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生孩子可能是为了国家
2017-07-16 13:53

在日本,生孩子可能是为了国家

浪潮工作室出品,撰文阿杜杜、朔方,《请为国家生个娃


年轻劳动力变少、高龄人口增加是各国经济发展中避不开的险滩,日本就正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除了经济发展、医疗水平提高这样的普遍因素,日本女性地位的变化给国家的生育率带来了更多的变数。事业家庭难两全的大和抚子们,似乎渐渐把天平倒向了事业这一边。


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出乎意料跃入眼帘的竟是学生们梦寐以求想要见到的偶像们,瞬间12张稚嫩的脸上漾起灿烂的笑容。


这一幕出现在日本人气偶像组合AKB48于上月发布的第48支单曲《无用的愿望》的音乐录影带中,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粉丝见偶像两眼泪汪汪的故事。日本静冈浜松市立镜山小学校于2017年3月19日,因生源减少闭校。偶像们的到来,是为了陪全校仅有的12名同学合唱最后一首歌。


人口的逐年减少,尤其是青少年人口比重和数量的双重下跌,以及老年人口比重的急剧上升,已经成为日本社会发展的沉重脚镣。


2010年的数据显示,日本14岁以下人口比重在代表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相对较低,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则遥遥领先。预计到2050年,青少年比重将会进一步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则会持续上升。



各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 日本厚生劳动省


就在半个世纪前,1950年前的日本人口结构还是典型的年轻型社会,青年劳动力的基座很稳。自60年代起,新生代人群就开始萎缩。如果说2005年还姑且可以看做是静止型成年社会的话,2010年明显加宽的塔顶显然预示着老年型社会正在向日本招手。


为什么日本这么缺年轻人?


不爱生孩子的发达国家


日本并不是唯一一个遇到少子化问题的国家,除了美国这种移民强势的国家,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面临劳动力缺失的局面。


根据2017年世界银行的报告,在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新西兰、新加坡、韩国这七个拥有类似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和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里,生育率最低的不是日本,而是韩国。


七个国家1960-2015年的总生育率趋势对比 / 世界银行


实际上,不仅仅是日本和韩国,全世界的总生育率都在下降。世界总生育率在55年间减半,由1960年的4.98下降到2.45。


从1965年开始,世界生育率就在持续下降 / 世界银行


人口相关问题背后总是有经济因素在操盘,生育率下降也不例外。


前印度官员Karan Singh在1974年联合国人口大会上提出“发展才是最好的避孕手段”(Development is the best contraceptive),可见生育率的下降与经济发展水平脱不开关系。


我们通常用人均GDP作为基础指标来衡量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学家们发现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越高,其生育率就越低。


绝大部分国家在人均GDP增长的同时都出现了生育率的明显下滑。即便是联合国划分的最不发达国家总生育率在55年间也下降了近40%。


对于这个现象,许多经济学家们倾向于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Becker. S. Gary)和《宏观经济学》作者罗伯特·巴罗(Robert. J. Barro)在研究GDP与生育率现象时发现,当一个家庭里小孩的数量越少,那么小孩长大后就越有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进一步推动GDP增长。


他们认为,育儿工作不仅使父母的机会成本更高,同时也会消耗社会资源;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也消耗了社会资源的分配,使人均GDP进一步减少。


233个国家的生育率和GDP都呈现出负相关,图中标示的国家从左到右依次是:尼日利亚、伊拉克、加蓬、以色列、阿曼、美国 / Wikipedia


除了经济发展,社会的医疗水平也会影响人们生孩子的意愿。


按传统的思维来看,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卫生环境改善可以帮女性避开死亡或无法生育的威胁,顺利生产;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如此一来,势必会带来更高的生育率。然而,事实是医疗卫生环境的改善使生育率更低了。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新生儿死亡率从1970年到1980年的十年间从111‰下降至61.3‰,降幅高达45%,生育率也随之由5.93下降到了2.29。


经济学家Raivio的研究结果也提供了类似的证据。在孟加拉,当一个家庭里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死亡时,这个家庭平均会生2.6个孩子;当一个孩子死亡时,这个家庭平均会生4.7个孩子;若不幸有两个小孩死亡,则这个家庭平均会生6.2个孩子;当情况糟得不能再糟,有三个或以上的孩子死亡,那么这个家庭平均会生8.3个孩子。


孟加拉街头的女人和小孩 / Reuters


统计学家Hans Rosling更是在TED演讲中断言道:唯一可以使世界人口停止成长的方法就是继续提高儿童的存活率,提高到90%。


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人类的共性:面对风险时倾向于采取保守策略。


当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水平比较低时,人们觉得自己很可能会得病或者早亡,他们就急于结婚生子,早早搞定这些人生大事。当人们不再受病症困扰后,女性就可以从容地筛选夫婿,将生育时间延后,从而有效降低生育数量。


