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云计算的梦靥?数据计算正从中央云回流本地设备
2018-02-09 14:00

云计算的梦靥?数据计算正从中央云回流本地设备

文章所属专栏 深案例

虎嗅注:云计算兴起,大量数据和计算迁移到云端,数据存储和计算过程都集中在中心化的构架上,这是近些年来大部分人对于数据计算与流动的认识。


不过《经济学人》最新文章揭示的前沿趋势是:计算正在逐步回归本地网络和设备所在的“边缘地带”,云计算厂商需要将触角延伸到边缘地带。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设备自身已经具备了越来越强的计算能力,软件的灵活性也在增加,这使得本地化处理数据的难度降低;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进一步智能化,设备的数据驱动特征越来越明显,数据需要快速被分析处理,再用分析结果来优化设备的运行。例如智能化的交通设备、医疗设备等,对数据的快速处理要求会很高,本地化的数据处理显然速度更快。而数据上传到云端再进行分析、再应用到本地设备,效率有所降低。


当然,这不意味着云计算要被颠覆了,中央云的计算还是会继续增长,但增量确实可能会被本地化数据处理所分流,云厂商需要注意到这个趋势。


为了给虎嗅会员寻找全球的好内容,虎嗅正式和《经济学人·商论》展开合作,每月向虎嗅会员提供两篇其付费专享内容,本文由《经济学人·商论》二月刊中两篇文章《边缘生活》、《中国大云》合并而成。


计算地理1

边缘生活

计算正在脱离中央云,向本地网络和设备所在的“边缘”转移

 


现在,联网设备一般还会起到数字信息收集器的作用:它们装载了一系列传感器,负责搜集各种信息并发送给它们的制造商开展分析。慕尼黑创业公司Bragi开发的无线耳塞却不同于此。这种耳塞会收集使用者的生命体征等信息,并在本地保存和处理大部分数据。首席执行官尼古拉·赫维德(Nikolaj Hviid)说:“这些设备会越用越智能。”


Bragi的耳塞处于科技行业一场重大转变的最前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计算被推入“云端”,即大型数据中心构成的网络。但如今这种趋势又开始回转:计算正在回到本地网络和智能设备所在的“边缘”地带。


和2010年后云的崛起一样,这一转变也将引发动荡。许多创业公司将努力顺应这一趋势,硬件制造商等既有企业同样如此。但是真正的较量将围绕谁能占领边缘地带而展开,特别是哪些公司能够控制“物联网”(IoT,联网设备的统称)。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微软和其他大型云供应商是否能将触角延伸至边缘地带?还是说,这个边缘将成为另一类公司的领地,比如工业设备或其他设备的制造商?


商业计算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一直在更集中和更分散这两极之间摇摆不定。70年代以前,商业计算一直只限于在大型主机上进行。八九十年代小型计算机出现后,计算变得更加分散:用户在个人电脑上访问应用程序,但程序本身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加强版个人电脑即服务器里(称为“客户端-服务器”系统)。进入21世纪,随着云的兴起,计算再一次趋向集中。每个时代都有一批新企业晋身行业前列,由某家公司引领群雄:大型主机是IBM,个人电脑是微软,云计算是AWS。


技术进步是计算再次变得更分散的原因之一。从智能手机到车间机器,边缘设备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它们配有强大的处理器,可以解决几年前需要一台全速运行的服务器才能解决的计算问题。软件的灵活性也不断提升,可以在边缘良好运行。许多应用程序现在都“虚拟化”了,也就是说它们可独立于任何特定类型的硬件:这样代码就可以被打包在数字“容器”中,在数据中心内轻松移动,并越来越靠近边缘。


对边缘计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往往是出于非技术原因。许多国家的法律要求数据保存在境内,甚至不能离开公司。公司想要使用数据,但由于担心数据泄漏,往往更愿意将自己的信息保留在公司内部。消费者则关心隐私——Bragi希望通过能自行完成计算的耳塞来解决这个问题。

 


科技行业的主导观点认为,最好还是在云端集中处理大部分数据,但由于许多新的应用程序必须高速运行,这种说法的根基也已不再牢靠。据估计,无人驾驶汽车每小时可产生25GB的数据,比高清视频流高出近30倍。要上传完这么多数据,再等驾驶指令发回,车辆可能早已撞上了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


另一个原因是经济效益上的变化。做出调整的速度越快——例如优化工厂里机器的运行——获得的收益往往就越大。这意味着通常最好在捕获数据的同时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在本地完成。云端传输、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成本也可以因此节省下来。

 

车载大脑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皮埃尔·费拉格(Pierre Ferragu)解释说,这些制约解释了为什么使用人工智能(AI)的服务越来越多地分成两部分,就像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一样。以无人驾驶汽车的算法为例,它首先是在云端用数百万英里的驾驶数据进行训练,然后被才部署在车内强大的计算机上,通过解读实时数据来驾驶汽车。同样,很多用于监控的摄像头现在都配备了经过云端训练的面部识别软件,就像苹果最新款的iPhone那样。去年11月,谷歌公布了其人工智能技术TensorFlow的新版本,让开发人员可以将算法部署到移动设备上。


但创业公司Swim的首席技术官西蒙·克罗斯比(Simon Crosby)认为,AI应用程序要想产生商业效益,在许多情况下就连算法的训练也必须在本地进行。例如,要把硅谷帕洛阿尔托市(Palo Alto)各个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天产生的4TB数据发送给云供应商处理,每个月要花费数千美元。Swim建立的系统可以在动态数据生成的同时实时分析,仅需数百美元就能完成相同的任务。


