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本周值得看-会员专享周报(2016年第49周,11月26日-12月2日)
限免 2016-12-02 18:40

本周值得看-会员专享周报(2016年第49周,11月26日-12月2日)






支付宝最近悄然上线“圈子”功能后出现很多大尺度照片,且芝麻信用分达到750才可以评价。上周末起该事件逐步发酵,争议很大,最终以蚂蚁金服高管道歉告终。不管怎样,芝麻信用算是火了一把。与移动支付、理财、网贷等模式相比,征信似乎没那么受关注。实际上征信是金融的一项基础设施,尤其是个人征信,已经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周周报对国内征信行业进行解读。


虎嗅观点


  1. 在需求端,社会对征信的需求不断扩大,且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普惠金融和共享经济将有很多征信需求释放出来。普惠金融的发展将是征信需求的重要来源,网贷、消费金融等针对普通用户群体和小微企业的业务蓬勃发展,在风控上会对征信服务有很高的需求;共享经济的推进,也需要征信机构提供服务来构建最基本的信任。


  2. 在供给端,用户行为线上化、数据化已成趋势,数据源越来越丰富,促使征信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以往征信机构往往只能获取银行、税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数据,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交购物等行为都在线上化、数据化,提供了更多维度的数据信息,用户画像更加全面。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则增强了对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使数据资源释放更大价值。


  3. 在市场竞争方面,新时期的征信机构核心竞争力在于大数据资源的获取能力与开发能力,尤其是对线上数据的资源与能力有很高要求。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征信机构有产品化、商业化能力。在行业发展早期,股东资源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公司可拥有的数据资源规模与技术能力。到中后期,资源整合能力与产品化商业化能力会愈加重要。


  4. 在发展路径上,当前征信行业还在初级阶段,大量企业涌入,拥有一定数据资源的企业都跃跃欲试,在自身数据的基础上争取多整合其他类型的数据,使自身的资源更加立体化。随着市场发展,一些数据资源与能力更突出的企业会慢慢形成竞争优势,而大量缺乏资源能力的中小型机构会逐渐受制于商业化不利等因素,市场上合纵与连横会越来越多。


  5. 当前行业发展的难点在于,数据孤岛的打破很有难度,拥有一定数据的机构大多会选择自己做征信业务来获取市场一杯羹;数据黑市泛滥,使数据资源不能被合法合理利用,大数据合法合规流动的机制亟待建立;虚假数据混杂于正常数据之中,使数据质量整体降低,也加大了数据利用难度,等等。市场的成熟完善需要较长时间。


行业速览


行业规模方面,招商证券研报显示,参照美国征信机构营收看,国内企业征信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而个人征信市场规模为675亿元;广证恒生预计,到2020年,征信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左右规模;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个人征信交易总量超过671亿,同期中国征信市场总交易量为20亿。按美国社会对个人征信的依赖程度来看,国内个人征信市场未来能够达到两千亿的量级。


目前国内征信市场中,公共征信机构和民营征信机构并存,政府主导型的公共征信机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民营征信机构的数量和规模都相对较小,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公共征信机构包括央行征信系统以及地方政府主导的征信机构,如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等。央行征信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征信机构,截至2015年末,个人征信系统收录8.8亿自然人数,其中3.8亿人有信贷记录,全年日均查询173万次;企业征信系统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2120万户,其中577万户有信贷记录,全年日均查询24万次。


工商注册信息库显示,目前市场上与“征信服务”相关的公司有2000家左右,其中完成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约130家左右,获得人民银行批准筹建的个人征信机构仅8家,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以及华道征信等。而很多大数据风控公司目前实际上也在做个人征信业务。


征信市场包括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征信机构往往从企业或个人一个方向切入,再向另一个方向拓展。例如芝麻信用主要做个人征信,之后通过了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并推出了小微企业信用洞察服务“灵芝”系统。而中诚信征信等传统征信机构则从企业征信逐步切入到个人征信。









文章标题: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云战争

作者:《财经》杂志谢丽容、梁辰


云计算是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均投入重金、重点寄望的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AWS已经构建起足够的竞争优势,而阿里云则是国内云计算领域的巨头。未来亚马逊AWS必要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而阿里云也肯定不会偏安于中国市场,二者必有一战,或者说战役已经打响。


