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这家奇葩公司曾被出版界围攻,A轮却融了1.28亿,凭的是?|读客(上)
2018-04-26 08:00

这家奇葩公司曾被出版界围攻,A轮却融了1.28亿,凭的是?|读客(上)

文章所属专栏 深案例

这些年,一提起出版行业,难免会给人“穷”的印象。纸书卖不动、编辑收入低、行业盘子不大、受互联网冲击等等,质疑和唱衰从未消散过,直到IP这个概念被炒得炙手可热,终于算是让民营书商这个“IP上游”也跟着被吹到了风口上。


于是,2017年,在资本市场上,出版行业算是集体亮了次相,民营出版界头部公司隐现:新经典上市,磨铁、果麦、读客相继融资过亿。


这几家当中,最独树一帜,或者说最“奇葩”的,当属读客。有多奇葩,从以下读客创始人华楠的言论便可窥得一斑:


“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是出版行业里第一家完全对图书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书从本质上就是快消品,和牙膏一样,所以消费者买书和买牙膏的心理一样……”


“图书牙膏论”一出,出版行业的老人们差点喷出一口老血,甚至群起而攻之,将读客称为“闯入出版业的‘野蛮人’”。但这丝毫不妨碍读客图书的大卖:单品图书销售平均20万本,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3倍,别人要用200本新书凑够码洋一亿,读客只用20本就够了。


就在去年,读客完成1.28亿A轮融资,估值20亿,由君联资本领投,华夏知合和内向基金跟投,这成了民营图书出版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融资记录。并且,据华楠说,读客这轮融资基本没有给投资机构讨价还价的空间。


“读客在未来3年内一定会成为国内民营出版最大的龙头公司。”不久前,华楠对虎嗅精选说。


华楠如是说,底气何来?读客给整个出版行业,又能输出什么?


本期虎嗅精选深案例,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读客这个一度被传统出版行业视为“奇葩”的民营出版公司。你可以带着如下几个问题去阅读本期内容:


1.      读客是如何杀入出版界,破局搅局的?

2.      成立12年来,读客在出版界的版图坐标中,到底位置如何?

3.      资本的加持是否说明,出版领域真是一块待开垦的价值洼地?被贴上“夕阳产业”标签的出版行业会否因为几家头部出版公司的单点突破,而变得具有想象空间?

4.      一度被唱衰的传统出版如今现状如何?电子阅读、互联网付费内容产品与纸书之间未来会形成怎样的格局?


为方便阅读,本期案例将分为三部分登出。第一部分,讲的是读客“奇葩”的爆款方法论。


草根发家


读客成立于2006年,以“每年为出版行业输送至少一部百万级以上的超级畅销书”在出版界声名鹊起,出品了如《藏地密码》《微微一笑很倾城》《教父》《岛上书店》《无声告白》等多部超级畅销书。还联合出品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老男孩》等电影,试水影视圈。


成立12年来,读客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活过了生存期,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然而,销量高归销量高,在出版界,读客一直都是一家毁誉参半的公司。一方面,巨大的图书销量令同行的确望尘莫及;另一方面,读客“像卖牙膏一样卖书”的简单粗暴的销售哲学,也难免落下“腹内草莽”的印象,在文化人扎堆的行业内,一直饱受诟病。


读客杀入出版圈之时,传统出版正开启了全面的转企改制。从以前的做好做坏一个样,到开始自负盈亏,从来不需要应对市场的出版社日子有点难熬,大批没有策划能力的出版社,需要民营图书公司供稿、提供选题策划度日。就在那时,民营出版公司开始了野蛮生长的草莽时期。读客也看到了机会。


华楠曾经在公开采访中提到,当初入出版这行很偶然。那是2006年他去广州见网友时,认识了网友带来的做出版的同事。聊完之后,华楠觉得这个行当很有意思。他发现,整个传统出版行业竟然连营销部门都没有。换句话说,出版界不懂营销,并没有把图书当做商品去卖的意识。


当时,华楠和哥哥华杉创办的华与华咨询公司已经做到第四年,广告营销的套路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了,而同时也在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当时我们还曾想过要不要去买一家药厂,谈了好几家,有一家甚至都进入了双方报价的阶段。”


但是,这个机缘巧合的契机,直接造就了华楠后面十几年在出版界摸爬滚打的创业生涯。“当时我想了一下,觉得出版这个行业竞争水平很低,我们两兄弟又都很喜欢读书,还是做家出版公司吧。我对广州这两位朋友说,你们来做,我投钱。一个星期就在北京成立了读客公司。其中一位朋友,至今还在读客,已经是总经理了。”


