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化的未来苹果
2013-06-18 15:34

互联网化的未来苹果

文/阑夕(《外滩画报》供稿)

2013年的WWDC(苹果电脑全球开发者大会)落下帷幕,无论是怪兽级的Mac Pro还是全新一代的MacBook Air,都比不上iOS 7给公众带来的惊讶与非议,苹果的CEO用了不少时间介绍公司在增长和份额等数字上的领先优势,数次通过对比打击一下Android的插曲也让现场“果粉”们脸上的微笑更为明显,但是最终,iOS 7就像一些刻薄的评论家所称的那样,“用生命山寨了Android。”

主流媒体对于iOS 7的观点有些两极分化,但是无论如何,对于曾经认为苹果在乔布斯离逝之后就丧失了创新能力的用户,iOS 7一定是一记有力的还击。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乔布斯在生前认为Android是对iOS“彻头彻尾的抄袭”,情绪激昂时甚至不惜“动用4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对Android发起核武器级的攻击”,短短数年过去,Google的Android不仅从市场份额上彻底压过了苹果,而且也从一个“抄袭者”变成了“被抄袭”的角色,iOS 7的新特性——如扁平化设计、多任务管理、控制中心、锁屏通知、Safari的切换网页形式等,都完美的衔接了Android的设计思路。

客观地说——尤其是在产品领域,对于趋势的跟随并不属于“抄袭”。比如现在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移动客户端产品上的“下拉刷新”手势,其实是Twitter的首创,只不过这种用户体验极为成功,从而被其他产品“拿来主义”,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效率。

从“摧毁死敌”到“向死敌学习”,苹果在控制用户体验的道路上完成了从产品思维到服务思维的转型。iOS 7并不是一个过时的手机操作系统,不需要对自己进行革命,在继承苹果的“时尚”、“流畅”、“优美”等产品优势的同时,iOS 7实际上是在大规模地优化服务。还是以多任务管理为例,iOS的历史版本并不支持多任务(除了少数苹果授权许可的应用程序之外)的原因在于希望向下兼容最低的硬件配置——在iPhone 3GS上运行大部分应用程序和iPhone 5的流畅度并无明显区别,这是产品思维的典型体现。而到了iOS 7,硬件的优劣不再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核心因素(当然,三星等手机厂商的崛起也让苹果逐渐丢失了硬件上的绝对优势),用户需要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加上Android的竞争,苹果“顺应民意”也在情理之中。

“服务思维”的进一步表现,是苹果正在极力加强自身的“互联网化”。

在2012年美国Techonomy(科技经济会议),媒体将苹果、Google、亚马逊、Facebook四家科技企业称为“神奇四侠”,他们被视作共同引领了世界科技行业的进化方向。但是,美国投资银行Jeffcries & Company的董事长Alec Ellison认为苹果是“神奇四侠”中最为脆弱的一角,因为苹果的用户黏性是最低的,如果苹果想保持领导地位,它就不得不持续推出又酷又新的产品,而亚马逊、Facebook或者Google就算不提供任何创新,用户依然有着使用惯性,对手很难与其匹敌。

这就是硬件公司面临的通用难题,IBM也曾在个人电脑业务上独领风骚,但是一旦真正遭遇竞争加剧的市场,长期以来保持的产品优势很容易就化为乌有。也是出于这种忧患意识(尤其是iPhone 5的相对遇冷),苹果也希望再次尝试朝自己体内注入互联网的基因。

2010年秋天,苹果曾推出过一项名为Ping的社交网络产品,Ping基于iTunes的音乐商品,提供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跟随、分享、互动。Ping在推出后48小时之内即突破了100万用户,但在昙花一现之后,再无任何更大的成就,两年之后,宣告关闭,蒂姆•库克也对媒体承认了Ping的失败:“我们为Ping努力过,但用户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不是我想投入过多精力的地方。”


吸取历史教训之后,苹果在卷土重来的“互联网化”运动中选择了从功能性的需求入手,直接将触手伸到平台前端,去和应用程序“抢生意”。于是,我们看到iOS 7中,苹果继续坚持开发一直饱受质疑的地图产品,预设官方版本的在线音乐服务iRadio,在照片储存中增加滤镜和AirDrop分享功能,以及对天气预报这种小玩意也做出了大幅度的优化和重构。这些本来是苹果作为平台方开放出来给第三方开发者以应用程序的形式满足用户需求的空间,如今,身为“裁判”的苹果也禁受不住“运动员”的诱惑,利用“内置”的权限亲自下水搏斗。

