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即讯息,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读《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2012-05-20 10:08

媒介即讯息,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读《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理解《理解媒介》
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

 《理解媒介》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媒介,是媒介自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这种新旧更替的变化引起的环境的更迭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的影响。所以说,可以将《理解媒介》称之为媒介专门史,如果再宽泛一点说,它还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因为在麦克卢汉的理解里,媒介不仅仅是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而是包容了一切能让人与其他元素发生关系的物质。 
   
可是麦克卢汉梳理媒介发展的历史,并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甚至连正常的线性的发展脉络都没有给出,也许与他批判序列性的、连续的思维方式有关,也或许他本意就不在梳理历史,而只是用这些媒介的发生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来为自己的思想服务,需要时就扯出一段来佐证他那天马行空的论断。所以整本《理解媒介》,很难看到麦克卢汉正儿八经地给人解释他的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探索,不解释”(I don’t explain, I explore),他丢给人一堆闪光的珍珠,让大家自己串成首饰,可是就连这其中的线,也若隐若现地让人无法把握。 
   
第一部分,他用了七章的内容,来提出了著名的三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冷热媒介”,这三论惊世骇俗,意图颠覆以前的所有传播理论,而建立一个新的理论王国。这三论贯穿全书,是完成这样一个媒介全景勾画的主要用色;第二部份就是运用这三论来分析麦克卢汉自己能想到的一切文化、政治、社会现象,并将这些重大现象统统划拉到媒介的巨大影响之下。 
   
媒介这个从来不被理论家重视的因素,在麦克卢汉的书里,成了决定人类历史结构调整的关键,这是麦克卢汉思想的一大进步,只不过他有些矫枉过正了,不管怎么说,媒介承载的内容,依然在人类发展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不能完全无视,谁都不能否认先人辛辛苦苦撰写的书带给他们的后代多少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许多人由此将麦克卢汉视为技术决定论者,同他的前辈伊尼斯一样,然而麦克卢汉不同意别人称自己为技术决定论者,可见他并不是单纯的认为技术至上,认为技术能够超越一切而成为决定社会发展的终极性的力量。既然如此,那只能说他如此的矫枉过正是一种策略,是推广自己思想被更多人接受的策略。毕竟,他是倡导媒介说的开先河者,不做极端的理论难以被理论界注意到,所以他只有发惊人之语以期获得重视。 
   
大家都知道,麦克卢汉的著名言论就是“媒介即讯息”,媒介传递的内容根本不在他所关注的行列,或者说他认为内容所起的作用根本就不能和媒介本身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相比,正如在序言里拉姆潘所提到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他自己也开篇明义,在第一章开始就解释了这个问题,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可见他认为媒介的变迁这个过程本身就对人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这与它所承载的内容无关,“如果从机器如何改变人际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无论机器生产的是玉米片还是卡迪拉克高级轿车,那都是无关紧要的”。而对于“媒介即讯息”的讯息一词,麦克卢汉是这样理解的,“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这个“讯息”是媒介自身所带的,而不是它所传播的内容,这个媒介自带的讯息才是决定人类结构调整和变化的关键。在麦克卢汉的理论里,媒介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至于人们如何使用媒介,用媒介承载什么内容,媒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所有,他不关心,也不认为它们的重要性能够与媒介本身的性质相提并论。 
   
任何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使人的感觉器官的平衡状态发生变动,产生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他在书中这样说道,“任何一种感觉的延伸都改变着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即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当这种比例改变的时候,人就随着改变了”。这在第二部份表现的极为明显,麦克卢汉详细分析了26种媒介,但即便是我们最熟悉的电视、广播、报纸,他的角度也都闻所未闻,因为他都是从媒介本身来分析它对人类的的影响,而对于内容则是只字不提。比如说广播是部落鼓,它催生了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原因就是希特勒极富煽动力的语言形象在广播这个热媒介里得到了最好的展示。而电视不适合长相太过有职业特征性的人,因为当电视推出的人看上去可以明确分类时,观众就没有任何东西需要填补了,所以电视适于表现过程,而不适合包装整洁的作品。 
   