果然,华楠的判断是没问题的。凭借强大的营销基因,读客在那几年迅速做出了名堂,不仅生存了下来,并且还活得挺好。


“顺利地脱下小佳的白色小内裤,侯卫东被避孕套的外包装难住了。避孕套的外包装出奇的结实。他如热锅上蚂蚁一样,与外包装斗争了半天,也没有能够撕开……”


这是读客早年出品的《侯卫东官场日记》第3页的内容。据说出版业有一种分辨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的标准。古典小说男女主人公要到200页以后才接吻,但现代小说第2页就上床了。如此看来,读客深谙现代小说之精髓。


在出版这一以文人为主的行当,读客的异军突起显然格格不入,“不入流”“地摊文学升级版”等骂声从未停过,除内容外,包装的审美也经常成为被攻击的点。因为出版是一个具有强烈价值观输出属性的行当,因此有人甚至比喻说,读客可能是任我行死后,最强大的魔教了。


对此,华楠的态度是,“想赢,就不要在乎赢的姿势”,“太多人在乎姿势,想赢得漂亮,最后就死得很难看”。


近两年来,《巨人的陨落》《银河帝国》《丝绸之路》《岛上书店》等有分量的外版书引进,以及《清明上河图密码》的畅销,大家发现,读客出品的图书形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即便如此,仍抵挡不住书迷的抵制。例如,《银河帝国》一出,豆瓣上的科幻小说迷们就联合发起了“我出五块钱干掉读客”小组,进行强烈抵抗。


然而,在华楠看来,这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因为科幻小说的目标受众都是科幻小说迷,在国内,这是个很小众的圈子,而且这个圈子还自认高端,看不上其他读者,我一看这个状况,决定彻底抛弃他们。”


某种程度上,读客可以被视作一个极端的功利主义者,效率至上,“我并不关心我做的书好不好看,这不是我的出发点,好看可以是一个顺带的结果,但不是我的目的。我做包装只在乎一点:向我的目标受众快速传达购买理由,替他节省时间,书值不值得买,几秒钟就做出决定。”华楠如是说。


眼下,手握1.28亿融资的读客,不仅盘算着持IP源头进军影视圈,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还琢磨着架设自媒体、自己做渠道的活儿,可以说是多条腿走路界的典范了。


读客做IP、拍电影这事我们先容后再议,作为一家靠做书起家的出版公司,我们先来看看读客到底是凭什么做成单品王的,华与华这套方法论,可借鉴之处其实还挺多。


一位熟悉华楠的创投圈人士感慨,华楠创立读客的初衷,就是要拿图书来实践他的方法论,看是不是这一套对任何行业都适用。


回到文化母体


虽然在图书行业内部饱受诟病,但依然有行业观察者将华楠视为图书行业最牛逼的产品经理。


读客做书,看似粗暴,实则自有章法。这章法,江湖人称“超级符号论”,也是读客做书的看家招式。总结起来就是16个字:超级符号、购买理由、货架思维、品牌寄生。这16字方针详细解释起来,是这样的:


超级符号:是指卖一个产品首先是卖一个词语和符号。比如王老吉,卖中华老字号、中国最好的茶饮料都卖不出去,但贴上“怕上火”这个词就卖得出去。

购买理由:是指产品能卖出去是因为有确定的购买理由打动了购买者。因此在开发产品时,核心在于为产品找到购买理由。购买理由又分为品类价值和品种价值。品类价值即一本悬疑小说需要向读者传达悬疑小说的信息,而不是别的。而品种价值即产品要足够独特和有吸引力,才能面对受众。

货架思维:是指产品最终都要在货架上和购买者产生沟通。购买者在货架前的注意力是非常杂乱的,如何将产品信息有效传达并和周围产品形成有效区别非常重要。

品牌寄生:是说所有产品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人类文化中的生活方式、偏好可以称为文化母体,譬如中秋节作为文化母体,月饼就寄生在这一节日上。一旦中秋节这个文化母体复活,那么月饼满大街都是。


华氏兄弟出身广告行业,因此,读客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浓重的营销色彩。华杉、华楠兄弟俩创办的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曾经服务田七牙膏、三精蓝瓶钙、西贝莜面村等品牌,让他们成功占领了用户的心智。


