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4500万用户的乐动力,想靠直播和私教来变现,你觉得靠谱么?
2016-07-14 08:30

拿着4500万用户的乐动力,想靠直播和私教来变现,你觉得靠谱么?

运动健身工具类app一度风靡,在不离身的手机里装个软件,来做每日行走步数记录、跑步轨迹记录——比如做计步器起家的乐动力、最初做跑步工具的悦跑圈、咕咚、视频带练工具Keep——这看起来比单独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率更高一些。


虎嗅近日采访了乐动力创始人兼CEO刘超,2012年底成立、2013年4月迎来产品上线的乐动力算是比较早一波做工具切入运动健身领域的app,截至目前,其用户数量突破4500万人,根据比达咨询的数据,乐动力的日活跃用户在300万。


从工具切入,但问题是无法变现


比起其他约教练、定场地、找健身房的运动健身类app,从工具类切入的产品使用频率更高,更容易产生用户粘性带来流量。如果在工具上叠加一些社区社交属性,比如做图片社区、圈子、排行榜等,让用户在工具之外多一些玩法,也可以辅助提高活跃度。


但工具间竞争比较白热化,功能同质化并且互相渗透,不会局限于单纯的计步器或者跑步记录仪。

拿乐动力来说,打开app后首屏就是计步器,除了步数计算还能划算成卡路里,记录每天去了什么地方。刘超介绍他们最近一年多开始跳出走路这件事,做了很多和跑步、健身相关的功能,所以你可以在第二个tab看到训练计划功能,一句话说就是短视频带练。另外还有关于跑步,轨迹记录、分享、水印相机这些常规的功能都有。


(乐动力产品图:计步、视频练习、跑步)


不过,发展到2016年,已经积累了不少用户的健身工具们都遇到一个问题:提供工具给用户并不能让用户直接付费,无法实现商业变现,尽管流量数据上升,没有跑出商业模式着实令人头疼。


想用直播和线上私教实现盈利


刘超说,乐动力制定的目标商业模式是这样的:利用健身直播这样依赖内容的、线上减肥私教这样依赖人的服务来实现变现。


为什么是这两个逻辑?


首先,健身直播的商业价值在于用户付费观看和送礼打赏,乐动力之前做了小范围尝试,10块钱看一场直播,发现用户愿意看这样的内容。其次,我们直播的内容主要是瑜伽、Zumba、爵士舞、有氧舞蹈,基本就是把线下的团课搬到了线上,和私教这个东西一样,通过线上的方式利用起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而且私教课程离钱很近。


截至虎嗅记者采访时,这两个项目的运营情况大致如下:


直播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每场直播的观看人数在5000-10000人;线上减肥私教第一周体验价199元,此后按月续费,第一月800元、第二月600元、第三个月及以后都是400元,在学员数量上,刘超只介绍每周新增人数上千,总人数不能透露,教练人数100左右。


对于这两类变现方式,刘超坦言直播的模式还在实验中,并非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他对私教信心满满,他向虎嗅介绍这个方式已经得到了验证,用户的复购率在40%,从2016年2月上线到现在,每个月收入翻番,公司第一次有了收入。


或许是私教课程上线后带来初次的营收平衡甚至是盈利让刘超对这件事充满信心,但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面前,短时间的成绩似乎并不能有足够的说服力。


健身直播,场景OK么,互动性是不是差点儿?


直播内容属于PGC,乐动力从北京各大健身房物色教练,自己编排时长约1小时的内容,他们希望它能兼具健身和娱乐价值,比如让两个男教练在镜头千比拼俯卧撑和腹肌,会有一个主持人来帮助主播和观众互动。


虽然健身直播比视频讲解更有互动的感觉,但是比起线下操课还是少了临场性。


健身终归要回到线下,尽管面对这样的疑问,刘超回答我“如果健身都需要一个场景,那怎么解释乐动力、keep、火辣健身这些品牌的存在”,但他不得不承认所谓的直播主持人并没办法解答每一位观众的提问,更不能看到用户的动作是否标准,少了指导性。


但乐动力并非想以此来取代线下团课的形式,“这是对线下健身房的一个补充”。


线上私教,如果不是很专业……


私教服务主要针对减脂,客服会给交钱的用户分班,一个班20个人,教练提供个性化的锻炼、饮食方案给他们。这项服务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用户打卡和教练评分打卡上。


饮食拍照打卡比较容易,食物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肉类、蔬菜水果等种类,教练只需每天告诉用户改吃哪几种,并对他们发来的照片点评;但线上对学员动作进行指导,不管是看照片还是看学员自己录制的视频,都没有办法进行及时纠正。


乐动力所谓的私教都是兼职人员,比如学生、家庭主妇,他们会对这些人进行为期2-3个月的针对专业知识、服务流程、态度的培训指导。“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核心价值在于要培训和管理教练团队,我们培养了100个教练花了这么长时间(4个月),未来还要扩大规模”。


但显然指导性和专业程度的不足会在发展中形成障碍,而最关键的,是用户能否接受、有多少人能接受这样的形式。


也有人考虑这样变现方式


运动健身工具app对变线路正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垂直电商、运动品牌或者体育赛事合作这样的商业模式。


比如悦跑圈CEO梁峰在今年7月的联想之星WILL大会上提到,他们要把本来准备在明年开始做的两个项目今年提前做,因为可以马上变现——门票、衍生品;Keep考虑的方式是电商,例如它正在卖一些运动装备、瑜伽垫、衣服等。


但这些模式都是在探索中,万变不离其宗,但虎嗅作者判官的判断里,健身类App要赚钱,就聚集一批健身达人做榜样,赚大多数人不健身的钱:


一个工具属性的健身App,除了卖一些服装和健身道具外,怎样赚到大多数叶公好龙型的用户的钱呢?请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项押金功能,用户必须预存一定费用才能开启课程,如果没有按时完成课程,则押金不退还。以这种方式,App要么赚到了用户健身效果的好评,要么赚到了钱,名利双收,好不快活。


如果你是创业公司想求报道,(请猛戳这里)只要你们对产业正在产生影响、或未来可能有颠覆效应,就都是我们的关注对象——无论大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