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晨: 我们为什么走到这一步
2017-05-09 21:05

余晨: 我们为什么走到这一步

5月7日下午,书入法app在腾讯汇举办了第一次线下读书分享活动。到场的三位嘉宾朱学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洪华(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院长)、余晨(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分别作了精彩的读书分享。昨天,书入法君整理了朱学东老师的发言。今天,整理了余晨老师的发言,全文如下:


刚听完两位老师的分享,朱老师讲的比较重口味,但非常有情怀。洪老师说自己是功利主义,但我认为他给大家都是满满的干货,到我这儿都不知道该怎么讲啦。我希望我讲的东西是介于两位老师之间,既没有那么高,也没有那么低。可能会和大家实在的东西有一点关系,但是稍微看的飘一点、远一点。这几本书都和我自己有一点关系。

 

第一本书叫《创新者》,这本书英文版是14年出来的,当时我就看了。中文版去年在罗辑思维上有一个局部的发售,应该是在上个月刚刚面向公开市场发售。非常好的一本书,讲的是数字革命的历史。


因为我们知道,今天我们都生活在数字时代,我们用的所有的电脑、互联网,包括手机。每个人都受到这个宏大的数字革命深深的影响,不管你的工作还是生活,你对整个世界的一个体验,其实都被包裹在这个所谓的数字革命里。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传记作家Walter Isaacson。大家可能都读过他的《乔布斯传》,Walter Isaacson原来写过《富兰克林传》《爱因斯坦传》,他写传记非常有一手。


这本书前后花了15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宏大的巨著,因为他为写这本书做了很多的调研和采访,前后梳理了很多的资料,这本书中文版译出来大概前后有500多页,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可以说一部史诗般的巨著。专门记载了近200年的数字革命的历史。我们说200年前没有电子计算机,哪来的数字革命,这个一会儿会讲到。他从一个非常长的眼光来追溯数字革命的历史。

 

有意思的是,我们知道,他中间又写了部《乔布斯传》,其实2015年之间他一直在写这本书,但是中间乔布斯突然跳出来说,你先别写那本书了,我要死了,你先给我写传记,写完传记后你再写那本书,所以中间花了几年的时间出来写《乔布斯传》,然后再把这本书完整的写出来。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多少人是搞技术的,多少人是创业者,我认为不论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哪怕你只是对数字革命感兴趣,都可以读读这本书。因为他用一个非常宏大的眼光,记叙了整个数字革命的历史。

 

这本书里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我用三个角度来解读这本书:

 

第一个角度呢,讲的是一个全景式的历史。谈到蒸汽机,你就会想到瓦特,谈到电灯泡,你就会想到爱迪生。但我们讲到互联网,比如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www,最早的瑟夫写了TCPIP协议,但如果你仔细看历史的话,你会发现很难界定某一个人是互联网的发明者。


电灯泡可能有电灯泡之父,蒸汽机也有蒸汽机之父,但是互联网有一堆爹。所以所谓的互联网之父他不是个单数,而是个复数。因为互联网本身的起源就是一张网络,他不是来自于某一个发明者,也不是来自于某一个历史事件,而是来自于很多很多的因素。

 

所以这本书我觉得第一个角度非常好,它记叙了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从历史、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各个角度描述了为什么会有数字革命,为什么会有互联网,为什么会有电脑。其中分享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包括我们知道美国的1960年代,当然不光是美国了,全世界在上世纪60代都处于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我们知道在美国19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反战运动、毒品、摇滚乐、性解放、嬉皮士,整个反文化运动的这些思潮都是在1960年代风起云涌的。


互联网源起的这个背景也刚好是在1960年代,我们知道1969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另外一个就是互联网的起源。


所以当时的嬉皮士运动和今天的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如果不看这本书你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当时所有的这些运动它带来的这些理念,这种反权威、去中心化、强调个人解放的这样一些理念,其实跟互联网是一脉相承的。

 

它里面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比如有一部电影《飞越疯人院》,非常经典的一部电影,很多人看过。《飞越疯人院》这本书的作者Ken Kesey,原来是一个到处吸毒的人,吸大麻、LSD,然后从中获取灵感就开始写作。


