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圆桌第27圈 - 专享笔记】来电科技CEO袁炳松:共享充电宝的商业合理性到底在哪?
2017-07-05 18:05

【圆桌第27圈 - 专享笔记】来电科技CEO袁炳松:共享充电宝的商业合理性到底在哪?

文章所属专栏 活动实录

虎嗅注:本期圆桌主人邀请了来电科技CEO袁炳松,共享充电宝行业正在风口浪尖上,有人对其推崇备至寄予厚望,有人对此不明所以归咎炒作。来电、街电、小电,是获投金额比较高,有代表性的三家企业,我们请到来电科技的CEO,希望请风口浪尖的企业,亲自出来讲一讲,他们背后运作的商业逻辑。


袁炳松梳理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现状,为大家理顺商家愿意接受来电大柜机的背后逻辑,从人性的角度分享应该如何提高产品的使用频率,更对热点人物朱啸虎的思路作出质疑。提问环节有对硬件本身的敬畏,有对资本环境、市场现状的思考,还有对充电以外价值的想象,请坚持读到最后,有硬货。


行业利润压缩,重新定义充电宝


2013年“双11”的时候光线上平台就一共卖了200万个充电宝。那之后,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充电这种方式它未来还会有怎样的发展?会有怎样新的“玩法”出现?


我们通常会带着充电宝以备不时之需,但充电宝也会电量不足。人为什么需要充电宝?后来我发现,其实用户真正需要的不是充电宝,充电宝只是种方式,用户真正需要的,是随时有“电”的存在。从这里出发,我们决定重新定义充电宝。


刘德(小米副总裁)很喜欢说他为什么会做充电宝,他定义充电宝是个委托生意,囤积了大量的原材料库存,包括把价钱杀到69元。所以充电宝的价格五年前就被打穿了,行业没有利润。


我重新定义充电宝为一个有电的载体,这个定义清晰后,我开始思考有充电宝的人的痛点是什么,这个痛点在于创造需求。很多人都不愿意带充电宝,因为各式各样的问题。当然,商家也会有痛点,商家的痛点在于怎样管理充电宝。


往远了看,我们现在基本人手一个充电宝,就相当于每个家庭中有2-3个充电宝甚至更多。两、三年后,充电宝会废弃,到时该如何处理?这就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现下看来,充电宝打痛了三个痛点:用户、商家、社会无一幸免。拿深圳为例,如果在深圳分布式投放50万个充电宝,那么可以满足深圳500-1000万人在出门之时手机不断电。这50万个充电宝所支持的服务相当于过去1000-2000万个充电宝。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所以,在2013年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何不将充电宝进行共享呢?可以将共享充电宝投放在商场、饭店、酒吧、KTV、医院这种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景中,简单操作,让使用者在一分钟之内获取电量的补充。然后形成一个通环的网络,未来就会有一定的想象力,想象空间就会随之出现了。


求证市场真实需求


我们的公司为什么会起名叫来电?关于来电这个产品,我们真正想要做的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当时我们是想到了一些连接关系。首先就是功能上的需求,手机没电,然后充电。再进一步就是怎样把人与人之间连接起来,这就需要一些想象空间了。


我刚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存在很大的争议。2014年4月,我们开始组建团队,2015年4月17日第一台机器投入试用。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不断的验证市场对这个产品的需求性,毕竟现在携带充电宝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它如果是个伪需求,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之前所有的投资都付之东流了。好在经过一年多的验证,我们发现,我们的产品确实是有需求性存在的。


这样的需求性,使产品的商业价值浮出水面。充电宝拿在手上,离人的距离非常近。现在的数据显示,我们的产品大概在一个用户手上停留200分钟,那么这200分钟,是一定有值得挖掘的商业价值的。例如现在我们的充电宝的正面、背面包括侧面已经印上了支付宝口碑的一些内容。将来因物品的交流性,这款产品还能挖掘更多的价值。


商家为什么愿意接受我们的东西?我总结了四个字:两提一降,这就是我们的产品给商家带来的价值:


