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让阿里小心点儿:中国将会诞生10个以上阿里巴巴
2016-01-16 19:25

有人让阿里小心点儿:中国将会诞生10个以上阿里巴巴

在困得要死的周六,我不情不愿地跑到了位于西三环的香格里拉酒店,来参加阿里研究院搞的一个“2016新经济智库大会”。我当时的预判是,这个会一定无聊到极点。但是,我却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听到了下午六点结束。尤其中午一场“智库之间的对话”圆桌猛料不断,参与讨论的各智库代表不断被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带到沟里”,引导出很多值得思考的观点。


嘉宾们大胆的言论亮点颇多


张新红(信息社会50人论坛):“分享(共享)经济将会深入,预计2020年前后,50%的经济活动都将与分享经济相关系。不光是丈母娘关心的房子、车子、票子可以分享,其他的包括知识、技能、设备、甚至生产能力都可以分享,你可以不必要拥有自己的工厂,可以随便生产全世界需要的东西,也可以享受到任何人给你提供的共享服务。”


张新红谈到:“分享经济还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我觉得在中国,分享经济平台型经济领域还可以打造10个以上阿里这样的巨无霸的企业。”紧接着方向明(论坛主持人之一)在阿里主办的大会上补了一刀:“阿里巴巴还是稍微小心一点,有十个竞争对手会出去。”


杨永恒(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目前社会所共同信守的价值体系重构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影响我们国家社会长期发展的问题。


高培勇(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从智库本身来讲,它对于智库产品的生产,必须处于直接触摸而不是处于猜测的状态,不能猜政府、企业、家庭需要什么样的需求,而是要直接进入到政府、企业和家庭内部。从需求者角度来讲,也必须要把对于智库产品的需求直接传递给他的供给者,两者之间要形成一种如齿轮状的咬合状态,从而形成一种一体化的新格局。”张新红立马被挑唆进行回应,他立马上道儿:“我对高院长一直比较仰慕的,但是我对他的观点不敢认同。”


杨永恒:“从政府效率来讲,我们的效率是比较高,政府布置的任务能够很快在全国实施下去,但是方向、效能方面还有待改进。另外还有一点也是最关键的,怎么样重塑我们社会的价值体系。大家知道我们国家长期发展经济,忽略了思想道德的塑造。现在社会上道德滑坡,包括底线缺失的现象也比较大,争议比较大的老年人倒地不敢扶了,这带来信念道德的缺失,包括价值观的分化,未来能不能有效的重塑社会共同所遵守、信守的价值体系,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因为价值体系文化建设解决的是人的思想,基础的方向。”


陈有钢(麦肯锡):“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信息技术一直照着摩尔定律往上走,技术走在了信息技术的前面。这就是存在的问题。包括中国要建立自己的国别优势,如果中国能够解决这个社会治理结构的问题,是很大挑战。我们国家现在社会治理结构很难说在全世界是领先的社会治理结构,所以怎么样在信息背景下让社会治理也少走一点S曲线(目前中国正处在S曲线的底部)。


高红冰在最后总结智库存在的合理性时说:“是不是智库一定只是服务于25个中央委员的?是不是(只是)服务于顶级的金字塔的?智库应该是提供给所有经济社会的决策者,所以在顶部、腰部甚至在塔基部分都有各个方面智库的存在。


以上几乎是几位嘉宾在这场论坛最有思考力量的核心观点,所以就不把全部的内容放上来了。


一个论坛该有的样子


剩下的时间我想谈一下与论坛内容无关的。这场论坛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论坛,在每天都有无数个发布会、峰会、大会在北京举行的当下更值得去思考。在我看来,科技领域绝大多数的发布会都是在浪费参与者的时间,跟价值无关。


而本场大会(包括这个论坛)之所以被我认为高质量,原因如下:


1.主持人的严格控场能力变态


该大会开始的几个演讲嘉宾尤其是国内的几个演讲嘉宾严重拖堂,导致上午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上述的论坛后延了1个小时。所以论坛一开始,主持人之一方向明开场白是这样的:“已经严重超时了,今天上午的演讲要评选谁精彩的话,有一个标准就是谁的话是言简意赅的。刚才(balalbala)……这个时间越拖越长。我看这个形式也不对,把这个台打开了,不用讲台了,好像是进步,但不是这样的。第一,大家在台上来回溜达,跟散步一样,讲得很轻松。第二,手舞足蹈,像跳广场舞一样,大家兴高采烈地过嘴瘾。接下来我们的对话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言简意赅,要达到三个层次: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灵动一通。”


所以接下来的讨论,方向明和高红冰俩主持人控场非常严格,高红冰抛弃了中国人特有的“不好意思”特质,时不时打断嘉宾。到最后正在高潮的时候,30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方向明踩急刹车:“讨论到此为止。现在正好30分钟,请我的搭档高红冰做结束语。”虽然对在场的其他人可能是一种思想学习上的损失,但却赢得了喝彩。


2. 主持人抛出话题、制造紧张气氛的能力出色


跟其它一些圆桌论坛不同,本场论坛的主持人就是主办方阿里研究院的院长,作为智库的高管之一,他跟其他几位智库的嘉宾对话时,时不时抛出尖锐的问题,并高效引导嘉宾之间互相观点碰撞、制造摩擦。


比如,当上述高培勇说完智库的实体化和一体化后,高红冰立马接茬儿:“这时候新红肯定有话说。”方向明也挑事儿“高(培勇)院长在讲的时候讲到实体化的问题,新红就觉得不同意这个观点。”类似这种场景穿插全场。


3.观点犀利,嘉宾敢言


参考最上面摘编的几位嘉宾的讲话,不再赘述。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在于,作为科技媒体从业者和科技从业者,我们一年被各种发布会所困扰,有的公司屁大点事儿也要搞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有的甚至已经被冠以“发布会公司”,比如某视、某米、某族……当然,开发布会自然没问题,关键是严重拖延时间,并且会议内容经常枯燥无味,经常是,发布会结束了,除了吐槽,几乎写不出东西来。我经常带着期待去参加,带着失望回来,心里问候主办方几句、朋友圈吐个槽,因为写不出文章来啊,我一去半天时间都没了,尤其对那些喜欢把发布会放在798的。


吐槽结束,今天的大会可以当做一个范例,当然也有瑕疵,但是相比听马云们、马化腾们讲话,我更愿意参加这样一种思想碰撞的会。就酱。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