升级之后的Siri也更加强大,用“语音助手”来界定Siri或许过于保守。在iOS 7中,Siri整合了微软必应搜索引擎用来回应用户的提问,如果必应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Siri还会主动从维基百科中寻找信息。《钢铁侠》系列电影中兢兢业业地为托尼•史塔克服务的“贾维斯”,正是Siri的演变方向。

用当下流行的“大数据”来衡量苹果的“互联网化”,或许并不准确,除了抢夺用户的行为数据之外,苹果更希望iPhone系列产品能够充当用户的生活中心。智能手机能否充当唯一的终端——只通过操作手机,用户就能完成电脑上的工作、变更电视机的音量、给汽车下达泊车命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既不能被证伪又难以真正实现的命题,关键问题在于终端是否足够智能,可以说服用户信赖并交付一些错误代价较高的任务。在让机器为人服务的项目上,科技业界有着两条思考方向,一条方向是主张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涉及仿真应用、高量级计算、神经网络等,另一条方向则以《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的观点为代表,认为互联网及电子机器本身就正在变得“生物化”,人们在网络上发布文章、点击选择等就是在“上传”智慧,终端只需要在“下载”的过程中进行组织即可完成用户指派的任务。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前仍然停留在实验室中,科幻色彩浓重。著名的Google X实验室曾将16,000个计算机处理器组合起来创建了一个模拟的大脑,并让“它”读取了Youtube上的1000万段视频,最终“它”成功识别出了一种名叫“猫”的生物,不过也仅此而已,其功耗、体积、成本都还不适用于大众用户的智能终端。但是,另一条方向上的探索看起来更为务实,可行性也更高。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在一项研究中发现,通过一定的文本和语义分析方法对Twitter进行监测和评估,能够预测股票趋势和价格,如果在其数据分析的指引下完成2010年上半年的交易,那么投资者的收益能够得到平均15%的提高。这就是人类智慧在互联网端口的“上传”和“下载”,也是任何一家科技企业都无法忽视的巨大价值。

不仅是要抗衡三星、Google等同行业竞争对手,苹果也面临可穿戴设备带来的跨行业压力。如果戴在手臂上的一个橡胶环就能协助用户与朋友创建通话、分享即时感受、评估健康指数,那么为何还要频频掏出手机呢?Google的联合创始人戴着Google Glass,在TED大会面对台下手持智能手机拍照、更新消息的观众说:“你只是站在那里,摩擦一块没什么功能的玻璃”,而苹果在iOS 7上拿出的回应则是:iPhone并不是“一块没什么功能的玻璃”,它是你的生活组成部分。

回想一下,为什么在WWDC上,苹果要着重强调,用户在全新的Mac版地图中查询线路之后,可以将它一键发送到自己的iOS手机终端?真正变得聪明的不是Siri,也不是iPhone,是苹果用来组织信息的方式。有了互联网的引入作为计算公式,苹果有机会摆脱在硬件产品上的“装备竞赛”,掘金网络服务领域,同时加重用户在功能上的依赖。

App Store增加所在地区的下载排行、相册改为按照拍摄地点自动归类、多任务管理时自动根据应用使用频率来分配运算资源,都只是一种新的信息组织模式,而并非研发上攻克的重大难题。苹果一方面使得自己的官方功能在易用性上得到极大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希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构建一个“苹果网络”,借助“苹果网络”和广义互联网的交叉,苹果也就不需要在失去“先知”乔布斯的时代冒险去做“预判”式的创新,而是等到用户数据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去从中分析用户的需求,做出持续的改进,再反过来引领“潮流”。

这就是互联网的价值,它是一个众包的智慧池塘,只要鱼竿够硬、渔网够大,谁都能够满载而归。相比之下,物理设备的局限性反倒算不上是一个大问题,早有极客的概念设计显示,智能手机注定将于全息投影技术邂逅,以手机作为联网、计算和投影的终端,取代笨重的PC、电视机甚至电影院,实现多屏合一的理想。

苹果未来的核心产品,是iLife。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