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书生下海
2016-08-02 19:36

李翔:书生下海

李记得马云说过一句话

「心越善,刀越快」

 

文 | 左蘅  编辑 | 小肥人   图片提供 | 李翔商业内参   采访 | 左蘅 小肥人 邱清月 张楠

 

张楠说他爱人待产,家里正在装修,把这两个借口抛给了《博望志》的同事们,言下之意是,不然他一定也会花199元订阅《李翔商业内参》——6月初的那一天,李翔的个人品牌终于从媒体业内大范围溢出,一度成为「内容付费」的公共标签。

 

创业前,李翔最后一份职位是《财经天下》主编。原本杂志社计划执行新项目,但「内部很多东西你就理不顺,那就出来自己做。」李记得自己说过一句「挺狠」的话,「要死也要死在自己手里。」

 

一开始,他反对将自己的名字冠在产品名称上,甚至当合作方罗辑思维建议其找马云语音推荐时,他也是反对的。

 

现在提到「冠名」,李笑着说还好,总得付出点什么。提到后者,他说罗振宇讲了个「送花篮」的例子,大意是「翔总你应该这么想…开了一个饭馆,朋友们送花篮给你,你看就我一个胖子给你送好一点呢,还是多一些人给你送好一点?而且让他们送个花篮也不过分嘛!」

 

后来李直接联系马云,大意是「马总,我现在做一个新的内容产品叫《李翔商业内参》……想请你来背书,能不能录一段语音发给我,在罗辑思维的平台上放?」

 

「你就直接说的‘背书’?」

 

「直接说的。」

 

三次见面,李翔都穿着简单的T恤、休闲长裤和球鞋。我们坐在罗辑思维的一间小会议室聊天。《博望志》的两位同事在见过李翔后,一个说他更像个作家,另一个说「他是好人」。

 

财经作家吴晓波记述了与李翔的第一次见面。当时李在《经济观察报》工作不久,责任编辑方军带着他一起去见吴,开玩笑地介绍,「这是小了几岁的许知远。」

 

1982年出生的李翔比许知远小六岁,二人曾是同事,亦是老友。记者在7月傍晚的单向空间见到了许,在其看来,李翔最突出的始终是写作能力。

 

「你觉得他(李翔)懂商业吗?」

 

「他没那么懂商业吧?嗯,他不是那么懂,他也就是稍微…比懂的人会写吧,比写的人懂。」说完,许忍不住笑起来。

 

后来记者又问了李翔相同的问题,他笑着说,「我肯定比他(许知远)了解。」

 

如今许知远天天看满清历史,喜欢在下午小酌几杯。报社的很多事情他都忘记了,但他记得还是实习生的李翔说,将来想做加缪那样的作家。

 

临近大学毕业,李翔把加缪头像放上了简历封面,另两位是沃尔特•李普曼和托克维尔。三人分别是记者和小说家、专栏作家、政治学者。

 

几年后李在自序中写道,「他们是我的英雄。」

  

*李翔与许知远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沟通频率,但事业上的相互理解,有时会「滞后」

 

超预测

 

与李翔第三次见面时,他说自己最近「超级忙」。可他周末刚读完三本书,有两本是之前没读完的,还特别推荐那本由美国作者撰写的《超预测》。他说自己内向,不善表达,在回答很多问题时,直接说出书中读来的故事或知识。让他具体说几个例子,他习惯把头扭向一边想一会儿,留给记者一个思考的后脑勺。

 

《李翔商业内参》的团队只有三人,杨蕾是其中一员,他们曾一同在《财经天下》共事。「李翔是写长文章著称的,如果他都愿意走这一步,我觉得我也不用再思索太多了。」她觉得这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并且不受制于公关。

 

李翔经常被团队其他二人唤作「成老师」,因为在三人的内部群里,李的昵称是「累成狗」。他每天八九点起床,看书、喝咖啡,然后十点半到办公室,「看各种东西」。下午两点团队开会,到四五点的时候文字版内容就基本确定下来。

