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知乎:来自专业领域用户的怒吼
2013-08-26 13:02

To 知乎:来自专业领域用户的怒吼

「知乎,能不能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最强大的高质量知识社区?」

这是在知乎上《关于知乎为什么要做「知乎日报」?》问题中,知乎网联合创始人黄继新的回答。在黄老师的口中,知乎是一个能够使辟谣快过谣言的速度,使每个普通人都能参与进来分享和创造知识的地方。

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知乎团队的路是怎么走来的,知乎未来又将如何发展?》问题中,知乎创始人周源提到了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就是这句话,让我在知乎建立之初就对知乎有种莫名的好感(尽管当时周源并没有回答过这个问题)——因为我是一个特别想去了解我感兴趣的行业,它们的真实故事是怎样的人。

知乎在建立之初采用的是邀请制,起初主要偏向互联网行业,依托科技界如李开复这样的名人回答专业的问题。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贡献值发放一定数量的邀请码,可以邀请外部用户加入知乎。除此之外,知乎还开放了申请界面,外部用户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行业信息),然后由知乎团队判断是否符合加入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邀请制下用户多偏向互联网行业,以及被邀请的用户多数也是比较有份量的,因此相对而言问题和答案都比较高质量,尤其是一些不被外人所熟知的行业故事,比如《听说马化腾经常会直接回复普通员工的邮件,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封?》。

那时的我也曾经尝试申请过,可能因为是知乎对行业的偏好导致当时没有获得通过。幸运的是,辗转过后我还是从胡维那里拿到了邀请码,终于可以参与到知乎中来了。那时的知乎还没有@知乎 和@知乎日报,很多内容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当我成功注册知乎后非常开心,因为终于可以在知乎上自由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了。

虽然当时对知乎的问题更新方式很不适应,总是看到重复的问题,但还是觉得拥有"没有帮助"和"折叠"功能,仿佛自己拥有了一枚神圣的选票,可以认真地经大脑思考后,对社区里的答案作出判断。那时,由于社区大部分都是高质量的答案(至少排名是靠前的),作为一个非贵圈中人,基于行业限制,我更多地是作为一名看客。那时的知乎还很少有金融领域的问题,或者金融领域的问题非我所实际接触的内容,本着对知乎用户负责的精神,我并没有趁知乎上金融专业用户较少,所以不懂装懂般地去忽悠外行,因为我觉得知乎的初心也是我的初心,只可惜。。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不记得何时起知乎开放了注册限制,涌入了大量用户。知乎上曾经有过关于知乎是否该驱逐低端用户的讨论。在我看来,任何用户只要是能够凭良心衡量自己在某一问题上的认知,然后回答自己实际接触过的部分,即便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也是有资格回答该问题的。只可惜,现如今知乎上的用户并不这么认为。

知乎目前存在三大我最厌恶的问题:

1、不断有低级的白痴问题出现。

我并不清楚有些问题究竟是谁添加的,但我非常讨厌提问者简单地在一个事实陈述前简单地加上"为什么"这三个字,或是一些百度百科里就有的名词解释。当下存在很多伸手党,不用搜索引擎、不懂自己思考,指望别人把所有答案都喂到你嘴边才舒服。那些连汇率都不肯动手查的家伙们,为什么要给他们提供一整套系统的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处理的事情,真正的行业专家都很忙。Time is money,如果你想获得那些真正有用的知识或不常被外人所知的真相,就该用一种更加有效率的方式去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

Information is money,没有人有义务从头到尾给你普及一遍基础知识,那些基本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帮助你完成,而你在知乎上应该做的,是基于基础信息加上自己的思考,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问要有效率,这样专业的人才有兴趣回答你想知道的问题。真正专业的人很讨厌别人问低级问题,因为比起回答你的问题来说,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你的白痴问题恰恰阻碍了你获取更专业内容的机会。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状况。我和同事去异地一家金融机构总部调研,在去之前我通过搜索引擎做了详细的功课,并初拟了一些我感兴趣但无法通过公开资料获取的信息。到了对方总部后,对方以PPT的形式向我们宣讲了他们的经验,随后进入到交流阶段。结果我的同事不断抛出一些通过公开资料早可以在本地就获取到的信息,更有甚者还低级地问出了PPT上刚提及过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让我觉得难以接受并且很难堪,对方领导也不断地用一种惊讶的口吻说"刚刚PPT上不是提到过了balabala"。这样低级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交通住宿等各项成本,跑到异地去"调研"一份坐在家里就能收集到的信息——这种低效率的事情是我没法接受的。

同样,我也没法接受我的WeiboAir不断弹出@知乎 和@知乎日报 主推的弱智问题,这样让如我这般专业领域的用户觉得,知乎是一个充斥了白痴用户的低端社区——这种提问完全不值得我花大量的时间教他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去寻找答案,就更不值得我去花时间讲点与之相关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行业经验。

有的人曾说「没有坏问题,只有好答案」,至少在我看来,我相当不认同这个point。没错,很可能知乎上的烂问题会有好答案来回答,但这并不表示这样随意的、不经大脑式的提问方式值得提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会认为,当一个产品不知道该向何处去时,最好的方法或许是由它的用户决定。所以对于目前尚无盈利模式的知乎来说,让用户引导社区的发展或许是个方法——但这不代表用户所选择的方向是对的。在部分被@知乎 主推且在我专业范畴内的答案中,也同样包含了专业用户对白痴问题的怒吼以及忍无可忍地回答,只不过幸运的是,他的专业怒吼被人所听见,但更多的专业怒吼可能被知乎不够完善的内容创造与分享机制所掩埋。这点,涉及到我第二个反感点。

