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励下跪救了《百鸟朝凤》,但国产文艺片发行困局何解?
2016-05-19 06:09

方励下跪救了《百鸟朝凤》,但国产文艺片发行困局何解?

人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方励上周四晚这一跪,确实价值连城。《百鸟朝凤》从5月13日(周五)的1.1%排片、53万票房即陡升到了翌日(周六)的4.4%排片、953万票房,周日的排片更是达到了7.5%、1296万票房——72个小时之内,单日排片涨了近7倍,单日票房从两位数跳高到了三位数,累计票房已经超过2600万。


与票房逆袭的掌声相随的是,舆论对方励这一跪的争议,沸沸扬扬,笔者对其中的两点批评颇不以为然。


其一是认为方励失格。在笔者看来,方励这一跪反倒更凸显其大丈夫的高大人格。作为一部面对极其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文艺片,方励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以一己之悲怆避免了吴天明导演最后遗作的悲壮,院线、影院们72小时内积极回应这一跪的公开表态和实际行动亦堪称一次电影界百鸟朝凤般的集体致敬,成就了中国电影史的一段佳话。方励是真丈夫,为大师、为作品能屈能伸,有智慧、有担当亦有情怀,他在独立制片人这一角色上十余年的履历足以表明他并不是一个钻营票房的电影商人,而是一个有电影理想和情结的中国电影人,这一跪失的不过是面子,彰显的是大格局、大人格。


其二是认为此举对其他文艺片不公平。与同期的其他文艺片相比,《百鸟朝凤》生来就高出一头——第五代导演教父的遗作,第五代导演集体站台推荐,马丁·斯科塞斯、李安的推荐,以及吴天明导演的去世都让影片被赋予了远超其他文艺片的价值,这些“优势”本来就比其他文艺片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媒体注意力。再者,方励只是一个稍有名气的独立制片人,在面对冰冷的院线市场时,掉进冰窟窿的方励要做的首先是上岸求生存,然后才能想有没有能力拉其他文艺片上岸,因此苛责方励应该为所有文艺片发声、呼喊,争取利益的,反倒有道德绑架之嫌。


诚然,尽管《百鸟朝凤》转危为安,但对国产文艺片而言,经年累月的发行困局并没有因为产业的“繁荣”有明显改善。2006年的时候,中国电影银幕数为3040块,《三峡好人》同期面对《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几无排片空间,贾樟柯愤然怒斥大片霸权;2015年,中国电影银幕数超过3万块,《闯入者》开画首日排片不足1.5%,这一天被王小帅称为“拍电影以来最黑暗的一天”;2016年,《美人鱼》9天突破21亿,《百鸟朝凤》在方励跪下之前,上映7天不足400万……


之所以明明有了更多的银幕,有了更多走进影院的观众,但文艺片发行仍然步履维艰,是因为整个中国电影的影院发行体制是一个大众发行的市场安排,对于小众内容来说除了碰运气,在夹缝中找面包屑之外,很难说有什么方法论的策略去创造奇迹。


2002年院线制改革后,30多个省、市一级发行公司翻牌成为了院线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发展,院线数量不减反增,现在全国有40多条院线,大家每时每刻几乎竞争的是同样的片源,特别是如《美国队长3》《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这样的头部片源,不论是第一名的万达院线,还是市场尾部的院线,都能获得这些影片的发行权利。院线的发行仍然是在求取覆盖市场的最大公约数,显然《百鸟朝凤》《闯入者》都不是能够求取最大公约数的影片。


数字拷贝的边际成本极低也是促成了全国40多条院线几乎采用相同发行策略的关键。在胶片拷贝时代,由于胶片拷贝的印制(复制)成本较高,且运输极不便利,国产大片、进口分账片的全国发行会安排首轮放映地区和次轮放映地区,因此不同地区之间在同一时期能看到的影片就会不同。在次轮放映的区域内,一些国产小众电影也就有了一定的发行空间,其一是因为即便有已经“过气”的次轮放映的大片,因为盗版的“补充”,当地市场此时的需求已经被消耗了大部分,此时国产小众影片存在一定的新片优势,其二是国产小众电影面对的盗版威胁较低,有一定的长线放映的空间。原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李水合正是提着《暖春》(2005)的胶片拷贝一家影院一家影院地跑发行,最后创造了全国总票房收入突破2000万的奇迹,还在之后连续推出了《暖情》《暖秋》。


如今的影院发行市场,几乎很难再现国产文艺片的发行奇迹——每时每刻的全国每家影院都和北上广深的影院同处一个档期共享同样的大片片源,不论是《美国队长3》还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或是《美人鱼》《港囧》,淡季旺季都有大片、强片压阵,影院经理在KPI的压力下当然会最大可能为这些大众影片让路、开道,可想而知在日均上映一部新片的市场里,一些五、六个厅或是更少厅的影院里,小众电影绝无可能觅得哪怕是夹缝的市场机会。


比较好莱坞方面,尽管也已经全部是数字拷贝的发行介质,但发行市场的设计仍然保留了胶片时代的首轮、次轮安排,在同一片发行区域内,一些大片、强片的首轮放映时,非大型院线旗下的影院会被排他性的发行策略“拒之门外”,这样对中低成本制作的影片(文艺片多为低成本制作)也就觅得了一些可以操作的市场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尽管产量高、竞争激烈但仍能给很多文艺片——包括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文艺片有北美发行的可能性。


在5月14日万达院线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笔者采访了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期间提到了关于未来中国市场分线发行的可能以及《百鸟朝凤》的难题。曾茂军认为,在未来2~3年内,待到中国电影的银幕数再进一步提高后,具有排他性的分线发行就可能实现。届时,对于很多尾端的院线公司而言因为不具备全国发行能力以及所属影院在其覆盖区域又不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无缘大片、强片的首轮放映,竞争劣势就会凸显,经营策略就必须调整到对非大片、强片的发行上,此时对于国产文艺片而言可能会是一个机遇。这些尾端的院线公司,如果在发行上精心安排和“串联”,有可能同样可以形成具备全国覆盖能力的发行布局。实际上,届时,对一些国产文艺片而言,仍然可以效仿当年《暖春》的发行策略,由点及面的逐渐铺开,在内容题材近缘的地区做小规模开画,随着口碑发酵再渐次推至更多的院线。


回到当下,在院线市场仍然千篇一律地争夺头部资源的时候,国产文艺片发行的困境仍然会持续。不知道这次院线和影院在后知后觉地支持《百鸟朝凤》放映后尝到的甜头,是否会令他们先知先觉地开始准备未来面对强势院线排他性发行后的后手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