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黑帮》,腐败、暴力的黑帮经济学
2013-01-02 00:03

《经济黑帮》,腐败、暴力的黑帮经济学

经济黑帮的大算计
文/同人于野 (物理学家)

腐败是个特别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有人认为腐败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没有民主,如果给人民彻 底的监督权,就不会有腐败。另有人则认为在中国这样的特定环境中,让高层震慑贪官才是最有效的办法。这种争论其实往往都是空对空,很多人只不过出于自身的 意识形态来决定站在哪一边,谁也说服不了谁。可是你还能怎样呢?      

现在的经济学家认为 talk is cheap. 为了平息以上争论,世界银行出了(至少)540万美元,给一个叫 Ben Olken 的年轻人去就这个问题去写篇博士论文。他的做法是到印尼找 600 个村庄做实验:给每个村庄 9000 美元让他们给自己村子修路,等路修完后再派专家评估每条路实际花了多少钱,以此判断有多少钱被村里的基层官员贪污了。这个实验的设计是这样的,把 600 个村庄随机地(关键词:随机)分为三组:对第一组,告诉村官说路修好后上面要来检查;对第二组,把权力交给村民,通过村民大会来监督工程质量;第三组是控 制组,没有任何防腐措施。  

那种反腐方式更好使?结果控制组贪污了30%的工程款,被警告会有检查的组只贪污了不到20%,而“民权组”贪污的几乎和控制组一样多。看来对印尼基层官员来说,上层的力量比村民民主要有效的多。  

上面这个事件来自经济黑帮这本书。此书相当发人深省,它说的是穷国的腐败和暴力。这本书并没有试图总结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什么“阳光法案 ”之类,去谈怎么反腐怎么减少非洲内战。它只是从六个小故事入手,指出破解这些大问题的一个可能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数字和实验。   

书中每个故事都相当引人入胜。但此书最精彩之处,在于这些统计和实验不仅仅能验证我们的直觉估计,而且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可能一般人根本想不到,甚至违反直觉的东西。更进一步,通过这些发现,我们可以找到反腐败的可行办法。下面我就稍微解说一下。  
 
在印尼这样政府稳定且经济不断增长的国家中,腐败的主要表现不是让你办不成事,而是让你通过行贿或者内部关系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一个具体的 表现,就是很多公司通过与政府官员的私人联系而获得利益,比如说拿政府合同。那么怎样计算与政客的这种私下“关系”值多少钱呢?其实更基本的问题是,你有 什么证据说这种私下关系对该公司的盈利真的有影响呢?  

经济学家不必搞采访或者侦查,他们从股市的公开信息就可以把各国官商勾结程度给算出来。要点是突发政治事件对一个公司股价的影响。一个例子是 苏哈托子女的公司。每当出现苏哈托健康可能有问题的新闻,这些公司的股价就会相对那些没有关系的公司下跌!这里的一个关键在于新闻的突发性,因为只有突发 性消息对股市的影响才是直接可见的。  

注意,有人也许会说,苏哈托家族的人完全可以辩解说股价是由全体股民决定的,也许仅仅是大家都“以为”这些公司通过关系不当牟利,所以苏哈托 一有事他们就抛股票,导致股价下跌,也许公司本来根本没问题。但经济学家有更有力的证据:在正式新闻发布两天之前,这些公司的股价已经开始下跌了!也就是 说有“内部人员”已经知道了消息并率先抛售股票,是他们,而不是普通股民,在带动股价下跌。这些内部人员根据的是“事实”,而不是“观点”。   

与政府高官的关系值多少钱?苏哈托的健康消息直接导致其子女公司股价波动达到25%。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初苹果宣布 iPhone,股价才涨了8%,Pfizer 宣布新药失败,股价才跌了10%,也就是说内部关系的价值比 iPhone 和新药加起来还要大。  

使用突发政治事件对股价的影响这个方法,经济学家发现占俄罗斯股市总市值的87%,更有意思的是伦敦证券交易所市值的40%的公司,都有官商勾结的迹象。美国怎么样呢?可能是媒体监督的作用,关于前任副总统切尼(尽管大家都说他是真正的红顶商人)的任何消息都不会影响相关公司的股价;然而关于 议员选举结果的新闻对有相关政治捐款的公司股价的影响力却相当大。可见官商勾结是一个普遍现象,也许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中国称为“行贿”的这种行为,在 美国叫做“政治捐款”。  