1.提升了服务水平

2.提升了服务效率

3.降低了充电宝的购买和充电宝维护的管理成本


从前,不论什么样的产品进入特定场景是一定要付场地费的,而来电不用,这也是一个机缘。如果这个项目放在五年前来做,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五年前甚至更早,商业地产日子过得非常好,寸土寸金,一铺难求。但是近几年,各个地方新增的商业综合体非常的多,甚至过剩。曾有人断言,五年之内可能会有一半的商业地产倒闭。因此,线下的商业就开始不断的优化和注重用户体验。


2016年年初,我在和很多的Shopping mall合作的时候发现,他们企业内部提出了一个需求,他们决定提升场地的自动化服务体验。这是一个很大的企业内部决策。例如,现在很多的大型商场里引进了智能机器人,形成有交互的服务。再如此类,商家都想做一些比较好玩的、有趣的东西,能让用户在这个场区之内产生兴趣的事物,都在搞创新。所以,来电现在和很多商业地产的大公司搞全国性的合作,比如万象、凯德mall、龙湖天街、海英国际、万科等。


不仅是充电,更是解决安全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下服务越来越重视客户体验。我们的产品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不限制用户自由,商家也不用管理。早些时候我们担心100元的押金会是个门槛,现在看来,100元的门槛也不算高。


2015年的时候,我们主动联系了芝麻信用,希望可以免押金。但是当时芝麻信用还没有对外开放。2016年7月1日的时候,芝麻信用主动找到我们,建立了连接关系。来电成为第一家接入芝麻信用免押金的公司。我们将整个系统打通之后,才有了单车免押金一说。因此,主动拥抱寻找机会使我们成为最早的免押金产品。同时,我们也希望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2013年年底我们开始做这个项目,2014年4月组建团队。我们曾在世界范围内搜寻这个项目,发现并没有任何先例。2015年的时候,我们一度觉得很孤独,并且无奈为什么这样的模式美国也不曾出现过。对创业者来讲,很多的创业模式都是从美国等地引进中国,然后复制,可是对于来电,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诚然,这是有原因的。


中国的移动支付非常发达。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就想,未来的人出门,连卡和钱包都不愿意带,是否还会带一个笨重的充电宝?我们在赌这样一个概率,如果有一个更好的方案给到用户,是不是真的能让用户改变习惯。


2013年,很多人都觉得不带现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仅仅过了两年,不带现金的人比比皆是,特别是九零后。


网上曾有一个段子:“现代人的安全感有两点,一是手机还有电,二是银行卡里还有钱。当你手机的电量只有50%的时候,你敢出门吗?如果你敢,说明你很勇敢。”这虽然只是网上的一个段子,但是其中提到的两个信息非常重要,一现代人,二安全感。而现代人一定是九零后和九五后占大头。来电考虑到这些后,认为年轻用户群体对于来电的习惯依赖会比较大。


2016年4、5月份的时候,我经常去福田那边进行观察。发现有60%多的女生在借充电宝,借了充电宝之后并不充电,就拿在手上逛商场。


我对此很好奇,就去追问为什么。


女孩儿说:“我要在这商场逛三四个小时,我先抓手上,安全!”


我问:“虽然第一个小时免费,但后来一块钱一个小时呢,这不白费钱吗?”


女孩回答:“不就一块钱吗,小事儿。等下我手机没电了,我还要再跑一趟,万一我跑了一趟机器里没有充电宝了,那我不是亏了吗。”


这就是女生的逻辑,女生天生就缺乏安全感。刚开始,我们想解决的是一种刚需——手机没电,但充电这件事情是刚需却不是高频。这是和单车最大的不同,单车是刚需和高频的结合体。单车一天的使用率可能高达十几次,而我们的充电宝在高流量场景中一天顶多也就六次,一般的场景就更少了。


来电,解决的不光是充电这样一种刚需,更多的是在给人安全感。有电没电都来电。从这里出发,我们发现想象空间大了。未来在一个城市的商圈中,两三百米就能够获取电力的补充,那么产品的使用频率一定可以上涨。


