公司什么来头?查了一下我就释然了,原来如此。那我还费劲看手机评测做什么呢?



可穿戴设备仅仅测了一项:计步精度。测试标准是让人戴着走、跑、上下楼梯,与人工记录的结果比较。


结果也很简单,在手表类目中,“iWatch”、佳明FR225、Fitbit Surge与Moto 360这些国际大厂出品的智能手表分列前四名,而手环类目则差距不大。除了名字写错这个想当然和习惯性的问题以外。


这个“iWatch”的问题也许最早出现在iPod Touch上。iMac时代在国内尚不成气候,iPod时代基本没人用错,iPhone时代开启后就想当然地认为所有苹果产品都是“ixx”?噫,我有强迫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