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家庭对百货商场的记忆已是昨日旧梦
2018-10-20 16:30

中产阶级家庭对百货商场的记忆已是昨日旧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作者:奈杰尔·克利夫,翻译:陆大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每个叫得出名字的英国城镇都有一家马莎百货。大家经常称之为“马克斯和火花”(Marks & Sparks)或M&S。马莎百货的无所不在慰藉了一代又一代英国人。我们在马莎百货买内衣和袜子。严肃认真的销售小姐帮助姑娘们选购她们人生第一件文胸。大人小孩都喜欢马莎百货让人难以拒绝的“小猪珀西”(Percy Pigs)橡皮糖。每秒钟就有10只“小猪珀西”卖出去。


过去大多数英国食品都是罐头食品的时候,马莎百货向国民介绍了希腊“木莎卡”(茄子肉酱千层批)或豆豉牛肉这样的外国美味。它们被装在五颜六色的盒子里,漂漂亮亮,并且令人宽慰地盖着悦目的马莎百货徽记。如果马莎百货说某样东西是好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


再也不是这样了。马莎百货的衣服曾经以高质量和物有所值闻名,现在却日益显得落伍,被更懂得时尚并且往往更物美价廉的连锁商场夺去了光辉。超市也提高了自己的档次,在食品的品种和质量上与马莎百货竞争。不久前,马莎百货宣布要关闭100家大型分店。“除非我们做出变革并发展这家公司。”马莎百货总裁警告道,“再过几十年就没有马莎百货了。”



对上了年纪的英国人来说,马莎百货会消失的想法太让人震惊,因为在他们眼里,马莎百货闪闪发光的油毡地面和漫不经心的货品展示始终如一,永无变化,尽管它其实经历了缓慢的变革。很多人眼里的英国似乎也是这样。零售业正在凋零,改变了英国的面貌。牺牲品很多,马莎百货只是其中之一。


玩具反斗城对孩子们来说是阿拉丁的宝库,如今已经关门。电子极客的天堂“马普林”(Maplin)和酷爱文具的人喜欢的“史泰博”(Staples)都关门了。每天都有婴幼用品店、时装连锁店和手机零售商倒闭。


拿破仑皇帝有句名言:英国人是小店主的民族。他说这话是为了侮辱英国人,但说英国是商业街的国家肯定没错。每座城镇和每个郊区都有一条商业街,即横穿该区域中心的主要购物街,有的商业街的历史可以上溯数百年。如今商店关门的速度让很多商业街出现了丑陋的缺口,紧闭的店门贴着招租广告,就像龋齿或者缺牙留下的空隙。


这些扎眼的景观每天都在提醒我们,这个本质上很保守的国家正在经历一场让人头晕目眩的变革风暴。也正是这场风暴导致商业街的衰败。英国脱欧的部分原因是去工业化、全球化和技术的逆风,而这种逆风正在永久性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威胁要把曾经欣欣向荣的城市中心变成丧失活力的鬼城。


网络购物在消费者支出中的比例持续增长(预计在今后十年会增长到40%),所以全世界都要面对上述问题。英国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这仅仅让英国的窘境显得特别突出。这提出了一些重大的问题:这会对我们国家的社会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在未来应当如何构建公共空间?


任何地方都逃脱不了这个难题,即便是我自己通常购物的地方,富裕的伦敦西区。肯辛顿高街在不久前还是英国最有价值的零售一条街。那里坐落着三家互相竞争的百货商场,把西伦敦郊区的购物者都吸引过来。三家商场争奇斗艳,都有高耸入云的大厦和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腰线。其中一家商场拥有欧洲最大的著名楼顶花园,那里有潺潺流水、一座以格拉纳达的阿兰布拉宫为蓝本的西班牙风格花园,还有四只常驻的火烈鸟。



