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份猴子都能看懂的 AR 入门指南,敢来试试么
2016-08-17 08:40

这里有份猴子都能看懂的 AR 入门指南,敢来试试么

谁说「AR 必将取代 VR」?这篇文章就来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坏香橙 撰写


不过,和已经稳步走向商业化的 VR 相比,AR (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在目前依旧处于极为初期的发展阶段。


我知道微软的 HoloLens 确实看上去美味无比,我也知道《Pokemon GO》获得的成就早已远远超越了「游戏」的程度升华进入了文化现象级别的范畴;但平心而论,前者的民用版本发售计划依旧遥遥无期,后者与其说是证明了 AR 的潜力,还不如说是再次印证了《口袋妖怪》这个商标品牌的商业价值更合适——倘若 AR 的内涵仅仅是通过手机小屏幕窥探虚拟数字化图像与现实实景画面叠加的肤浅技术,那么增强现实的前途真可谓不提也罢。



总而言之,如果说 VR 概念的解析主旨是通过标准示例来对照修葺现实行业步入的发展歧途与误区的话,那么对于 AR 来说,分析的主体无疑会变成「通过解析典型范例来提纯概念的基本定义」——概念的完成度造就了这种差异,我相信头脑机敏如你一定可以理解个中原因。


AR 篇:比我们想象的更现实


幸运的是,和 VR 篇的情形如出一辙,藤子·F·不二雄老师在贡献出了《书房大雪崩》这个解析 VR 的绝佳范例之后,同样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这位杰出的日本漫画大师创作出了另一部准确定义 AR 技术核心本质的作品——相信这个答案不少朋友也猜到了:没错,那就是《温泉旅行》。



和那些套路化色彩较为明显的章节不同,从故事结构和主题来看,《温泉旅行》很容易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观感:除去题头图不论,整部故事的第一张画面如下:



乍看之下是平淡无奇的海边小憩。然而,随着野比大雄的一句发言(事实上也是整个篇章的第一句台词),画面切换,故事的核心在漫画的第一页就向我们暴露无遗地展现出来:



——犹如戏剧舞台或魔术表演的场景切换。这一切到底缘何而起?别着急,让我们稍事后退两格:



没错,这就是本篇故事的核心道具:「室内旅行机」。


类似《温泉旅行》这种「先展示道具,后解决矛盾」的叙事结构,在整部《哆啦 A 梦》当中都是不算多见的;如此一来虽然可以有效突出主题道具的功能特性,但由于作为情节转折点的「翻口袋」和「亮相特写」不复存在,因此读者往往只会记住道具产生的效果,对于道具本身的名称和造型反而会淡忘不少——至少对于我来说,尽管这个故事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的篇章之一,但具体到检索阶段确实颇费了一番心思才完成了定位,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好了,题外话暂告一段落,下面正式进入主线剧情:和大部分《哆啦 A 梦》的故事不一样,《温泉旅行》这一章的矛盾并不是由胖虎小夫这对活宝挑起来的,这次的苦主身份可有点不一样:



没错,是野比大雄的爸爸野比大助。


虽然除了吸烟这种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之外,野比大助堪称是日式漫画当中的模范爸爸,但和所有担负养家糊口重任但又并非中层管理阶级的小职员一样,微薄的薪水经常让他在负责操持家务的野比玉子(也就是大雄的妈妈,大助的老婆)面前抬不起头来;这次的状况也是如此:之前承诺好的温泉旅行又被大助搅黄了,虽然故事当中并未明说个中原因,但大多数朋友应该都能猜得到野比大助的实际理由。





如果是放在一般生活漫画里,那么接下来的情节无疑会是「男人真命苦」的标准展开;然而对于《哆啦 A 梦》来说,既然有了万能蓝猫这个强力外挂在场,那么问题迎刃而解自然也是理所当然:



没错,是时候让「室内旅行机」秀一波实力了。


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这款道具的功能:就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可以把它视作「室内滑雪机」的虚拟场景投影组件独立出来之后构成的道具——尽管不能像前者那样利用传送带营造「原地漫步幻境」的体验,但「室内旅行机」可以籍由复数设备构成阵列,进而产生大范围的动态幻象场景——虽然无法「原地漫步」,但完全可以「漫步其中」,这就是本章故事的核心主旨所在。