走出家庭的大和抚子


从全球的趋势里,我们可以找到一部分日本少子化的根源。


日本的2016年人均GDP水平(购买力平价美元)约为41,469美元,位于全球第25位;日本也拥有较高的医疗卫生水平,5岁以下新生儿死亡率为每千人2例,仅次于冰岛、芬兰和卢森堡。


这意味着,日本不可避免地要随着发达国家的大流走向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在2010年,当英国和美国尚处于稳定的成年型社会时,日本就早早出现了老年型社会的趋势。


日本生育率的难题和日本社会中女性微妙的地位密不可分,以温良恭俭让闻名的大和抚子也并没有她们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驯服。


日本是高收入国家中性别差距最显著的国家之一,1947年日本宪法正式颁布,规定男女可以平等的就业、工作和生活,这是历史上日本女性地位首次被提升至和男性平等的程度。


但宪法的颁布不意味着权利的保障,日本女性的地位并没有随着宪法的到来马上迎来春天。


在宪法颁布的二十年后,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60年代。而即便在这个急需劳动力的时代里,职场依然对女性非常严苛,即便是那一小部分能进入职场的女性,也只是做着端茶倒水等无关紧要的工作。



2015年,东京求职会上一个女大学生正在宣誓,表示会尽最大努力找到工作 / Reuters


更多的女人依然把“家庭主妇”当作自己的终生职业。直到1985年,《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案》颁布,女人们才逐渐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价值。


即便是这样,女性职业发展依旧举步维艰,因为“生孩子”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时刻存在“炸断”女性职场道路的隐患。


2016年7月21日,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剧《营业部长吉良奈津子》,它讲述了广告公司的销售精英吉良奈津子的故事。奈津子年近四十才结婚生子,休完育儿假后,她重返职场。本来憧憬着能够在职场上再创辉煌的奈津子,发现自己被别人顶替,上司的态度也不像之前那样赏识,而是希望她知难而退尽快离开公司。


在电视剧中,女主角经过一番奋斗找到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点,重回事业正轨。但这样理想化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


饰演奈津子的松岛菜菜子表示,身为已婚职业妇女,她除了要投入工作,还不时要担心小孩的各种突发状况,其中辛苦只有实际经历过的人才会了解,她在演出时也会加入一些自己的经验。


与男性就业者各年龄段都较为稳定的就业率不同,日本女性在25-30岁的生育年龄期间,就业率存在明显下降。为了生孩子而丢了饭碗,是许多日本职业女性很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许多人认为,与其葬送自己蒸蒸日上的职业道路,不如把“生子”这颗定时炸弹扼杀在摇篮中,后患无忧。


日本1975-2004年男女不同年龄就业率的变化 / 《日本的女性与男性——男女平等统计》


当然,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日本厚生劳动省2004年进行的《少子化相关的意向调查研究》显示,独身男性对于生子的意向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独身女性则有56.3%的人把“对高龄生产存在担忧”放在了首位。


这几年,日本经济形式总体下滑,更多的女性为了维持家庭开销加入到职业女性的大军中来。好不容易在职场上实现“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的价值,想要说服她们为结婚生子而放弃这一切,恐怕没那么简单。


但不管会不会在职场上驰骋,日本女性至少都接受过优质的教育。2016年,79%以上的日本女性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


世界银行的一份人口调查研究表明,女性受教育年限越长,总生育率越低。类似的证据在中国也能找到。


在1970年到1980年的十年间,由于建国后初等教育迅速普及,20岁女性平均教育年限由4.36年提升至7.22年,总生育率随之由5.93大幅下降至2.29。而在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20岁女性平均教育年限仅仅提升了0.06年,总生育率几乎未变。而在这两个十年间,中国GDP的增长步伐并未改变。


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拥有更多的知识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照看她们的下一代,提高下一代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受到更高教育的女性也将更多地参与到工作和其他公共事务中,从而大幅削减生育和照看孩童的时间。


这些因素使日本一步步陷进了少子化的泥潭,这是历史进程的偶然,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无可奈何的日本政府


从1990年开始,日本的劳动人口就进入下降区间,经济增长率随之下降。婴儿潮时期的老人们陆续退休,日本还即将面临越来越重的养老金和医疗服务负担。


与此同时,日本的年轻人因为经济环境恶化,收入下降、工作不稳定,生育欲望也越来越低。


若日本政府再不出手,少子化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经济环境也只会越来越糟。


面对着同样困扰的欧美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吸纳移民。这也在日本政府的考虑范围内,但日本国民对移民一直是保守的态度。