Ken Kesey的另一个朋友叫Stewart Brand,很多人不记得这个名字,但大家都记得乔布斯经常引用的那句话叫“求知若渴,虚心若愚”。那句话就来自于1960年代创建的一本杂志叫《全球概览》,《全球概览》的第一期背后的一句话,就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全球概览》在历史上非常有影响,比如我们知道的中很多读者熟悉的凯文·凯利,其实也是当时《全球概览》的一个编辑。在当时Ken Kesey和Stewart Brand就走到了一起,然后又影响了另一个人叫 Engelbart 。

 

我上个月刚刚在美国参加了一个活动,在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就是纪念1968年的另一个人—— Engelbart。我们今天看到的习以为常的所有和计算机相关的东西,包括窗口、包括鼠标,包括很多现在的应用,都是来自于1968年  Engelbart当时做的一个演示。


所以从表面上你可能根本想不到,一个天天吸大麻、吸LSD的《飞越疯人院》的作者,如何与Stewart Brand有联系,又是如何影响了Engelbart,然后影响了我们今天所用的互联网和数字科技。所以我觉得作者这种宏大的视角,把互联网和电脑的起源里边的这种关于文化、历史、政治背景都讲清楚,这是这本书第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第二个角度呢,就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两条线:一条线讲的是终端的发展,一条线讲的是网络的发展。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什么叫数字革命,数字革命实际上就是分两条线索:一是电脑、终端、个体的结点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功能功能越来越强大。


从最早的和屋子一样大的主机电脑,到后来的1980年代的可以进入中产阶级家庭的个人电脑,到如今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二是网络越来越强大。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一般性的通信技术,到后来的互联网技术,到TCPIP协议,都是把越来越多的终端和结点连接在一起。所以,一方面是终端,一方面是网络,这两条线索从头到尾交织在这两本书的叙事之中。

 

为什么我觉得这样写很有吸引力呢?因为这两条线索,刚好反映了我们人性深处最根本的两个条件:第一,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所谓的智能动物,我们跟其他低等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有符号思维,我们有语言,我们有虚构和想象的能力。


第二,我们是一个社交动物。我们可以把越来越大的群体整合在一起,构建出越来越大的社会组织,这是我们和动物最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很多人看过《人类简史》,《人类简史》里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人能成为地球上的统治物种?


如果单看个体的话,人可能既没有老虎这样的利齿,也没有狮子这样的爪子,所以我们根本打不过狮子老虎。一个人肯定打不过猩猩,但一百个人就可以打过一百个猩猩,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第一,我们是智能动物,我们有虚构和想象的能力。第二,我们是社会动物,猩猩和猴子它们能组成的社群是有限的,但人因为有虚构的能力,我们能想象出很多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比如说货币、宗教、国家,靠着虚构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把人类组织成越来越大的社会组织和结构,从最开始的家庭,到亲族,到部落,到酋邦,到后来的国家、帝国,到今天的民主国家,到我们今天还在进行的构建一个全球化的文明,一直是按着这条线索来发展的。每个人都是越来越智慧,同时也让这张网络变得越来越大。

 

第三个角度呢,就是刚刚两位老师也提到的——跨界。我觉得作者在总结这本书的时候讲到,纵观整个数字革命两百年的历史,他认为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是那些能站在跨界的交界点上。


从最早的巴贝奇到布尔,到图灵,到冯诺依曼,到现在的乔布斯、比尔盖茨,这些人的故事都在书中有记载。但这本书的开篇和结尾都用了一个符号式的人物——艾达。


我大学的时候是学计算机的,我当时学的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课外有一门辅助语言,那门辅助语言就是以艾达的名字来命名的。在历史上,艾达是一八一几年出生的,所以这也是我之前说的,为什么数字革命有两百年的历史。


艾达被称为历史上第一位程序员,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那时候都没有电子计算机,哪来的程序员?这是因为艾达是一个数学家,当时有一个巴贝奇的差分机,就是计算的本质在于它的逻辑而不在于它的实现,不论是用机械,还是用水管子,还是今天的硅晶。


所以当时艾达是从数学和逻辑的角度,来推演未来的程序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她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程序员。

 

不过艾达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女儿。我们都知道,拜伦是一个放荡不羁的诗人,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反科技主义者。在拜伦的眼里,科技是异化人性的,因为科技的发展,人变得越来越不像人。但她的女儿偏偏是一个科学家和数学家,而且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程序员,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不过艾达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她所提倡的理念是一种诗意的科学。在艾达看来,你不能为了科技而科技,科技最终是要回归人性的。所以,在一百年前艾达的想象中,未来的计算机不止是用来计算的,还可以用来写诗作画,可以用来满足我们人类所有的需求,这是计算时代和工业时代最大的区别。

