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是喜欢GAI和PG ONE还是喜欢嘻哈文化?
2017-09-09 21:29

观众是喜欢GAI和PG ONE还是喜欢嘻哈文化?

虎嗅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经纬创投,微信ID:matrixpartnerschina。


今晚是《中国有嘻哈》的决赛之战,GAI 和 PG ONE 获得了这一赛季的双冠军。


在《中国有嘻哈》成为今年的现象级网综之前,吴亦凡的“freestyle表情包”让这个相对小众的音乐类型走进了主流观众的视野。根据爱奇艺官网数据,截至 9 月 7 日,《中国有嘻哈》累计播放量 29.9 亿,豆瓣评分 7.2。而在新浪微博上,相关讨论已达 2494 万条,阅读量超过 58 亿。


嘻哈(Hip-Hop),或者更明确的说法“说唱乐(Rap)”是 20 世纪 80 年代起在美籍非裔世界中最具影响力而最富争议的音乐形式。这种起源于 60 年代末放克、迪士高及节奏布鲁斯的变种音乐类型从一开始就承受了太多的误解和敌意——说唱往往被认为太过粗糙和单调,缺乏传统概念上的旋律感,而且受众往往被刻板认定为底层黑人青年,但这些偏见并没有减缓说唱音乐从贫民窟奔向大众流行文化的迅猛势头。


这个看起来“不那么健康”的音乐类型(包括节奏布鲁斯)在 2017 年上半年音乐市场中,成为了美国最主流音乐,占市场份额的 1 /4(据尼尔森音乐统计)。与嘻哈伴生的“潮牌”也成了一门坐拥 5000 亿市场的庞大产业。


长久以来,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内,嘻哈一直被当做小众音乐类型标签,大众对嘻哈的认知主要停留于周杰伦、潘玮柏等华语流行音乐人的一些作品的风格当中。


而今,一款选秀节目却让中文嘻哈音乐剥离于一般华语流行音乐,从地下走向大众,铺天盖地的“diss”、“flow”、“beat”等嘻哈术语成为新一代的社交暗号(反正主页君最近互相的沟通就是以 diss 开头)。


这种音乐形式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活在“地下“。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嘻哈品牌集中在小厂牌,未实现公司化运营,且不具备唱片制作及发行业务。根据小鹿角智库的不完全统计,从2003 年到 2017 年,国内出现过的嘻哈厂牌共计 78 个。除四川、北京、广东等地,大多数厂牌相对孤立,难以形成规模。就好像《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一样,海选的 700 多名选手,最终也只有少数被你们在屏幕中看到。


仅仅是一档节目,我们其实很难去预测嘻哈文化的走向和嘻哈音乐人的发展。于是我们还是采访了 5 位在青年文化领域有所建树的朋友。他们是Aha视频主编刘阳子、公路商店创始人康阳、MTA天漠音乐节&龙门阵唱片创始人李宏杰、VICE中国创始人孟金辉、新世相创始人张伟(排名不分先后,按字母序展现)。他们将对——“如何看待嘻哈音乐突然成为这个时代的小众文化转型切口?”及“如何看待现在主流群体对嘻哈文化的态度?”给出他们的答案。以下,Enjoy:


“嘻哈音乐”能够成为小众文化的转型切口?

                                 

刘阳子:“小众文化转型”谈不上,没什么型可转。


挺好的,时代总需要这种切口,不是民谣就是嘻哈,总有一些还没被充分消费过的东西要被选中。而作为被选择的标的,Hip-Hop 是个好标的,这里的人出产内容的绝对信息量特别大,互相还有敌视传统,非常适合被娱乐。



康阳:主流总是慢两拍。


先是年轻人自己玩,聚会跳舞互相表达,在地下夜店火了之后,开始被一些亚文化媒体报道。然后有一定影响力之后,主流媒体才开始跟风。韩国有很成功的经验,把嘻哈音乐操作的商业和流程。跟着学就行了。也没有突然构成这个时代转型什么的,在国外一直都那样,除了嘻哈还有别的,也就是中国大众之前不知道。这种娱乐的形式也不用动脑,又有竞技又有撕X还能讨论,一下就看进去了。和文化音乐氛围关系不大,就是够娱乐吧。国内小众地下也没形成自己的文化,大众就更不可能了。


李宏杰:对Hip-Hop 音乐家而言,商业化其实就是一个游戏。


我对 Hip-Hop 文化在中国爆发这件事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反而特别高兴。其实 Hip-Hop 这种音乐是在 1973 年诞生的,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十五年前我在做龙门阵唱片的时候,我就知道它在中国迟早会爆发,无非是早晚而已。我还是挺高兴的,因为我觉得在中国,年轻人应该有更丰富的文化形态,而且应该有更多的从亚文化进化为主流文化的形态出来。Hip-Hop 就是最好的代表之一。

 