在名古屋大学学者David Green和门屋佳彦进行的关于日本移民态度的调查中,日本人认为的移民威胁并非来自于经济方面,而是来自于对文化差异的担忧,和接触未知事物的恐惧。


尽管日本政府一直在有意推行若干人才引进政策,日本民众对移民的看法依旧消极。与1995年相比,2003年里更多的日本人认为移民应该被减少。



各国对移民持“应减少”态度的调查比重:1995和2003年的结果对比 / Facchini & Mayda


难以靠移民解决人口问题的日本政府把目标转向了本国人,希望鼓励他们早结婚、多生育。


政策方面,日本政府已计划将发放给育儿家庭的生产和育儿补贴提高一倍,还明确提出要将资源分配重心由老年人转移到儿童身上,各种费用要由现在一代负担,不能转嫁给下一代。


同时,政府出台日本《女性再就业制度》,以保证生子后回到职场的女性还能继续其职业发展或是得到更好的再就业帮扶。


无孔不入的“结婚生子”宣传也是日本政府的强项,日本厚生劳动省主页分别就“结婚”、“生育”甚至“自杀”问题开设专题,卖力劝导、循循善诱。甚至主流媒体的电视节目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秘密”的宣传工作。


最近由日本电视台(NTV)2017年制作播出的爱情喜剧《我是命中注定的人》,本质上也就是一部鼓励年轻人恋爱、生子的“宣传片”。这部神剧脑洞大开,讲述儿子穿越回30年前,帮助自己的老爸尽快追到老妈并生出自己,为的是30年后作为科学家的自己能更早的找到方法避免地球毁灭。


《我是命中注定的人》剧照 / 豆瓣


面对人口减少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日本政府双管齐下,一方面试图用《老年人就业稳定法》来留住岗位上的老人们;另一方面积极鼓励自动化生产,试图用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力。


根据日本《老年人就业稳定法》规定,雇佣老年人工作每年可以从政府出领取相应“助成金”补贴,这让起薪低、保障性低的出租车行业特别乐于招揽老年人。这个行业里,司机收入中比重较大的部分来自于里程数,这样的工作收入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不确定性太大,但对于每月手握固定“国民年金”的老年人来讲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你在日本叫出租车时,很大几率会遇到老年人司机,无论再怎么着急,司机师傅也会为你开地“稳稳的”。


日本街头可见白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 / Reuters


但尽管政府喂下多剂猛药,收到的疗效却甚微。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发布的《日本未来人口估算报告》,日本人口在2065年将减至8808万人,自2015年起的50年间减少约三成。


对于日本年轻人来说,这必将是一个压力重重的年代;但对于向往着日本生活的潜在移民来说,现在是学日语最好的时机。



参考资料:

[1]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

[2]韩国统计局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 Korea (2015~2065)

[3]武晓静. 日本女性就业状况探析(1973-2003年)[D]. 苏州大学, 2012.

[4]焦志勇, 吴亚平. 浅析日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 中国科技投资, 2016(24

[5]李仲生. 日本人口经济[M].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6.

[6]沈宝红. 日本妇女的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海峡科学, 2000(2):23-25.

[7]山田篤裕. 少子高齢化の経済への影響 (特集 少子高齢化社会へ向けての法施策)[J]. ジュリスト, 2005 (1282): 34-42.

[8]Raivio K. (1990). "How does infantmortality affect birth rate".  Duodecim. 106 (17):1187-9.

[9]Hans Rosling: Global population growth, box by box. TED Talk.

[10]Varnum, Michael EW, and Igor Grossmann (2016). "Pathogen prevalence is associated with cultural changes in gender equality." Nature Human Behaviour 1: 0003. 

[11]Bloom E. David, & Williamson G. Jeffrey (1997).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Vol. 12: 419-55.

[12]Becker S. Gary & Barro J. Robert (1988). A Reformulation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CIII, No. 1.

[13]Becker S. Gary (1960). An Economic Framework Analysis of Fertility,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p. 209-240,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4]Liu, H. J Popul Econ (2014) 27: 565. doi:10.1007/s00148-013-0478-4.

[15]Roudi-Fahimi, Farzaneh, and Valentine M Moghadam (2003). "Empowering women, developing society: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16]Green D, Kadoya Y. Contact and Threat: Factors Affecting Views on Increasing Immigration in Japan[J]. Politics & Policy, 2015, 43(1): 59-93. 

[17]Chanlett-Avery E, Nelson R M. " Womenomics" in Japan: In Brief[J]. Current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Northern and Western Asia, 2014, 23(4): 411.

[18]Japan’s population problem. The Japan Times. 

[19]Japan, Short on Babies, Reaches a Worrisome Milestone - The New York Times.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