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会员畅享妙投服务,按年开通最低至3.5元/天。
点我开通
会员畅享妙投服务,按年开通最低至3.5元/天。
点我开通
【周报-医疗健康】政策扶持、资本追捧的社区连锁医疗,怎么做起来就那么难?
限免 2017-09-22 23:30

【周报-医疗健康】政策扶持、资本追捧的社区连锁医疗,怎么做起来就那么难?



备受瞩目、事关民生,然而困难重重

 

9月1日,大V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正式从美中宜和门诊中心CEO的位置上离职,创立自己的连锁社区诊所,并拿到来自联想之星的天使投资。于莺称,会用7-11的模式来开诊所,客单价定在300~400元,要先开出一家来跑出营利模型。


在于莺之前,连锁社区门诊强森医疗已经扎根西安3年,B轮融资一个亿;新康医疗这个基层医疗服务提供商发迹于云南,已经开出超200家社区诊所,去年底C轮获投1.35亿……


社区连锁医疗其实从来都不缺关注。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社区医疗作为"十三五"医改计划分级诊疗中的重要一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医改的未来走向。政府希望通过社区医疗分流慢性病、小病病人留在基层,给三甲医院减压企业。

再者,资本看中了社区医疗的广覆盖人群,在近几年相继染指,以求未来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能分得一杯羹。

最后,万科、恒大、万达、绿城等房地产开发商还在这背后推波助澜,他们已在社区健康医疗服务领域里,以各自认为可操作的方式布局发力,以此作为社区配套和营销噱头,这也带动了社区连锁诊所的兴起。


都说看病难,大力发展社区连锁诊所的药方也早就开出,资本、地产商都在热捧,可说真的,这生意目前来看,也真是太苦了。

 

虎嗅观点

 

1)社区连锁诊所当下最好的定位依然是做公立大医院的补充,针对公立医院的不足做差异化服务。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医院依然掌握着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因此从整体上看,社区诊所要生存并做大,需要在“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改原则之下,做贴近社区医疗需求的医疗服务,如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的诊治与理疗以及家庭医生服务,在便捷上下功夫,破解人们去大医院挂号难、缺病床等难题。这样可以发挥社区诊所的最大价值。一些社区诊所虽然可以请到医疗权威专家坐诊,但不容易复制到更多的门店。

 

2)社区连锁门诊面临成本高、模式重、民众认可度有待提升、获客难、客单价偏低、优秀医师缺乏、存在潜在医疗风险等难题,短时间爆发难度大。


社区诊所占地面积较大,又要选择人流量大的大型、成熟社区,租金成本必然较高;场地、器械、医护人员必不可缺,模式重,难以快速铺开;普通民众普遍认可公立医院,对于社区诊所的认可度有待提升,这使得社区诊所获客成本较高;民众往往在小病时选择社区诊所,客单价可能相对较低;优质的医护人员目前还是主要集中在公立的大医院,社区连锁门诊要吸引人才,需要付出较高成本。此外,如果诊所医疗水平不足,耽误了病人治疗最佳时间,将酝酿医患纠纷。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社区连锁门诊不会是一个快速爆发的行业。


3)政策是重要的影响变量。虽然国家总体上支持民营社区医疗,但隐形门槛依然很多。


国家政策支持民营医疗,支持社区门诊,将社区门诊作为分级转诊的重要一环,也鼓励医疗机构连锁化。在职医生开办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也在放开。政策大环境总体向好。不过一些门槛依然不利于社区连锁门诊。例如各地政府对区域内新开医疗机构的数量、选址、类型等仍然保有严格限制,获取牌照并不容易。能够纳入医保报销的民营医疗机构也是少数。这都不利于社区连锁门诊规模的扩大。

 

4)社区诊所连锁化不是简单扩张规模,而是要借助连锁化推进社区诊疗的数据化与标准化。


以往社区诊所往往是个体诊所,规模很小,实力有限。社区诊所连锁化扩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民众的信任感,也可能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器械采购成本,不过连锁化的更大价值,在于借助连锁化规模扩张,扩大SaaS软件等IT系统的使用范围,使病历管理、健康资料管理、诊疗过程管理都更加数据化,从而积累更多医疗健康大数据。借助大数据与医疗知识管理系统,将诊疗过程更加标准化,从而破解人才缺乏等核心难题。