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样使用率从低频切到高频上去,更多的思考来自于人性。


现代人的手机电量低于50%的时候,有47.2%的人会出现低电量焦虑症。解决方法就是启用手机的低功耗工作模式。这样的行为背后,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他在克制用电需求。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人们没有办法得到电量的补充。如果人们知道自己随时都可以获得电量的补充,那这样的焦虑症也就消失了,从而不再克制自己的用电需求。结合一些现在使用频率很高且耗电量很高的手机APP,需求被激发被释放,让我们感到共享充电这件事值得去做。


比起单车,共享充电宝的财务模型甚至更优


很多人会将共享充电和共享单车做比较,我们也会。对比之下,我们的产品有利有弊。缺点在于使用频次没有单车高,优点在于管理比单车简单。单车的工作环境太差,一直放置于户外暴晒,产品损耗也非常严重。曾有人来找我,想将共享充电宝放置于公交站牌这样的地方,但是我拒绝了。原因在于充电电池,必须与高温绝缘,这是个安全问题。放在户外,工作环境太差了。风吹日晒雨淋,对充电宝本身来讲造成的安全隐患太大了。


我们的收费模式和单车差不多。但是单车的平均使用时间是十五到二十分钟,我们充电宝的平均使用时间是200分钟,所以从财物磨损上来说,我们的磨损程度不比单车差。从单体成本上看,却比单车便宜。一辆单车的造价大概要1000元左右,最少也要400多,我们充电宝的成本价加上两三年的维修摊销却不到200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机器是放在室内,其设计使用期限是十年,并且进出仓的测试也可以达到五万次,在正常使用中,是很难达到这个频次的。所以在使用寿命上我们要长于单车。


财物模型上,我们不会输给单车,甚至比单车更优。唯一的弱势就是使用频次太低,现在深圳还可以,深圳差不多可以达到1次了,全国平均下来也就是0.7次左右,周末的时候可能会多一些0.78次。


朱啸虎炒充电宝,这风吹得不好


共享充电到了今年4月份被朱啸虎将这个“东风”给吹了起来。实际上,我觉得这个“风”吹得不好。这是一个硬件项目的创业,从整个商业模式来讲它是一个B2B2C的模式,它跟过去的Airbnb、打车和共享单车都不一样,那些都是C2C、B2C。


共享充电宝是靠硬件在提供服务,在这个服务过程中,硬件系统的稳定性、服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这些都是我们能不能和商家做好服务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是在方便廉价的出售服务,若我们的服务做不好,就会出现问题。


最近,我们的同行一味的追求速度,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给商家增加了不少麻烦,商家便提出要撤走设备。还有一些商家只追求低价,不顾品质,发生了一些比较恶性的安全事故。但来电不会,来电一直在坚守准则。我做电池做了十几年,我对电池是有敬畏心的。我做贸易开工厂的时候,每年不炸几次电池都是不正常的。三星Note7这么好的产品,上飞机也不让带。谁敢说谁的电池是绝对安全的,那绝对是在开玩笑。


纯粹的互联网人都在一致的追求便宜。前两天,马化腾和朱啸虎两个人在朋友圈互怼,朱啸虎所持的观点就是这个——我便宜!你投一个,用同样的价格我投两个。你投一辆单车我就投三辆单车,我从数量上压制你。


在杭州中企网论坛上,朱啸虎延续了他以往结束战斗的说法,并说“半年之内结束战斗”。他推出了一个“一分钱”的活动,一分钱充电一小时,每个用户可以享受三次。在我看来,在这个行业并没有做好准备的前提下,便开始进行价格战是在做无用功。我们的共享充电宝免费一小时,他的“一分钱”的意义不存在。


补贴与赞助用法是不一样的,补贴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免费冲,一小时,两小时,到后来可能就会成为你直接拿去冲,充满了还回来就好。但是倒贴的做法,应该是不现实的。