我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对百货商场有着悠久的记忆。父母曾带我在周六去百货商场浏览五光十色的商品,为了生活的丰饶而惊叹。百货商场是一站式的购物体验,规模极大,特别容易迷路。这是有意为之。而如今,网络上商品的品种比百货商场丰富得多,而且往往更便宜,所以百货商场没了生存的理由。就连圣诞老人洞穴这样的传统景观也救不了它们。


在肯辛顿,三家百货商场全都关门了,花园和火烈鸟也销声匿迹。火烈鸟被转移到了一处自然保护区。很多较小的商店也消失了,它们败给了飙升的房租、商业税和持续下降的销售额。因为人流量减少和Deliveroo那样方便快捷的在线点餐APP的火爆,餐厅也继商店之后踏上灭亡的道路。


不过肯辛顿高街也指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Iqos是一个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品牌,它在肯辛顿高街开了一家很大的实体店,给好奇的新客和忠心耿耿的老客提供宽敞舒适的休息室与工作空间,还有免费的咖啡吧台。顾客在那里坐一整天而不试用商品,似乎也没人介意。另一家店面拥有非常现代风格的橱窗展示,挂着数百支漂亮的小灯泡,成功地掩饰了这家店其实是银行。这里也提供饮料小食,并邀请社区群体来使用它的空间。


附近的运动服零售店露露柠檬(Lululemon)在店内开瑜伽课;阿迪达斯商店内有笼子一样的空间,可供年轻人训练足球技能。能够从大洗牌中生存的零售店一定是能提供优质客户体验的品牌。最高瞻远瞩的人已经理解,在网购时代提升品牌忠诚度的办法是创造一种社群感,让有血有肉的人积极地吸引顾客,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提供服务。


即便最具创新精神的商店也不能取代那些已经消失的吸引顾客的景点。最重要的还是创建新的公共景观。肯辛顿的复兴得到了引人注目的新设计博物馆的推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坐落在一座林木葱翠的公园脚下,独一无二的双曲抛物体形状的铜屋顶从林木线之上升起。博物馆内,极简主义建筑师约翰·波森(John Pawson)用白色大理石和浅色木料(来自一家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现已落伍并被抛弃的博物馆)创造了一座令人神清气爽的神殿。一鸣惊人的法拉利赛车展和精彩纷呈的阿泽丁·阿拉亚高级女装展吸引了一群年轻而穿着考究的受众。


在这条街上,日本政府开办了一个同样吸引眼球的展示空间,那里曾是一家洞穴般的盖璞(GAP)服装店。如今这里是“日本之家”(Japan House),有博物馆、图书馆、演讲厅和餐厅,还有贵得惊人的设计感极强的物品出售。“日本之家”更多是一个景点,而不仅仅是购物场所。肯辛顿高街突然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很多招牌,让肯辛顿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新的时尚街区。把伦敦城这个古板保守的角落变得时髦的确不简单,但现在的市场就是不革新就得出局。



肯辛顿的国际知名度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的。大多数城市的复兴需要巨额的公共投资。《纽约时报》最近把英格兰西北部利物浦附近的小型集市城镇普雷斯科特描绘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连续八年英国公共财政紧缩的主要受害者。《纽约时报》称,当地的图书馆现在让位于豪华住宅。休闲中心、当地博物馆和警察局都没了。十七座公园被划定为待价而沽的商品,准备卖给房地产开发商。


和英格兰北部后工业化时代的很多城镇一样,地方政府收入的大幅下降和福利项目被砍,让普雷斯科特元气大伤。不过美国人的批评引起了激烈的回应,因为《纽约时报》没有提及当地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普雷斯科特建造一座雄伟的新剧院和研究中心,名为“莎士比亚北方”。


普雷斯科特和莎士比亚其实扯不上什么关系,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德在普雷斯科特以南很远的地方,他当戏剧家和演员的时候生活在伦敦。不过距离普雷斯科特不远的诺斯利府(Knowsley Hall)是德比伯爵的宅邸,他们在四个多世纪以前开办了一个具有开拓性的演艺公司,叫做“斯特兰奇勋爵剧团”(Lord Strange‘s Men)。该剧团为伦敦的宫廷演出,还在全国巡演,莎士比亚的第一部历史剧就是他们的剧目之一。


