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升级遇到中国大妈
2017-08-06 16:40

当消费升级遇到中国大妈

虎嗅注:本文授权转载自PingWest品玩,作者:评论尸。


我上下班坐地铁,对体感车没什么兴趣。


但前些天米家新出的平衡车有个场景让我觉得炸裂——载物模式,就是你把一个筐放平衡车上,它在你身后像一个仆人一样跟着走。


我特别激动地把产品宣传页发给我妈——因为前两年我姥姥就一直抱怨买菜的时候拎不动,这两年我妈也开始抱怨。


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小米身上科技与人性的光辉。


我妈微信上回我:“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要实现这个美好场景,你需要先在外交公寓附近买套房,不然菜市场基建不允许。


我正想说怎么骂人呢,我妈迫不及待地用语音回我:“别买,早市那么挤,贴在身上的钱包都被人顺走,这个车跟着我那么远,我出来的时候它还在吗?”


哦,我知道,又是我的脑子跟着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们一起进水了。


说到消费升级,每日优鲜是我前同事最喜欢的App之一。当然,同样受欢迎的还有京东生鲜、一号店和本来生活……


“每天都在打折,超便宜!”、“看看这个美国的大提子!”、“看看这个新西兰的车厘子!”、“看看这个台湾的士多啤梨!”


一股脑的加入购物车,提示你再买100还能打折,于是又买了一堆。


一边陶醉于健康、营养、轻断食的水果餐,一边因为家里冰箱放不下而不得不一次性吃掉超过身体需求的高甜水果。


我:“不买还是人?”我妈:“不买。”


五谷不分的我几乎信了,还把这个App安利给了我妈,我妈看了一会儿皱眉说:“这价格,打完五折比我买的还贵一倍。”


“可这是澳洲的……”


“所以呢?还不是不能挑……”


我妈的质疑和马云对人工智能的质疑是一样的:So TM What?


而且,没办法现场挑其实非常致命——我朋友在盒马鲜生上买一西瓜18.8,在送来之前都觉得特别值。


送来之后,这个西瓜大概只有两拳大,商品页上明摆着写了每个西瓜2kg。我同事却依然特别愤愤地说: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个西瓜为什么这么大!我怎么会想到一个西瓜只有这么大!


App里的图片里并没有参照物,一眼看上去确实挺大的。但要在线下,18块钱2公斤的西瓜可能连让你停下看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让它“误导你觉得很便宜”了。


在大妈的哲学里买生鲜肉蛋奶禽水果,早市以外的选择全是消费降级。


我上大学的四年里,学校超市的价格一直蹭蹭的涨,不少女生都抱怨在学校吃不起水果和酸奶了。


但直到快毕业的时候,我家正好在学校周边调研买房,才发现原来我学校走路范围内就有一个早市。


绕过一个城中村,走过一条小路,当现代化的建筑逐渐退去,在一个地图上没有标明的城市角落。


早市明明就在那里,却又好像不在那里——


每个大妈搬家之后都能在第二天找到周边的早市,而对于年轻人来说50米以外的地方,如果导航里没写那就是不存在。


这里有比网易严选更耐用的毛巾,有比每日优鲜打了5折再便宜一半的樱桃,有你在许多中式日料放题里当真三文鱼吃的“淡水三文鱼”(怀柔或密云产)论斤卖。


“吃的东西,我可不敢从这种地摊上买。”中产们质问。


“你怎么知道你从App上买的不是和地摊一个货源呢?”大妈反问。


而大多情况下,大妈们凭借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在地摊上还就是能挑到好东西。而网购的,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由于冷链的原因还就真不一定好。


我曾经仔细研究过大妈和中产的心理,感觉这和“支付宝加了聊天多不安全”与“我微信里也没放多少钱,没关系”是一个意思。


本质上,看文案和包装。


同样是带模特出境的那一页,两个其它品牌的枕头(价格1000以上)和小米的对比。对,小米就是把模特头切了,脖子以下不可观看。


我曾经为了买一个颈椎枕苦恼很久,原因就是在网店里无论是2000多的瑞典进口枕头还是200多没牌子的枕头,他们的文案都差不多——“极致睡眠体验,尽享奢华人生。”还要找几个欧洲大美妞穿着很单薄的衣服躺在枕头上,反正就好像是只有中年危机秃头男才需要颈椎枕。


打开米家的商品页,我立刻就下了单,他们的文案是这样的——我们的枕头是用的哪里哪里的橡胶,我们的枕头受力情况是怎样,我们的枕套有什么样的抗菌材料,抗菌程度达到多少。


仿若在挑一个手机,看着就很透明。


枕头倒不一定很舒服,我一个同事枕小米就经常落枕,但和我一样他是因为文案舒服才买的。


所以,整体来说还是给过高的偶像包袱买枕头,脖子不舒服可以再买大悦城一层老做活动的按摩仪呀。


嘻嘻,又多了一个可以晒的数码产品。


如果他母亲和他一起北漂,大概会把家附近的床上用品店都亲自趟一遍,选出一个最好的枕头吧。抛去亲生的爱不说,这是大妈哲学的第二个核心点,要有耐心。


消费升级的意义,在于让你用更多的钱,自以为省去了时间买到了更高级的东西。


自以为很重要,因为实际上并不高级,也不省时,所以多花的钱主要是为了这个“自以为”。


但是自以为很重要,如果所有人都对消费升级产生了“自以为”,仪式感就来了——你以为朋友圈里的他也用更多的钱买到了更好的东西。


大妈不需要仪式感,你妈做西红柿炒鸡蛋快40年了,比你岁数都大。她知道,菜市场快收摊的时候,搓堆儿卖的那些有小磕碰的西红柿最好,“便宜,熟透,反正我今天就吃了。”


你不行,你平时3个月做一次饭,一次饭要拍出3个月的朋友圈。要先在下厨房上学习一周料理拍摄技巧,找一个不用加班的周末,沐浴焚香,仿佛进行一场神圣的祭祀。


从柜子里拿出知乎推荐的铸铁锅(死沉,你妈不用,你用一次也不用了),到三源里菜市场买2瓶料酒强拉着店员自拍,解冻从互联网大佬那儿买来的一百多、三小块的黑猪肉,出锅之后先挑出几个成色最漂亮的放到一个青花瓷的小坛子里拍照——做这件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留下声光影的记录。


你的红烧肉和你妈妈的红烧肉,谁是真爱可以说非常明显了。


终于落定开始吃饭,你夹了一筷子,流下了难吃的泪水。暗自下定决心——这么难吃的手艺一定不能私藏,举起手机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


“嘿嘿,周末闲着没事,动手犒劳一下自己。”


收获一堆点赞。


本文由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授权转载。关注『PingWest品玩』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