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上的公关战
2015-09-10 21:51

简历上的公关战

本文头图经海洛创意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为一个半吊子球迷,我已经很习惯听到来自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各种噩耗。感慨什么“14亿中国人就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这种事儿已经不算什么新段子了。


然而在昨天的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以3:0的大比分,力克老牌劲旅马尔代夫。按我媳妇的话说,“真是扬我国威”……


“从14亿人里挑出11个会踢球的”,这个事儿虽然远没有说说这么简单,但确实体现了我大天朝人才体系某种怪异的现象。因为这句话不光可以应用在足球界,也可以应用在几乎所有行业。比如“14亿中国人就找不出几条像样的公关狗”,“14亿中国人就找不出几个靠谱的码农”一类的。


事情往往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实现起来自然也就更难。


前几天翻朋友圈,看到“快刀青衣”在朋友圈里吐槽,“一个某巨头二级产品的技术小leader,开的价码是月薪10万+15薪+期权……突然睡不着了。唉。穷人就要多努力。”


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身无所长只能靠耍嘴皮子、写稿和做PPT混饭吃的市场营销运营公关狗,在面对一个挖掘机驾驶员时深深的自卑。想想人家开价时的勇气,但凡我要能在甲方面前有这哥们一半的硬气,我也不至于混到今天这般田地。


当然,能这么硬气的开价的还是少数。


几天前,阿里巴巴宣布,今年的校招名额从3000人降低到400人。再往前看看,凤凰网也放出风声,说是要裁掉百十来号“人浮于事”的员工。目光放得再远点,IBM、高通、联想、HTC、微软、西门子、渣打、汇丰,等等等等,都在干着瘦身减员的“战略调整”,一派“放下包袱奔向新世界”的果敢和坚定。


那么这些被“调整”的人就真的那么不靠谱么?


想起大概是几个月之前,雅虎中国关闭北京研发中心,引起了中国互联网圈的巨大震动。一时间为了抢夺这群高技术人才,无数创业公司使尽浑身解数,一些招聘公司甚至直接在雅虎公司楼下现场做起了生意。几天时间,雅虎这么多年攒的这点积蓄被一抢而空,让我等公关狗颇为感慨“同样是做人,为啥差距就这么大呢”……


按理说,一边是大公司根本停不下来的瘦身减肥,一边是创业公司跪求人才而不得,我大天朝的招聘行业应该是一片欣欣向荣了吧。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曾经名动一时的“中华英才网”被58包养,从此过上了吃软饭的生活。智联和前程无忧被一票新生的垂直招聘网站围剿,日子过的也并不怎么舒服。


而这些新生的垂直招聘网站,绝大多数也都还处在烧钱的阶段。尽管蚕食了老牌在线招聘网站的一部分市场,但是离盈利和健康发展貌似差的还都很远。部分网站甚至祭出了德高、白马和分众等大杀器,让人不禁感慨这些创业公司真是钱烧的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招聘这个事儿,按公关的角度来理解,说到底就是个相互沟通的过程——招聘者想给求职者画大饼,求职者想对招聘者卖高价。而作为招聘网站呢,就是简单的给这种交流需求提供一个平台,从中收点中介费。这种卖简历的商业模式,这么多年下来,无论是传统的招聘会还是新生的垂直招聘网站,都基本没什么变化。


然而这种相互沟通的模式往往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为简历这个东西往往是靠不住的……


作为一个前某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HR经理,老婆大人曾经绘声绘色的向我描述过她当年参加招聘会的八卦。据她讲,参加社会或是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其实就是看脸。但凡长相过得去的,就在简历上打个勾,具体简历里写了啥根本不知道。


这个故事让我对中国酒店行业的前途感到非常担忧,同时也让我感到了这个看脸的社会满满的恶意……


按我媳妇的话讲,国内的酒店行业,基本有手有脚的就能做,简历什么的反正写来写去就是“我能吃苦”,或是“我会努力”一类的套话,看不看根本没什么区别。五星酒店因为要逼格,所以尽量都找些长得漂亮的或是外国的撑个场面。所以简历上的照片比不过见面看一眼,简历上的英语八级比不上面对面一聊。因此简历做得再漂亮,也逃不过被扔进垃圾桶的悲惨命运。


当然,酒店行业自然是不能代表所有行业的。但是从酒店行业对于招聘的态度,却能看出通过简历来传达信息的传统招聘形式是存在着很大问题的。


如果我们再回头看一看创业公司的招聘环境就会发现,这种以简历为交流前提的招聘模式,正是创业企业招聘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看简历,各种牛逼,一面试,根本聊不到一起去。这种事儿对于有着健全HR部门的大公司来讲可能不算什么,可一旦到了凡事都要创始人自己动手的小企业,先不说花多少钱,单单巨额的时间成本就让这些创业企业承受不了了。即便是在大公司,也会经常出现过了HR面试这一关的人,到了业务层面试同样不过关的情况。这一方面是因为HR不懂业务,无法分辨简历中的内容是否属实,另一方面,求职者对于简历的美化自然也会让招聘者产生错觉。


那么新兴的垂直招聘网站真的解决了这种问题么?


貌似也并没有。


这是一场装逼与反装逼的斗争。招聘者想要透过简历上各种华丽的词语看透求职者真正的实力,而求职者也想揭穿招聘者所画的各种大饼,但求不被情怀忽悠,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在这场“简历上的公关战”中,绝大多数求职者都是输家,因为他们除了简历之外,丝毫没有向外输出信息的手段。除了极少数业内知名的高管和大牛,绝大部分人只能通过“简历”这种原始的手段向对方表达“我很屌”的具体细节。


同样的,绝大多数的创业企业也都是输家,因为除了那些极少数名震天下的创业成功的公司,绝大多数刚刚起步毫无名气的创业公司也无法向对方证明“我将来会很屌”的具体细节。


如果我们观察目前市面上比较知名的互联网招聘网站,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尝试建立一个“公平装逼”的环境。让小企业不会被大企业抢了风头和人才,让求职者能更好的包装自己卖出品牌溢价。


然而即便拥有了“公平装逼”的环境,互联网招聘行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么?


当然是不能的……


因为大家要的不是装逼,而是老老实实的干活儿。所以创建这样的“公平装逼”环境从本质上并没有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招聘工作的难度。让更多的求职者被企业的“情怀”所迷惑,也让更多企业被“嘴炮党”忽悠。


因此,如果我们回归到公关的沟通本质上,尽管从表面上招聘网站提供的应该是招聘与求职者双方公平装逼的平台,但实际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更为底层的揭穿对方装逼的平台。所以,无论招聘网站提供给招聘方如何光鲜亮丽的企业模版,或是给求职者提供美化简历的建议和方法,从本质上来说都不是对方所真正想要的。


如果我们把招聘网站当作一个媒体来看,作为第三方客观公正的态度反而才正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把可以被美化的部分降到最低,让招聘者和求职者各凭本事来一场贴身肉搏才应该是招聘行业的未来吧。


所以说,我媳妇的做法还是很屌的,英明神武的老婆大人万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