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starter、AngelList 与募资革命
2013-01-31 11:58

Kickstarter、AngelList 与募资革命

Kickstarter 日前公布了他们的“The Best of 2012”年度总结,其中这张图大概会让很多人震惊。创立短短三年,Kickstarter 已经成长为一个 3.2 亿美金的募资管道,一年有 220 万人参与赞助,让将近 2 万个计划得以成功进行。

相较之下,北美的创投产业一年投资约 400 个种子期案件,总金额落在 9-18 亿美金的范围。而专门帮种子期公司找天使的 AngelList,目前一年约帮助 1,000 个种子期的公司募资,总金额是 1.4 亿美元左右。

对比到台湾,我们的创投产业一年投资种子时期公司约新台币 3.2 亿,类似 AngelList 的服务尚未出现,而类似 Kickstarter 的有成立不到一年的 FlyingV ,目前协助的募资金额大约在数千万台币之谱。

单纯从“募资”的角度来看,Kickstarter 与 AngelList 这类型的服务其实是一种“去化中间人”的概念。传统的创投模式,管理的基金来源多为企业、金融业与各式的退休基金、校务基金,是一个非常多层次的资金通道 — 个人先把钱拿去投资企业的股权、买保险、存放退休基金或赞助校务发展,再由企业、保险、基金经理人代替个人决定要把钱放在哪一种投资工具,其中一部分放在创投基金的,再由创投经理人决定要投资哪些新创企业,新创企业得到了资金,再生产商品去贩售给个人。

传统上这样多层次的专业管理有许多好处:

决策成本:个人有自己的工作与兴趣,往往不想花过多的时间在投资决策上,所以合理的解决方桉是外包给专业经理人处理。

资讯的取得与分析:好的投资决策需要充足的资讯与知识作为基石,但个人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花在资讯採集与研究上,在这方面专业的资金经理人有规模经济的优势。

分散风险:投资一定有风险,如果要降低“非系统风险”,也就是避免踩到地雷,必须把资金分配在一个投资组合之上。在这方面,机构往往也比个人有规模经济。

进入门槛:尤其在创投,仅有不到 10% 的桉件会产生 90% 的投资报酬。因此,好的投资机会往往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当募资方有选择的权力,则往往专业、有长期声誉的投资机构比较容易进入。

交易成本:创业投资桉件往往有签约、文件往返处理、申请注册、会计、律师等固定成本,所以能够一次投资较大金额的机构投资人,也有规模经济的优势。

后续追踪管理:投资之后,个人往往也没有太多时间追踪管理这些资产。相对之下,专业投资机构除了可以积极管理下档风险,往往也可以正面协助被投资公司的种种业务,增加投资的期望值。

但它也有一些坏处,例如:

规模不经济问题:机构投资由于较有规模,为了满足管理与交易成本,一定会有投资金额的门槛,相对也让小型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管理成本:每一层次的专业经理,势必要收取管理费用,这是资金的损耗,也降低个人最终的投资报酬期望值。

代理人问题:上述所有“好处”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专业经理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以最大化股东利益为依归,当然在现实的世界,一定无法 100% 达成。

也因此,在每笔募资金额小,风险因此容易分散,并且决策成本低,资讯取得与分析相对容易,无明显进入门槛,且交易成本低时,这样的桉件其实适合跳过传统的多层次创投路线,直接让小企业去面对个人去募资,因而解决规模不经济问题,并且省下层层的管理成本,避免掉代理人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看到 Kickstarter 的平均每桉的募资金额只有 1.8 万美金,而每个个人的贡献值更只有 143 美金,因为这些案件大多是以“预购”的方式成立,个人只是“贷款”给企业去生产产品,生产完成后个人则得到商品作为投资报酬,这个决策非常简单,风险在个人能承受的范围内,也不太需要后续的追踪与管理。

相对之下,在 AngelList 上,决策、交易成本稍高,并且需要一定程度的投资后追踪管理的种子案件,它的平均每案金额就拉高到了 14 万美元左右。而决策、交易成本更高,需要非常专业的投资后管理的创投种子案件,每案金额则更进一步拉高到 200-500 万美金。

从这个角度看去,Kickstarter 与 AngelList 带来的其实是募资的“下放”,填补了传统创投模式因为规模不经济所没办法触及的低金额募资市场,让 1 万到 100 万美金等级的募资计划,能够有更高的成行机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