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金融不断改革,互联网金融的红利将会消失
2014-01-17 10:27

随着传统金融不断改革,互联网金融的红利将会消失

中国的金融体系开放吗,相信各有定论。但个人认为,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中国的金融体系都是目前最封闭的几个行业之一,这既有监管的考虑,也有底层的国家经济稳定的暂时性需求。但是从长远来说,一个对内对外都不那么开放的金融体系是不利于金融要素的流动和效率的提高,最终也有碍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从和讯发布的2014中国经济预测白皮书来看,100位经济学家预测2014年经济总体将保持稳定,货币持续偏紧,而金融体系内部自我管理、变革的趋势在增强,包括利率市场化、影子银行监管、存款保险以及外部民营资本、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金融历来是国家经济之重器,将金融改革视为主要的金改对象,是中国金融走向奔放的前兆。

金融抑制的现状:效率低下

所谓的金融抑制,是指金融内部要素的错配,一些本该通过市场风险定价来完成的资金流动,由于监管上的考核要求而被外部因素切断,使得资本的流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或者在原有的池子里接受监管内的流动管制,或者通过其他隐晦的途径(如影子银行)进行成本更高的融资性流动。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来说,融资的效率是降低了,投资者的收益渠道也被部分阻断。

从一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中国金融体系效率的低下。中国的广义货币M2的存量与GDP之比接近200%,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这个比例在美国是58%,日本是140%,欧盟是61%,而我们是200%。为什么,有些货币投向低风险中长期,流动性不强,而最需要融资的企业、民间信贷却又得不到满足,一场资本错配的“盛宴”。

这种抑制的状况,虽然监管层面的风险把控能力是可控的,可以看到的银行为主的资金流动下的风险也是在监管指标内可控的,但是幕后非银行信贷体系内的监管空白确是无法避免的。很大程度上,中国影子银行几十万亿的资产也是金融抑制的副产品,而且政府部分的平台债、房地产融资以及一些重工产业的信托,都直接通过幕后的资金流动来规避了上层的监管。

在金融抑制下,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银行也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用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吸引那些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要么得不到贷款,要么借助于信贷配给,而银行大多选择相对安全的项目,从而使风险降低。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如何很难得到银行信贷,只好求助于非正式或场外市场,这样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影子银行)就会产生。

互联网金融的“福音”

金融抑制也对互联网金融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福音”。以往被压抑了许久的收益率限制和投资门槛限制开始被互联网金融所逐步打开,并倒逼传统的银行体制开始改革营销和管理方式。不论是中小银行还是之前牛逼哄哄的大行,都开始考虑自己的金融互联网化战略。

来看看银行大佬们是怎么说的吧:

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银行互联网创新线下线上应一致
上海银行首席信息官胡德斌:地方银行不排斥应用互联网渠道拓展市场
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钟楼鹤:银行需要互联网创新精神,突破模式是大势

互联网金融典型的渠道式产品—“余额宝”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规模和客户量最大的单只基金,电商小贷、P2P也开始从信贷领域抢食银行眼界之外的中小客户市场,传统的BAT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进入金融视角,一方面进行渠道变革,满足小额投资者需要,另一方面进行产品有限创新,满足融资者需要。

正如和讯网常务副总编辑王正鹏在财经年会上所言:“2012年开始实际就是个理财的启蒙运动,因为余额宝的影响使这个话题成为我们在谈论去年和今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最核心的东西。去年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我觉得至少在百度、腾讯和阿里这三个层面上它对于最普通的人做了一次启蒙。但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几个核心的方向刚刚开始。”

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意义在于在中国传统的金融抑制的局面下打开了几个口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上层的认可。既然这盘大棋迟早要从上往下推开,要打破银行业的息差稳定模式,引入市场化的资金定价与风险管理,那么为何不先让互联网金融从底层开始搅一搅金融大局呢?我想,互联网金融正是在金融改革的大局中谱写了一段必不可少的插曲,让传统金融有危机感,从而做好应对改革的准备。

在互动中走向奔放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不应该解读为威胁,而是一种正面的改革冲击,而且更多的是经营理念和概念上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工具是互联网,核心是大数据征信与互联网化的用户体验。

而传统金融的特点在于异常稳健的风险控制与流程管理,并在行业特定的旱涝保收的存贷利差下实现对市场资金的扭曲定价与对融资客户的逆向选择,最后的结果就是金融体系吸纳了市场资金,投向最稳健的融资渠道,却只能满足一小部分的市场融资,并给储蓄客户提供很少的利息作为回报。

而互联网金融为什么能在2013年流行起来,并成为一股金融潮流,这即使是在金融创新的国外也是十分少见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金融开始从投资者和融资者两个渠道实现了资金定价和收益的市场化,真正开始局部打破了传统金融的抑制状态。通过屌丝理财者的带动与银行所服务不了的80%的中小融资客户的支持,互联网理财与融资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元年的最大力量。

可以看到,在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冲击下,银行开始着力于业务和战略的互联网化,寄希望于通过互联网与银行的线下优势资源相配合,实现对未来零售客户的把握。于是,交行、建行、民生的网上商城,招行的微信银行、P2P,民生的直销银行以及广发银行成立的网络金融部,都是银行从业务和渠道上开始朝互联网方向发展。在这股趋势中,互联网金融承担着一定程度上的传道授业的角色,双方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金融奔放后,互联网金融走向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都会有自身的客户与业务定位。目前传统金融业虽是抑制状态的,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国金融服务体系的效率较低,但毕竟它有适合它的客户定位。最流行的二八定律的解释是,银行业服务好20%的大客户就衣食无忧,这在金融抑制的状态内成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这种抑制牺牲的是金融服务的效率与大众储蓄者的低回报,随着利率市场化与金融改革的推开,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冲击,银行业必然会慢慢失去这种温室环境,接受市场化的考验。最后很可能的发展趋势就是,银行存款利率在同业竞争中刷新高,贷款利率有上有下,浮动性增加,为增加收益,银行会和互联网金融抢一抢客户,开始“全面反攻”。

那么,在金融抑制被打破后,互联网金融的“福音”开始慢慢散去,最佳时间段开始逝去,作为传道者的互联网金融该如何走呢?章知方的话可以提供一些深刻的思考。

我的理解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初政策或者机会红利会慢慢消失,站在管理层的角度,目前鼓励互联网金融更多是为了满足中小融资者的需要,同时作为传统金融改革的催化剂。对于互联网金融自身来说,后期行业的经营成本会更大(监管成本、竞争成本以及市场资金成本的上涨)。互联网金融的定位是服务好自己擅长的客户,并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而不应“大、快、干、上”,忽视了后期的金融风险。

希望看到这样的景象,传统金融这个大哥与互联网金融这个小弟相互搀扶着,共赴改革的险滩,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中国整体金融效率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陈凯
互联网金融分析师,微信公众号:samchenka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