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李晨陈赫的公司,华谊再斥10亿收购冯小刚公司股权,仍为了深度绑定
2015-11-24 15:46

买完李晨陈赫的公司,华谊再斥10亿收购冯小刚公司股权,仍为了深度绑定

虎嗅注:11月19日晚,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拟以10.5亿元收购冯小刚占股99%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东阳美拉”)70%的股权,此为一次性现金收购。


这不是华谊兄弟第一次收购自家“明星员工”的公司了,上个月,华谊兄弟以7.5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刚刚成立1天的公司东阳浩瀚70%的股权,东阳浩瀚背后是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6名“明星股东”。


这之后的一周,华谊兄弟控股子公司华谊创星(北京华谊兄弟创星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该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是在华谊兄弟服务了10年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胡明。华谊通过拆分子公司的方式,让胡明在新三板上市的子公司持股,从而成为了华谊“真正的主人”。


华谊兄弟的连续两次资本动作被解读为:为防止像前些年一样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华谊选择通过子公司的股权杠杆,将职业经理人或是明星股东进一步“绑定”。此次华谊收购冯小刚的公司也是出于相似的目的。


本文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标题为《人脉资源加剧收拢,华谊兄弟10.5亿收购冯小刚公司》,虎嗅转载。


11月21日晚,拿下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冯小刚,完成了华语名导的“一次转身”。另一边厢,冯小刚也于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大斩10亿元,成功将自己与合伙人一起创办的“东阳美拉”公司(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售给老东家华谊兄弟。


一时间,华谊兄弟是在做亏本生意的质疑四起。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以冯小刚本人号召力,虽然近几年作品寥寥,但转行做监制甚至当演员都关注度极高,其个人品牌价值不容小觑。


23日,一位华谊兄弟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投资冯小刚公司主要看的是未来盈利能力。“二十多年来冯小刚个人票房达到32亿元左右,而且是在中国整体票房仅有几千万元的时候慢慢积累到今天这一成绩,含金量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10月22日,华谊兄弟就曾斥资7.56亿元收购拥有李晨、Angelababy、冯绍峰、杜淳等明星的艺人公司“东阳浩瀚”(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加上如今“盘下”冯小刚的企业,华谊吸纳明星资源、打造明星IP目的日益明显。


华谊的“人脉”与“钱脉”


根据公告显示,华谊兄弟拟以10.5亿元向冯小刚和陆国强收购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收购将现金一次性付清。


东阳美拉主营业务是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制作,影视剧本创作、策划、交易等。目前已经储备和开发的项目包括电影《手机2》、电影《念念不忘》、电影《非诚勿扰3》、电影《丽人行》、电视剧《12封告白信》以及综艺节目等。冯小刚参股的这家公司于2015年9月2日成立,注册资本仅500万元,冯占99%股权,陆国强占1%。


与收购东阳浩瀚一样,华谊对冯氏公司提出了未来要求。


根据双方《股权转让协议》中注明,冯小刚等两名股东保证每年创造利润在1亿元以上,且逐年递增15%。这一类似对赌协议中要求,若未能完成要求,冯小刚等老股东同意于该年度的审计报告出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现金方式(或目标公司认可的其他方式)补足目标公司未完成的该年度业绩目标之差额部分。在此前买下成立仅1天的“东阳浩瀚”交易中,华谊兄弟也提出了业绩利润的明确要求。


谈及收购交易,华谊兄弟公司总裁王中磊表示,明星IP化最直观的就是明星吸引力可以在多个出口变现,还能在多个内外部平台上聚合丰富的资源打造出以明星为内核的IP产品矩阵。


若将华谊兄弟近期这两次投资连在一起看,其希望加强把控圈内“人资源”的意图异常明显。除了华谊兄弟自身提出的各种布局之外,有业内人士分析,频频收拢人脉也与华谊兄弟曾遭遇“华语第一监制”导演陈国富等人的离职之痛不无关系。2013年1月,陈国富的离职被外界称为华谊兄弟“失去一个金饭碗”。


“旗下明星资源离开对公司造成很大震动,股价也有下跌。如今华谊兄弟想对旗下明星做全员持股。”易观智库分析师黄国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华谊兄弟收购冯小刚公司可以达到刺激资本市场目的,让二级市场给予华谊更多关注,产生更多现金流保障公司运转。


业内文化产业人士胡宗京认为,华谊兄弟在陈国富离职事情上“吃过亏”,如果当时买下陈国富的公司,公司局面可能又会不同。华谊现在是利用明星资源实现粉丝经济套现,“项目不是最重要,人最重要”。王中军在华谊兄弟中的股份已稀释得差不多了,通过购买明星公司的方式可以间接掌握明星资源。


胡宗京直言:“一边在原来发家的原始公司股份稀释,一边管理层也在通过挂牌新三板的华谊创星进行套现,这样的模式很容易变现”。黄国锋也认为,由于创星未来可能不局限于新三板,其估值资产或将有登陆A板资格,这样的模式颇有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华谊创星前身是华谊兄弟新媒体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5月从华谊兄弟中拆分,通过股改实现员工内部持股,华谊兄弟持有该公司53.14%股份,剩余股份由华谊兄弟董秘胡明在内的40多位管理层持有。胡明担任华谊创星CEO,创星后于今年10月27日于新三板上市。


冯小刚对于华谊的意义非凡


熟悉本土电影行业的人都了解,冯小刚个人与华谊的关系匪浅。


2010年冯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相信华谊今后十年会成为像华纳兄弟一样有实力的公司。我会在这个公司退休,我会跟着王中军干到底。”而华谊对于冯小刚的依赖程度也不容小觑,根据华谊兄弟2009年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冯小刚的《集结号》和《非诚勿扰》两部影片约占彼时华谊兄弟电影业务收入的40% 和总营业收入的18%。


上述华谊内部人士直言,如今东阳美拉储备的各个项目“都是”冯氏系列喜剧“这样别人做不了的项目,其IP资产非常有分量。相比其他电影是有保障的,市场号召力会很强”。


除此之外,冯小刚对于华谊兄弟的另一价值就是培养新导演。据悉,冯小刚会为旗下新导演提供资源甚至担任监制,协助其创作电影项目。


作为华谊兄弟“人资源”中极为核心的一环,公司对于冯小刚的资源倾斜非常之重,可谓站在了内部所有艺人资源的塔尖位置。


华谊兄弟上市之初,冯小刚在一众明星股东中持有的股份最多,其288万股的股票占公司总股份2.29%。华谊兄弟上市一年后,冯小刚卖掉了手中所持原始股,套现2亿元。不仅如此,从华谊兄弟在海南建设冯小刚电影公社也可看出对冯的重视,等于间接肯定了冯的品牌价值。


不过,黄国锋指出:“由于目前并未详细披露冯小刚具体未来做什么,其个人品牌是否存在下降尚不得而知。而华谊能否尽可能把控艺人不发生伤害整体品牌的意外,这种种风险其实也是始终存在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