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女生演讲“辱华”争议背后:“面子”与“图强”
2017-05-23 08:41

马里兰女生演讲“辱华”争议背后:“面子”与“图强”

题图版权图片,不得转载。说明:2017年5月22日晚,雨后北京西部呈现火烧云,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水面上,整个水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如果,全世界的资讯都是用算法匹配给用户的,马里兰中国女生的演讲恐怕就不会引起什么波澜了。


这位被人肉、被痛骂的女生,虽然犯二,但我觉得其实有那么一点冤。她的演讲本不是说给中国人听的,而是专门为美国高校读者量身订制的。


中国读者们注意的都是她“美国空气香甜奢华”、“自由民主如同清新的空气”这些观点,而忽视了写作形式。坦率地说,这几乎就是一篇机器写作——空气、雾霾、自由、选举、权威、公民等等关键词,加上一些老生常谈的说法,就组成了一篇文章。此外还使用了典型的UC震惊体——“学生演员们公开谈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政治问题。我震惊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话题可以公开讨论。”全文堪比头条号的洗稿水平,估计腾讯写作机器人再过几年也能写出来。就这么一篇文章居然成了全民热议话题,有那么多人要长篇大论去教育她,可能也从来没有一篇作文得到过这么多的评语。这一切很“头条”。


人们当真去争论谁的空气好,但这没有意义。要不要爱国要不要尊重本国的成就和努力,在今天也已经没有太大争议。这个事件首先证明,在我们今天的世界,想要“各有态度”、和平共处仍然是不现实的。


在《小粉红的“规矩”是什么》一文里,我说爱国小粉红和公知们的对立其实没有那么绝对,都遵循同一种生态逻辑。比如,批判公知的人一直说,你们总是把一件事情放大,上升到体制和国民性,以偏概全,用个别去看总体。可是反过来也一样。在我看来,女生毕业演讲原本就是个地方性小事件。她在道歉里说反响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应该不是托辞。在这之前,有多少人知道马里兰大学?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哈佛牛津麻省耶鲁。可是全球化时代,被自媒体一炒作,就变成了全球华人事件。


海德格尔对话语和人的关系有别样的观察,他认为自由话语是不存在的,你以为你在表达你的观点,但其实只是这种观点找到了你,借你的嘴巴说出来而已。我要说的是,这个女生只是被“选中”的传声筒。网友们都注意到,华人留学生做毕业代表发言是很难得的。不过你们以为,在美式自由民主制度风雨飘摇之时,美国大学选中一个中国女生是要她说什么?难道是要她谈中国崛起?要知道,在特朗普胜选那天,高校师生可是哭成一团,课都不想上了。现在的美国知识精英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安慰和鼓励。当然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反复强调珍惜言论自由之类话语。由中国留学生来说这些话,倍有面子。


当然,女孩本可以说点别的。比如,中国网民拿哈佛中国男生何江的毕业演讲来教育她。何江讲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里治病的故事,声称哈佛教会自己要把知识和进步带给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们。网友称赞他正能量。但这同样也是美国高校的价值观,和杨女生一样。


与何江的追求相比,杨同学追求的是“消费升级”——新鲜空气、政治社团生活,在她看来都是奢侈品。讲真,她也是国内互联网上那种中产生活观念熏陶出来的人。我会告诉你甚至体制内小领导跑到美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感慨那里的天空多么蓝么?


不过中国人就是这样,在自己家里说说没事,微博上天天一大堆抱怨雾霾的。可是出去公开说不行,那就成了丢面子,后果很严重。昨晚(5月22日)各大爱国媒体狂刷北京晚霞照片,甚至还问杨女生是否嗅到了香甜。晚霞,也是面子。


面子不独是小粉红的事。中美之间的面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大问题。


美国人要面子,这里不表。还是继续谈中国式身份政治。身份政治就是争取被承认的政治——我的身份需要你来承认。据说杨同学伤害了很多人,理由如下——




这个刷屏的微博表示,自己平时一心追求西方国家的承认,承认中国人是文明人,为此甘愿用西方人的目光来打量自己,并且深为自己的努力感动。现在控诉女生演讲荒废了自己的努力,抱怨受到了伤害,这是多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多么彰显自己的脆弱。美国人该为此自豪吗?


但这就是相爱相杀,平时啪啪啪的打你脸,那是因为我的面子特别依赖你的脸。


用传统政治范畴来看待小粉红以及今天的爱国主义是有失准头的。请允许我说点有趣的观察,这次我再次嗅到了“大清”的气息。微信公号“再深一点”观察到:许多网友用同一段话教育女生,那是《北洋水师》里的一句台词,代表百年前中国留学生的抱负。这段话很长:


(图片来自“再深一点”)

“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表达同样的意思,周恩来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更言简意赅,为什么要用北洋的文言文呢?无独有偶,记得2015年大阅兵的时候,星辰大海族刷屏了一副图画,叫作“最美的时光”——



观礼台上,李鸿章、邓世昌与刘华清、钱学森们站在了一起。官方历史教科书上的进步人物、反动人物现在尽弃前嫌了。创作者在采访中谈到李鸿章真实照片的眼神,认为:“这是超越了政治,超越了时间空间而传达出来的悲伤和坚定。”充满复杂维度的历史,在星辰大海面前趋于平面。小粉红、强国党不仅挑战公知,同样也修改了官方历史观。图强是唯一的历史线索。


部分公知总是爱假想自己回到了五四启蒙时代,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个性,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女权,都等着自己来启蒙。小粉红、军宅们可能爱幻想回到大清,周围都是文盲、病夫,等待自己去西方取回科技火种。正如他们在穿越小说《临高启明》里幻想的那样,携带工业科技回到晚明,建设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强盛中华。马克思曾称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们喜欢披上罗马时代的袍子。与公知喜欢民国装不同,军宅们也许更喜欢披上明清的袍子。而古文更有历史感,可以为已经抹平的历史观增加深度感。


挂一漏万,粗略说完了粉红规矩观与粉红历史观,说回媒体。一些“有态度”的媒体因为态度受到打击,不得不退求其次,宣称“各有态度”。但诸神的战争并未结束,即便看似无涉政治的科技、美食新闻里也有态度。如今各大新闻客户端纷纷走算法推荐的道路,要让不同人看不同资讯,但碰撞总是一次次发生,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社交,有共情,有不平之气。我们不只是把资讯当饲料的消费机器。所以,态度媒体还是很有希望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