虽然业界如今普遍认为计算正在向边缘转移,但对于这一点将如何改变科技行业却意见不一。硅谷领先的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的彼得·莱文(Peter Levine)发布的一期播客有个耸动的标题:《云计算的终结》,但没人认为云计算即将终结。莱文自己也预测,中央云,尤其是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的中央云将继续壮大。


规模更小、数量更多的本地数据中心正在各地涌现。 EdgeConneX和vXchnge等公司已经建立了城市数据中心网络。创业公司Vapor IO开发的数据中心看起来像一个圆形的冰箱,可以被快速放进任何地下室内。包括爱立信和诺基亚在内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以及网络运营商都在大谈“移动边缘计算”,实际上就是将计算机放在无线基站或中央交换局旁边。还有人推测,亚马逊去年以近140亿美元收购连锁超市全食(Whole Foods)的一个原因就是要为本地数据中心积累场地。


计算机制造商将这一转变视为收复失地的机会。戴尔EMC和惠普都希望向那些一心想在本地处理数据的公司销售更多的设备。但咨询公司Wikibon的乔治·吉尔伯特(George Gilbert)表示,这些公司转向边缘的能力有限。它们知道如何向IT部门销售标准硬件,但大多数物联网设备将更加定制化,需要特殊的软件,销售对象是设备管理人员。销售各种互联网设备的思科似乎占据有利地位。


大型云计算提供商也在尝试占领边缘地带。去年5月,微软将“移动优先,云端至上”的口号改为“智能云端,智能边缘”。它销售的服务能将带有AI算法的软件容器部署到任意设备上。AWS的产品组合中如今有一项名为Greengrass的服务,可将物联网设备群变成微型云。IBM在2015年以20亿美元收购天气公司(Weather Company),不仅是为获取天气数据,也为获得成千上万个边缘计算的“入网点”。

 无论谁占上风,计算将愈加成为一道“流动的盛宴”,即使在最小的设备上也会出现。在任何特定的应用程序中,数据处理将在对其最合理的位置上展开。数据专家已经开始使用另一个术语:“雾计算”。但是这个比喻有点云山雾罩。更贴切、更诗意的叫法还是“空气计算”:它无处不在,且赋予生命。


计算地理2

中国大云

中国科技公司计划抢走美国云巨头的风头


全球哪家科技巨头的“计算云”扩大最快?很多人可能会猜是亚马逊或谷歌,毕竟它们运营着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网络。但正确答案是阿里巴巴。2016年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的云计算业务增长了126%,达到6.75亿美元。这一增长势头一时不大可能放缓。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希望在2019年前公司这项业务能“赶上或超越”亚马逊网络服务(AWS)。

 

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2017年AWS的收入估计在170亿美元左右。但是阿里巴巴的云业务(在中国被称为“阿里云”)身处于一个繁荣的群体之中——中国云计算行业整体发展迅猛。而比这种快速扩张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云服务企业在一些重要方面与西方同行有所不同。

 

中国的云计算提供商使用的技术倒没有多大不同。其实西方的科技公司已经以开源软件的形式发布了许多必要的代码,中国的同行因而很容易就上手了。为许多中国公司建立起云业务的EasyStack首席执行官陈喜伦表示:“这让我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不同之处在于对技术的使用方式,而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中西方云计算的起源不同。在西方,云计算技术的第一批用户是创业公司,直到后来才有大企业光顾。在中国,云计算产生于消费者服务,包括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市场淘宝,以及第二大网络公司腾讯提供的在线游戏等。因此研究公司Gartner的曾劭清认为,中国的许多云服务还不能胜任复杂和主流的企业应用。

 


然而随着这些服务的发展,它们将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长期以来,西方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使用复杂的内部IT系统,而且很多公司都难以割舍这些系统。而在中国,大部分公司的IT系统都不完善。“它们可以直接跃上云端。”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的云服务提供商UCloud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季昕华说。

 

另一个不同之处源于监管。在西方,像政府机构和金融公司这样的组织往往与其他客户共享数据中心,而中国却有相互独立的“产业云”。例如,中国鼓励各大银行使用兴业数金(从兴业银行中分拆出来独立提供云服务的公司)这样的机构提供的服务,因为它符合最新的监管精神,而且用老板陈翀的话说,它让监管变得“更加方便”。

 


西方市场上AWS、微软和谷歌已成三足鼎立之势,而中国市场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目前阿里巴巴、中国电信和腾讯领先(见图表),但曾劭清认为形势也可能起变化。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而体量较小的玩家如UCloud也有可能迎头赶上。

 

无论最终胜出的是哪家公司,中西方云服务提供商将来必有一战,只不过主战场不在它们各自的本土市场,而在欧洲和印度等地。AWS和它的主要对手一直积极在海外建立数据中心,包括在中国。但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在紧追猛赶。例如,阿里巴巴在国外运营十几家数据中心,本月还将在印度孟买附近再开一家。阿里的胡晓明表示:“我们已向亚马逊发起全面挑战。”

 

表面看来,西方云应该能够保持领先。它们的规模仍旧大得多,并且有技术优势,例如在为人工智能服务处理大量数据的专用芯片方面。用户越来越不情愿使用中国的技术,而且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美国。但中国云服务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它们可以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外国竞争对手在这里难有发展,尤其是在监管的影响下。法律规定外国的云公司要想经营中国本地的数据中心,必须与一家中国公司合作。这增加了复杂性,将其置于不利境地。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位于其他国家的很多子公司很可能会选择本国的云提供商。

 

还有地缘政治因素。阿里巴巴会特别努力,因为它把云业务看做“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这项宏伟的基础设施计划,是想把中国同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欧洲和非洲连接起来。胡晓明最近表示,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给了他超越AWS的信心。或许有一天,这项计划会更名为“一带一路一云”。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