回到故事主题:既然野比玉子现在的需求是「全家去泡温泉」,那么很显然这种行为不是传送带和场景幻象可以满足的;「与真实世界展开接触」是实现这个要求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室内旅行机」正好可以大展身手——转眼之间,原本逼仄平淡的小房间就变成了宽敞豪华的大饭店——虽然仅仅是在视觉上而已。



很显然,作为一种典型的「换汤不换药」设备,利用「室内旅行机」强行拉伸房间的视觉面积很容易造成各种类似「室内大雪崩」的事故,例如这样:



这样:



或者这样:



要想安全行走,必须这样:



以及这样:



那么,如此大费周章,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这张图足以解释一切:



两个字:气氛。


没错,这也正是 AR 技术的真髓。


和「一切皆虚幻」的 VR 技术不同,对于 AR 来说,「现实」属于不可分割的内容环节之一,无论虚拟的影像多么引人入胜,最终我们感受到的依旧是本质未变的现实——即便你把 82 年的雪碧在视觉效果上换成 82 年的拉菲,实际喝进嘴里的依旧是一口早已泄气变馊的陈年糖水罢了。



归根结底,刨除设计教育办公之类 VR 设备完全也能做得到的建设性功能不提,单从广义层面上的技术特性来看,AR 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也只是一层笼罩在现实上的稀薄「气氛」罢了——想想诸位梦想中的 AR 视角《游戏王》对战吧,不管诸位在那层薄如蝉翼的幻象当中打得如何惊天动地,现实中的一切依旧不会被诸位的幻想所影响分毫;最可怕的是,即便你取得了再辉煌的胜利,在 AR 系统的架构下,终究你要回归现实面对苍白乏味的真实世界,正如《温泉旅行》最后一格中展示出的结局一样:



醒醒吧野比大助!你所选择的技术就是如此残酷,归根结底,你依旧只是个薪水不高还要养家糊口的白领小职员罢了!


——瞧,这就是 AR 技术给我们展现出的愿景,并没有那么浪漫,不是吗?


照例,让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吧:


1、如果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核心是「Virtual(虚拟)」,那么显而易见,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的核心无疑就是「Reality(现实)」;从最基本的定义开始,这两项技术的适用领域就存在着天差地别的分歧。


2、正如我们前文所见,VR 本质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技术,之所以刘慈欣会满怀忧虑地指出这项技术有可能会扼杀人类作为文明创造者的进取心与探索欲,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如果人类可以在虚拟的幻象中轻而易举,或者至少以轻松许多的代价获取成就感与满足感,那么遍布危机与未知的现实世界又怎么会对他们构成吸引力呢?


相对而言,AR 技术所呈现的基调明显要积极得多——无论是多么精彩的幻象,终究要依附在「现实」这个基础上;面对镜花水月般的虚影,绝大多数人苏醒之后的正常反应无疑是竭尽全力把它们化作现实——瞧,进取之心就这样出现了,看到没有?


3、VR 将成为 AR 的铺路石,引导我们走向增强现实的世界?彻头彻尾的扯淡,这两者的技术前景与商业卖点截然不同,并且相比于「终究只是黄粱一梦」的 AR,「不用很麻烦很累就可以生活在理想乡」的 VR 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诱惑力简直要高上太多——更不用提后者的技术点数需求要比前者更低。究竟应该如何抉择才能走向理想的未来?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恐怕要超过不少朋友的预期。


4、不过,虽然我们目前正处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迷幻剂只有一步之遥的临界点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远景未来注定只有沉沦一途——就像电视机和互联网并没有把我们变成彻头彻尾的信息寄生虫一样,在经历过初期的无序和混乱之后,随着技术与伦理的完善,VR 技术势必也会被我们驾驭控制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进取之道。


这种驯化的技术注定会彻底改变整个社会的基本形态,但这并不是全部——作为立场互补的前端技术,AR 势必会以补集的形态出现,填满最后一道没有信息化的原始鸿沟,这种愿景,或许才是 VR/AR 发展的未来之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坏香橙 撰写,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VR人】,欢迎微博搜索关注【VR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