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演员不应该去演真人秀?冯小刚、徐峥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2017-06-20 20:23

电影演员不应该去演真人秀?冯小刚、徐峥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昨天(6月19日),新浪娱乐在上影节办起了论坛,名为“关于演员,导演有话要说”,请来冯小刚、徐峥、陆川、宁浩四位导演,一起为当下演员行业“把把脉”。


在这个论坛上,冯导批评“鲜肉们”不阳刚的话在网络上抢了不少风头,“最新的20岁的男演员,有一个特别不好的倾向,就是女性化,就是这些小孩太娘,”论坛的所有关注点就被这句话带跑了。


但其实在这句话背后,四位导演妙语连珠抛出了电影工业的不少问题,总结起来,他们主要在说:


电影圈唯“流量”是图,选演员时候“制片人拿数据说话,不看演技”,“导演在行业地位直线下降”。即使非常有上进心与演技的演员,也都毁在了经纪人安排的密密麻麻的通稿下,导演想见刘烨聊戏“四个经纪人拦着不让”,有的鲜肉演员“很想努力,但他真没时间”。而更多演技好、敬业的非流量“好演员歇着、没钱”,比如张嘉译很多网剧上不了,“因为没流量。”


冯小刚提出,“电影、电视、综艺,应该有三波演员”,艺人要对三种身份做出选择,比如孙红雷跑去参加综艺节目的事情,令冯导看不过去,“他是很有个性的演员,但也要穿上这种鲜艳的衣服,去‘奔跑’去,你把演员弄走鸡了。”


对于冯小刚的建议,陆川认为,我们现在正经历美国50年代经历过的事情,最终导致院线票房下降,“现在好莱坞没有明星轻易地上真人秀,真人秀是平民的节目。就好像好莱坞院线业主在抵制。”


其实,四位导演抨击的,是“流量鲜肉”现象背后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的普遍问题。连续两年票房增速放缓,找原因成了行业大事,那么这四位导演找准了吗?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规避投资风险错了么?


拍电影显然是为了赚钱,如何回本、有利益回报是关键,很多问题,寻着钱的轨迹走,都能找到答案。


中国发展电影行业以来,一直希望能搭建出好莱坞一般的电影工业体系,希望像生产一部手机一样生产电影,流程化、产品生产销售时间可期、数量可期、质量可期。这样的好处是,投资风险最小,坏处是,工业化水平越高,产品相似度越高,即电影艺术性降低。


自1978年克里斯托弗·里弗主演的《超人》上映,超级英雄的大银幕时代被开启,而进入2000年,由布莱恩·辛格执导的《X战警》又将超级英雄电影带入团队时代,同一宇宙下(如DC世界、漫威世界)的IP系列电影往往都会卖座,电影之间的情节关联更是促进了票房销售,比如爱看《金刚狼》的,也会捧场《X战警》,反之亦然。


从票房来看,续集电影、系列电影越来越高,电影市场里此类电影比例越来越高,去年北美票房前十名中,有6部是续集电影或衍生电影:


1、《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2、《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利》

3、《美国队长3》

4、《死侍》

5、《奇幻森林》

6、《疯狂动物城》

7、《爱宠大机密》

8、《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

9、《X特遣队》

10、《独立日:卷土重来》


像好莱坞这样,IP电影称霸大荧幕的坏处是,让整个电影行业陷入“低潮期”,大投资向IP看齐,也就有了引发不少好莱坞业内人士抨击的故事:“资质一般”的《爱乐之城》横扫各大奖项。


而在大陆,目前我们还没有如此举足轻重的电影IP,曾拿下24亿元票房的《捉妖记》正在酝酿自己成为大IP的可能,不过相比漫威宇宙的故事之复杂、人物之多、漫画人气积累之深,《捉妖记》似乎还有不少路要走。


