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嗅】国仁:同为湖北佬,周鸿祎和雷军之间我会支持谁呢?
2015-06-12 18:19

【作·嗅】国仁:同为湖北佬,周鸿祎和雷军之间我会支持谁呢?

上期扒了超级会写(黑)评论尸,本周我们迎来了阳光、开朗的国仁老师。单看照片就觉得很开森呢~~不过【作·嗅】栏目到了第四期,居然连着专访了3个男生和一个“性别不明的神人”,什么时候才能有萌萌哒的妹纸出场!别问虎嗅君,虎嗅君也在默默等待。


第四期专访作者:国仁虎嗅二星认证作者,智能硬件的狂热者,离开智能硬件就会窒息的“新时代青年才俊”。


作者自我介绍:北京极智飞扬联合创始人,智东西总编辑,2014年离开搜狐创立极智飞扬,旗下有智能硬件行业媒体“智东西”,及另一个面对用户的试用导购平台“极果”。此前干了8年科技媒体,曾任搜狐IT记者、搜狐手机主编、手机中国网主编,也是2014中国十大自媒体“硬件再发明”创始人。


----------------------------------正式作·嗅分界线----------------------------------


嗅:总共在虎嗅发了26篇文章,据说有些文章不是本人写的?


作:又仔细看了下,截止到现在一共是28篇文章。2015年之前的全部是由我自己撰写,最近的文章有两三篇是由智东西编辑部策划后联合撰写的内容。所以整体上绝大部分是我在写,后面也会推荐更多团队协作的优秀内容到虎嗅,虎嗅在国内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内容和资讯平台。


嗅:当初为什么要放弃在搜狐的工作,自己跳出来创业?


作:原因其实很简单,内容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门户媒体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符合用户的内容消费行为,而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更重要的一点是,2013年初我就开始从手机领域转型专注报道智能硬件行业,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专注智能硬件报道的自媒体“硬件再发明”。


2013年那个时候转型是很痛苦的,不仅熟悉的手机领域和资源要放下,智能硬件行业的圈子都还没有形成,从最开始的众筹和创客开始,去深入这个领域,和创业者做朋友。那个时候认识的智能硬件创业者,现在都发展得很好,所以这个行业真的变化非常快。


另外,我和几个小伙伴也注意到,中产阶级对更多品类的新品和酷品的购买决策需求越来越大。所以除了智东西,我也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出来创办了全球酷玩试用导购平台“极果”,一个专注连接品质新品和中产用户的平台。一个针对行业的媒体和一个面向用户的平台,这其实是我们做的事情的两个核心。


嗅:发布会结束能迅速的出文章,如何能做到这么神速?会事先准备好资料吗?


作: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借这个机会聊两句。其实关键是两点:一是你的预期,二是一些方法论。预期就是你有没有打算做到在发布会结束之前,把新闻发出来?第二个是方法论,我们就做过相关的要求和训练。


总结方法其实很简单,你在现场的时候,一边速记要点,一边整理思路,最后需要的只是10分钟左右的素材规整。具体操作,当然也有一些技巧,但只要你想,其实不难。其实这种快新闻的报道,你发布会之后再憋半天出来的东西,和现场速产的内容,不会有太大差别,特别是网络媒体,唯快不破是肯定的,除非你要做很深入的其它调查补充。


嗅:简单的介绍下智东西这个平台?


作:“智东西”我们的定位是智能硬件第一行业媒体,重点在报道智能硬件创业者和产业链,希望成为连接智能硬件产业链生态的一个圈子中心。现在通过我们每天的行业早报、硬创先锋系列采访、热点行业头条的报道,基本行业朋友都认识我们了。围绕行业媒体这个角度,我们还计划了很多事情。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极果”的平台,我们可以把面向行业从业者的内容,跟面向消费者的试用、导购、测评区分开来。“极果”的定位并不是媒体,而是一个面向用户的试用导购平台,试用模式在极果已经成为厂商发布新品与优质目标用户连接起来的一种方式,并成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验经济模式。


同时,无论是“智东西”还是“极果”,我们的内容渠道更加分散和广泛,与传统内容生产方相比,已经完全去中心化了。主要在媒体平台和社交渠道传播,目前日覆盖用户已近百万。


嗅:对于业内的车马费有什么看法,贵司一般怎么处理?