5)要成为社区连锁门诊领域跑赢的企业,最需要的能力是资源整合能力。


在最核心的人才方面,要有强大的人才整合力,将退休专家、公立医院愿意多点执业的优秀医生吸纳进来,而这有着现实的难度,于莺就曾感慨找到好的全科大夫并不容易;在租金方面,需要与房地产开发商等建立合作关系,互惠互利降低租金成本;在业务发展方面,需要与医院建立医务室外包等合作,在主动获客与家庭医生服务等方面,需要与社区建立合作,医疗诊断的数据化与标准化方面,需要与IT系统厂商、医疗知识管理机构等进行合作,在衍生业务上,需要与保险公司等进行合作。将多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才有望形成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


行业纵览

 

 1)标准意义上的诊所,至少应设有诊室、处置室、治疗室;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至少有1名护士;建筑面积不少于40m2,每室必须独立;配备基本的设备。社区诊所既包括全科诊所,也包括专科诊所。全科诊所如强森医疗,器诊所标准配置为:500平米,12名医护人员,坐落在社区旁,集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中医科、超声影像、医学检验等科室,走路15分钟即达。专科诊所则包括儿科诊所妈咪知道、知贝儿科等。


2)在数量方面,为了分级诊疗的顺利实施,最近几年国家正在扩充基层医疗机构,仅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增加5748个,既有政府办的社区卫生中心,有村改居后建的社区站,也有社会办医。据国家卫计委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正式注册的城镇诊所287152家,正式注册的乡村诊所数量达641680家,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数量为928832家。未来10年,随着医院门诊服务比例向基层转移,基层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以上,增速超20%。

 

3)在连锁化方面,动脉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全国(仅大陆地区)社区连锁诊所达到47家。地域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其中集中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四川, 北京有20家公司在运营社区连锁诊所。重庆、贵州、湖南、甘肃、宁夏等地现有涉足。诊所定位分16类,其中前五分别为全科、口腔、中医、儿科、妇科,总关注度达83%。在社区连锁诊所运营模式中,达71%的建设主体涉及自建运营,其次是加盟和合作,托管最低,仅2%。

 

4)在政策上,对于社区连锁诊所总体持鼓励态度。今年5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社会办医的措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在会上,提出了三项措施将快速推进社会办医:一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和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康复护理等专业机构,促进有实力的社会办中医诊所、门诊部等跨省市连锁经营。吸引境外投资者合资合作兴办高水平医疗机构。二要对社会办医实行一站受理、并联审批、网上审批。连锁经营医疗机构可由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对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社会办医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医师区域注册,促进有序流动和多点执业。三要围绕提高社会办医服务质量,探索包容而有效的审慎监管方式。严厉打击租借执业证照开业、承包科室、虚假广告、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

 

5)在扩张态势与发展情况方面,目前社区连锁诊所的跑马圈地正在悄然展开。连锁品牌百汇吉连锁诊所网点达到了800多家,其中包括直营店、加盟店以及“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联盟”诊所。吕医生连锁在成都市就拥有14家连锁诊所门店。强森医疗计划到2017年末将诊所开到35家。强森医疗提供的资料显示,其诊费比公立医院上浮20%左右,患者每人单次最低诊疗费用是160元-180元,而且节假日有诊费浮动。截至目前,强森拥有20家社区诊所,每月每家诊所大概接诊2000余人次。其中成立超过2年以上的单店接诊达3000人,单店收入超过650万;新开社区店单店接诊达800人,单店收入100-200万。

 

6)在解决人才困局方面,目前社区连锁门诊的人才来源主要是退休医生的返聘,以及招聘应届医科毕业生,以老带新。中青年优秀医生资源比较匮乏。行业解决人才缺乏的对策除了招聘、返聘、邀请体制内医生多点执业,还包括运用IT技术以及知识管理系统,将诊疗过程标准化,降低诊疗的难度。

 

 

文章题目:《如果你“已经看不懂用户了”怎么办?