斯特兰奇勋爵剧团的好几位演员后来成为莎士比亚自己的剧团的核心成员,包括著名的理查德·伯比奇(Richard Burbage),他是最早扮演哈姆雷特、奥赛罗、理查三世和李尔王的演员。大约在同一时期,普雷斯科特出人意料地成为伦敦之外第一家伊丽莎白时代室内剧院的所在地。


“莎士比亚北方”会在一座古建筑中准确地复制一座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还会容纳一家国际化的学院,专门研究莎剧的表演。该项目体现了其创始人(理查德·威尔逊教授、戏剧导演戴维·萨克尔和建筑师尼克·赫尔姆)以及当地市政府大胆而极富原创性的思维。当地市政府在这个不时髦的计划上已经花费了巨资。


“莎士比亚北方” 将会倚仗普雷斯科特具有革命性的历史,创建一个新的由艺术家、学生和研究者组成的社群。它的宗旨是通过直接参与实现城市的复兴。这让它与大多数城市复兴项目迥然不同,因为大多数项目往往是在一座城市的中心从天而降地开办一家新博物馆。最有借鉴意义的例子是西班牙北部城市毕尔巴鄂那座闪闪发光、蜿蜒曲折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它有一千个模仿者。在英国,英格兰南海岸的高雅度假区黑斯廷斯的海滩上突兀地出现了黑色的杰伍德美术馆(Jerwood Gallery),而伦敦以东一度陷入衰败的滨海城镇马盖特建起了同样醒目的白色的透纳现代美术馆(Turner Contemporary)


杰伍德美术馆(Jerwood Gallery)


透纳现代美术馆(Turner Contemporary)


今年9月,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一家新分馆在邓迪(苏格兰的一座后工业时代城市)的滨海区开业。这座混凝土建筑的设计者是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它看上去像是条纹斑驳的岩壁或者木船饱经风霜的船体。这都是恢弘的项目,能够成为城市再开发的基石。但“莎士比亚北方”代表着最新的思维,也是最老的思维:地方主义。


地方主义意味着,根据某个地区的特殊身份和专业力量来发展,提供独特的东西。地方主义不是落入“遗产陷阱”,不是把城镇变成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而非活生生的有机体;地方主义不是转向自我、变得封闭。全球化可以是地方主义的朋友,而非敌人:让设计师和企业家接触全球的多元化力量,能够鼓励创新。


伦敦的唐人街是城市中心繁荣的地方主义的绝佳例子。在唐人街以东,在曾经为大英帝国航运业服务而后来闲置的庞大码头区,中国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当年把中国茶叶和瓷器运给英国消费者的飞剪式帆船的成千上万中国水手曾以那个地区为家,现在它变成了亚洲科技企业进入英国的门户。如果它增强而不是减弱自己的中国色彩,一定会成为伦敦一个激动人心的新区。


地方主义还意味着,要创造条件让独立企业能够欣欣向荣地发展。在自由市场经济的英国,零售商不得不面对市场力量的残酷竞争,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连锁店的崛起。英国的公共政策需要变革。当前很多人谈论要向郊外的分销中心征税,从而减轻市中心的负担。去法国和意大利那样的国家旅行的英国人早就渴望能有当地那种五彩缤纷、由古灵精怪的家族企业组成的商业街,即便那里的商品略显离奇。现在我们可能也要把城镇中心视为一种公共商品。



连锁店的长期霸主地位让英国的城镇中心变得很脆弱。一旦一家连锁店关门,就可能波及全国。


这会造成令人痛苦的后果,但除了倒霉的员工之外,不会有很多人为连锁店的倒掉而哀悼。很多连锁店这么多年来变得洋洋自得,在这些店里购物已经变得很没意思。各地的商业街大同小异,都是老一套,令人灰心。如果购物能再次变成一种好玩的、愉快的体验,所有人都会从中获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作者:奈杰尔·克利夫,翻译:陆大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