 

杨告诉《博望志》,李翔的藏书有三四千册,还是扔了很多以后的数量。他每天都要看两三个小时的书,「办公室也看,在家也看,出差在车上也看。」

 

现在《李翔商业内参》的订阅数是6万多。显然,其核心竞争力是李翔的点评,杨说李的记忆力很好,开会时,三人贡献出各自整理的知识点,李可据此联想到很多事情,比如某个大佬的作风、性格或者决策,「他把这些东西都串起来。」

 

焦虑是常态。7月8日,李翔在朋友圈上传了一张暴漫机器猫发飙的图片,图说为「啊啊啊#已自动划入情绪不稳定高危人群,行人躲避」。

 

「跟罗辑思维一开会,就怕吵起来,他们每次都说,你别急,别急啊。我老是说话声音很大,语速很快,就觉得一大堆事要做。」让他焦虑的多是产品上一些细枝末节。

 

他还发现自己的讲话风格变得「很直接」。比如一个朋友跟他说有个创业公司想找自己做合伙人,又说根本不了解那个人和对方的公司。李不客气地说,「如果那个创始人想找你,想找一个合伙人级别的话,他一定是找一个跟他一起探索这条路的人。但是……你的定位就是别人提供一个特别现成的东西,然后你就融入里面,还指望着享受合伙人的待遇,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他还会在周末参加「混沌产品进化营」。在听了一场产品经理们的分享后,他说自己被吓到了,「聪明人太多」。

 

《李翔商业内参》上线不久,盗版就出现了。「我对盗版的感觉就是挺好玩,没觉得特别严重。包括我在阿里的朋友还说,你这事能成啊,这么快就有盗版了…盗版本身是一个效率比较低的方式,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是帮助人提高效率的话,很多人会接受这个。」

 

换言之,不接受付费而忍受低效者,则不是目标用户。

 

他也不着急考虑来年的订阅量。「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内容本身的迭代…《超预测》里面也提到,什么样的人会成为超级预测的人?不断地调整,永远的Beta版。」

  

流动的盛宴

 

大约在2000年,新闻系学生李翔在图书馆一堆泛黄的书籍中发现了大卫·哈伯斯塔姆的那本《掌权者》,这本书展现了20世纪美国新闻业黄金期的诸多美妙乃至巅峰,对当时的李而言,那是梦幻般的新闻帝国,那种梦幻感,其至今都没有彻底摆脱。

 

2003年,李翔在《经济观察报》开始了半年的实习生涯,在财经部做市场与金融报道,跑上市公司新闻。李习惯打开「大智慧」看公告,如果感兴趣的公司发生了监管层变更、重组等事项,他就给董秘打电话。「这个成就感不强,你很难深入了解一家公司。」大部分时候,回应都不及时,并且很多回应是「一切以公告为准。」

 

李买来《财经》杂志的那本《黑幕与陷阱》,「讲他们做银广厦、蓝田、顾雏军,那个倒是能学到很多东西。(但)坦白讲对大部分金融报道不感兴趣。」

 

「我实习的时候打篮球,其实它是一个比较好的社交方式,」李笑了笑,通过打篮球,他认识了《经济观察报》评论部主任何军。

 

临近毕业,他给何军发短信,说自己正在找工作,询问是否可以去其负责的《观察家》版面。

 

李翔回忆第一次经过何军办公室门口,看见门上贴着一张手写的纸条,「努力写出下一个真实的句子。」这让他感动。他看过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但之后才知道那句话是当时的主笔许知远抄写下来的。

 

2004年5月,李加入《经济观察报》,「真正的教育正是从此开始」。「我不是要年纪轻轻就非得评论,评论部不是只做评论,也做报道,主要是偏向学者、思想领袖的,(也包括)文化圈、学术(界)。」

 