接下来说走私。中国的走私规模到底有多大?赖昌星只是冰山一角么?其实很容易测量。只要从中国和香港的公开贸易统计数字就能算出来: 这是因为在大多数国家,进口要缴税,而出口不必。所以公司会如实上报出口数字,而会为了避免关税少报进口数字。只要比较香港的对中国出口,和中国的从香港 进口这两个数字就可以了。数据证明走私很严重,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更有意思的事实是不同货物的走私量和关税直接相关,经济学家甚至总结了一个公式:关税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走私额度就会增加3个百分点。这样算来,如果关税已经达到了30%,继续提高关税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更多的走私会使你实际收到的税收减少。既然如此何必还制定那么高的关税?也可能是为了保护 本国产业,但也可能是官员故意制定这样的高关税来让走私者给自己行贿。所以走私与腐败密切联系。但此书的精彩之处在于,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从比较中港进出口不同数字,可以进一步看出走私的细节。走私的真正做法并不是瞒报商品的数量,而是把高关税的商品(比如鸡肉)当成是低关税的 类似商品(比如火鸡肉)进口 。海关检查的时候很难分辨类似商品的不同类型,比如说有机的鸡肉产品和一般的鸡肉产品,而这两种产品的关税可能相差极大。  

既然如此,反走私的最好办法显然是给类似的商品制定相同的关税!但这一点居然很难实现 - 就连美国政府都做不到。美国的钢材市场就是关税混乱的代表:对于几乎相同的钢产品,关税居然能有几分钱到几百元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官僚,历史因 素,和利益集团的游说。美国钢材进口者使用类似的 “鸡肉变火鸡肉” 手段,把高关税钢材说成低关税钢材进口。美国的羊毛衫进口关税,男式是18%,女式是32%!显然有人从这个差异中受益。也就是说,走私现象的背后不仅仅 是走私者的贪婪和海关官员的腐败,更是特殊利益集团左右国家政策的结果。 

本书的第三个故事说文化对腐败的影响。官员腐败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算计,更有习惯和文化的因素。通过对驻联合国总部各国外交官违章停车(因为 有外交豁免权,他们吃了罚单也不用真交钱 - 但纽约市政府很有意思,还是保留了这些罚单的详细数据,以至于经济学家可以给每个外交官建立一个罚单档案)现象的分析,经济学家发现越是腐败的国家的外交官,越倾向于违章。这个结论当然很平淡,那么为什么乌干达和哥伦比亚很腐败,但其外交官居然一次违章都没有呢?

经济学家进一步发现,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对美国越有好感,这个国家的外交官就越不愿意在纽约违章停车。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普遍憎恨美国,其外交官就会肆无忌惮地违章停车。

这个研究结果非常有意义,它说明官员腐败的一部分心理因素是对国家,对其政府高层失去了认同感。比如说非洲的一些国家根本就是1880年代欧洲 “Scramble for Africa”行动中,不考虑民族,语言和历史胡乱拼凑划分出来的,可以想象必然非常腐败。从这个角度说,我国强调“教育反腐”是有道理的。  

本书后面三个故事主要讲非洲的暴力和各国战后重建的问题。种族屠杀,甚至“猎杀女巫”事件,表面上看都是民族和宗教问题,然而经济学家的计算 表明,这些事情的背后实际上是经济利益的算计。在非洲,如果某年干旱,其下一年爆发内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下一年猎杀女巫事件也会大大增加。因此援助非洲 的关键所在,不是事后送钱,而是提供比如说只与天气情况挂钩的保险。   

这本书我的感受,是现在的社会科学的确已经全面数字化。观点根本不值钱,数据和实验才是真正有效的东西。实际上很多实验结果与一般人的事先观 点可能恰恰相反。比如说肯尼亚农村是如此之穷,以至于学校连课本非常稀少,如果要援助,人们可能自然认为提供更多课本有助于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这还有 什么可说的么?但随机测试表明这个政策是不行的: 那些被随机选择获得课本的班级中,学生们的成绩并没有什么提高。事后分析原因可能是标准教科书的程度太高,是为精英孩子准备的,农村孩子理解不了。   

现在是数字左右社会科学的时代。   

如有非虚构类好书新书推荐,还望投稿或微博私信@潘乱兄


六个故事,六个读后感



文/胖丸子 (豆瓣网友)

一本好书,不一定要内容全部准确无误,甚至有错误也不要紧,重要的是给人启发。读了这本<经济黑帮>, 对它里面讲的6个故事,我有6个读后感。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给太子党定价。太子党价值很高,不用读这本书,全地球人民都知道。但是到底值多少钱呢?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方法: 看股票市场对突发事件的波动。这个方法好不好呢? 我觉得这是值得再讨论的。首先,投资人常常会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在作者的后注里面也谈到这个现象。投资人的反应通常可以定性的说明问题,但是不足以可靠的定量说明问题。其次,我看了作者解释自己如何计算苏哈托突然死亡对其子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25%这个数据。他们使用了线性回归的方法。是否可以认为苏哈托的健康状况和死亡之间是线性的关系呢? 我对此很怀疑。我觉得应该是0和1的关系。所以我认为作者提供的定价方法看上去很合理,其实问题很大。但是不论怎么说,这是一个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
 