资本上的对手是小电,市场上的对手是街电


目前来看,共享充电这个项目已经被炒火了。现在连陈欧也坐不住了,加入到这个行业里,使得这个行业变得错综复杂,异常热闹。共享充电的“玩家”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个。在这个项目上,跟共享单车比较相似的点在于,在资本层面的需求是一样的,规模上的要求。


来电是以大柜机支撑的,在大柜机形式上到现在为止都是没有对手出现的。如果到今年年底之前,大柜机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出现,那么大柜机这种形式基本上就被我封锁了。吸纳型充电装置是来电的核心专利,而在大场景下吸纳型充电装置是唯一的使用方案。卡片机,面包机很难实现大规模充电,因此没有办法进入大型的场景中。其它的公司更多的是桌面机,而我也有桌面机,但是我和他们的玩儿法不一样。


扫码借电在市面上是两种方式三种形态,两种方式是说扫码借电和扫码充电。扫码借电就是扫完码后是不是要押金,将充电宝借出来,然后A点借B点还。扫码充电就是桌面式的。扫码充电现在以小电为代表的的运营方式是一元钱一小时,先付钱后充电。而我的产品出来后,是与其相反的。


从定价规则来讲,我与他们也是不一样的。我是半小时免费,然后一天一块钱。我这样的收费模式,等于将小电的收费模式颠覆了。开始将大家向大柜机的方向引领。对于一般的互联网“玩家”来说,大柜机他们一般是不敢碰的。大柜机复杂,研发周期长,设备成本贵,几万块钱一台。因此,搞硬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此看来,市场以后发展的变数会比较大。对于来电,资本上的对手,是小电;而市场上的对手,是街电。与我们相同的是,小电在市场上的对手也是街电。因为街电的产品形态是竞争最激烈的。商家的竞争较为激烈,都是餐饮与小商户,这些场景在共享充电设备投放场景中可能会占到90%左右,这使得各种类型的共享充电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提问环节:


竞争环境


Q1:据说美团也要进入共享充电领域,您怎么看美团的入场呢?


袁炳松:美团真正想要的,是占领中国的每一张餐桌。餐桌二维码的背后可能连通着SaaS系统,而这个系统才是美团真正想要的,充电所产生的收益不过是一个添头罢了。但是目前从产品形态来讲,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霸占中国的每一张餐桌。


我跟口碑也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桌面充电它占领不了中国的每一张餐桌,那对口碑来讲战略意义就不大了。以中国目前市面上所有共享充电的产品形态来说,都不可能达到这个程度。即便是以美团对于硬件产品的理解,它一时半会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美团也好,口碑也好,他们自己来做这样的产品,最终都要回归到这样的问题上——怎么去占领中国的每一张餐桌。像小电这种在一个店就在吧台处放三个机器,跟美团想要的这种占领是合不到一起去的。这也是目前桌面充电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腾讯为什么投资小电?原因一是朱啸虎在后面背书。另一个就是小电讲了一个超级想象力的故事。这个超级想象力故事的想象力比来电大得多,来电最早的时候讲的是一个大场景的概念。从大场景的概念方式讲,中国大场景算全了,也就能装3、50万台,你装完了就没有了。然而小电跟腾讯讲了一个故事:中国有上亿张餐桌,如果说每张桌子上都能充电,利润还会少吗?餐桌离用户最近,每张一元钱,都可以有很丰厚的利润。但是实际运行起来这种产品形态几乎不可能。美团是不是能进来还未知,就算它进来了它应该是怎样的产品形态,目前来讲还是个问号。


口碑目前和各家都在接触,来电与整个阿里系的合作也比较深。我们是第一家接入口碑码的,扫了码就能看到口碑生态,口碑生态推广这也是口碑想要的东西。当然我们也在思考怎样占领中国的每一张桌子,如果只是占领了吧台,不能说它的战略意义为零,但也只是走到了支付宝的入口而已,意义不大。


除非桌面充电这个事情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否则美团进入这个领域的意义也不大。


Q2:如果用一个战争的阶段来看,现在处在哪个阶段?