当年,因为「宏大叙事」以及类似英文中「华丽的长复句」笔法,很多人都说李跟许很像。在李翔于2009年出版的那本《共和国记忆60年》中,仍可瞥见类似风格。今天看来,甚至发型都像。记者半开玩笑地问有没有模仿?李笑着摇摇头,「这是天生的,自然卷。」

 

那时候报社内部流传着一句话,大意是「三天不读书赶不上许知远」。记者把这话重复了一遍,许抬头飘来一句,「他们读三天也赶不上啊!」

 

李记得许「看很多书,带动了一批人,不然吃饭的时候都没得聊。那段时间我们共事的很多人都这样,阅读量非常非常大。」

 

很多人从许知远洋洋洒洒的评论中读出了《纽约时报》的味道。其实不止他,此时《经济观察报》的一帮同事秉持着实验精神,都在向外学习。比如编辑于威受美国著名电视记者比尔•莫耶斯的系列访问「美国心灵」启发,想到开辟名为《中国心灵》的栏目,于是李翔采访了袁伟时、谢泳、许纪霖、崔卫平、展江…栏目后来改为《个人历史》——《纽约客》上的同名专栏,这期间,李又采访了童话大王郑渊洁等人。

 

「在人群中找出那些最聪明的人,然后同他们交谈」。

 

23岁的李翔,每个月已经可以赚一万多块钱了。

 

猎奇之旅

 

在《经济观察报》期间,李翔有过一次短暂出走。

 

2005年夏天,许知远离职。而早在几个月前的一次会议中,他就被「气氛中的官腔、不诚恳所激怒了」。他在博客中记述了「实验精神」的丧失和「官僚主义」的兴起,也不惮点名道姓地批评。

 

「没有意识到周围的变化,也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在一本书的序言中,李翔提到这一次离开,只说「是争吵,是愤而起身,是不容商量地拂袖而去。」后来,他们都被《生活》雇用了。

 

《生活》杂志的创刊号主题是「中国工厂」,李翔去了温州、长春、东莞以及深圳,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制造业的冲击,却没有深入发掘其中的故事。几年后,他看到前《华尔街日报》记者张彤禾的那本《工厂女孩》,才知道「这就是被我错过的题材。」

 

后来,于威任《东方企业家》主编,李随后成为这本杂志的高级记者。仍然做了很多「观念制造者」的访问,比如经济学家张五常,但从那时起,李翔开始真正理解商业。

 

回望在《经济观察报》的第一段日子,李觉得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热爱中,同时对商业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而当重新回到这家报社时,正是他「对商业的热情日益高涨的时期」。他「怀着巨大的期望列出了一份商人的访问名单,希望自己能够用一到两年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彻底满足自己对商业和商人的好奇心。」

 

2009年,27岁的李翔出版了《商业领袖访谈录》,是其前些年访问商界人士的结集,包括马云、宗庆后、郭台铭、王石、史玉柱、李开复、俞敏洪…在那些文章中,吴晓波看到了这个比他还腼腆的年轻人已然具备跟知名者对话的从容与镇定。他喜欢文章中的对话,「宛如看人当街对弈」。

 

2011年,李翔任《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常务副主编,许是这家杂志的主笔,后任执行主编。就在那时,许知远意识到李翔的成长。

 

许捏着手中装着冰块的玻璃杯,想了想说,「我们的很多判断开始出现不太一样的地方。可能我跟他们不太一样,因为本来我对商业世界没那么大兴趣嘛,我当然希望(彭博)商业周刊更有知识分子趣味了。」李翔则认为商业杂志的核心应该对准商业世界以及身处其中的人。

 

再后来李翔在《第一财经周刊》呆了半年,是唯一的特稿记者。为了采访宋卫平,他试图通过宋身边的人联系,但没什么用。然后晚上直接给宋发了条短信,对方马上就回复了。  

 