那既然没大的故事IP,流量鲜肉成了投资人的“定心丸”就很合理了,而名导演们,何尝不是和流量鲜肉一般,扮演者投资人的“定心丸”。


导演抱怨演员越来越难约,自己话语权下降,还被制片人牵着走。这似乎也有合理的理由——谁最是赚钱的关键,谁最不可替代,最有话语权。


显然,导演在如今似乎并没有那么可靠了,张艺谋也因为《长城》,把街都扑到了好莱坞。


类似情况,好莱坞也在发生,只不过不是“鲜肉”优先,而是IP优先:


出演了《蜘蛛侠》的托比·马奎尔自觉身价大增,要求片方提高片酬。片方表示:对一个电影中三分之二时间都带着面具的角色来说,换演员是分分钟的事儿。结果托比·马奎尔只好吞声不敢再提此事。


演员都去拍真人秀了?这是电影和电视行业的战争


冯导说,“电影、电视、综艺,应该有三波演员”,这话似乎说得有些过时了。行业可以呼吁演员提高业务能力(没演技、不敬业演员没人用才是最好的“呼吁”),但是不让演员赚想赚的钱就莫名其妙了,各位导演都提到的好莱坞,电影演员也纷纷扑到电视行业。


的确如陆川所说,上世纪50年代,美国经历了片厂体系的衰落,美国国内观影人次从1947年的每周9800万人次下降到1957年的4700万人次,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电视行业的兴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令电影行业不再在好莱坞处于“霸主”地位。


说到底,不是演员拥抱电视行业的导致电影行业衰落,而是电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习惯,从而吸引了资本、演员等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资源,两个行业的竞争本来就应该是此消彼长。


如今,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电影业的竞争对手又多了流媒体(视频网站)的加入。电视节目因为播出周期长、受众广,所以投资风险较电影更低,而流媒体则不受“黄金档”、“深夜档”限制,更具长尾效应,会员、电商等新商业模式出现,让风险进一步降低。


尤其是随着好莱坞电影的IP化,让很多具有风险的题材可以转嫁给电视行业,相应地,美国电视行业也出现影视剧电影化的趋势,意思是制作更精良、投资更大、卡司也更大。从电影演员向电视剧行业流动就可见一斑:


2013年,曾两度获得奥斯卡的凯文·史派西主演Netflix的《纸牌屋》;


2014年,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和伍迪·哈里森主演HBO的《真探》;


2017年,奥斯卡影后艾玛·斯通接下了Netflix喜剧《疯子》、奥斯卡影帝卡西·阿弗莱克参演HBO迷你剧《路易斯和克拉克》,这部剧还有布拉德·皮特、汤姆·汉克斯等知名演员的加盟;


曾两度拿下奥斯卡的杰西卡·兰格先后出演《美国恐怖故事》、《百年酒馆》,还与另外一位奥斯卡影后苏珊·萨兰登共同出演的《宿敌》;


梅丽尔·斯特里普、茱莉亚·罗伯茨、娜塔丽·波特曼、妮可·基德曼出演的美剧也将陆续上映;


2013年,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中说道,美国各杂志社都感受到,有越来越多电视明星做杂志封面,“几年前,能够吸引一名好莱坞一线影星上封面,对一名杂志编辑来说算是拿到了大奖。但随着大多数批评家的注意力已经从电影发行转移到电视上,读者们现在也更愿意拿起一本封面上是电视演员、真人秀明星或音乐人的杂志。”


这些杂志编辑认为,这种变化的背后,是电视节目质量以及音乐人水平的提高,而且这类社会名流与电影明星相比,通常也更平易近人。


所以像宁浩所说,“高仓健演完戏会躲起来,因为如果你生活中有太多曝光,那么观众认识到你是这样的人,就不能演另外的人”的情况还适用于今天吗?


社交平台出现的时候,似乎就给了大家一个信号,能和网友打成一片的演员更受欢迎,比如段子手邓超和刘烨,甚至还有杨幂这种由“黑”变“白”的例子。


可以看到,观众也在抨击小鲜肉不会演戏,所以观众并不是对演员不再有演技要求,而是要求更高,需要演员有更多“标签”。《时尚》杂志主编乔安娜·科尔斯说,朱莉之类的名人能够畅销,是因为他们吸引各种观众,“安吉丽娜不仅是一名电影明星,她代表着更多的东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