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金融放弃理财端,P2P必须投靠BAT才能活下去吗
2016-07-20 21:57

美利金融放弃理财端,P2P必须投靠BAT才能活下去吗

2016年7月20日是值得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记下的一天。这天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美利金融主动停止线上理财平台业务,清算所有到期未到期产品的本金和收益,全部返还用户。简单说,以后美利金融专心做车贷和分期,不再需要拉用户来自家网站理财了。


美利金融理财端业务量不算大,近一年时间里累计投资额12亿元,支付给用户的收益近4000万元。重点是美利金融创始人刘雁南也是2012年有利网的创始人之一,这家位列第一集团的P2P公司在2015年闹分家的时候也曾沸沸扬扬。


刘雁南的新项目美利金融得到了很多资源支持,其中包括手握电商流量的京东和手握用户的理财社区挖财。现在这家势头相当猛的P2P创业公司彻底从理财端退出,专心做美利车金融和有用分期,可以认为是P2P行业很重要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P2P能回归原本含义吗?


有人拿出来理财获得收益,就得有人付出利息借钱。背负了希望和恶名的P2P在中国从一开始就脱离了点对点借贷的原始定义,成为同时运营资产端和理财端的准金融机构。


按照P2P的原始定义,P2P平台仅仅是一个信息撮合平台,需要借钱的人和有钱借出的人只是通过平台对接而已。P2P平台不该负责把借款企业包装成一个个理财产品,也不该拍胸脯说自己能保障本息安全。


这样的原始定义,恰恰只有近来负面新闻众多的借贷宝完全符合。显然这样的信息平台很难推广,大量P2P创业公司都是以理财平台亮相,用户在平台上可以直接购买由平台拍胸脯保证的理财产品。


中国特色的P2P已经彻底脱离信息撮合平台,成为「理财端+资产端」的准银行结构。理财端负责用高收益招揽客户,连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都被认为是行业中等标准;资产端负责把钱放出去获得收益,如果贷款收入不能覆盖给用户的理财收益和收不回来的坏账亏损,那么平台就会赔钱。


由于平台非常害怕用户不信任自己,暂时收不回来的钱也东挪西凑先还上,甚至动用新用户投进来的本金。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就看到现在P2P行业的奇景,几乎所有的P2P平时都一点问题看不出来,可一旦出问题就是某租宝那样直接垮掉。


从这个角度看,美利金融主动把理财端拆掉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看,今后的美利金融虽然也可能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彻底取消理财端之后,起码不会再发生最头疼的普通投资者损失后堵路堵门。在尽管逐步收紧的大环境下,放弃理财端是有利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资产端业务的钱从哪里来?


美利金融之前提供的理财端收益率在P2P行业算中等水平,从活期到一年期大约在8-12%。考虑到运营等其他成本,从用户手里拿钱的资金成本估计在14%以上,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连5%都不到,年年被骂躺着吃利差的暴利行业,放贷款挣的钱都不够支付P2P行业的活期产品收益率。 


美利金融的资产端业务有两个:美利车金融和有用分期,前者官网声称已经累计放款超过10亿元,后者官网发布新闻说2016年5月的单月销售额破亿元。如果这两个数据是真实的,那么可以肯定美利金融之前的资金来源就就不止自家理财端(截至下线总共12亿元)。车贷和消费分析虽然收益丰厚,但是在不良贷款的压力下,成本达到14%的资金恐怕用起来也是压力山大。


有趣的是,在P2P行业理财端收益率居高不下的同时,互联网巨头们的平台已经可以借助自身信誉拿到更低成本的资金。


例如投资了美利金融的京东,在京东金融的理财销售平台上,有大量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资产。例如正在销售的「京穗月月盈11号理财计划」,365天收益率为4.8%,被评价为低风险理财,但风险提示中写明不保证本金和收益。


同样的产品也出现在其他巨头的平台上,蚂蚁金服的招财宝上预约的一年期中小企业贷利率更是低至4%,腾讯微众银行被人指责违规的「众享华通365」收益率也不过5.8%。


尽管不保本息,但是这些由巨头们背书的理财产品仍然能够卖的出去。本文不讨论这样的信用背书是否合理以及会导致什么风险,姑且信奉「法无禁止即可为」,那么寻找更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当P2P行业获客成本和收益率推高到难以负担的程度,拥抱巨头并把成本高的业务剥离出去,会成为P2P行业下一阶段的趋势。


第三个问题,P2P行业会消失吗?


近几年国内互联网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市场逻辑很简单:不管你再怎么做大做强,最终仍然需要从BAT三家中选一个靠山,京东如此、滴滴如此、美团大众点评亦如此。那么互联网金融行业会怎样呢?千帆竞渡的P2P行业会不会同样万法归宗,必须从BAT中选一个靠山才能活下去呢?


我的看法是这个行业太分散了,从美利金融开始会有更多的重组和兼并,但是金融行业不会出现移动互联网那样的寡头格局,毕竟旁边还有众多银行以及手握陆金所的平安。未来能够同时保持资产端和理财端的P2P将是少数有自身特色竞争力的平台,例如旗下宜人贷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宜信普惠,以及与平安信保、直通贷合三为一的平安陆金所。


不过从命名的角度看,P2P行业还真有可能彻底消失。反正从一开始就是不管含义随便借来的热词,现在彻底扔掉换个新词也没什么大不了。虽然这个行业做的事情始终都差不多,但从一个名词换到另一个名词也算浴火重生吧,例如最近很火的FinTech就很让人期待。


请大家跟我一起高喊:P2P已死,FinTech将立!未来属于FinTech!跟不上这场科技革命就惨了!然后请从业者们忘掉这些废话,继续做和原来一样的事情就好了。


作者公众号理财实验室(微信号:MoneyLab)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