他将媒介划分为三种类型,以听觉为主导的口头媒介、延伸视觉的文字或印刷媒介、无所不包的电力媒介,并用这三种媒介类型为依据标准来给人类社会断代,于是形成了人类的部落化时期、非部落化时期、重新部落化时期。这三个时期里,人们的组织方式、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均受到当时媒介的影响规约,而分别与当时的媒介形态相契合。比如说麦克卢汉认为极为重视视觉的印刷术就直接产生了“民族主义、个人主义、宗教改革、装配线及其后代、工业革命、笛卡儿和牛顿的宇宙观、艺术中的透视、文学中的叙事排列。”其实想想不无道理,人们的视觉无限度延伸而封闭或者削弱了其它感官,在看书面文字时产生了疏离的无法全身心投入的情绪,这造成了个人主义的兴起。看见自己的母语穿上可以重复的、相同的技术衣衫,在读者的心中会产生一种统一和强烈的感情,这就造成了民族主义泛滥。统一的序列性的社会要想提高速度,只能创造出分割的机械生产,以及重复做专门工作的流水装配线,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兴起。总之,麦克卢汉认为技术或者说媒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往往会成为进步的推动力,这是不可否认的,是麦克卢汉比前人或者说同类人思想开放的地方。还有他对于地球村的预言,电力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实现外化,人们不光是调动所有感官,甚至是整个意识系统去参与媒介,这种整体性的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们不再呈分割独立状态,必须要整合感知、全面把握、密切交往才能对这个世界进行更好的了解,这就使人类重返部落化时代,个人与部落融为一体,于是,麦克卢汉早早的就预见到了地球村的出现,世界将会重新成为一个部落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麦克卢汉在某一章最后高喊的:“在电子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 
   
麦克卢汉论及媒介起源时,发明了他的另一个基本论断,“媒介即人的延伸”,他是从生理学“自我截除”理论得到的灵感,“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服的器官、感觉和机能,借以保护自己。因此发明创造的刺激,就构成加快速度和增加负担的压力。比如轮子,它是脚的延伸。文字与货币媒介加快交换过程,形成新的负担,造成压力,这是脚需要延伸的直接原因。”这可以看作是麦克卢汉对于媒介起源的解释,居然运用的是生物学上的理论,在他眼里,所有的媒介,都是人出于自我保护受到压力的器官的目的,而发明出来借以应付负担的手段,可谓是纯粹的生理机能反应,而与人类社会性的延伸关系不大,不能说没有关系,因为他毕竟看到了脚之所以受到压力,有文字和货币加快交换过程的原因,然而这里的文字和货币媒介之所以出现,肯定也是由于人体某些器官受到的压力所致,如此往前不断推论,一切都是生理使然了。 
   
运用这个论断作为基础,麦克卢汉在第二部份分析了人类的三种延伸,一是身体器官的延伸,比如轮子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住宅是集体的皮肤的延伸,二是某种感官的延伸,比如口头言语是听觉的延伸,印刷物是视觉的延伸,三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这专指他的电力时代,包含了广播、电报、电话、电视等新兴媒介。这些延伸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影响,大到民族主义复兴,小到康康舞在不同文化里受到的不同待遇。这些延伸在不同的国家里占据的主导地位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产生,英美偏重视觉的延伸,东方和欧洲大陆偏重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的延伸。而这种不同也导致了接受新媒介时的反应不同,“在偏重听觉和触觉的欧洲,电视强化了视觉,驱使听觉和触觉走向美国式重外观,重装潢的风格。在高度倚重视觉文化的美国,电视打开了听觉和触觉的大门,使感觉通向有声语言、膳食和造型艺术的非视觉世界。” 
   
将媒介的产生完全归因于生理学,这有些失之偏颇了,毕竟,媒介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关系网络是有很大关系的,尤其是一些传播媒介,脱离开人类的交往而单纯从生理意义上去探讨是绝对的有违科学精神的,也无法将媒介的起源论述的很清楚,尽管麦克卢汉很能自圆其说,始终在这个地方,由于缺少对于历史的敬畏,而损失了很多观众。 
   
虽然通篇谈的是媒介的决定性影响,虽然最后的电力时代使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麻木以自保,可是麦克卢汉并不悲观,甚至在欢欣雀跃电力时代的到来,认为这将是带领人们重返部落化的道路,人和人类都将回归整体,回归和谐自然的生活状态,有些类似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这让人很惊叹他的乐观。 
   