袁炳松:初期阶段吧,小范围内短兵相接,还没有大面积爆发战斗。最后来讲都要和谈,打来打去,都用的B2B2C的模式,打着打着就是B端收利,你自己也挣不到钱。C端的话,你又不能无休止的涨价。

 

Q3:来电两大支付入口是通过支付宝和微信进入,而没有主推客户端,您是怎么考虑的?


袁炳松:我们是在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如果使用来电还要让用户再下载一个APP的话,门槛就有些高了。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运营客户的这个阶段。现在来电的用户也就4、500万,毕竟来电还处在一个充电的工具阶段,很多的运营等问题,还没有更多去思考。


与共享单车模型对比


Q4:共享单车说大概150天可以回本。共享充电宝要多久?


袁炳松:你看看朱啸虎的账单你就知道了啊!朱啸虎说了,一个充电宝120元成本,然后一天两到三次,两到三块钱,一个月,回本。朱啸虎说的,一个月就回本。好吧,实际上是回不了本的,最少也需要半年吧。

 

Q5:您会担心共享充电会像共享单车一样,竞争导致使用频率下降吗?您觉得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袁炳松: 如果达到一定阶段的话,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充电还是要锁定场景,垄断场景。餐饮场景确实是,没有办法垄断的。竞争到一定的阶段后,这是必然的,在北京,深圳,上海,一个店里面出现好几个共享充电产品,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必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Q6:共享单车的损耗率很高,您觉得您的产品损耗率大概是多少?


袁炳松:我们这个损耗率不高,首先我们在室内,工作环境比较好。其次,我们有押金。第三,充电宝还回来的时候我的设备有检测,所以我们的损耗率大概1‰、2‰这么一个比例。

 

布局思路


Q7:您讲到过和商家和物业合作,请问您和物业合作是为什么?


袁炳松:物业来讲的话呢,其实现在我们是不进办公楼的。办公楼到了办公室就能充电了,我们暂时认为这是次级需求。


Q7追问:您现在是怎么去铺设备的呢?是自己公司内部的员工四处奔波,还是说使用了一些代理?


袁炳松:我们现在是直接加工铺的。从2016年5月份开始,我们开启了全国合伙人模式,也就是说我们是有自己的直营团队。现在整个公司来讲两百多一点人,那自己直营的BD团队来讲,也是这几个月建起来的,渠道这里直营加工。


Q7追问:该在什么样的地方铺设什么设备?


袁炳松:我们就看哪些地方到底是真正的需求场景。首先年轻人多的地方和使用场景营业时间长的地方。像银行我们就不去,五点半就下班了。那手机刚没电,他下班了,这种地方你去就没有意义,所以这种你肯定是有一个选择的。


最后你问什么场景放什么样的机型,这个东西也很好判断。你说火车站,医院,商场这种地方,你放个小家伙是不合适吧。你到服务台放,那肯定也不靠谱。因为这种地方人他肯定是要流动的,大场景的需求更多是移动充电。我们自己内部对于场景是有评估,对人流量、对网点营业的特征,这个我们内部是有一套评估的。前期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我们做了各个场景下的数据模型,来电的数据模型是最丰富的,一般大中小机器我们都有的。


产品方向与挑战


Q8:在用户手上的200多分钟,您有一个什么样的打算?


袁炳松:这一点我们思考的比较多,我们会想办法把它盘起来。这事情是任牧他在负责,因为他是整个品牌的运营策划,包括整个新媒体的手机运营也是在他的部门里面。这块来讲,我们肯定是要去挖掘的,我们觉得这200分钟挖掘出来会比较有意思。


我们最近也在重新定义来电科技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来电科技想做一家什么样的企业。首先我们要跳开充电来看充电。单纯的为了充电而充电,就显得有点太LOW了。来电从第一天定义开始,充电就是个入口,我们希望让来电充电有温度,有感情,有品质感。由此来看,应该在7月份我们就会有新的策划出来,你们慢慢的都会看到。我们希望每个用户拿到来电的产品后都会会心一笑


