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日订单量过千万,代价是什么?摩拜能做到吗?
2017-03-21 18:35

ofo日订单量过千万,代价是什么?摩拜能做到吗?

共享单车仍然处在风口浪尖。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千万级别的日订单量已经成为试金石,达到这一标准,就能称自己为平台。此前能够达到标准的只有淘宝、滴滴和美团。而今天(3月21日),ofo宣布日订单量超过1000万单。

 

在资本的助推下,企业成长为“平台”的速度正在越来越快

 

淘宝从成立到2011年日订单量突破千万,用了8年时间;滴滴从成立,到2016年3月19日宣布快专车订单量达到千万级别,只用了三年半时间;昨天(3月20日),美团宣布也达到这一数值,从转型外卖至今只用了三年多一点

 

而ofo以2015年6月从“骑游”转型至校园共享为时间节点计算,突破日单量千万只用了1年9个月的时间

 

日订单千万,ofo如何达成?

 

ofo方面并未透露日订单千万的计算方式是什么,如果以缴费为标志进行计算,那么其中机械锁、免费+免押金组合功不可没。#如果是以输入车牌号码为标志,那一路报修ofo的你,有功了

 

ofo与摩拜的数据之争,从未有过确切的结论。


摩拜与ofo新增用户数

 

只在用户数一条上就难以判断。根据极光大数据提供的信息显示,摩拜的月活跃用户数(MAU)三倍于ofo,而另一方面,自2017年2月中旬以来,ofo的新增用户数远超摩拜。摩拜用户的日均增长比较平稳,集中在14-15万左右,而ofo则在32-40万不等。

 

但这一数据也只能参考,毕竟ofo仍然有大部分车辆未安装GPS和电子锁,完全属于线下状态,这代表存在大量订单未进入统计。

 

对于机械锁这个策略,朱啸虎曾经在接受创业邦杂志采访时称,ofo的机械锁存在漏洞,而之所以纵容这种现象,是因为它比“打广告有用多了”。不论大批量单车并未改装电子锁是出于成本抑或是宣传策略的考虑,不可否认,的确有众多用户因此而来。

 

而在3月16日宣布与芝麻信用合作,信用分数650分以上的用户免收押金之后,就有更多用户会选择ofo而不是摩拜,毕竟后者的押金额度为299元,而ofo只要99。在免收押金之后,摩拜用户迁移成本仅仅是多下载一个app。

 

于此同时,2月份以来,每个用户的手机都能收到ofo免费骑行的短信。这意味着摩拜被拖入了价格战。它必须跟进这场战争。而因为仍然需要缴纳押金,摩拜仍然处于劣势。

 

此刻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摩拜不和蚂蚁金服合作,直接免除押金。因为腾讯直接对摩拜进行了C轮投资,而前者在个人授信、评分上并没有市场化的产品。鉴于腾讯与阿里的竞争关系,即便蚂蚁金服与ofo的合作不具备排他性,能否与摩拜开展合作也仍是未知数。而即便摩拜接入芝麻信用系统,面临需要退还用户的押金金额也3倍于ofo。

 

同样是“订单千万”,其中差别不小

 

日订单量千万确实是标杆,但ofo与淘宝,甚至美团、滴滴尚不能相提并论。

 

既是ofo同时也是滴滴的投资人朱啸虎曾经说:投资标的要讲“3S标准”:第一,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Significant);第二,可扩张性(Scalable);第三,可防守(Sustainable)。

 

对于单车赛道来说,市场规模不大不小,但在扩张与防守性上存在不小的问题。

 

针对上海这个城市来说,共享单车的投放量已经突破45万,官方预测饱和量在50-60万之间,已经非常接近天花板。ofo更没有太多防守性可言,只要资方愿意持续跟进、投钱,在保证投放量的情况下,所有后发者都存在机会。

 

况且,ofo仍处在烧钱的阶段(官方话术是局部盈利)。而ofo与它的资方滴滴有十分近似的策略。值得一提的是,滴滴早就实现日订单量突破千万,并成为出行领域的最大平台,在把平台抽成比例调高到27%之后,依然没有摆脱“烧钱”的困境

 

而ofo的烧钱速度也不慢。朱啸虎曾说:目前只是免费骑行,并没有补贴,所以不存在烧钱,只是延长盈利时间。这实在只是文字游戏。可能是因为他没看到地铁口连着7、8辆被拔掉车座、涂掉车牌的小黄车吧。返修率、人力成本、物流都是钱,不代表没有补贴给用户,钱就没有花出去。

 

日订单达到千万级别确实证明,ofo的策略让更多用户接受了它,甚至把部分竞争对手的用户也吸引到了自己平台。但回归商业的本质,如何赚钱,才是最重要的。#顺便一说,朱啸虎已经否认ofo会切入本地服务。确实,骑个车就想让人去点菜、做指甲,那菜市场的扫码买菜也能成为流量入口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