不过,在某些小的地方,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警示,第一部分的“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使媒介成为囚禁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每一种塑造社会生活的产品,都使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些都在警示世人,对于周围媒介的麻木不自知最终会束缚人类,从而受到媒介的奴役。这是麦克卢汉从“麻木”理论得出的结论,人的延伸造成的新的压力迫使神经系统堵塞某些感知通道,否则无法承受延伸带来的强烈的刺激,这种麻木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就是一种自恋,因为延伸的是自己的器官,所以人们使用媒介的愿望和使用自己的器官的愿望一样强烈,在这种持久性的自恋式的使用中,人们的潜意识里就对媒介影响维持在无意识的水平上,就像鱼对水的存在浑然不觉一样。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巨大刺激都会使人类产生麻木感,而电力时代尤甚,因为它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麻木。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自恋和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只有清醒的认识到媒介的影响,人类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决定媒介的发展方向,就像他在序言中说的:“本书的宗旨是探索技术所反映的人的延伸的轮廓,弄懂它们可以使之井井有条地为人民服务。” 
   
所以虽然说麦克卢汉极力强调媒介的巨大作用,可是他并没有悲观地认为媒介就能够主宰人类的命运,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的“在两种媒介杂交的时刻,是发现真理和给人启示的时刻,……因为两种媒介的相似性,使我们停留在两种媒介的边界上。这使我们从自恋的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此外,他还提到了艺术和艺术家,他认为艺术家能够有意识的调整各种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新的延伸。麦克卢汉对于艺术家是极有好感的,从他的书中的大段引用就可以看出,他眼中的文学家、剧作家、音乐家都有提前感知新技术的能力。我相信,在这个地方,他是在强调一种整体意识或者说一种场域理论,也就是他心心念念希望人类回归的状态,由于艺术家具有整体意识,在新技术的打击使意识过程麻木之前,就能够矫正各种感知的比率,所以他们能够避开新技术猛烈的锋芒。而如果所有的人们都能够到达那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用整体意识去感知而不是用具体的某个感官去感知,那么再有任何的新技术,新媒介,我们都可以从容应对,不会再被催眠而进入麻木不自知的状态。 

个人视角终有局限,如有非虚构类好书新书推荐,还望投稿或微博私信@潘乱兄


特伦斯•戈登序:媒介即讯息



肯尼迪总统被刺以后几个月,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在电视上看披头士表演 ,一位电视观众想要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思考问题。这支利物浦的四人乐队以其新的节奏、歌词和发型给观众带来真正的愉悦,使许多人放弃愚蠢的连续剧《达拉斯》(Dallas),转而收看披头士乐队。这个人就是马歇尔•麦克卢汉。他觉得,这四个年轻人证实了他的判断:媒介即是讯息。那时,他即将出版《理解媒介》。他要在20世纪60年代的动荡中赌一把,要把披头士解释为电子技术对人的理智与情感的影响。

《巴利特常用语录》(Bartlett’s Familiar Quotations)收录的麦克卢汉语录里有这么两条:“电子技术使人相互依存的新局面以地球村的现象重新塑造世界。”“媒介即是讯息。”和其他许多麦克卢汉喜欢的警语一样,“媒介即讯息”是一个悖论。它促使我们成为讯息的内容,去思考这一隽语,并探测其深度,去作出解释,以使之发挥作用。在这一警语里,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哈罗德•伊尼斯 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这样的影响在《理解媒介》的正文里不是很明显,但本书的附录《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Report on Project i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pp. 513,527)已经提及伊尼斯的影响。伊尼斯认为,传播的讯息对知识的时空传播产生强大的影响,他强调指出,必须研究讯息的特征,以便评估讯息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麦克卢汉抓住伊尼斯这个思想的萌芽,借以研究并重新予以界定传播媒介;按照他的理解,媒介是人体和心灵的技术延伸,任何技术、一切技术都是媒介。本书的框架即由此而成型。

《理解媒介》问世以后,麦克卢汉不得不解释他那著名的警语“媒介即是讯息”。在公开场合,他高谈阔论时的解说是:感知方式的相互影响;私下里,他的解释往往带有诗意的色彩,他把技术环境的创造比喻为树干的最新一圈年轮。他用这一类比把语言说成是人类的第一种技术,使之具有乔伊斯 余音绕梁的诗意:说话-外化-外圈(utterings—outerings—outer rings)的类比就是诗意的语言。