我的读后感是, 真正的给太子党定价是很困难的, 基本上算不清楚。拿苏哈托的儿子这个例子来说, 权力的溢价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他使用权力阻碍正常商业秩序毁灭的价值。而后者是无形的。给人人都看得到的有形关系估价相对较易,而对无形的损失则让人无从下手。就好像人人都可以看到GDP数字狂飙, 却很难说为了那几个数字我们究竟付出了多大代价。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走私。作者发现,有很多类似的东西却有着差别大得离谱的税率。这给走私商们提供了很便利的机会,以较低的税率申报事实上税率较高的商品。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怪异的现象,人们不得而知。这个故事读完,我终于明白走私的含义了,原来不是卖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 而是想方设法从政府的虎口里夺或者骗下块肉来。
 
作者问,行贿究竟是否有利于商业活动呢?(Bribery:Grease or Sand in the Wheels of Commerce) 我觉得他们问错了问题.应该问问,政府到底应不应该收那么高的关税呢? 他们号称的要保护国内的产业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呢?对种类众多的商品选择性的征收不同税率的关税,改变了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对价格的扭曲作用与价格管制类似。在价格管制的情况下,租值必然消散。在高关税的局限下,走私是商人做出的降低阻值的理性选择。而要想把走私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可取的办法就是贿赂海关官员。表面上看政府损失了关税收入,但是走私的廉价商品在市场上出售,成交量会大大高于由于高关税造成的贵价商品,政府能够多收消费税。政府的税收总量究竟是增了还是减了呢,不好说。 
 
我的读后感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应该感谢走私工作者们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在中关村买到物美价廉的港货手机啊。 
 
第三个故事很有娱乐效果,考察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各国外交官在吃了纽约警方的停车违法告票后的表现。作者把两个因素和逾期不交罚款的告票数联系起来,一是外交官所在国的腐败指数,另一是外交官所在国是否有反美情绪。毫无悬念,那些腐败程度高的国家来的外交官完全没有心理负担的乱停车,吃了票不付钱。而那些北欧啦,加拿大啦,日本啦,澳大利亚啦这些国家来的外交官记录是0。有些国家虽然也有很高的腐败指数,但是奇怪的是他们的外交官也是记录为0。作者一拍脑袋,得出答案:虽然他们腐败,但是他们的国家热爱美国嘛,所以吃了罚款也心甘情愿的去交。这就是认同感。有些地方为什么那么腐败?因为那些地方的政府官员缺乏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所以把手伸向公款的时候一点都不迟疑。 
 
我的看法是,后一个说法不成立。中国的官员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吗?可是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挡不住伸向公款的黑手啊。你遵守不遵守一个地方的规矩,和你恨不恨这个地方没关系。很多人很热爱北京,可是他们照样在北京随地吐痰乱闯红灯酒后醉驾而没有心理负担。第一个说法呢,从纽约警察局的告票记录看各国的腐败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可惜,作者就此止步,没有进一步分析,造成用事实解释事实的局面。北欧国家政治清廉;他们的外交官不乱停车。So?这两个说得是一回事么,只不过一个是抽象宏大的描述,另一个是具体的事例。如果腐败指数和停车告票数量成正相关的关系,这个研究得不出任何新的结论。有矛盾的地方才好玩。你看那告票排名第一的科威特,腐败指数为-1.07,和意大利(-1.00),比利时(-1.23)和日本(-1.16)的分数不相上下。科威特跟其他告票数排名前十的国家比,就政治的腐败程度来说,真可谓鹤立鸡群。这到底是科威特的分值给算错了呢,还是因为科威特的政府官员不爱贪钱只爱违反交通规则?我乱猜了一个解释,没有任何根据:科威特是有皇室的,皇室的这些人才能在政府担任要职。皇室的人很有钱,本来么,这个国家就是他们国家的,所以皇室成员如果贪污腐败,等于是自己掏自己的口袋。而皇亲国戚当然是有特权的,想来在科威特的大街上他们想停在哪里就停在哪里,自然不耐烦跟纽约的交警打交道。而其他的那9个国家呢,由于政治动荡内战频频等原因,官员在位子上要能捞就捞,权力不用,过期作废。万一政府被叛军推翻,也可以流亡海外过个舒服的生活了。至于他们为什么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在他们的国家里法律都是为小人物准备的,对政治家外交官这样的精英不适用吧。这么分析下来,对如何让外交官们遵守交通规则我还是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如何减少腐败还颇有心得:让官位世袭,子子孙孙的统治我们这些庶民,可以减轻腐败的强度。 
 
