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B和2C之间,还有一个2H(下)
2019-09-01 09:43

在2B和2C之间,还有一个2H(下)

大家都说,2019年是5G元年,对这一新技术的讨论,从年初一直延续到了年底。但驱动5G成功的商业场景到底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争出个结论。我用三篇文章,抛出我的几个观点,这是第3篇。


第一篇说的是:2G和4G的成功,得益于在2C领域出现的产业增量,而5G时代2C的产业红利几乎耗尽,难以撑起5G的市场空间。


第二篇说的是:2B业务被产业寄予厚望,但以Predix为代表的产业大数据,目前还并不成熟,加上技术成熟度低、实现成本高,导致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足够的实体企业数字化产业空间。


也就是说,2B也难以给我们带来期望中的产业增量。那么,5G的驱动力,究竟何在?从产业增量空间的视角来看,2H,或者说家庭互联网,会不会是一个机会点?


家庭数字化创新模式更接近2C


厄舍在《机械发明史》一书中提出,每一项发明都遵循以下四个顺序:


第一,意识到存在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

第二,认识到满足这种需求的现有尝试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或者缺少某种东西;

第三,对矛盾或者缺少的环节有了一种突然的洞察力;

第四,对解决方案进行“关键性的修正”,在这一过程中把洞察逐渐改进乃至完善。


事实上,中国移动互联网在2C领域的创新,就是这么成功的。创新者体察到自身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或者是看到,有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需求,但还不完美),然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尝试着去实现和完善,最终满足了这些创意和需求。


但在2B的数字化领域,如果不是产业内部的行家里手,行业外创新者意识到的需求未必真实存在,甚至对于缺失和矛盾的洞察未必准确。


比如,通信圈的技术专家做智能交通,看到的问题未必是根因,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让业内人士笑掉大牙。再加上做项目和产品的时候,还可能掺杂一些其他的因素,结果往往是撞了个头破血流,还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


几乎所有分析2C和2B差异的文章,都提到过2B领域可复制性差的问题。


个人客户市场基本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个人客户拥有的是选择权:你可以选择用还是不用,或者从产品列表中选择自己认可的选项,但是不能任意改变产品的特性。因此,对于产品供应者来说,就可以通过批量复制来降低供给成本,达成盈利目标。


而企业客户需要的定制化开发和个性化特性,这些需求引发的成本,是不能通过规模来摊薄的,每个客户的需求都不一样。


能不能将共性能力沉淀为平台呢?理论上可以,但在实践中,一是共性的能力平台比较薄,商业价值不高;二是在平台上的定制化开发、集成等工作量也不低,可复制性差导致成本降不下来,这是2B数字化发展不好的关键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家庭市场更像谁呢?当然是更接近个人市场的情况。


总结一下,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员,都可以对需求有切身的体验,开展创新尤其是对存在问题的分析相对容易。同时,面向家庭市场的产品和业务是可以量产和复制的,这一特征也和2C类似。


因此,相对于2B,2H的创新门槛相对低不少。我们尝过2C数字化创新甜头,借助2H的机会开创新空间,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比去企业里摸爬滚打要容易多了。


基础设施逐渐就位


曾几何时,电信运营商在家庭市场的竞争,是移动通信市场的附属品。


在中国移动没有拿到宽带牌照的时候,中国电信就推出了杀伤力极大的“e9套餐”,把个人手机、宽带、固定电话三个业务打包在一起,不仅资费可以优惠,还能一个账号管理全家网费、通信费和新业务资费。


由于中国移动不提供宽带业务,因此,中国电信可以利用宽带的高收益去补贴移动电话业务。在很多地方,中国电信充分利用了牌照优势,从中国移动手里抢夺了不少移动客户。


对于中国电信的宽带客户来说,可以免费增加一个电信手机号码,通话也接近免费,那为何不办一个?