伊尼斯和乔伊斯不太像彼此相知的室友,不太可能成为麦克卢汉论媒介著作的灵感源头,除非我们记住:麦克卢汉的生活与工作可以比作爱伦•坡 《大漩涡》(A Descent into the Maelstrom)里的水手/渔夫。从1946年发表《沙海罪踪》(Footprints in the Sands of Crime)的文章起,麦克卢汉就反复用这个水手自救的比喻:在大漩涡里逃生的诀窍是观察周围的一切。在第一部专著《机器新娘》(The Mechanical Bride)的序言里,他把水手逃生的策略与自己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爱伦•坡笔下的水手逃生的办法,是研究漩涡的作用并顺势而行;同样,本书不准备去攻击气势汹汹的潮流和压力;今天,报纸、广播、电影和广告等机器的替身正在我们周围制造这样的潮流和压力,而本书准备让读者置身这个漩涡的中心,让他钻进去观察事态的运行,去观察演变之中、人人卷入的情景。”

在曼尼托巴大学读本科时,这位后来的大漩涡观察家、媒介研究专家曾在日记里发誓不搞学问。他觉得,没有教授的指导他也能学习,但后来他还是身不由己成了英语教授。本科毕业以后,他到剑桥大学上研究生院。那里种下了他走向媒介分析的种子。回顾在剑桥大学求学的日子,他认为,20世纪许多大学教授的主要目标可以归纳为“感知训练”。总结他生平的目标,“感知训练”这一表述也许再恰当不过了。无论是向本科生讲授英语文学还是向公司主管讲演企业的宗旨,“感知训练”这个目标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对大企业主管们说:他们对自己的企业知之甚少。

如果说麦克卢汉需要一种催化剂才能迈出媒介分析的决定性一步,那催化剂就是他初为人师的震撼经验。1936年,他在威斯康星大学面对的学生只比他小五到八岁,然而他觉得自己与学生之间已然横亘着一道鸿沟。他意识到,这可能和学习方式、理解方式有关系,他不得不进行深入的考察。调查的结果使他回头反思在剑桥大学理查兹 等教授门下接受的感知训练;稍后,他发现了乔伊斯和伊尼斯;然后,他回到古代和那喀索斯 神话;最后,他又以前瞻的目光去研究电子技术时代的西方文化。在走向媒介分析的既定目标过程中,他也走过一些迂回曲折的岔道,比如达格伍德 的潦倒世界和特罗布里恩岛民丰富的语言世界(见“附录”)。

《理解媒介》在麦克卢汉的著作里享有核心的地位。该书的问世离他写剑桥大学博士论文相距20年,离他身后与儿子埃里克•麦克卢汉(Eric McLuhan)合著的《媒介定律》(Laws of Media)的出版也相距20年。他的博士论文写的是16世纪的剧作家、讽刺家和小册子作者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e)。《媒介定律》是他麦克卢汉思想的最后成形。回顾他的一生我们看到,从他的博士论文到《媒介定律》有一条思想求索的路线。《理解媒介》照明了这条路线。

《理解媒介》无法用三言两语概括。这是麦克卢汉有意为之的写作方式。他告诉我们,我们面对信息超载时,脑子必须要诉求模式识别,以求理解。《理解媒介》用其风格表现这一主张。读者必须要在思想的漩涡中去捕捉思想。第一章里要捕捉的思想有电光的概念,电光是传播媒介,但并不被人注意。为何不被人注意则要等到第五章才去解释。他探讨感知“关闭”的观念,将其视为感知的平衡和移置,视为形象的完成(见附录“关键词”)。那喀索斯是《理解媒介》的常客,麦克卢汉用这个比喻说明,人们没有看到媒介是人的延伸,没有感觉到媒介(即技术)创造的讯息(即新环境)。他还解释说,人对人体延伸回应的力度和速度加大,进而产生更多的延伸。查理•卓别林 、乔伊斯、肖邦 、巴甫洛娃 、乔治•爱略特 和查尔斯•鲍耶 等人被塞进一个小小的段落里。麦克卢汉的大漩涡平静下来以后,读者就可以自己打造一只戏水的筏子,把浮在水面上的思想“捆绑”在一起了。下文分十段介绍他的思想:

1
我们一般想到的媒介主要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播媒介。麦克卢汉却认为,媒介是人体和人脑的延伸:衣服是肌肤延伸,住房是体温调节机制的延伸,马镫、自行车和汽车全都是腿脚的延伸。媒介即技术可以是人的任何延伸。

2
媒介成双结对,一个“包含”另一个。因此,电报包含印刷词,印刷词包含手写的文字,文字又包含言语。前者包含后者,后者即是前者的讯息。讯息是朦胧的,所以使用者看不见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由于媒介的影响很强大,所以任何讯息即通常所谓的“内容”或“信息”的冲击力都远不如媒介本身的冲击力。于是他说,“媒介即是讯息。”