第四个故事呢,讲水与和平。作者提出,要预防地区冲突的产生,可以从研究气象资料预测降水量入手。嗯,好主意。白人一看今年非洲的卫星气象云图,不好,今年雨水少,要大旱,赶紧往非洲运粮食。吃饱的人民于是就不打仗了,专心养育小孩。等孩子长大了,再养更多的小孩。反正有白人给他们送粮食。 
 
研究非洲的经济学家对于人道援助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给得太少,不足以把非洲人民从贫穷的陷阱里拉出来。另一种认为给得太多,在现行的糟糕的制度下,大量的资源被政府高官侵吞,人民还是活在贫困之中。我的看法呢,有点说不出口。我觉得互相屠杀是必经阶段,大家都经历过。我们中国的历史上这种时候很多,每个王朝更替的时候都要死掉很多人。人死了,地就富余出来了,剩下活着的人就可以高高兴兴的分地养孩子了。等人太多的时候再杀一轮。欧洲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别看他们现在文明啦民主了人权了,历史上互相屠杀的时候多得很。人类是在工业革命后,才明白原来互相交易比杀人带来的收益大多了。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大机器生产劳动分工,更多的是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评估。目前非洲的大部分国家还是未经工业革命洗礼的农业国家。大部分人还是把他人当作和自己竞争口粮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可以相互交易的贸易伙伴。人是很悲哀的动物,如果不经过后天的文明的教养,我们的行为不会比表亲黑猩猩好到哪里去。非洲承受的痛苦和创伤是全人类的痛苦和创伤,但是只能由每一个生活在那里的普通人用血肉之躯去承受。不是说有能力的国家和组织不应该给非洲提供援助,而是无论什么援助都不足以把这片大陆从人类的文明发展阶段硬往上提升一个层次。就好像我们中国人孜孜以求何时才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神仙皇帝大救星都不行,寻找现代化的捷径,只找到通往奴役之路的快行线。一切都需要时间,处在这个大时代的个人,只能任命运的毒箭把自己扎成个刺猬。 
 
第五个故事,叫death by a thousand small cut,我以为讲满清十大酷刑里的凌迟的,细看原来不是,说的是在非洲某些贫穷的地方,老妇人会突然被家人指控为巫婆,然后被村民合力打死。动机么,还是减少吃饭的嘴。老妇人既无生产力,又完成了生养的历史使命,再加上年老体弱容易下手,是最容易的攻击目标,巫婆的指控只是为了合理化谋杀的行为。有很多类似的风俗在全世界其他的地方也曾出现过。 
 
把一个抱过自己亲过自己的老妇人,可能是祖母,可能是姨妈,甚至可能就是母亲,活活打死,这是人世间怎样的残忍和悲剧啊。野蛮和愚昧都是相似的。中国历史上不也常常出现易子而食、把妻妾杀了吃掉的故事吗?在野蛮和愚昧的地方,女人永远是受害者。如果要看一个社会在文明坐标上的位置,就要看看这个社会怎么对待它的女人,儿童和老人(不包括那些有权势的)。中国在文明坐标上的位置在哪里?嘿嘿,想想地震教学楼,毒奶粉,邓玉娇,你就知道了。 
 
终于到最后一个故事了。战后重建,这是个给人希望的话题。作者通过对越南战后的恢复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越南被美国人炸到石器时代,25年后人口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经济发展得也很快。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就是更耀眼的例子了。这说明战后重建这个事儿,要是认真搞,别瞎折腾,恢复起来是很快的。但是呢,恢复和平可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利。拿塞拉里昂来说,在叛军头目死掉后,终于实现了和平,可是在那里运作的钻石公司的股票却大跌。原来,人们认为原来的战争状态让急需要钱的政府处于不利的位置,收钻石公司的钱偏低;而战争结束了,其他的钻石公司也可以进入市场,给原来的运营商造成激烈的竞争,而且政府也可以挑挑拣拣提高它的租金了。也就是说,战争帮助一些公司提高了进入市场的门槛。对于这些公司来说,一旦和平来临,它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象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其他公司迫于政治或道德压力不去,就便宜了中石油。也就是说,好莱坞那帮人闹得越凶,越帮了中石油,别的人都不好意思去,中石油可以闷声大发财。你看,读了本章,就可以目光如炬的看穿好莱坞那帮人其实是一群草包。 
 
盖房子生孩子其实都很容易,难的是,怎么从制度上防止战争的下一次发生?人们啊,其实从战争中学到的并不多。大概是因为,盖房子和生孩子太容易了吧。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