作者:黄有璨

 

不知创业的朋友或者做产品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焦虑:对于社会上兴起的一个个热点、刷爆朋友圈的产品,越来越觉得匪夷所思,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用户会喜欢这样的产品?从而产生一种无力感、焦虑感。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去化解?本期虎嗅好文,为您推荐虎嗅作者“黄有璨”的文章《如果你“已经看不懂用户了”怎么办?》,看看作者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文中,作者把需求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外在环境和特定表象高度相关,另一类则是与人的内心需求高度相关,前者往往是周期性的,后者则可能是持久性的。如果理解不了前一类需求,其实可以坦然接受,而如果理解不了后一种需求,则需要努力改变了。

 

以下为文章部分内容摘编:

 

A类需求往往与用户的外在环境和特定的行为表象有关,通常会因为环境、工具、用户习惯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周期性发生变化。典型比如人们在特定场景下的话语体系和交流方式(如各类层出不穷的花式表情包、“皮皮虾我们走”、“打call”),新的娱乐和消磨时间的方式(如抖音、狼人杀),最近又新近流行了哪些好吃的等等。


而B类需求则往往是面向内在的,它往往与用户的心理和内在情绪相关,相比起A类需求来说,它会更加恒定持久,鲜少会因为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要让自己对于大量的B类需求拥有足够深刻和具体的理解,相比起来,对于A类需求,则大可坦然接受自己的“落伍”与“无知”。

 

这个建议的逻辑,有两方面——

 

1.上面说了,B类需求相对而言,更加恒定持久,其半衰期和长期价值也更长。在你的时间精力有限时且并非面临着许多不得不处理的紧急状况时,多去做一些“半衰期更长”,“长期价值更大”的事情总是一个优势策略;

 

2.B类需求如果理解得足够深入,你再来理解和思考A类需求,可能会事半功倍,但反之则很难成立。换句话讲,A类需求有时候往往只是B类需求在特定环境下的表象,又或者是一些核心规则、机制的升级和重组而已。

 

举个例子,从“杀人游戏”到“三国杀”这样的卡牌游戏,再到现在风靡一时的狼人杀,如果站在B类需求的层次看得足够深,你也许能得到近似于这样的答案——

 

当人们身处某个团体中,大家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判断、语言表达等在一个有限的规则边界中,通过密切与其他人配合与另一个群体进行对抗,人们会非常享受这一过程中的思考博弈。通过所有的行动、发言来判断场上局势的思考过程。而且,如果有人能够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于规则的利用、优质策略的制定等方式对于场上局势产生了核心影响时,他会拥有极为强烈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

 

如果站在这样的思考深度再来重新理解整件事,你就会发现,包括上面提到的狼人杀、三国杀等游戏在内,在类似的多人协作策略PK游戏中,如果想要确保用户的体验和兴奋感,关于“多人协作、群体对抗、群体信息不透明机制、拥有多种角色和特定能力、随机分配角色,明确的协作规则和胜利条件”等等要素都是相对明确和恒定的。而你可能只需要在具体的规则、场上角色的类型和对应能力、具体对抗形式等方面进行重组和变更,也许就能创造出一款新的游戏。

 

同理,无论心中大量苦楚无人理解时的孤独寂寞,还是偶遇知音时的心中悸动,无论到何时,对人们而言都是永远存在的,唯一不同的,只是不同时代的人们会拥有不同的表达和表现形式而已。

 

在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抖音、火山小视频还是快手,可能也都只是契合了用户某些内在需求的特定表达形式。在某一意义上,它们可能跟二十几年前你晚上没事就会往聊天室里泡着看一堆人扯淡,或者十几年前你访问门户网站时,总是会喜欢去到处乱点各种标题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其实都是一回事。



从本周融资事件分布情况来看,企业服务领域的公司获投数量持续走强,生产制造领域紧随其后,文化娱乐领域位居第三。如果把这个排名翻译一下,大概可以有这么个结论,经过野蛮粗放型增长阶段之后,中国商业全面进入精耕细作时代,各行业都有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效率及体验的极大空间,而除此之外,“上帝保佑吃饱的人民”,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满足。与之能相比较的是,甭管新零售炒得多火,也就5家公司获投。此外,本周有四家医药公司上市。


本周值得关注的部分创投事件有:拉勾获前程无忧1.2亿美元战略投资,但独立做大似乎已是无望;诞生8年、且已新三板上市的高思教育融资5.5亿,领投方为华人产业基金和沸点资本,两周K12教育领域接连爆出上亿融资,昭示这这个赛道又要烧出一把火来;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永安行低碳拟向上海云鑫、深创投、上海龄稷等8名新投资者融资8.1亿元,此举昭示着永安行要全力投身共享单车的战局,不过,联想到共享单车已尸横遍野,这笔融资颇值得玩味。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妙投APP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