在此之前李翔没有跑过房地产行业,但「互联网时代有什么东西搞不懂呢?……我做一个采访之前,基本把所有写他的东西都会看一遍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一个独特的东西在里面。」

 

「不懂的就不用写了。」他笑着说,「(采访过程中)还是要坦诚嘛,不知道就不知道。大部分人还是很好的。」

 

2012年,30岁的李翔任《时尚先生》中文版执行主编。回望当年,李的感受是「好玩儿」,尽管当时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反对他去。「许知远一直认为我堕落了,」李笑着说,「他是特别特别反对的…按照他的话说,是我的虚荣心蒙蔽了判断力。」

 

如今往事重提,许倒觉得在时尚杂志的经历是可以尝试的,因为「没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去呀。那时候有段时间,只有时尚杂志可以收容一些可以比较深入写作和思考的人呐…是中国媒体的悲哀。」

 

在李之前,《时尚先生》执行主编空缺过一段时间,其实《GQ》中文版创刊的时候也找过他,他当时的反应是,「哪只眼睛看我觉得合适啊?」后来他见了时尚传媒集团的刘江、瘦马和苏芒。

 

他记得刘江和瘦马不断地抛出各种问题,比如你觉得,你能给这个杂志带来什么东西?哪些地方需要改变?「当时我的回答应该是能不能把所谓生活方式之外的东西带到这本杂志里面?类似商业的东西、报道,能不能加入到里边,让它变得更有影响力嘛。」

 

他也是这么做的。看看2013年《时尚先生》的几个封面就知道了,4月刊封面人物为吴敬琏、柳传志和马云,标题是《商业的意义:市场的群星闪耀时》;8月刊封面则是秦晖和陈丹青,名曰《观念特辑》;10月是杂志八十周年纪念刊,随机封面分别是来自8个国家的12位当代大师,包括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安藤忠雄、伍迪·艾伦、保罗·奥斯特、史景迁、迈克尔·翁达杰等。

 

在杂志工作的经历显然训练了李翔的思维。「商业周刊做封面的一个特质,他们的设计总监和主编会揪住一个点把它放大,放大了冲击的效果。包括后来在《时尚先生》…美国那个主编也是这么说的…要做深度特写当然很好、很重要,但是前提在于杂志要卖给读者,怎么卖?当然拍明星了,谁受欢迎我就拍谁。」

 

在旁人看来,李的人缘一直不错。他笑着说关系不好的你没看到。离开《时尚先生》后,他听前同事夸自己厉害,因为对方觉得他当初很快「理顺了关系」,「换成了自己的人」,「非常有心机和手腕」。李翔说自己完全是无意的,出发点只是把事情做好,但「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工作中难免得罪人。遇到类似情况时,他会直接告诉对方。

 

李记得马云说过一句话,「心越善,刀越快。」

 

商业心灵

 

早些时候,有人问李翔跟罗振宇是什么关系,李回答「盲目信任的关系。」

 

两人2005年就认识了,但也只是认识。直到去年李帮罗策划了跨年演讲,二人才熟悉起来。

 

李说跟罗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后者开出的条件无法拒绝,罗预付了一笔钱,算是预售保底,「一个天使投资的规模,几百万吧。」李说,「第二个,经验和时间的投入…每天坐在这跟你开会、磨产品…借办公室给我呀,提供法务财务的支持啊。至少当时,我认为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拒绝的。」

 

在《经济观察报》写完文章后,李翔会收到各种反馈。2009年,沙钢集团第一次入选世界500强,他采访了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稿子出来后,一些钢铁行业的人托话说看了文章,写得很好。「那时候还会有这种东西的,」他说。

 

