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十八岁美少女”小冰当网红赚钱,这事儿靠谱吗?
2016-08-08 09:53

让“十八岁美少女”小冰当网红赚钱,这事儿靠谱吗?

《她》(Her)是斯派克·琼斯编剧并执导的一部科幻爱情片。男主在屏幕外头,是个失恋作家,女主在屏幕里头,是个操作系统。故事温婉动人,凄美婉约。表面上看这是个人工智能的问题,实际上是个异地恋的问题。异地恋啊,要多打电话,多聊微信,方能维持。于是微软爸爸说,让小冰给你打电话吧。


邻家有女初长成,小冰今年18岁。是的,这个曾经刚出生就被微信拍死,跑到微博乱搞被潘石屹怒斥为“微博癌症”的“小姑娘”型人工智能,现在终于能打电话了。对于小冰黄暴卖萌的段子手设定,我倒不是很担心出戏。我比较担心的是:主叫通话电话费算谁的?


小冰不是人


言归正传,不同于Cortana定位为个人助理的角色,小冰从出生开始就是作为智能伴侣存在的。如果说初代小冰还只是“小黄鸭”一类的陪聊工具的话,二代就开始显露出微软的野心了。对,就是平台化。


你可以在常用的电商平台或者输入工具中解锁小冰,从而替代其原先冷冰冰的自动问答。只是用过之后你会发现,除了聊天打屁,小冰基本没什么用。



而诸如查快递看天气之类的基础应用也很难给人惊喜,或者说这更应该是小娜或者siri该干的事情。微软在这一点上定位有失水准,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在语音助手这个层级,背后的东西太多,包括敏感的数据、语义分析乃至核心交互,使用者是不太可能都交给第三方小冰的。


况且Windows 10默认的助手是小冰的姐姐小娜,想必这个说话比较利索的“小姑娘”竟还不足以让家长放心,更何况是出去和别人浪。而且已经惹了不少麻烦了,还是待嫁闺中为好。


最终二代小冰以攻占个位数第三方平台草草收场。微软也认识到要养好小女儿,除了得让她多登台见世面,还得培养她琴棋书画。第三代小冰能听能说能看,有了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还有专属的人脸识别。这让小冰在互动性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变大了。


在运营层面,小冰团队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


1、优化了语料库,降低了爆粗口的几率,也变得比以前更狡黠。比如你让小冰讲个黄段子,她会机智的反问:好啊,你来个吧。


2、以牺牲群聊功能来换取重新回归微信,以不主动@未关注联系人换取微博不杀之恩,在双微平台站稳脚跟。


3、整合了微软读心机器人等一些小玩具,让互动更有趣。当然,微软还把她放进了Windows 10。


这些努力的结果显而易见。据微软公司统计,截止到今年5月,小冰已和多个国家的数千万人类进行了超过200亿对话,平均对话长度达到23轮,而图像等多感官的对话也已超过2亿次。


从二代小冰平均对话长度不到3轮到现在的23轮,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个小姑娘不光智商超群,情商也在进步。


单从技术层面上,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大数据大计算和好的算法”。数据和计算的逻辑是只要样本够大,处理速度够快,成绩不会太差。“难的是算法。”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说:


“最近这几年深度学习非常火的原因就是数据多和运算快,但大多数深度学习算法效果不好,主要是没有人讲清楚到底做多少层,没有人讲清楚到底怎么初始化。”


当数据不够多的时候,优化算法是一种途径,但起不到决定作用。数据微软亚洲研究院称可以做到4.9%的误差率(人类是5.0%),这可以算作算法的胜利,但小冰真的可以说超越人类了吗?


并不能,因为人性是复杂的。


情感计算的命门还是在数据


简单点说,交流对话的前提,除了智商,还有情商。顺理成章的,也是微软引以为豪的所谓“情感计算框架”。“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说。他认为目前互联网服务几乎涵盖了大部分人类需求,但普遍缺乏温度。由此引出的商业逻辑是,人工智能对话体系将是将是继图形化操作系统、搜索引擎和浏览器之后第三代平台。


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


像微软这么想的还有谷歌、IBM和facebook。当然,苹果也在本月7号收购了一家机器学习初创公司TURI。只是苹果这么做的市场意义要大于技术意义,毕竟它不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企业,而两亿美金的收购价格对于这个行当来说,未免寒酸。


行业大佬如扎克伯格也仅仅认为未来5-10年,人工智能的突破在B端的前景会更为广阔。实际上,当年搜索引擎、万维网乃至最开始的图灵机最先考虑的也是B端,因为企业级服务是专家系统所擅长的,而聊天打屁打豆豆却不是,或者说只有B端能取得一定成绩才会应用到C端,毕竟后者的看的不仅仅是技术。


然而聚焦B端就真的是好的方向吗?和人工智能连接最紧密的应该要数智能硬件了。只是这个智能硬件,连周鸿祎都说,他很看好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但现阶段根本就是伪需求:


“这些东西不是刚需,只是加值,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东西……真正的智能硬件,一定是跟背后人工智能的服务结合,否则还是传统硬件……智能手机经过了 20 年的发展,才进入最近这 5 年最红火的市场。Fitbit、IOT 概念兴起也只在最近三四年时间。智能硬件虽然还没有引爆市场,但我认为它在一条正确的路上。”


