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一碗螺蛳粉,装不下这座城市的故事
2018-10-11 11:06

柳州:一碗螺蛳粉,装不下这座城市的故事


虎嗅注:有人说“吃在广州,活在杭州,穿在苏州,死在柳州”,是中国人最渴望的生活。这样的评价丝毫没有贬义,反而充满了对柳州这座城市的眷爱。柳州盛产木材,以上好的棺木出名,所以才有了这个流传千年的说法。今天的柳州,最有名的物产也许就要数螺蛳粉了。不过那一碗粉的气味再浓厚,也还远远不能涵盖这座城市的全部气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安老板,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人们谈起广西,往往最先想起的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或者近些年来居于东盟桥头堡 “高歌猛进”的南宁。只有停顿一下才一拍脑袋:哦,原来还有夹在两者中间的柳州。


尽管处于广西交通枢纽位置,可是柳州却并不显眼,反而像“小透明”。不少人甚至对柳州还保持着“不可思议”的刻板印象:柳州男生很野、女生很泼辣,重工业城市污染严重,国企倒闭经济萧条……


这些印象并非全无来由,但也远不是柳州的全部。从百炼钢到螺蛳粉,从工业之都到养生之城,柳州的故事很长。


1948年城南及柳北半岛全景。/ 维基


01 吃最“臭”的粉,开最“野”的车


论起广西人,彪悍。


前有手持利斧围堵香蕉贼的灵山人,后有宗族观念浓厚且爱吃狗肉的玉林人。但是不少人觉得,柳州人“彪悍”起来也不在话下。


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语言加持。柳州地区的方言是桂柳话,但是相对于桂林话的柔和轻缓,柳州人说起话要生猛得多,并且音调起伏更加大,这就显得柳州人“泼辣”与“横冲直撞”。


网友@白水君举例柳州人的话术:


普通话:“亲爱的,我好冷啊!” (撒娇脸)


柳州话:“这种天直接冷死我妈滴女克!”


普通话:“哎哟,你好讨厌的啦!” (撒娇脸)


柳州话:“又挨你这个野崽黑一组。”


实际上,“彪悍”只是柳州人的保护色,柳州人骨子里是相当豪爽与热情的。如果遇到问题,柳州人还有急公好义的一面。


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


当然,说到柳州,还不能不说螺蛳粉。


米粉+新鲜的螺蛳肉+配料(腐竹、花生、葱花、香菜等)+配菜(油果、猪脚、鸭脚、卤蛋等)+灵魂点缀物酸笋=螺蛳粉。


还没尝之前不少外地人大惊:“这是什么黑暗料理,看起来完全不可接受啊!”然而身体却很诚实,几口吃下去,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灵魂都在“臭臭”的酸笋味里得到了升华,再然后就欲罢不能了。


《舌尖上的中国》将这种“臭中有香”的美食搬上荧幕,得到越来越多美食爱好者的共鸣。


为了满足天南海北吃货的需要,袋装螺蛳粉也开始畅销于网络。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底,该市网上螺蛳粉店铺达5000多家,互联网日均成交量超过30万盒,产值由2015年的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15亿元。


螺蛳粉已经成为中国美食江湖中的一个符号,比如将它包进月饼。/ 视觉中国


除了美食,柳州更是工业之城。如果“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的头衔还不是重点,那么柳州人的双手还创造了“最野”的国民车型。


柳州不产豪车,只有一辆辆小面包车翻山过河,承载起无数家庭的生活。不错的性能,加上其不高的价格,有多少人知道,这些跑遍中国大地的国民神车,来自那座叫做柳州的城市呢?


02 曾经的西南“铁西区”


说柳州,一定绕不过柳钢。柳州人的命运是跟钢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央部署之下,两万多人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日夜建设,将柳州打造成了广西壮乡的“十里钢城”。此后湘桂铁路、黔桂铁路、焦柳铁路在这里交汇,再加上人才、资金、资源的聚合,成为中国西南部的工业重镇。


柳钢层层厂房建起的同时,整座城市围绕柳钢为中心运作,住宅区、商业区等各种配套设施依次跟上柳钢人的需求。柳州还拥有被誉为“八大金刚”的八家重要国企,千里光香皂、两面针牙膏、三角电饭锅、鱼峰啤酒等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都出自这里。


这时的柳州在广西一时间风头无两,提起来大家都伸大拇指。到六十年代,“柳州市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3亿元,全市人口增加到35万”。当时有个说法可见柳州发展盛况:“华南贸易看广州,西南工业看柳州。”


然而作为重工业城市的柳州,并没有逃过大背景之下老牌工业基地衰落的命运,它的变迁也成了中国工业城市发展的缩影之一。九十年代中期倒闭潮袭来,许多作为城市支柱的工业企业纷纷倒下。


这一股浪潮同样强烈冲击着柳州,柳州一大批工厂接连倒闭、产品积压滞销、众多工人被迫下岗,柳钢也受到重袭。


同时,在长期粗放发展模式之下,柳州变成了重工业污染区。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中期,过度使用煤炭导致柳州酸雨的频率一度爆表。最严重的时候,不仅裸露的大桥会铁锈斑斑,甚至到了市民连自己种的菜都不敢食用的地步。


柳江穿城而过,两边是新新旧旧的建筑。/ 互动百科


1996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席卷柳州。“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顶头风”,这句诗就成了柳州人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柳州人在洪灾中坚定的挺过来了,但是就在1996年,柳州经济近乎停滞。


再加上柳州贪腐案集中爆发,一时人心惶惶。这时的柳州差点从光芒四射的工业之星,沦为烂尾楼丛生的无人问津之地。


到千禧年初,南宁经济增长率开始反超柳州。于是人们深忧,柳州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铁西区”?


03 西南工业重镇的“向死而生”


彼得•布林布尔科姆在关于伦敦污染治理的书——《大雾霾》里写道:


“污染可能是一个太容易利用的幌子,可以用来转移人们对于别的一些更急需变革的事情的注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常有着简单的技术解决方法来对付污染,这一点人们很容易设想;而设想如何消除贫穷、失业或者歧视这些社会性问题则要困难得多。”


艰难渡过发展阵痛期的柳州人开始“向死而生”的变革——重振工业、污染治理、多元建设成了柳州发展的三大出口。


风靡全国的螺蛳粉。


经过连续治理,2017年柳州GDP总量以2755.64亿元位列广西第二(次于南宁),柳州的工业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柳钢死而复生,这样的描述出现在新闻报道里:“近年来,柳钢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实现生产经营效益最优和最大化,预计全年盈利超过40亿元。”


那些还以为柳州是 “污染之都”的外地人也差点惊掉下巴,如今柳州的环境完全打破人们以往的偏见,“天上掉土”“到处煤渣子”早已不复存在,江水澄澈、植被繁茂、“兰兰滴颠上白云飙”才是柳州的现况。


当然,今天的柳州,也有很多后工业时代的硬伤。


产业空虚,就业岗位有限,生活成本还不低。同时,随着柳州房价的日渐增高,当地年轻人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三线城市的柳州,市中心房价已经超过1万/ 平方米,开始向首府南宁看齐。


柳州五星街。/ 维基


于是,哪怕是热爱夜生活、享受舒适的柳州年轻人,在房价面前也会慌得一批,有不少选择了出走,这又是一些老工业城市常见的图景。


昔日的辉煌剩下余温,足以煮出一碗热腾腾的粉,慰藉柳州人的生活,也就在这从碗底氤氲而出的热气里,这座城市的故事还将继续下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安老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