3
并非一切媒介都成双结对。麦克卢汉发现两个例外。上述的例子里就有一个例外:言语包含在文字里,但言语这个媒介却是媒介链条的终点。思想是非言语现象,是纯粹的过程。第二个例外是电光,电光使黑暗中无法进行的活动成为可能。这些活动可以被认为是电光的“内容”,这一观点强化了麦克卢汉推出的一条原理:任何媒介施加的最强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规模和速度发生变化。

4
媒介是我们的经验世界变革的动因,是我们互动关系变化的动因,也是我们如何使用感知的动因——这里所谓感知是经过媒介延伸的感知。研究媒介就必须研究其影响,因为媒介持久而必然的互动使媒介的影响朦朦胧胧,妨碍我们有效使用媒介的能力。

5
麦克卢汉认为,一种新媒介通常不会置换或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新旧媒介的相互作用模糊了媒介的效果。人类最早的技术是言语,这是文字、印刷和电报的源头。转化为文字以后,言语就获得了强大的视觉偏向,在社会和文化的组织中产生影响,直至今天。但有得必有所失,因为文字使言语和其他感知分离。广播的发展使言语延伸,此时,类似的损失也随之发生,因为广播把言语简约为一种感知——听觉。广播不等于言语,因为我们只用一种感官即听觉,但和文字一样,它造成了一种包含言语的幻觉。

6
《机器新娘》出版时,许多人觉得麦克卢汉的观点鞭辟入里,也有许多人斥之为大谬不然。《理解媒介》问世时,有人甚至对其基本的冷热媒介分类持反对意见。冷热媒介的反差建立在“清晰度”(definition)和“信息”的特殊意义上,依据的是人的感知,而不是冷热二字原本的词义。麦克卢汉所谓的“高清晰度”(high definition)是电视技术里的行话,其意思是界定清晰、鲜明、实在、详细等;他借用这一行话来描绘任何清晰的视觉形式。字母、数字、照片和地图的清晰度很高的媒介。反之,如果形式、外形和形象不清晰,那就是低清晰度的媒介。清晰度低时,我们的眼睛扫描可以看见的东西,并填漏补缺,比如,我们看速写、卡通时就要补充缺失的信息。

麦克卢汉说媒介传输信息时,他指的信息不是事实或知识,而是我们的感官对媒介做出的回应。上文的几个例子局限于视觉,但同样的原理适用于声觉。高清晰度的媒介提供许多信息,对使用者的要求很少。相反,低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很少,要求使用者去填充缺失的信息。这就是冷热媒介反差的基础:高清媒介热,低清媒介冷。麦克卢汉的一些例子如下表所示:

冷媒介 热媒介
电话 广播
言语 印刷
卡通 照片
电视 电影
讨论课 讲授课

讨论课和讲授课的反差说明,热媒介的参与度低,冷媒介的参与度高。其他的例子提醒我们注意,和“清晰度”及“信息”一样,麦克卢汉所谓的参与主要不是指思想的卷入,而是指媒介调动我们感知的方式。

7
讨论那喀索斯神话时,麦克卢汉指出常见的错误:人们说那喀索斯自恋。实际上,那喀索斯并不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形象而导致毁灭。他是被技术的麻木效应毁了,同理,媒介使用者也因为麻木而陷入昏迷。技术创造新环境,新环境引起痛苦,人体的神经系统就“关闭”,以阻塞痛苦。那喀索斯的名字就来自希腊词narcosis,意即麻木。

那喀索斯的故事包含的寓意是:人迷恋人体的延伸。它还显示另一个寓意:人的延伸和麦克卢汉所谓的“截除”(amputation)分不开。比如,轮子使人的腿脚延伸,但又使被延伸的腿脚和躯干分离,从而对人构成新的压力。蹬自行车、在高速公路上飚车时,人只用上了腿脚的一个专用功能,腿脚基本的走路功能反而被剥夺了。媒介延伸人体,赋予它力量,却瘫痪了被延伸的肢体。在这个意义上,技术既延伸人体,又“截除”人体。增益变成了截除。于是,中枢神经系统就阻塞感知,借此回应“截除”造成的压力和迷乱。

麦克卢汉考察希腊神话里的卡德摩斯王   ,发现了媒介威力的另一个教益。卡德摩斯王种下的是龙牙,收获的是一支军队。此外,卡德摩斯王还把拼音字母从腓尼基引进希腊。可见,神话里的龙牙可能代表古老的象形文字,而威力更大的拼音字母就来自于这种象形文字。(见“关键词”)