袁炳松:未来我们会更多的连接一些商户,包括现在工商银行、招商银行,部分的航空公司,包括shopping mall都找我们对接。shopping mall希望我们可以进行积分的兑换,他们想让会员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工商银行我们好像已经调通了,招商银行也调的差不多了,我们觉得2B的合作上,会有一些想象空间,可以去挖掘一下。当然这也是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未来所有的想象力都是基于我线下的网点,基于线下网点的数量。如果说没有这些网点的数量做一个呼应的话,纯粹来讲线上的东西也是讲不通的。

 

Q9:关于安全问题,我们知道电池这个的电芯不是你们做的,那电芯它会不会存在一些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应急的方面,您会不会做一些提前的布局来降低自己的风险?


袁炳松:你看一般电池的工作温度基本上都是0度到45度。我们的电池能到55度,比普通的电池多了10度。在耐融性上来讲就会比普通电池的耐融性更高一些。为了预防这个问题,我们在选材上选的全是高温电芯。飞毛腿二十多年的制造经验,去年六十多亿的销售额,并且是华为最大的供应商。有这样的好材料、好工厂、好生产工艺,才能做出这个相对来讲比较完美的产品。我们可以拿一个我们的电池跟竞争品之间的电池来对比一下,你可以看到来电产品的制造工艺,非常的精美,因为好工艺,才决定了最终好的品质。


来电4900毫安的产品,我直接告诉你整个成品的成本是94块钱,我们用的是锂电池。街电用的是18650(电池型号,街电的成本比较便宜,早期的时候用的是松下电芯还不错,被陈欧收购以后呢就变成国产的了,因为陈欧不懂硬件。你看我们这个,是没有任何焊点的。云充吧的是最糟糕的。


Q10:无线充这种新技术会不会导致充电宝的使用频次下降?


袁炳松:这个一两年之内都不太可能,露在面上的一两年之内必定会出现的就是iPhone8的无线充,理论上只要是苹果拥有什么新技术,基本上电子行业都会快速更新使用。


无线充电技术,我也一直在研究。桌面充电这件事情,到底什么样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怎样才是具备真正的想象力的?你想要在桌子上放个充电宝,很明显商家是不可能接受的。那如果是放在桌子下面呢?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无线充电现在还不成熟,为什么呢?因为无线充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感应,一种是共振。Iphone8用的是磁感应,还是需要充分接触的,你离的稍微远一些就不行了,而接触式充电,还是要两个产品紧密无间。我的第四代充电宝,本身自己带了线,那不跟无线充电是一样的嘛。


还有WiFi充电,理论上如果大面积实现的话,确实可以让人在大空间下面随意充电。但是WiFi充电最大的弊端就是功率太低,毫瓦级的功耗比太阳能还低,更不现实。


快充在现在来讲已经是实用的技术了。比如锤子手机,锤子手机目前应该是充电速度最快的,比OPPO还要快20%以上。但你出门的时候不带个充电宝你光带充电器吗?你必须用原装充电器原装线,才能达到快充的技术,这是不方便的。


我办公桌上都是(无线充)感应的、共振的我都有放。而且我这个杯子下面的无线充,能给我这个杯子烧热,我在研究高功率的无线充电。现在是能烧到50度左右,还有一代是可以把水烧冒泡,将近达到100度的。在短期内,无线充电和快充对充电方式的改变不大,只能是一种补充。

 

团队与投资


Q11:你并不是出身就是互联网,而是传统公司,你是经历了什么选择进行转变?