后来,中国移动借助铁通拿到了家庭宽带的经营牌照,再后来自己也有了牌照,开始和电信、联通正面交锋,你是买宽带送手机,我是移动用户免费用宽带,家庭宽带市场从电信联通的粮仓迅速变成了红海。


借助城市化改造的时机以及强大的资金优势,中国移动采取非常激进的市场策略,推动了家庭宽带市场的普及、降价和光纤化,为接下来智能家居等数字化家庭产品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是客户的需求驱动,另一方面是AI和VR/AR等概念的技术驱动,越来越多企业将资源投放进来,智能家居产品不断更新,从最初的安防监控、智能门锁,再到智能音箱、智慧屏,层出不穷。


如今,电信运营商已经意识到家庭市场的重要地位和商业价值,将2H作为独立的市场空间来考虑和设计。


但在我看来,这项工作只是刚刚起步。


家庭互联网,也就是我们说的2H数字化,不是特指某一个产品或者某一类能力,而是把通信网络、终端产品、内容运营等放在一起,带给家庭客户良好的客户体验。


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体系化的规划和引导,很多都只是在不同厂商的驱动下,把各类产品放在了一起,还没有形成合力。


不过,随着路越修越宽,路上跑的车也越来越多。连接、硬件,这些2H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基本就位了;应用、内容,我们在2C数字化时代有丰富的经验和积累。看起来,家庭互联网的市场空间爆发也许马上就会开始。


只缺一阵东风。


能否借上5G的东风?


东风自何处而来?万众瞩目的5G,会不会成为加速家庭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催化剂?


首先,我们看看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推崇的FWA(fixed wireless access),这一技术会不会加速家庭连接的基础设施普及呢?


家庭宽带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实施难度大,这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既要与物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协作,还要预防二次施工和室内布线造成的损坏等。


在海外,家庭宽带的施工会更多地涉及老旧地产物业的改动,所以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低、部署敏捷的FWA被很多海外的电信运营商寄予厚望。而5G的速率基本能满足家庭宽带的需求,认为非常适用于光纤还未到户的家庭和中小型企业。


在国内国内,由于光纤到户的普及,FWA的需求场景与海外不同:


首先,初期是在5G终端普及度不高、应用不成熟的情况下,主要还是将5G信号转换为WiFi,实现终端的接入。


这种场景对5G试验网有价值,但毕竟无线的带宽是有限的,而有线的带宽是无限的,在有光纤接入的情况下,用5G进行接入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如果国内运营商FWA的应用场景是解决局部的宽带接入,那么规模受限,投入产出比应该不会太高。


其次,5G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既然2C和2B的空间有限,2H会不会借力获得更多的投资呢?


2C场景是一个连接一个客户,而2B和2H的场景都是一个客户多个连接,物联网提供的是连接数的上升空间,但客户的数量其实不如个人移动通信市场,连接单价的下降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靠连接产生的市场价值不足以驱动5G,还是要通过应用和运营产生产业增量。


面对几亿家庭构成的2H数字化市场,如果有亮点、有创新,还是会让资本市场动心的,尤其是现在,其他领域的好项目也不多啊。


前段时间,互联网老将雕爷写了一篇《真别怀疑了,“新消费”滔天巨浪来啦》,文章结尾宣称"每一种消费品,看来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了。"个人以为,如果有这个心力和资源,不如把2C的业务在2H的场景中重新看一遍,或许有更多的机会呢。


比如视频业务,移动互联网上的短视频直播火得一塌糊涂,然而家庭互联网的视频内容和手机视频并不一样。二者之间的差异不仅是小屏幕和大屏幕的差异,而是:在手机上看视频多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家庭场景中则是在轻松的氛围里、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段去欣赏和体验的。


可以预见,当家庭场景的硬件(包括连接和终端)全面升级之后,视频的内容运营又会有一个新的空间。


结语


可能有人会说,你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也没说到底哪个2H业务能火啊?是的,我这篇文章只是从市场空间,尤其是产业的增量空间视角去分析和判断,具体哪个业务能起来,恐怕很大程度上看运气。


而且,2H只是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类业务,类似的还有车联网带来,或者别的机会点。


总之,要发展5G,我们要把脑洞开得再大一些,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有志青年,共同培育孵化5G之花,希望它能健康成长,最终结出丰硕的成果。


(题图来自东方IC)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