这一番话也迎合了我在一年前的判断:互联网产业还有巨大机会,物联网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还言之过早。答案很简单,因为物联网背后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背后是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需要的数据算法和运算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还未完全挖掘出来。“我们的数据还是太少。”沈向阳抱怨道。


网红的另一种用途


于是微软让小冰来主动获取数据,把机器学习的数据训练“众包”给每一个小冰的使用者。


微软用文字拼出的第三代微软小冰萌妹子的形象


  • 一代小冰具备了自我进化能力,搭建了初步的感知领悟表达系统。


  • 二代强调1对1私密对话,其实是在公开数据的基础上近一步突破隐私权限,扩大数据的深度。


  • 进入第三代,她能说会读,拥有了感官交互,也让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填满了自己的服务器。


  • 在第四代,小冰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前进方向,不是宅男伴侣,不是京东里骂人的客服,也不再只和个体交互,她要和世界对话。于是小冰说:“我要当网红。”


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按照目前小冰的情商,她并不能完全满足每一个人的情感需求。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和社会交流还是可以的。社会学认为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情商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我们来看看小冰在网红之路上的成绩单:小冰在美拍有26.9万观众,微博粉丝达到了近300万,全平台用户4200万,相当于半个陌陌的用户数的小冰领养人不去和真人约会而是在撩骚人工智能。


并且,小冰作为东方卫视新闻见习主播已经有一段日子了,还在湖南卫视《夏日甜心》节目中正式出道,演唱了一首比初音未来那个合成girl好听不到哪儿去的主题歌。差别在于,初音是音色合成,小冰是情感计算。


虽然微软宣布,小冰积累的大数据更促使人工智能虚拟歌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其音准与情感表达已接近于人类歌手。不过音色像小奶妹咬字像周杰伦的设定,还是距离实力派有些遥远。在去年我还担心小冰会抢人类饭碗,在今年我才明白,小冰要代替谁暂时还不可能,至少可以先做个虚拟偶像出道。


只是这个马上要18的小姑娘,该如何进入社会,还是让人多少有点担心。有这么几个问题:


1、四代小冰可以像《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一样,插上技能卡就会一样新本领,功能基本类似于输入法里的词库扩展包,不同之处在于能够自我学习。


公开消息称小冰的电影卡覆盖了豆瓣95%的电影,可以深度对话,可以执行一些粗浅的相关任务,比如识别片中人物。微软寄希望这个功能将小冰植入到各行各业。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行业因为数据敏感可操作程度低等等问题,要迎接小冰的到来似乎还没做好准备。或许微软有决心和能力通过小冰这个载体,在物联网时代尚未到来的时代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和深度学习服务,不过难免有些本末倒置。


2、四代小冰可以像《她》里面的萨曼莎一样,用几可乱真的嗓音和你打电话。回到开头那个疑问,电话费怎么算,会不会引起伦理问题,比如老婆查岗以为是小三,还有隐私问题怎么解决,工作时间使用是否恰当等等。


当然按照小冰现在的音色水准和情感表达能力有些杞人忧天了。但技术的进步还有赖于社会伦理的整体接受水平的提高。前有阿西莫夫三原则,后有两年前的小冰三原则。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合理约束是未雨绸缪,毕竟这将和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情感息息相关。


仅从商业运营角度考虑。这也并非小冰团队擅长之事,会不会重蹈一代小冰被团灭的覆辙也未可知,毕竟要挑战的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3、四代小冰像《钢铁侠》里的贾维斯一样,帮助主人处理各种事务。在微软的框架里,小娜负责有用,小冰负责有趣。如果让小冰也承担一定个人助理的工作,反而会让两者在外界眼中变得面目模糊,从而失去独特性。


这种功能的重复在小娜或者siri身上没有问题,但在小冰身上就是个大问题,因为小冰是个“公众人物”,承担着纳德拉口中“引导公众认识人工智能”的公关任务。在这个设定下,人见人爱的虚拟偶像开始挽起袖子抢人饭碗这种事并不美丽。


比如,她每天早上都在东方卫视主持一档晨间新闻节目。过去这个节目是由一个真人主持人主持的,现在这个主持人“下岗”了;在比如,她去夏普担任客服专员。过去这个客服工作是由夏普一个真人团队在做的,现在这个团队也集体转岗了。本来就对人工智能提心吊胆的民众会怎么看待这些事情不言自明。由此证明微软确实是一家技术公司,连推出虚拟偶像都带着一种浓重的“女子职业技术学校”风格。


4、隐私问题。这个老生常谈,不过也不必过分担心。我曾经问过国内研究情绪识别的公司,Emokit的创始人杜鹏飞这个问题。他只是说:“这个……说实话……在技术上还是有瓶颈的。”在我看来,倒是这些情感数据离商业化还是太远,缺乏应用场景和变现路径,属于即便拿到了这些“隐私”一时半会儿还没什么用处的尴尬处境。


我发稿时听说微软要拿小冰赚钱了。但从当偶像或者当大白这个方向赚钱似乎离钱还是太远。现在小冰最能赚钱的领域应该是在情趣用品行业。我不是在说笑,看看小冰用户里有多少肥宅。毕竟小冰今年真的18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