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打了互动百科,能震慑知识分享的群虎?
2017-03-16 10:30

315晚会打了互动百科,能震慑知识分享的群虎?

一、知识分享


韩国企业大大松了一口气。315晚会没有针对韩国公司,而是把矛头指向了本土企业。


本土企业的大老虎们也松了一口气。本次晚会,焦点是苍蝇,不是老虎。


苍蝇界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曝光的不是用童工黑煤矿化学食品等问题,而是“街头小广告”。


倒霉的是互动百科,一家号称知识分享的百科网站,罪名是把词条内容当广告销售,卖给了虚假小广告。


令人唏嘘。这网站是一位老朋友的心血,当年回国,雄心勃勃,立志要做中文版的维基百科,大家都很看好。


不料造化弄人,一家强有力的竞争者跟随而来,于是10年光阴都耗费在知识分享和商业化的辛苦腾挪之间。帅哥头发花白。


如今,315这一曝光,口碑碎了一地。


知识商业化这条路,太艰难,不好走。


二、谷歌返华


我想到了前几天看的一个贴。


上周,香港的南华早报发帖说,谷歌在退出中国七年之后,似乎找到了重返中国市场的途径。原帖是英文的,标题为Is Google another step closer to being unblocked in China?


原因是,上星期五两会期间,《南华早报》 就谷歌返华问题采访了中国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现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


双方聊完后,记者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学术文献搜索谷歌学术是北京优先考虑恢复的服务之一。


用柳斌杰主任的话说:“学术领域将首先被允许。中国关注的是学术进步,包括学术、科学和文化上的交流,而不是新闻或政治。”


谷歌学术入华,对国内的知识商品化市场的乱象可谓是当头一棒。


三、竞争不足


在国内知识商业化/知识付费领域,有点乱纷纷,许多人都在摸石头,但找不到河。


乱象一,知识批发商乱圈地。以CNKI为代表的文献集团,用数据库技术廉价的圈了大量“地皮”,然后狂收过路费,往死里的收,毫不留情 。把一个好端端的市场搞得一塌糊涂 。流露出国人对知识大众化缺少足够的敬畏,而凭借对金钱的渴望的本能给知识胡乱定价。


乱象二,知识快餐店后续乏力。比如逻辑思维、晓说以及梁宏达主持的大唐雷音寺等以知识分享为代表的自媒体及其所在平台,将专业知识做大众化输出,让人听起来很“舒服”(马云语),满足了小白中阶级疏于学习懒于动手的浅层需要。由于在知识专业深度上无法形成连续的输出,导致其价值犹如像评书相声脱口秀一样 。


乱象三,知识回收站内容无序。比如XX文库XX百科之类,乱七八糟的堆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文档”,犹如一座座飘着塑料袋的垃圾山头,供知识民工们攀爬打发时光,以满足他们沙里淘金的成就感,很难找到知识殿堂的秩序感。当然,百度也有学术搜索,但在实际广度和精度上,暂时无法跟谷歌学术媲美。


上述三类集团各自攻占了三个地盘,他们都靠天吃饭,从不担心天上没有馅饼。315晚会,也从不操心他们。


没有足够竞争,就会不好好发展。收费的只顾圈钱,多年来没有多大改善。免费只顾流量,垃圾上天。怎一个乱字了得。


四、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有所不同。


国内三个集团在知识分享中割据一方,各自称王,但仅限于中文知识。


而谷歌学术则包括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出版的学术期刊,而中文知识仅仅是沧海一粟。


通过谷歌学术,你可以:1、从一个位置方便地搜索各种资源;2、查找报告、摘要及引用内容;3、通过图书馆或在 Web 上查找完整的论文;4、了解任何科研领域的重要论文。


要知道,国内学术资源建设情况跟美国学术资源建设相比,那差距类似北大清华和哈佛斯坦福一样。


要说批发商,谷歌学术可谓世界级的批发商!


要说是山头,也是珠穆朗玛级的山头。


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狼,是鳗鱼,是百兽之王,是可以看见牛人出没的地方。


每个细分领域的牛人也就那么几个,看得见大牛,就能跟上世界学术的潮流啊。所以,具体要国内知识批发商还是国外批发商,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吧。


谷歌学术入华,对于知识稀缺的中国知识界而言,不啻于是知识分享的春天快要来了。


同时,由于谷歌学术会带来大量的免费学术资源,那么知识收费的乱象大概就要慢慢入冬了。


五、知识定价


在中国,知识定价一直是个问题,我对有定价的知识往往持怀疑态度。


一个原因是质量会变。你知道,土鸡土鸭土猪很好吃,一旦变成了商品,味道就会大幅下降。


当知识变成商品时,它改变的可能不仅仅是质量,在形态上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你为知识快餐店付费时,你所收获的并非是一本书里系统的知识,而可能是一小段音频或视频的信息,它们在你大脑里一闪而过,往往留不下什么痕迹。


另一个原因是,价格太高。对于知识批发商而言,由于做数据库是个苦逼活,所以国内外许多文献数据库都是要收费的,而且价值不菲。


在我有限的认知里,自进入IT时代以来,国内大量图书馆、学校创建自己的文献数据库,但许多数据库限于自身规模,又不得不花钱购买别人的数据库。重复建设,导致了社会投入成本剧增。


于是就有人评论,现在的文献和期刊,是一个发育不成熟的产业,其目的与其说是学术交流,还不如说是割据起来,收费。


为什么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数据库平台,大家往一家投稿,容纳所有的论文期刊呢?为什么巨头们不在这个领域想想办法呢?


过去,人们不懂得给知识定价。现在,则给知识胡乱定价。诚然,一些专有知识是有价格的。但,对于公共知识的价格,最好免费。


前几天,朋友圈里流传一个利好消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完全公益。对于知识界而言,真是一件大好事。真正的知识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免费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


六、知识壁垒


除了定价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不可忽视。


获取知识的壁垒,也是个问题。


在两会期间,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向全国政协提交的一份提案,提案指出,政府对科研、教育、新闻、信息等普通社会网站的审查影响国内科研人员获得获取最新、最全的资讯。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关这个提案的相关消息和报道却没有引起讨论。


我很认同罗主席的提案。大国要崛起,知识分享的格局不改变是不行的。


大国要变强国,应该让知识的壁垒削减到不能削减,绝不能让知识的壁垒筑得越来越高。


南华早报说,柳斌杰还透露了更多信息。比如,中国一直通过多种渠道与谷歌保持接触,中国四个重要部门领导去年曾与谷歌进行过深入沟通。他还说,相关谈判磋商还包括其他不涉及政治敏感信息的服务重新进入中国的问题。


尽管谷歌整体重返中国尚无时间表,但是我们可以期待谷歌学术作为排头兵率先入华,解决国内知识定价和壁垒的问题,那真可谓功在千秋了。


题图:互动百科创始人 潘海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