关于 Hip-Hop 音乐现在突然间火了以后,很多商业品牌介入和他们合作。有些媒体问我,会不会被过度商业化,会早夭或者过了这劲儿就歇菜了。我觉得不会,因为 Hip-Hop 音乐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注定和商业文化是分不开。商业的介入只会让这种音乐的生命力更强,能衍生出更多的变化和可能性。我觉得它不会因商业的介入而短命,而且我觉得在中国的商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但是用 Rap 唱说明书这种低级的商业形式还是越少越好,因为这会过度消费 Hip-Hop。

 

从 Hip-Hop 音乐家的角度来讲,商业化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游戏。只要他们认清自己最终要的是什么,知道对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就不会迷失在商业里。


孟金辉:文化的促进需要真正可持续的创造力。


如果你了解 Hip-Hop 文化对当下年轻人的影响,熟悉已经形成的本土音乐场景,你就知道这并不突然。


娱乐节目的形式,为大众制造了集体消费和娱乐的机会,但文化的真正促进和改变需要的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创造力。


张伟:对嘻哈,移动互联网早就准备好了流行的土壤。


对 PG ONE、GAI 这种嘻哈歌手人设的喜爱,早就藏在中国万千女性为主的人群里。对嘻哈这样的表现形式,移动互联网也早就准备好了流行的土壤。只是过去缺少一个让他们把魅力展现出来的机会。《中国有嘻哈》其实是找到了圈内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接口。


对帅气、内心善良、外在狂野的“坏孩子”的喜爱本来就是人们心里潜藏的情绪,这一次只是外化出来了。


您认为现在的主流群体是怎么看待嘻哈文化的?                                                                                                    

刘阳子:主流群体还是把嘻哈文化当做一个消费品来看。


嘻哈文化进入主流,好处是他们毕竟是比较讲真性情(“real”)的选手,较之原来伟光正和死爹死妈死老婆的苦情戏,至少迈出去了一步,坏处是也没走出多远,还是必须用大众喜爱的塑料悬疑和罐头冲突来包装剧情。


主流群体还是把嘻哈文化当做一个源自电视节目的消费品来看,对主流群体来说,什么也撼动不了,一切都会被咀嚼,拉出去,冲走,忘掉。


康阳:小众文化从来没有流行过。


这档节目火了和嘻哈作为一种音乐形式火了是两回事。


小众文化从来没有流行过,所谓的普及是小众文化变成一种风格化的意义潜入到主流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传统表达方式提供一种创新的、个性化的原始元素。(比如服装风格,娱乐内容,广告,偶像的更迭)非得把小众文化让更多人去了解或认同的行为或者想法是幼稚的、矛盾的文艺思维。不用总是纠结单一的价值观。带有讽刺的顺从来消解现实的荒谬,研究别人的思想然后拒绝它。


如果不是《中国有嘻哈》或者一帮做这些小众文化机构的努力并获得市场认可,一些摇滚的脏辫的纹身的年轻人哪能那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特别是那些意淫“年轻”的主流机构里的“运营”的工作哈哈。


李宏杰:对于一种文化演进来说都很正常。


我觉得现在主流人群看 Hip-Hop 其实就跟前两年看民谣区别不大。其实大部分人在看热闹,但其中也一定会有不少人会最终转变成 Hip-Hop 音乐和嘻哈文化的忠实粉丝,这也不会令我意外。但是确实有一部分跟风的人,可能《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停了以后就忘了嘻哈,去追其他的音乐。这个就像追流星雨一样,赶上哪波儿追哪波儿,我觉得都没什么问题,对于一种文化演进来说都很正常。

 

然后我觉得主流群体对 Hip-Hop 音乐和文化的这种好奇心是好事,因为它可以让大众有兴趣、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种来自地下的,和他们平时周遭的主流文化完全不同,甚至有点格格不入的文化。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好事,它代表了这个社会的进步,也代表了现在 90 后、00 后的这些年轻人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一种自主选择的自觉和本能。我觉得这都是特别好的。


孟金辉:大多数主流消费的是表象。


大多主流群体并不真正了解 Hip-Hop 文化,他们扮演的就是一个群体性的娱乐角色,他们消费的是表象。


张伟:真正还在地下的“嘻哈歌手”们并不讨人喜爱。


要承认,大多数嘻哈歌手还是不会被喜爱,而他们可能是真正的“嘻哈”主流。《中国有嘻哈》选择的嘻哈歌手,都是这个群体里与“俗人”最接近的那一群。其实我看到不少文章说过,真正还在地下的“嘻哈歌手”们并不讨人喜爱。那些人过的自由甚至混乱的表演和生活状态,仍然会在底下藏着,仍然会有小众的喜欢。


一种原本小众的文化要想流行是得做出牺牲的,流行意味着大多数人喜欢,就必须去掉非常自我的元素,增添一些更普遍的美好或品质,比如兄弟情、比如坏男孩的善良内心等等。人们可能会长期喜欢 PG ONE 和 GAI,但对更庞大的嘻哈群体继续视而不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