 

在工业时代,拖拉机就是耕地的,推土机就是推土的,但在今天我们看来计算机可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从计算到吟诗作赋等等。所以这本书第三个有趣的观点就是,未来的计算机如何把科技和人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在科技领域非常成功的人,很多都具有从不同的领域集齐跨界灵感的能力。今天的信息时代与以往的工业时代的产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止是用来满足一个消费者廉价的需求,而是能够挖掘出消费者人性深处更深层的需求。

 


第二本《看见未来》。这本书是我自己的写的。前几年央视有部纪录片叫《互联网时代》,应该算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关于互联网题材的纪录片,一共10集,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走访了14个国家,采访了200多位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


当时我有幸作为这部纪录片的科技顾问,去硅谷与那里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合作,采访了很多互联网的领军人物。这些人物很多都是当年我学计算机时的课本里提到的,当时我觉得历史人物一定都是去世的人,所以见到活人的时候我觉得很兴奋,觉得居然还活着。

 

这本书的书名是罗振宇帮我起的,副标题是吴晓波帮我起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模仿的蓝本就是《创新者》,《创新者》花了15年的时间,我这本书只花了2年的时间,写的很仓促,所以我这本书肯定是一个不完美的模仿。


但因为是我第一手的资料,所以也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我这本书基本上是一段一段的采访、反思和花絮。希望可以作为大家茶余饭后消遣的读物。

 


第三本可能会虚一点,和大家的工作没什么太大关系。但我认为人总是要读一点没什么用的书,就像之前朱老师讲的,在阅读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行世界,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栖身之所。这本书是金观涛、刘青峰两位老师写的。

 

在座的都非常年轻,不太熟悉这两位老师。大家都知道中国有段时间思想非常开放,这段时期很多国外的学术思潮都被引进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某种意义上,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次思想启蒙。当然,因为大家都知道的某种原因,后来这个进程就戛然而止了。


但在1980年代,这个所谓的思想启蒙时期,金观涛、刘青峰两位老师都是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当时我还在上中学,有一套叫《走向未来》丛书,作为中学生的我,看了这套丛书里的很多本,它们至今对我都非常有影响。后来,非常有幸我能亲自去上金老师和刘老师的课,《中国思想史十讲》实际上是基于我们上课的内容的笔记来写作的。

 

在座所有人都是中国人,但我们并不一定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对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本书为什么好呢?我是一个理科生,在上中学的时候,我的历史是不及格的,原因是我不喜欢死记硬背,我不光历史不及格,化学也不及格。在我内心的标准里,凡是有逻辑的东西我就可以及格,凡是没有逻辑的东西我就及不了格。


所以当时我化学不及格、历史不及格、地理不及格。但是今天,我发现我的地理比一般人还好一点,因为去过的地方多,自然就记住了。所以历史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我喜欢这本书呢,就是因为它能够讲出历史背后的逻辑。大多数历史书一般都是简单的史实的堆砌,非常零乱。而这本书能够讲出背后的逻辑,一条线能串起来。

 

第二点是因为这本书讲的是一种大历史。在今天后现代主义时期,我们大家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不确定性、越来越主观性、越来越碎片化,在今天这种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大多数人不敢去讲大理论、大历史,也不敢去讲所谓的元叙事,还有所谓的宏大叙事(meta-narrative),大家都认为所谓一统天下的大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扼杀自由的。


所以,我们今天都相信碎片化的小理论。你看现在的历史书,前段时间我刚翻过一本通过讲饮料来写历史的书,是一本很好的书。我不是说小历史不好,它可以给你一种非常细微的侧面。这本书讲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几种饮料,比如说咖啡、茶、红酒、啤酒等,怎么样改变了我们的历史进程。


这些书都非常好,这些都是碎片化的小历史。而《中国思想史十讲》呢,它讲的是一种非常宏大的叙事,真正从历史长河的角度讲中国为什么成为今天,它是一直退回到先秦的轴心时代,从轴心时代、轴心文明的角度,来构建我们今天中华思想的轨迹。我们看到今天中国的思想发展过来,为什么它是走这样的轨迹。

