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气数已尽,当当、京东、淘宝学得了亚马逊?……普通用户眼中的电子书战国
2012-10-20 08:45

汉王气数已尽,当当、京东、淘宝学得了亚马逊?……普通用户眼中的电子书战国

一个普通的读者与用户向cnbeta投了一篇稿,对国内几大电子书阅读平台的产品、服务与用户体验做了一番评点。

看上去还比较中肯,节选如下:

一夜之间无数电子书城瞬间拔地而起,业界大佬们不甘示弱,能插一脚的使出浑身解数也要插进去,毕竟谁都不像弱人一头。淘宝,当当,京东,盛大,汉王,多看,豆瓣……其余的恕我数不过来了。

汉王

先说汉王,因为它最简单。四个字来形容:气数已尽。或许有些浅薄,只作为个人观察后得出的结论。在汉王从礼品市场大肆掘金大出风头的时候,刘迎建已经着手在 做汉王书城了。发展到今日,它可以说是资格最老的一个,也是最为差劲的一个。为了确保客观性,我刚刚还特意到汉王书城逛了一圈,说实话,没有想买任何一本 书的欲望。无论从UI还是价格,就是毫无吸引我的特点。我看过一个关于汉王买手的采访,他的工作是每个月必须为汉王采购多少本书的版权,超过此硬性指标才 有提成。这也就造成了此书城有量无质的现状。此外,还看出其下了许多功夫,笼络了许多报刊。不过私以为,报纸已经就是个过时的东西了,现在人们获取信息, 网上多的是途径。更何况真正买Eink电纸书的人,都是深度阅读的人,而报纸上的消息大多只是浅阅读罢了,这两个完全不是一条路子的。

当当、京东、淘宝

然后我想把当当,京东,淘宝合起来讲。这三哥儿们有个共同点,就是眼红Amazon在Kindle上的规模和市场。于是都冒出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不能做中国的Amazon呢?

当 当心想,我在中国的网上购书行业若称第二,谁敢第一?这么多年和各家出版社积攒下来的铁关系可不是吹的。我要真想做电子书,可不就是振臂一呼,一呼百应 么?于是当当也是照抄Amazon最彻底的一个,不仅按照行业规矩,放出各种平台的客户端,甚至也开卖了自己的阅读器(我实在不知道阅读器到底怎样,自己 没有买过)。只是抄的了型,抄不到魂,生搬硬套总是觉得差了些什么。不过当当依然是所有竞争者中手握最多资源的一家,但若没有特色,甚难取胜。

京东就是刘强东的性格,我就不信做不过别人。时间没人家长?砸钱!渠道没人家多?砸钱!反正二十一世纪,什么都是资本运作。京东也是另外一个模式照搬者,但比当当还弱。

淘 宝确实是电商老大,当之无愧的老大。淘宝说,我什么都能卖,无论是虚拟还是实物,无论是房子还是汽车,只要你有个价,我就能把你卖得出去。淘宝能当上龙头 老大当然有其营销手段。所以我浏览了下淘宝的电子书城,各种促销手段,确实引得我十分有购买欲望。只是有一点,书虽然是商品的一种,包装促销手段必不可 少,但最重要还是内容取胜。如果逛书店就跟逛超市一样,什么便宜买什么,那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比较反感这三家电子书城(另外加上盛 大的云中书城)的一点。唯一能留住真正爱书者的办法,除了内容还是内容,价格是附加分,但绝不占主题。

盛大

盛大的云中书城,与以上三家有些许不 同之处,就是它早已深谙内容为王之道,并早早地垄断了中国90%以上的网络小说版权。通过起点以及晋江等网站,盛大早已积累了大批习惯了付费模式看百万字 小说的广大群众。以面相来看,盛大其实应该是最兼具内容,模式,市场的电子书城。它也依瓢画葫芦地引进了Amazon模式。该有的电纸书也有,该开发的各 种客户端也都开发,该做的宣传也从来不少,却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和效果。从锦书发布到现在,一直发展的不温不火。个人归结下来的原因就是,所谓百万书 籍的版权,却因为网络小说质量的良萎不齐,真真能拿得出手的,也还是不多。

豆瓣与多看

最后再讲一下豆瓣和多看。这俩是我最看好的,也是仅有的两个支持 Kindle的国内书城。豆瓣凭着经年构建的小清新风格俱乐部,隆重推出豆瓣阅读。刚下载,就能感受出一股文艺青年之风扑面而来。里面的小说确实质量上 乘,虽然没有什么畅销书当大牌,不过也有其独特的品味,估计会特别符合文艺青年孤芳自赏、曲高和寡、傲娇的眼光。特别值得一提的,豆瓣仅仅推出的iPad的客户端,而遗漏了iPhone的客户端。这一点是及有勇气,他们对市场定位非常清晰,深谙用手机阅读的群众,没有真正的阅读爱好者。

多看的起家,便是Kindle的中文系统。在Amazon早期对中国大批渴望关注的消费者毫不在意的情况下,多看系统凭借其对中文的出色支持,赢得了大于 90%的装机率,而这大批又能折腾又爱看书的优质客户自然而然地被多看吸收,并顺应时事推出多看书城。其实对比于之前所提到的那些大财主们,多看真是要资 源没资源,要钱没钱。不过我很欣赏的是他们那种脚踏实地把每一步做好的态度。因为地儿小,所以他们认真对待每一本能发布的书,从排版到宣传毫不马虎。大店 小店各有其生存之道,只要你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就好。我唯一担忧的一点是,Kindle上的多看系统,毕竟是盗版的。若Amazon有意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多看又该何去何从。目前也可以看出,多看渐渐地将书城的中心转移至各手机以及web客户端,只是Kindle依然代表其最优质的客户群体。

中国的阅读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发展只能看造化,成王败寇还是不好说。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大佬们,各个都是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经历了改革 开放的人精,玩起资本运作一个比一个厉害。电子阅读这么具有潜力的一块肥肉,谁都舍不得丢。但是要做好做大一块市场,仅仅跟风是不够的,真的是要用心下功 夫。一点一滴的细节,或许人们感受不到。但是积少成多,它们才是能分出高下的关键。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