事隔经年,他再次有类似感受。尽管打开率回落,但《李翔商业内参》后台的留言数让李惊讶。一天,他们推送了关于「工匠」的内容,后台收到一则消息,「说到工匠,两天前我参观了一家剧装厂。往远说,他们制作了(19)84年红楼梦的服装,往近说,制作了琅琊榜的服装。是不是很牛?是很牛,纯手工传统工艺,非遗传承人,都是60上下的匠人。但很遗憾,后继无人。因为他们处于价值链最低端,年收入不到3万,学徒至少5年才出来,没有年轻人愿意做。所以对于这样的老传统手艺,如何市场化运作(显然老人们做不来),让手艺能够赚到钱,变得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推崇产品至上,没有错,但绝不能认为有好产品就一定有好市场,这种思维也会害死匠人。」

 

他把消息分享到朋友圈,并说这是「很好的特稿题目」。很快,就有三家媒体记者打来电话。

 

在李翔的写作中,你可以发现很多西方记者和作家的影子,除了大卫·哈伯斯塔姆,还有盖·特立斯、荣·切尔诺、迈克尔·刘易斯、格拉德威尔以及出现在他朋友圈背景图上的E·B·怀特。

 

尽管从他们那里收获了常识、知识、文明以及技巧,但李翔说自己在某一时间段后,就对采访外国人不那么感兴趣了。「毕竟是中国人嘛…我觉得你很难去了解人家。」如果还做记者,他说最想采访的是马化腾和张小龙,以及著有《天朝的崩溃》一书的茅海建。

 

很多时候,反而在文章之外,你才发觉李翔是个80后。比如他刚看完美剧《硅谷》,他最喜欢的美剧是《行尸走肉》。

 

李翔爱猫,常「托猫言志」。比如拍一张猫咪站在玻璃窗前的背影,解说:俯视CBD的成功幻觉也无法消除深深的焦虑感啊;拍一张猫将整个身体耷拉在桌角的图片,配文:书看不完太焦虑……

 

今年,许知远主持了一档视频节目《十三邀》,罗振宇是首期嘉宾。李翔看完视频后,给许发了条微信:我发现你这么多年没什么变化。许回复:你的意思是没什么进步吗?「我说没有啊,我的意思是你的内心世界没有发生溃败,做到也挺难的。」许回复了一个「可爱」的表情。

 

许知远也觉得李翔没什么变化,他们都是「活在书本和抽象世界里的人」,依然喜欢约在路边摊撸串儿,谈书籍和理念,他也会听李翔说一些商业八卦。只是对李现在做的事情,许觉得「偏离了一些」。

 

李翔说,最近每次见面,许知远都建议他「去写一本(关于)阿里巴巴和马云的书。」

 

最近一次见面,他们聊到《李翔商业内参》。在许看来,这份工作会带给写作者压力和伤害,「他会觉得对他有很多的启发呀、感受啊,包括罗振宇所提倡的这种方式呀,跟读者的关系呀,但我是不太信任这种东西的,我觉得这种东西对一个作家来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甚至是不好的意义。」

 

「他清楚自己要付出什么。」记者说。

 

「有那么清楚吗?」许反问,「可能我对他本来的期望,(希望)他成为更丰富的一个(作家),商业只是一部分而已。这个东西我不知道将来是不是会发生……我可能有时候是希望他更飞翔一下吧。」

 

现在《李翔商业内参》已经开始音频制作和推送,未来还有「长文章」计划。当然,书也是要写的。对最后一点,李翔颇为肯定。

 

附:李翔近两月分享在朋友圈的部分书籍

 

7月30日 《饥饿的灵魂》

7月27日 《宪益舅舅的最后十年(2000~2009)》

7月26日  《驼庵传诗录·上》

7月21日  Lunch with the FT: 52 Classic Interviews

7月20日  《安尼尔的鬼魂》

7月18日 《约翰·列侬书信集》

7月13日  《货币野史》

7月11日  《烛烬》《解答之书》

7月8日  《创新者——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颠覆世界》

7月1日  《对话卡斯特》

6月28日  《匠人》 【美】理查德·桑内特

6月23日  《奠基者:独立战争那一代》

6月19日  《革命之夏:美国独立的起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