本文全面复盘了亚马逊和阿里云崛起的过程,尤其对阿里云在国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对腾讯、华为等厂商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国内云计算市场下一步的竞争要素与竞争态势进行了研究。


以下摘录部分原文:


目前来看,全球IT领域的重量级公司如神州数码、SAP、埃森哲、世纪互联、亚信、Avaya、戴尔、金蝶及三大电信运营商,都选择了同时加入多个云生态,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


由大型云平台巨头主导的生态暂时满足了三方需求:平台主导者通过生态提供全面的云服务,获取大型企业和政府用户;传统IT公司延续能力,挽回颓势;更多开发者则能与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拥有和大公司一样的能力,去做他们想做的创新。


联通副总经理邵广禄11月初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一家公司都只是云生态中的一棵树。参与方各有定位和侧重点,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为了做大生态,平台主导者需要放低姿态来吸引各类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加入。华为轮值CEO郭平表示,在云平台蛋糕中,华为只拿1%,其他都是盟友的。逻辑很简单——只有共同将生态做大做强,平台主导者才有利可图。


但多个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均认为,不对等的合作关系无法长期深度捆绑服务和应用,虽然生态可以快速扩张,但很难做深做精。








香港保险


相信本周大家的朋友圈都被“罗尔募捐事件”刷屏,人们一方面在为自己的爱心被利用而痛心,另一方面也对于重疾险的必要性有了更多认识。再加上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香港保险在很多微信群里引发很多讨论。


今年以来,香港保险成为继奶粉之后,内地居民赴港抢购的又一对象。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香港保费总额为3273亿港元,其中出售给内地客户的新单保费为489亿元,远超2015年全年水平(31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单保费(1323亿港元)的37%。有媒体甚至称香港保险公司的门快被内地人挤爆了。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产品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价格与收益率方面,香港保险有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分红。从产品价格上来看,内地人身险预定利率普遍在3.5%-4%之间,而香港人身险的预定利率普遍在4%-5%之间,略高于内地人身险0.5%-1%,投资型保险回报率在4%-8%;从投资回报上来看,由于监管环境和资本管制差异,香港保险市场配置更加灵活有效,能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率。


在产品品质方面,香港保险卖点包括:保障高(比如人寿单没有不保事项)、保费低、保证回报较高、免缴遗产税、医疗保障全面、危疾保障项目多、行业监管严谨、投保严格,理赔规范化、离岸投资(资金合法自由进出香港)、全球联保(全球性保障)、保险产品完善等。尤其是其“避税”、“避债”、“避险”的资产转移功能受到内地消费者青睐。


在汇率上,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而港币汇率与美元汇率挂钩,这也增加了香港保险的吸引力。


当然,香港保险也有自己的弊端。若内地人赴港买了重疾险或其他健康险后,仍在内地就医,则只有就医于保险公司指定的签约医院才能获得赔偿。据了解,香港各保险公司的内地签约医院数量十分有限,具体到投保人身边的更少之又少。


另外,如果在境外购买,一旦保险公司破产,投保人很可能血本无归。不过,为解决投保人的后顾之忧,目前的香港保险法规也对此作出规范,即在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被合法破产后,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清盘,投保人可以通过登记债权获得一定补偿。


目前相关政策呈收紧趋势。10月28日,银联国际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中要求,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要严格落实外汇政策规定的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


  • 12月4日,意大利举行宪政公投,主要是将参议员数量从315名减少到100名、限制参议院解散政府的权力等。意大利总理伦齐表示,如果他的提议未能在公投中通过,自己将辞去总理一职。投行认为,意大利公投将是继英国脱欧公投之后,“欧洲政坛最大的风险点”


  • 12月5日,深港通将正式启动。


  • 12月5日,在被控一年多后,徐翔案将在青岛中院开庭。


  • 12月5日至8日,美图(01357.HK)公开招股,拟发行5.74亿股,每股招股价介乎8.5元至9.6元,12月15日上市。


如有更多问题,请咨询虎嗅会员小秘书(个人微信号:huxiuvip302)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妙投APP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