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的被动与出路
2015-02-20 13:21

点评的被动与出路

今年本命年的大众点评(大众点评于2003年4月成立,至今已经12年历史),绝对称得上是把慢公司文化做到极致的国内优秀企业之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有位后来暂居上的对手,让大众点评过去三四年过得很不舒服。


从模式来说,大众点评称得上是中国独特的创新模式,其打造的第三方消费点评方式,甚至领先于已经上市的著名消费点评网站Yelp大半年时间。从2006年开始,大众点评就与阿里巴巴系的口碑网进行血拼,但随着2011年阿里巴巴入股美团网后,大众点评依靠创新的点评+本地信息服务等内容赢得了完胜。2014年,在成功稳定团购市场份额后,大众点评又在外卖、预订、结婚和酒店等O2O垂直业务上寻求突破。与其他投资者一同花费8000万美金入股 “饿了么”,投入5000万元投资订餐应用“大嘴巴”,接连入资ERP厂商天财商龙和上海石川,加速商户层面的数据深挖。如今的大众点评已经不再是全世界最早的消费点评网站,标签换成了“Groupon+Yelp+OpenTable”。2014的大众点评,抛弃了慢公司基因,四处出击,真的很忙。


但是,忙碌的大众点评却不一定收获最佳战果。2014年底至2015年初,大众点评和美团网先后公布了2014全年数据,与美团网公布的销售额突破460亿元,较去年增长180%以上,净收入达到19亿元等不同的是,大众点评仅仅宣布其2014年单月团购交易额超过20亿,酒店旅游业务和电影业务比年初增长数倍,具体金额却遮遮掩掩。


如今已经历经12载历史的大众点评,在5岁的美团网(美团网于2010年3月4日成立)面前,压力巨大。

 

点评的被动


1:对手的咄咄逼人打乱了阵脚


翻看大众点评网的历次投资来看,从2006年到2010年,大众点评吸引的外部投资并不算多,单笔最高金额也才2500万美元。但自从美团、拉手等团购网站掀起百团大战之后,令大众点评陷入了对手的步调当中难于自拔。2011年接受四大投资机构1亿美元投资,随后又先后完成两笔巨额投资,直至最近爆出的8亿美元投资。再翻看美团网的历次投资与扩张历程,特别过去一年间在美团发力的外卖、电影票和酒店预定等三大业务上,大众点评似乎有些疲于奔命的架势。


大众点评历次投资情况.png

美团网历次融资情况.png


2、多方资本介入


大众点评融资8亿美元估值却只有40亿美元,反观美团今年年初宣布融资7亿美元,估值却高达70亿美金。从上面笔者列出的大众点评和美团网历次融资能够看出,大众点评受到更多资本的牵制,除了腾讯之外,现在尚不清楚A轮、B轮和E轮都参与的红杉资本还是否属于资本方,笔者猜测尚在其中,而后进入者如启明创投、淡马锡、和方源资本必然尚在其中,大众点评目前的投资方抛开腾讯之外,还有10家,而美团仅经历4轮融资,抛开阿里巴巴外,仅有4家。


每作一个重大经营决策或资本决策,张涛团队要向11个股东去交待、协调与沟通,牵扯到的精力与决策成本可想而知。


三、2015年大众点评的O2O如何突破


本命年的大众点评该如何突进?笔者作为一个纯外人,只能用旁观者的身份,来大胆妄言一下解决方法。


突破口1:避其锋芒,专注传统优势和新兴领域


大众点评既然已经被对手从慢节奏逼上了快车道,对手的气势和节奏必然胜过自己,那么避其锋芒,专注自己多年来积累下的点评和线下优势,并在新兴的婚嫁O2O领域寻求突破。


突破口2:继续独立发展,借助腾讯资源


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借助“干爹”腾讯背后隐性的支持,是上策。这不单是大众点评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更是腾讯应该想明白的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美团之于阿里巴巴,就相对于比较独立,也更能高效的前进。


作者王春龙,O2O自媒体人,微信号“wclg728”。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