在采访中,华楠还对虎嗅精选就"超级符号"及"文化母体"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华氏兄弟认为,“超级符号是人人都看得懂的符号,并且人人都按照它的指引行事,人们甚至不会去思考它为什么存在,只要一看见这符号,就会听它的话。”


超级符号之下,隐藏更深的、更为内核的则是文化母体。华楠始终认为,找到“文化母体”,在其上孵化品牌,是选品策划的根本。而所谓的“文化母体”,就是人类底层价值观当中的共性,华楠始终在思考的都是人类底层的行为逻辑。


所谓细分消费者 ,都是在隔靴搔痒。我们讲的是产品的本质——为什么会有这个产品?所有的产品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为什么要写那个,这一切都是文化母体的要求。


“文化母体就像人们过年、过中秋端午的时候不会问,今年我们要不要发红包、要不要吃月饼、要不要吃粽子一样,母体文化一旦形成,所有人都会自觉遵从。所以,当我打到端午节这个文化母体上,只要符合这个文化、价值观的人群都要买我的粽子。做书也是一样道理,你到底长什么样子,什么年纪,什么学历,这不重要,只要你身上带着同样的文化母体,到了这个节点就会买粽子,那我就事先包好,放在你要经过的地方。”华楠解释道。


“从母体的角度出发,我就会知道你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我还知道这个粽子该用什么包,粽子一定是绿色的、糯米包的,我肯定不拿塑料皮来包,塑料皮包的你不信,因为它没有符号。所以,你会知道,产品是母体派来的,所有的商品都是这样。”


基于这样的底层认知,对于华楠而言,到底是卖书、牙膏还是感冒药,真的不重要了。


在文化母体、超级符号之上,再来打造产品,此时,从封面设计、包装形态,到上货逻辑,都深刻践行着16字原则。


首先,读客的图书都有非常鲜明的logo“熊猫”和抢眼的彩色条纹、黑白格子等色块出现在封面、书脊、勒口或腰封上,识别度非常高,让人一看到这些符号,就立刻想到“读客出品”。


其次,封面多用红、黄、黑等对比非常强烈、饱和度非常高的色块,讲究视觉冲击,在实体店、网站上架的同类产品中,很容易跳脱出来。


再者,读客很注重腰封上的宣传文案,会把关键的文字元素加粗、标红,以求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传达最强烈、最有诱惑力的信息。


虽然对文化人而言,读客的图书包装简直辣眼睛,但有出版社编辑对虎嗅精选表示,”这完全是当年火车站读物、地摊文学那套逻辑的升级版,不过确实有效。“


创作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


作为内容生产商,创作的持续性与可复制性是无法逃避的世纪难题。


“我觉得我们公司可能会是中国唯一一个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全球范围来讲,我认为只有迪士尼解决了这个问题。”华楠说道。“创意不能靠天才,不能拼才华,但当下大家的误解是,全世界都认为创意是拼才华的。其实,创意的核心在于方法。就是任何人学会了这套方法也一定能做出一流创意的能力。”


经过多年图书市场实践锤炼,读客已经把做畅销书的规则打磨成型,读客内部有个产品研发手册,“我们要求编辑们严格按照流程来,必须做到8个字:‘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华楠告诉虎嗅,读客不培养创意大师,因为创意大师的所有才能都是他自己的,他的手艺、才华别人无法复制,一旦他个人离开,整个公司就会垮掉,而读客培养的是大师级的创意工匠,就是一样可以做出大师级水准的手艺,但前提是自己是个工匠。“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稳定的产出。”


华楠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虎嗅精选表示,读客的偶像应该是靠三板斧留名青史的程咬金。


我们不要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现在我们公司就是练锤子的,一辈子练好锤子就行了。”华楠说,“程咬金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总是半路杀出,可见他是有方法、有理论战略的,半路杀出来,三板斧就走了,就是我们的偶像。天才不是学得来的,但是卖油翁这样在某一个行当里精通的人到处都是,而且是练得出来的。创意也是可以的。”


“有的人经常容易把创意神秘化,我觉得创意没那么神秘,“华楠喝了口咖啡,”甚至创意这个词都是不对的,无非就是解决方案。我们想的就是封面的解决方案、电影的解决方案、娱乐的解决方案。核心是个解决方案,而不是个创意。创意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一辈子做的创意越少肯定越成功。”


#继续阅读本案例情况,点击版权大战开打,出版游入深水区|读客(中)出版的未来:IP变现还是知识付费?|读客(下)


(研究员“东区女巫”微信:zhantan-fiona,欢迎提供线索、交流)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