 

在中国上学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我们都会觉得底层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所谓的上层建筑,你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政治,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革命以后唯物主义还原论的想法。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上层建筑还原成所谓的经济活动,它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样的描述一定是不完备的。


就像我们说,我们一定不能把人类所有的思想活动还原成你吃什么饭。虽然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吃饭是最重要的,不吃饭一定会死,但我们不能讲你的信仰、偏好一定跟你吃的饭有关系,这肯定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完整的。所以,简单的唯物主义还原论,一定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中国思想史十讲》的一个假设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思想发展非常重要。用柯林伍德话来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思想史也反过来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下层结构。这本书的另一个角度,它从一个宏大的历史角度追溯先秦的轴心文明。


如果你们旅游的多的话,有些人会去所谓的文明的摇篮,当然有些现在去不了了,比如伊拉克这样的地方。你会发现所有的这些古老的文明,像当年的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当时都非常辉煌的,但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死掉的文明。今天你还原回去,对我们有影响力的文明其实就是四种。就好比你看手机,最重要的操作系统总共就两种:安卓和iOS,Windows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同样在人类文明的社会里,最有影响力的文明就四种:中国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印度文明。今天我们看到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来自于这四种文明的组合。这四种文明被称为是轴心文明,用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来讲,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800年,是一个非常集中的时代。


对人类来讲,是一个非常具有里程碑的时代。因为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集中地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比如在中国的先秦、战国时代出现了孔子、老子、庄子这样的人。几乎在同一时期,在古希腊出现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样的思想家。所以今天对我们有影响的这样一些轴心文明,都是在当时同一个时期集中爆发。《中国思想史十讲》,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追溯我们的历史进程的。

 

你看到今天西方的历史,其实就是两个基础:一个来自于希腊,一个来自于希伯来。从希腊,我们得到了科学、人文主义、民主。从希伯来,我们得到了宗教的传统,包括像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同样你看到今天中国的文明,一方面是先秦原生的文明,另一方面是汉朝以后,从印度传入的佛教。


佛教在后来的宋明理学里才被完整的融入到中国的儒家、道家的传统里。所以今天的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已经不是先秦这种最原生的文化基因了,我们都受到印度的影响。比如我们汉语里的一些词汇,比如宇宙等都是来自于印度。


你会看到一个非常宏大的史诗,告诉你为什么会有今天的中国文明。包括它讲到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细节,比如宋明理学最后的分系,分成了四系,一系是程朱理学,最后推导出来可以和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还有一系是陆王心学,推导出来是蒋介石所推崇的那一套东西……中国近现代的思潮,都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都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的轴心时代的大背景里。

 

这本书还有一点非常吸引人,就是这本书只有上卷,没有下卷,这本书只讲到了明末清初,下卷在大陆基本上是出不来了,因为内容比较敏感。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内容一定很精彩。虽然只有上卷,我还是强烈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第四本书《思维版图》,翻译的不太好。十多年前我读的是这本书的英文版,我一直也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实际上讲的是文化心理学,很多地方甚至有一点政治不正确。


因为政治正确的角度,一定是认为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一样的。但是平等并不等于相等。《思维版图》认为,每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成长的人,认知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东方人的认知模式,和西方人的认知模式之间,肯定是有一些细微差别的。

 

但这些对很多人来说,只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是一种直觉的感受。但这本书的作者是密执根大学心理学的教授。他做了很多的系统性的实验,用了大量的样本,最后得出的数据确确实实告诉我们,面对同样一个问题,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西欧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他用了很多很形象的表达,比如东方人的思维是一个圆,周而复始的,西方人的思维是一根线、一个箭头,是所谓的目的论的,指向一个方向。很多人都有很多直观的体会,比如你去看中餐和西餐的区别,中餐更讲整合的思维,怎么样把所有的东西都调在一起,而西餐可能上来一个牛排放着,旁边一堆配菜分开放着。


中餐的筷子是通用的,而西餐的从前菜到最后的点心都是可能要换好几副刀叉,所以是非常专有化的。中餐的菜谱里表达是非常模糊的,比如放少许盐,而西餐非常精确。所以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是非常不同的。里面还有许多许多实验。我认为对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年轻的一代怎样去了解不同的背景下的人的思维模式,这本书一定会带来启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