作:对国内媒体来说,这是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试着拒绝厂商车马费,但也会有一些异样的眼光,会让对方以为,你会不会有别的想法或目的?最后我们的态度是不回避这个,费用的处理,除了正常交通支出,全部用作公司内部的团队建设。


嗅:每天随身的电子设备有哪些,选择它们的理由是?


作:主要这些:手机两部,iPhone 6 Plus用来通话和主要社交应用,一部Android手机用来流量救急或其它备用(换得比较勤,前一阵MOTO X Pro用了挺长时间,也用过一阵Vivo X5 Max,最近在用小米Note,作为曾经的Nexus系列拥趸,MOTO X Pro除了太厚重,是款很不错的Android手机),为适配一些智能硬件往往也需要两个平台的手机。


硬件2_meitu_2.jpg


缤特力蓝牙耳机一个,有时候通话会比较方便。Apple Watch 38mm深空灰运动版,感觉38mm佩戴比较合适,可能手臂不粗。Apple Watch现在最大的用处是闹钟、看时间、APP提醒推送和日程提醒;其它穿戴产品不定时更换使用,主要出于体验目的,能长时间佩戴的产品不多,主要粘性还不强。15英寸MacBook Pro是日常工作必须的装备,之前用了挺长一阵时间的Air,用了15寸的MBP,你会觉得背这些重量是值的,整个体验更好。


硬件1_meitu_1.jpg


除了这些,还会有一些小玩意,比如适配iPhone的超广角镜头,移动电源,耳塞等等。干媒体这行,基本背包就是一个移动办公室,相机现在已经没有专门带过了,录音笔也基本用手机代劳。


嗅:智能硬件的文章容易被认为是在写软文,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作:行业头条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一个文章出来肯定是奔着去解决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定是有理有据,有事实有分析。出现被认为偏软的东西,会有这种情况,比如只讲一个公司的情况,这时需要把你自己的视角放开,不站在这个厂商的角度,也不要陷入他的传播和品牌思维里。这也是很多新同事在撰文的时候,很难把握的一点。我一般给的建议是,先把你作为一个当局者进入,再把你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来撰写。


另一点是我们现在有一个硬创先锋栏目,从人物出发,报道智能硬件创业项目和团队,有时会出现偏软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会希望通过个人、项目和团队的视角去看整个行业。针对这个项目,再放到行业里去对比,会更还原其本质的价值。


嗅:如果一定要在周鸿祎和雷军之间选一个,选择支持谁,为什么?


作:这个问题很犀利啊,其实这两个人我的看法是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或者是让你讨厌和让你敬佩仰慕的方面都很明显。


而且我也是湖北人,这两位都算是我老乡,如果选一个支持,略倾向于雷布斯。一个原因是雷军确实是在通过硬件改变现在这个行业,虽然商业手法上是有很多争议和讨论的。比如一些类似路由器的小产品,我认为小米做的还是不错。智能手机在国内品牌里,应该算是优秀,但还不算卓越。小米跨界学苹果的一些做法我不是很认同,有点小聪明的感觉,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很奏效。


嗅:如何看待国产手机之间的压价和比拼?


作:我的一个大致判断是,手机市场发展到现在,中国企业肯定是已经整体胜出,除了iPhone,全球大部分市场逐渐将被中国厂商来把持。手机价格的比拼我认为是很正常的,而且你会发现,所谓的价格血拼,都只是在拼下限,399元的智能手机,就算你免费,也不一定每个人都会买。大部分人还是根据需要来买,所以2000~3000价位点的国产手机还是会卖的很好。


所以这种血拼价格我认为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抢占低端市场,铺货抢量;二是给品牌刷存在感和影响力,为卖高端产品背书。


嗅:目前最看好,觉得最有前景的智能硬件是什么?


作:在一开始,我们将智能硬件定位为运动穿戴、医疗、汽车、家居这几个方向。目前我最看好的是智能家居和运动穿戴产品。简单的说就是家庭场景和个人场景,这两个场景的刚需是最明显的。医疗方面只针对有需求的人,还不是大众需求。汽车实际上我们每天呆的时间有限,另有一点,汽车这个行业很难快速改变,而穿戴和智能家居两个品类往往可以用一些单品爆品来突破。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