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屌丝眼中的淘宝社交
2013-02-01 10:52

女屌丝眼中的淘宝社交

别空谈C2B,社会化导购之类的概念了,淘宝社交的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中!虎嗅推荐的这篇文章作者自称资深淘宝女屌丝,淘龄5年,双黄钻,她说,“我不愿意在熟人圈子里分享淘宝生活,但在陌生人圈子里,这事更靠谱“,基于此,她给出了淘宝社交的路径,原文如下。

男生先站一边儿,如果你是女生,首先来问你几个问题。1、你对周围的人(非闺蜜)和你穿一样的衣服这件事怎么看?2、你希望你买的衣服周围的人(非闺蜜)可以随意地知道价格吗?3、你买了东西以后,愿意在社交网站上分享吗(人人、微博……)? 问了一些身边的女生,都和我意见大致相同,本文就以我自己为例进行剖析。

1、撞衫这个事。我觉得很尴尬,除此之外,穿的一样难免会被比较,高中时我一闺蜜说,“和别人撞衫以后我还会继续穿这个衣服,因为对方不会再穿了”。这个闺蜜是全校无人不识的校花,但我等女屌丝永远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所以当穿的某件衣服被同事要去购买地址的时候,我会怯怯地加上一句“别买和我一个颜色的哈”。

2、价格这个事。淘宝买衣服对我等女屌丝来说,最重要的诱惑力在于物美价廉。虽然在别人谈起“你这件衣服很好看,在哪买的”时,我恨不得自己化身一片触摸屏,每件商品来源价格等等可以直接展示,但是我不愿意我的购物信息像微博一样,被别人随随便便阅读、评价。

3、分享这个事。这个问题其实是基于前两个问题提出的。我基本不会主动向周围的人推荐已买的衣服,常光顾的店铺,但分享给不经常见面的朋友、同学、前同事就无所谓。我也不愿意让周围的人随意便可知道我买的每件东西的价格,这对我来说,有点隐私的味道。

除此之外,在社交网络分享购买的东西这件事情,一个是有炫耀之嫌,再一个由于淘宝客等等东西的存在,又总有点广告之疑。总之,除非是很特别的东西,否则我不会主动去分享。

 以上三点,总结起来,我不希望自己的社交生活和自己的淘宝生活有太大的交集。如果非要把淘宝和社交联系起来,在熟人的圈子里,我不是那么愿意。我想,不仅仅是我,这大概能代表90%女生的想法。

综上所述,难道网购这件事就只能默默地独自进行吗?那倒也未必。再说一个我网购时遇到的事情,它让我想到了“小马过河”的故事。当我在淘宝看商品评价时,有过大家都说特别特别好,但收到货非常失望的情况,当然是在排除虚假评论等等的情况下;同样,也遇到过有几个人评论“非常差劲!”,但货好的出乎我的意料;当然了,90%的商品底下是褒贬不一的评价。有时候我就不由得想,在电脑后面买这些商品的是什么人?

如果我能看到她们,比如,在一片物美价廉的赞扬声中,看见了一群19、20岁的、穿什么都好看的淳朴的学生mm;或者,在一片“这个价钱也就这个东西”、“太次了”的批判声中,看到的是一些平时出入高档商场,偶尔淘宝尝个鲜的富家女,那我对她们的评价语会基于她们身份做出一定的判断。简言之,“谁说的”比“说了什么”更重要。网购,不应该脱离社会属性。 

在天津上学的时候,我曾混迹于一个叫百丽吧的论坛,有点相当于北京的55。同城自发团购拼邮,同款的衣服一次性购买二十件,然后大家聚集于一个便利的地点,分赃之后一哄而散;或每人一个暗号,在规定的日期内大家分别拍,店小二心照不宣修改为团购价。久而久之,在论坛上会发现一些品味相投的人,对我来说,她发起团购的东西大概和我喜欢又在我支付范围内的差不多。这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社交,意见领袖的号召力是强大的,女生又是非常非常容易冲动购物的一个群体。

相比起熟悉的人,在网购方面,陌生人的社交更靠谱。 现在淘宝已经在评论中增加了标签功能,如“舒适”、“质量好”等等,很好地归纳了大家的评价,但仍然是站在商家的角度,描述着商品、服务的特性,并没有从购买者的角度进行分类,这与发展数百年来线下销售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设想一下目标客群,在他们聚集的位置开了一个店,然后根据这些人的需求爱好进了一批货,守株待兔等着他们来买,店员进行推荐,偶尔搞个促销,店大了可能整个会员卡……线上线下购物的差别仅仅在于减少中间环节、便宜吗?从真实的逛街到淘宝的每一次搜索,购物方式的不同是否还可以提供不同的销售模式?

线上的优势如社交、自发的团购能不能利用起来? 假如,淘宝可以根据购买记录甚至收货地址对购买人群贴上标签,并允许用户自行编辑、修改符合自己的标签,如“学生”、“小白领”、“白富美”、“小清新”、“韩系”、“女屌丝”、“北京”。在商品的评价处,可以看到是拥有哪些标签的人给出的评价。

淘宝上默认好评的人比例大概都在50%以上,这部分人存在的价值仅仅意味着销售数量+1,好评数+1,除了一个沉默的符号外,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而对用户实行标签后,默认好评本身本身也存在着价值,如,某件商品的数据显示,“购买本衣服的90%顾客是学生mm”,这句话的价值比91个好评高多了。

淘宝在推荐商品之外,也可以推荐相同标签、有相同爱好的淘友,组成陌生人的小团体,可以团购、分享商品和店铺,旺旺群聊,简单直接不罗嗦。比起买了长靴就接着又推荐长靴,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活人搜索、推荐更灵活靠谱;比起第三方的网站美丽说、蘑菇街、逛,淘宝自身的用户和数据,用起来似乎更接地气儿。

想想看,多少人的搜索已经从百度转向了新浪微博?互联网背后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人的价值和可挖掘的潜力远远大于已经存在的信息。美丽说、蘑菇街、逛,更像是精美的杂志,但对于网络社交来说,喜欢太泛泛,购买才是硬道理。 

讲完了,除此之外,还想顺带吐槽两下。

第一个,淘宝客户端的“附近的人”。这个功能除了恶趣味和窥探隐私之外,真的会带来有效的转化率吗?在我租住的小屋搜到的,都是楼上楼下大爷大妈的各种用品,对我没有一点帮助;而在公司,我真的不愿意别人随随便便就知道我买了什么,多少钱。可能你说这个不显示对方用户名的,但是,那衣服我就穿在身上,200米之内除了我还有谁?

第二个,凡客。好多我想买的衣服看了别人的晒单后就果断不想买了。对那些尽职尽责的孜孜不倦每件衣服都传照片的业余模特们,,不能吐槽更多。

有时候我在想,既然愿意在网络晒购物全身照的,绝大多数都是那么一类人(不了解的自行凡客看去),那各大网络公司招募用研被试的时间又往往都是“周一到周五”,那愿意来参加调研的人会不会也有同样的特质,比如,自由职业者?学生?比其他人更希望得到注意?更愿意提出批评意见?他们的需求能代表普通大众么?

 Ps:本文不是黑淘宝,作为资深淘宝女屌丝(微博@一颗半夏夏),我们都希望淘宝更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