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当2024年港股AI第一股?
2024-04-02 14:15

谁都想当2024年港股AI第一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黄泽正、王满华,编辑:张丽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近期,智能驾驶企业纷纷赴港上市,将自身的AI属性摆在招股书的重要位置。这是因为智能驾驶企业需要持续融资,而一级市场的融资逐渐收紧,使得IPO成为最佳选择。此外,AI大模型的热潮也为智能驾驶企业上市提供了加速器。

• 💰 智能驾驶企业迫切需要资金支持,而IPO成为最佳窗口,因为一级市场融资的难度增加。

• 🚗 智能驾驶企业利用AI作为招股书上的“卖点”,借助AI风口在二级市场获得更好的估值。

• 📈 成为2024年港股AI第一股将带来巨大利益,因为参考历史和现实因素都表明,谁先上市谁得利。

最近,港交所收到的招股书简直连成了串。


  • 3月22日,智能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其港交所上市进程;


  • 3月25日,智驾出租车平台如祺出行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


  • 3月26日,另一家智驾芯片公司地平线递交招股书,申请赴港IPO;


  • 3月28日,智驾独角兽纵目科技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一周之内,四家公司抢滩登陆港交所,而且做的都是智能驾驶,显然不是巧合。


如果把时间线再往前拨,过去半年,在港交所排队的智驾公司及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0家。其中,苏州智能驾驶独角兽知行汽车科技、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已经分别于2023年12月和今年1月率先敲钟。此外,智能驾驶独角兽Momenta也被曝出,考虑最早今年在香港或美国首次公开募股,融资金额可能至多10亿美元。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企业都将自己企业的AI属性,摆在了招股书上显眼的位置。


看起来,继一级市场靠AI融资,二级市场靠AI炒高股价后,AI这个年度风口,又成了智驾企业上市的东风。而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角度,争当2024港股AI第一股,都将是这些企业的最佳选择。


一、为什么是现在?


智能驾驶企业近期集体扎堆赴港IPO,或许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


首先,对资金的极度渴求,想必是最直接的原因。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都是“烧钱”的大户,作为将两者结合的智能驾驶,烧钱程度更是不容小觑。小饭桌通过翻阅招股书发现,已经递表的几家企业无一例外都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持续融资。但一个现实问题是,随着募投两端的收紧,一级市场变得越发务实和谨慎,像智能驾驶这类高估值、高亏损,尤其已经处于C轮后的项目,想要从一级市场拿到钱已不再容易。


数据能说明一切,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披露的融资规模高达932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仅为144亿元,直接缩水至2021年的15%。


一级市场融资受阻,IPO成为智驾企业打开未来融资的最佳窗口。


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来看,智能驾驶的主要客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自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对外卷价格,对内就得卷成本,最终压力自然会传导给供应商,增长势能想必会受到影响。


因此,趁着业绩增长最好的时候上市,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当然,除了现实环境的推动之外,AI大模型的这股热潮,也为智驾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加速器。


翻翻待上市的智驾企业招股书不难发现,不少企业都将AI作为主打“卖点”之一,强调着自己身上的AI属性。


这么操作也很好理解,毕竟资本市场已经好久没有出现如此激动人心的新故事了,何不趁着国内AI风口还没褪去,在二级市场“卖”个好价钱呢。


拿下2024年港股AI第一股,正成为当下排队IPO的智驾公司乃至更多AI企业的目标。


二、谁先上市,谁得利


为什么大家都想争夺2024年港股AI第一股?因为无论参考历史,还是现实因素,都决定了——谁先上市,谁就得利。


首先参考AI企业在港股的上市历程。


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顶着“AI科技第一股”的光环登陆港交所,吃到了最多红利。上市当天,商汤市值就达到1280亿港元,上市不到一个月市值冲到近3000亿港元,一时风头无两。


但后来随着半年解禁期一到,大批商汤投资者高位套现股票,商汤股价出现暴跌。最新数据显示,商汤的市值仅存237亿港元,已不足巅峰期的十分之一。


商汤市值一进一出的巨大反差,导致后来再想上市的同类型AI企业,难度骤增。


比如与商汤并称“AI四小龙”的另外三家云从、旷视和依图。云从在科创板上市成功,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股价也长期不振。旷视和依图则数次上市未果。两家多次传出申请上市的消息,招股书也提交了数次,但时至今日仍然没能成功IPO。


同样的道理套用到现在,假如2024年港股AI第一股表现不佳,那后续企业再想上市恐怕也会难度骤增。既然如此,为何不自己当那个第一股呢?


即便抛开历史因素,只看现在。随着AI 1.0企业的光环褪去,上市也是智驾企业需要给背后股东的一个交代。


光是细数智驾企业的融资轮次,都能感受到其背后的资方压力。


根据天眼查数据,黑芝麻智能融资了9轮,如祺出行融资了5轮,地平线融资了14轮,纵目科技融资了10轮。这些融资轮次背后的出资方,囊括了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中银投资、国投招商、兴业银行,以及小米、腾讯等等,国资和产业知名VC一应俱全。


在一级市场普遍强调退出的大背景下,投资方比以往更需要企业上市,在投资方以巨额投入陪跑了8,9年后,智驾企业的确应该给投资机构带来相应回报。


从市场占有率上看,智驾企业也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


根据招股书。黑芝麻智能早在2022年就成为了全球第三大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系统芯片(SoC)及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地平线则是中国本土OEM的第二大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1.3%,是前五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当一二级市场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试图与火热的AI概念扯上关系,与AI的确相关的智驾企业,自然希望抓住这个大风口,推动自己的上市进程。毕竟按照“风口论”提出者雷军的理论:“在做足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企业就是要抓住风口,顺势而为。”


而现在,生成式AI这个大风口就在眼前,各家没有理由不加快速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黄泽正、王满华,编辑:张丽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