2、答案不专业,专业的答案被机制所掩埋

由于小白用户的增多,以及部分用户动机不纯(不是出于知识分享,而是期望通过大量的回答使自己成为知乎的大V,寄希望于马太效应,建立自己的人际圈——说白了就是想出名),导致目前专业的答案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新闻的拼凑以及百科的叠加,没有真正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解读。这点至少在我所熟知的金融和动漫界非常普遍。

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通常只会看问题下方的前五个答案,如果答案较长的话,可能看两个答案就不会想继续下去。而一般知乎的用户是通过关注的用户来发现新问题的,当新问题流转到用户面前时,多半已成为了旧问题。这时,即便你的回答足够专业,也不容易被其它用户投票到前三位。久而久之,专业领域的用户知道这样的游戏没法玩了,因为哪怕自己知道居首的答案根本不专业,企图通过不回答、不反对等游戏规则让这条答案沉下去,这些回答也很有可能会在知乎大V非专业的判断下使该条答案继续霸占榜首。而意识到这点的专业用户这才发觉,原来自己在知乎上的回答都是在浪费时间,从而产生对知乎机制的不信任感,渐渐地淡出知乎。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规则下,知乎沉淀下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非专业用户,而由非专业用户回答专业问题,这根本就是违背了知乎的初心。

为什么投票机制没法确保由专业领域用户回答的专业答案不能排在前面,而是由不专业的用户裁定?

为什么专业用户越来越不愿意去回答问题,知乎的话语权落在了看似跨界很广但专业深度不够的用户身上?

为什么很多用户会觉得在知乎上回答是浪费时间?

为什么很多用户缺乏参与感?

……

这些都是知乎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建立高效并专业的机制去保证知乎的生态不被低质量的问答所侵蚀。我没有那么聪明能够想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也不想浪费时间在一个对其逐渐失去信心的产品身上。很多东西是没必要解释,就像很多愚蠢的问题本不该问出一样。我只希望不懂的时候知乎上的用户别装懂。产品从来不是完美的,所以才需要思考,不管是开发者还是用户。我愿意说出我作为用户对一个产品的感受,至少说明了我内心还是期望产品能够越做越好的(比起那些什么都不愿说的用户来说)。

产品团队是不需要听所有人的意见,也没必要对所有人解释。每个产品有自己的思路以及开发节奏,同样,用户也有吐槽产品的权利。能match自然最好,不能的话,我想请各位团队成员记住——用户原本可以什么都不说,你们可能会自己测试到某些bug,但也可能不能。当你知道用户和你一样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去的话,请不要一言不合就撕破脸,这样很幼稚。当然,如果所有的产品团队都认为,不认同自己所有想法(或因为不解释原因导致用户不理解)的用户都是垃圾用户,那作为一个认真并出于好心、且乐意与之沟通的用户来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我是不够专业,我是只会测试,我是只能看出体验方面的细节不足之处,但至少我有在用心使用这些产品。

曾经知乎上有个问题——「什么时候你会毫不犹豫下手卸载掉一个 app ?」。我没有直接在知乎上回答,而是微博评论了我的看法。

「它的发展不再如我当初想象的那般美好;运营的方向发生了偏差;更新内容对于我来说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明明可以做成大众产品却偏要认为自己只能是款小众产品;产品细节方面始终有问题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被发现;没有建立有效的反馈回路,团队整天不知道在干什么。#我的答案一定很奇葩#」

就是这个奇葩的答案表达了我对大多数我感兴趣的产品的状态——我在用心体验。

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来说,当作为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当看到知乎上出现了本专业但非常不专业、却被投票机制与@知乎 @知乎日报 推向前台时,我不由地从愤怒、嘲笑转而惊恐、失望——既然本专业有如此滑稽却被捧为上宾的答案存在,那么过去我曾经认真拜读的那些非互联网行业的答案中,究竟还有多少是真实的、专业的?知乎还是原来的那个高质量的知乎吗?一两个不专业的答案是小,从该现象本身所延伸出的信任感缺失问题才是大。

3、总是发布近期新闻而无任何抛砖引玉

我看科技新闻最痛恨的莫过于,只是陈述千篇一律的事实,而没有一点点思考与观点。这点在产品类的新闻中尤甚,曾经被我狠狠痛斥过——观点不在于对错、角度与高度,重点是能够抛砖引玉。知乎现在就是这样,通常一个热点新闻出现后,知乎上会出现原封不动的新闻,然后知乎用户会在问题下方热烈地讨论一遍,殊不知,很多用户已经在阅读新闻时就已经表述过自己的想法。而知乎上的提问手法完全没有任何高明之处,用知乎替代微博去记录自己对每条新闻的观点也并非是个好主意,至少微博有个人微博搜索功能,并且消息更及时,互动更多。

但求回归初心

作为一个即便发出专业的怒吼、但却依然关注着知乎的用户来说,我希望知乎能够想出一条真正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尤其是1、2两点),因为我知道知乎这个团队很棒,很优秀,我相信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定能想出不错的解决办法。至于那些认为我不懂装懂、没有必要与我沟通的人来说,我也坦然地说上一句——认不认同随你,我本没有义务说上这些,只是独自表达我的看法罢了。庆幸我不是贵圈中人,可以很坦然、理性、甚至刻薄地去评价一款产品,不必顾及什么人的面子,也无须担心我的前途会被这些“精英”给断了。要知道,熟人会考虑到关系的维系,往往采取附和、帮腔的策略,而不会直白地表述你产品中的问题——还好我只是个用户,一个虽不够专业、但却在认真思考的用户。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