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件,20180416去全球化日
2018-04-19 08:55

中兴事件,20180416去全球化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曲高和众(m15875),原文标题:《中兴事件,20180416去全球化日》,作者:孟庆祥。


美国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兴芯片实行芯片禁运,为期7年。

 

这事的来龙去脉都已经刷屏,不再重复。至于后果是什么,需要专业评估,把从美帝进口的芯片罗列出来,看看哪些不可替代,等等。外行揣测是没有意义的。

 

马基雅维利有句名言,要整人就要一次整死,给人好处呀一点点来。这其实是过去几千年来的政治的潜规则,人人都懂。诛九族之类的就是为了防止日后有人反扑,现代政治文明多了很多方法,所以没有那么残酷了。

 

马基雅维利这个说法适合几乎所有的事情,道理明摆着,你一搞,低手就会警觉,积极准备反扑。尼采说,凡是不能使人灭亡(的东西,因素之类的),就会使人强大。

 

这些事人人都懂,很简单实用,当然美帝也懂。

 

前段时间贸易战前戏之类的,很多人都担心美帝祭出禁运芯片的招法。你怕,他就搞,这是一定的。我已经多次说过,这是美中争霸战,并不是贸易战,很多人说我想多了。中美已经进入修昔底德陷阱,毋庸置疑。只是,会不会武力模式争霸尚未露出端倪。最不确定的因素是大家都是核大国,恐怖的平衡是最有可能不开战的因素,谁也不敢说能控制在有限的战争这个烈度上。

 

中国前些年一直说,我们进口石油才1500亿美刀,芯片竟然2700亿,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国家大力开搞芯片,各种手段,全产业链。

 

作为美帝有几个策略可以选择:


第一,用商业手段,你竞争不过我,你的钱白花了。但中国这么大的力量,假以时间失败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就是浪费钱,经济不划算而已。三星在内存上忍受连续13年亏损,终于垄断。何况中国比三星强大持久太多。美帝觉得选择这条路不靠谱是自然的。


第二,就是卡脖子方法。现在中国基本上是ICT成品的研发生产国,用的关键元器件都是美帝、韩日等。美帝来个釜底抽薪,你的成品歇菜。杀敌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再说双输之类的没有意义,而且太Low了。

 

那么,美帝先搞中兴,会不会阶级斗争扩大化?

 

我认为会的,否则就违反了马基雅维利原理。禁运这东西可不是贸易战之类的,这等于断交、公然违反贸易原则。老美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先制造一个卢沟桥事件,看你的应手,再找借口开始全面禁运,我觉得这是极大概率事件。

 

断芯会让中国电子制造业崩盘吗?

 

我觉得只是损失惨重,一些企业会倒闭而已。把中国涉芯行业全部干灭的可能性不大。

 

完了之后,美帝会补齐整机产业,中国会补齐芯片环节。很多人都认为美帝补齐整机产业容易,中国搞定芯片困难。因为前者没有技术含量。

 

我则不这么看,整机技术含量固然比芯片、操作系统低。但是,美帝是一个纯市场经济体制,得有公司愿意干这些事才行。整机的环节也非常多,脏活累活、不赚钱要很长时间,要公司自己主动去干这个不容易。特朗普能不能把这事搞定,我看够呛。

 

芯片、操作系统核心器件固然是有难度,但你要是说难于上青天也不至于。我们有从设计、制造等全产业的能力。我们的问题也就是质量和性能差点,基本上就是你用586,我也可以用386凑合。

 

时间稍长一点,世界会形成两种ICT,美国的和中国的。互不兼容,互相竞争。

 

这件事,会让中国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搞所有核心技术,有点类似当年两弹一星。


很多人认为美帝禁中兴就事论事,合法合规,并非阴谋论。人们必然会对事件做出反应,此事件一定会强化中国乃至很多国家的某些政策,比如会坚定中国核心技术国产化的行动。美国肯定知道这种后果,从竞争角度,美国知道这种后果故意为之,只能说明中国不计代价搞核心技术在美国看来对中国是不利的,也就是相当于当年韩国派郑国到秦国修郑国渠,属于疲秦之策。

 

第三国,比如越南、印度之类,借此机会会跟美国苟合,准备接管中国的整机产业,美帝肯定会预料到这个后果的,但也没有那么容易。

 

还有一些第三国一看,美帝也是不讲道理,没有原则的,咋整?有点实力的,也会琢磨搞自己的全产业链。但除了美中,其它国家产业储备、市场空间都差远了,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性。所以大象打架蚂蚁遭殃是必然的。

 

除了芯片,电子相关产业之外。内生供应思维将主导很多国家、企业多年。而思维模式会决定行动,行动会导致结果。

 

于是,禁芯事件最终会演化成以邻为壑的去全球化模式。这种事情发生之后,全球的经济格局将会改写,也就是说未来的棋局是今天美帝出这一招决定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曲高和众(m15875),作者:孟庆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