袁炳松: 从传统制造型企业转型来做这个项目非常不容易,从转型的第一天起,我很清楚必须要进行重构。必须是一个传统加互联网的团队,才能做这个项目。


我把工厂关掉之后,我从工厂只带了一个工程师,其他的人我全部没要。COO黄云原来在腾讯和珍爱网,CTO原来在嘀咕网,我的硬件的总负责人原先是格力创意实验室的项目主管,在格力有六年的工作经历。这就是我们合伙人团队的基因重构的问题,过程确实比较痛苦。


从2014年到2015年的8、9月份可以说很长的一段时间,从思维方式等方面来讲有很多不适应,从转型过程中的不自信,到逐步找到感觉,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到今天能够理解这背后的一些逻辑。


我现在把自己定义成新型互联网人,因为在今天这个移动智能的互联网时代,实际上它是以硬件为入口,当以硬件为入口的时候,我们传统的这些人会有更多的机会。因为纯互联网人,他最大的问题是轻视硬件,对硬件没有敬畏心。他觉得硬件非常简单,像软件一样实在不行就unpack打个包,把bug修复一下就行了。可是硬件上的bug你很难修复的,硬件迭代周期太长,这是它的复杂性。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觉得纯粹的互联网人的优势未必大,反而要懂得让互联网和传统来一个有机地结合,这样才会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更加充分。


Q12:你合伙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你的合伙人是怎么得到的呢?


袁炳松: 首先来讲,来电的合伙人团队比较好的一点是大家都互补。怎么去选择呢?从一开始我就很明确我需要什么样的人,硬件软件上我需要什么样的人,黄云是放弃了7、80万的年薪,两万块钱入资到来电的。


任牧说:“来电哥呢,你就负责把这个孩子生下来,我就负责把这个孩子打扮得漂亮点,让他可爱一点,嘴巴甜一点。”这就是他负责的事情,就是说我们在能力上来讲正好是互补的,他负责品牌。


高管团队这一块我的财务总监,也是刚入职,这也是认识十多年了,在我的团队中也算是年龄最大的了。你看我这个高管团队当中,刚好缺了这么一块有阅历的,他就来了,所以说我们这个能力就比较互补。


Q12追问: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之间会有冲突吗?


袁炳松:还好,我们的这个团队中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思考方式是以他们为标准,而硬件这块我会去分享。


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从0到1,我们的第一代大柜机产品,大概生产了35台;第一代的小柜机,生产了100台,实际上市面就投入了50台,总共135台机器彻底报废。因为我们发现硬件上底层有bug,走不通。例如我们最早扫码的时候,这个线它不掉出来。自动售卖行业都十几年的成熟技术了,有时候还是会扫二维码付了钱物品掉不下来。这是一种概率性的问题。你要想大批量走下去的话,会爆发系统性风险。


团队也会看到,硬件确实复杂,不可能做到100%,你要做的就是怎么才能让出错的概率降低,实在不行就再操作一次。这其实也是团队磨合的过程,我们看到了硬件的复杂性。而我在带领这个团队来尊重这个复杂性。


我们要有节奏地快,不是说一味求快。一味求快我们也会担心这个坑挖得太大最后不好填。那有节奏的快的话,我们知道有坑,但这个坑可控。这就是我们整个公司在团队建设上的逻辑。

 

Q12追问:袁总您在搞定投资人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袁炳松:我们最早之前是花的自己的钱,自己投了1700万。到了2016年2月份,我们自己的钱也就花完了。我们自己开始1000万,后来也是找我的两个老朋友,让他们再投钱。A轮大概拿了两千万美金,A轮来讲算是最大的。


实际上来电团队在2016年已经经历生死劫了,到了8月份的时候实现了盈亏平衡。我在2015年年底出去融资的时候,大家都看不懂,都说这种不靠谱的资产不投。那时候财物模型也比较差,我只验证了租借模型,没有验证收入模型。


我从2016年2月份以后就没怎么出去融资了,有个投资人打醒了我,让我开始关注整个收入模型,关注自己的模型数据。2016年是在调整收入模型数据,做这些场景化的分析,没有这些调整也找不到合伙人。因为合伙人投资他也是要赚钱的,不赚钱谁敢投资啊。


其实在资本圈里面刷脸很重要。原来没融过资不知道,现在融资之后才发现,你的出身是否豪华,是不是有明星背书,这些在资本市场都非常重要的。现在大家都在讲万众创业,在我看来,是明星创业。草根创业除非你的项目很厉害,如果你的项目技术各方面不是很厉害的话,创业来讲是没机会的。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