8
除了那喀索斯神话的启示之外,麦克卢汉还发现机械技术过渡到电子技术产生的两种互相对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活动无情地加速,产生了与旧秩序相联系的扩张模式,同时又产生了新秩序的收缩力;两种力量互相冲突。(人口或知识的)爆炸逆转为内爆,因为电子技术产生了地球村;在这个地球村里,知识必须要整合一体,而不是分割为彼此隔绝的专门化地盘。

麦克卢汉举例说明过热媒介和过度延伸的文化,说明由此而产生的逆转。过度延伸的道路把城市转化为公路,又把公路转换为城市。19世纪的工业革命强调的是工作场所的分割程序,于是,商业世界和社会都有了新的重点,那就是统一的和整合性的组织形式(公司、垄断、俱乐部和社团)。至于20世纪,麦克卢汉认为,贝克特  《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的典型主题是电子时代开启的创造性潜力所具有的破坏性。麦克卢汉晚期提出媒介整合一体的定律;在这些定律里,媒介逆转是核心的主题。

9
麦克卢汉的分析聚焦在一切社会文化领域里的媒介影响,不过他的出发点总是个人,因为他把媒介界定为人体的技术延伸。因此,在表述自己的探索和结论时,他常常借用感知比率(即我们对几种感知的相对关系所依靠的程度),还借用修正这一比率产所产生的结果。这就涉及心理的一维。比如,字母表的发明强化了交流过程的视觉,于是,视觉比听见优先,语言和交流带来的影响就重塑了社会的空间观念。

麦克卢汉强调感知比率及其修正所造成的影响:在非洲,广播这种热媒介的引进扭曲了口语文化的感知平衡,必然产生迷失方向的效应,并重新点燃部落间的战争;牙医让病人带上耳机,耳机用噪声轰击病人以阻塞牙钻引起的疼痛;在好莱坞,无声电影配音以后就减少并最终消除了模仿动作的作用,于是,表演里的触觉和动感就消除殆尽了。

这些例子涉及五种感官的关系,我们可以按照自我感觉中感官分割的程度来给它们排序。视觉排第一,因为眼睛是高度特化的器官。听觉排第二,其余的排序依次是触觉、嗅觉和味觉,它们的特化程度逐一递减。眼睛的视觉强大,接收刺激的距离很远;相比而言,舌头只能分辨甜酸苦咸,必须与提供刺激的食物直接接触。

10
一旦西方文化连同它的拼音文字文化移植到无文字的口语文化时,就会撕裂其部落组织,产生媒介杂交的典型例子,实现其强大的转化效应(见第五章)。与此同时,电力转化了西方文化,使其视觉的、特化的和分割的取向脱位,并偏向口语模式和部落模式。麦克卢汉思考这些变化的终极结果——原子弹的核裂变和氢弹的核聚变,他一直借用剧变能量的类比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文化的杂交是麦克卢汉最关注的问题,不过,他还提供了其他的例子,比如电光;电光重构现存的社会文化组织模式,它解放社会文化组织,使之不必依赖日光。

麦克卢汉强调指出,作为人体延伸的媒介改变人体的感知比率,而且媒介结合时,媒介之间的新比率也随之产生。广播的来临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于是,有声电影表现形象的方式也随之改变。随后到来的电视又使广播发生巨大的变化。

媒介结合时,其形式和用途都发生变化。此时,受到影响的人的活动也在规模、速度和强度上随之变化。同理,围绕媒介及其使用者的环境也随之变化。气垫船是船舶和飞机的杂交。如此,它不仅消除了起平衡作用的机翼和龙骨,而且,机场和码头连接的环境也没有必要了。写这本书时,麦克卢汉并不知道肌肤电反射技术、终端网点控制器和苹果公司的掌上电脑等技术。他甚至不能想象指纹鼠标(biomouse)为何物。但他指出了理解这一切新技术的道路:不是理解新技术本身,而是理解新技术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旧技术的关系,尤其理解新技术与我们的关系——与我们的身体、感官和心理平衡的关系。1964年出版《理解媒介》时,他感到不安的是,人类正戴着19世纪的感知镣铐,跌跌撞撞地走向21世纪。倘若他地下有知,他今天同样会感到不安。他会继续挑战读者,在每一页的字里行间,他都会鼓励读者摆脱旧感知的镣铐。
特伦斯•戈登
2003年于哈利法克斯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